初中美术单色版画教案

2024-01-07

初中美术单色版画教案 篇1

  课题:单色版画

  年级:七年级

  教材分析:

  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且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本课主要学习凸版单色版画,用油滚,毛笔,毛刷,涂布在版的相对高,凸面上印刷完成。使学生了解单色版画的特点和表现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感悟材料的质感和艺术美,体会造型的乐趣。

  ②技能目标: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纸版画,学会制作方法,提高造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

  ③情感目标:欣赏优秀范例,启发创造思维,在评论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相互尊重,互相接纳的学习品质。

  ④创造目标: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的制版和上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范画,纸版,吹塑纸,水粉纸,画笔,小铁夹铅笔等

  学生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纸版,剪刀。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工具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在我们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颜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张纸上印出指印。

  1. 看一看能不能印出来。

  2. 可多印几个看看会不会发生改变,同桌之间也可比较一下有什么异同。

  3.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纹理?

  这个就是指纹,指纹在人的一生当中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纹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万分之一。所以这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庭证据之一,用来辨别一个人的身份,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有更先进的方法来辨别。(dna检测)它的准确度可达百亿分之一。

  三.版画介绍

  什么是版画?做过版画吗?

  版画是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平面板材上作画,它不同于一般绘画。刻制一块版画即可印出多幅同样的作品,主要分黑白两色和彩色。

  版画的种类——金属版画、木版画、纸版画等

  几种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师讲解)

  教师结合课件进行介绍,版画从制作方式来分可以分为漏版法、刻版法、剪贴法等。

  漏版法:是把需要着色的部分刻掉、形成镂空的效果。

  刻版法:指在木板上用刀等工具刻制成的底版。

  剪贴法:使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贴在一底版上。

  四.画前提示:

  新买的吹塑纸有一层油性物质,而粉印版画是水性颜料,往版上涂色是会因为油水分离而产生水珠现象,因此有必要在制版前对吹塑纸板表面进行一番处理,可用毛巾蘸洗衣粉擦拭整个吹塑纸板表面,擦拭后再涂色时,颜色就会附上。

  五.讲解吹塑纸版画的制作(学生观看示范录像,教师讲解)

  ①.利用吹塑纸这种材料,用圆珠笔,5b铅笔或自制粗细不同的硬笔在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阴刻的方法,直接刻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内容。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②.学生动手制版,自画,自刻,4个人为一组制作,两个制版,另外两个在水粉纸上涂色(一般以黑色为好)教师作巡回指导,刻外轮廓纸选用较粗的笔刻,稍微刻重一点。

  ③.印刷过程:

  固定一端

  涂上颜色,颜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轮廓线,颜色要浓要稠。

  涂好一部分颜色后将画纸盖回版上,在相应的部分用手掌压扫。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

  (注:①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所有的部分一一涂好。②粉印除平涂外也可以采用叠印的方法,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

  六.学生作品成果展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

  反思

  通过这次讲课比赛我总结了教学经验,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

  首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比如,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中,不是老师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来得出答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不到位。比如,在本节课的引入环节选择学生更加熟悉的语文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欣赏效果会更好,对版画的启发如果结合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可能理解起来更形象。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挖掘美术课与其他科目之间的知识链接。

  其次,整体教学环节非常清晰,充分体现了我校正在实行的“六步三查”课堂模式。整堂课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先将简单易懂的内容由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较为难懂的内容组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最后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传授。但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留给学生的拓展性思维活动空间比较少,比如在实践操作环节不要局限于剪贴纸版画的体验,还将吹塑纸版画和实物拓印法也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和操作效果会更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拓展,注重对学生拓展性思维的培养。

  最后,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更好的完成了教学活动。比如通过课件,清晰明了的设计了教学流程,还将教师的师范活动制作成视屏给学生播放,这样就节省了更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同时这样的形式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没能够更多方面的发挥其作用。比如,在组织学生实践操作时闲置的多媒体还可以滚动播放学生作品,从而让学生接收更多的信息,为创作提供更多帮助。还可以将本节课产生的优秀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以此可以鼓励做的好的学生来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对美术产生兴趣。所以我要在多媒体操作和应用方面加强学习和探索,发挥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更大作用。

初中美术单色版画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单色版画》的设置,通过对比版画家作品、民间年画、儿童版画的对比展示,向学生介绍多种风格的版画作品了解版画的造型方式,了解点、线、面的布局方法及各种刀具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学生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由于版画具有复数性的特点,便于交流,因此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版画作为一种技术性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同时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探究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设计理念

  1、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因为对版画初步接触,版画原理生疏,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所以要求教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适当地进行分组式教学与辅导。培养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实录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二)导入新课 (2分钟)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些美术作品,看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放课件) 生:有版画,和绘画作品。 师:版画和其他画种有什么区别? 生:版画是印在底上然后印出来的。

  (三)新授 (10分钟)

  师:对,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版画?(板书:版画)

  生1:我认为版画是做完一张底版后印刷出来的作品。

  师:说得很好。版画,就是通过制版和印刷的过程来完成的,印刷的过程中可以出现许多作品。了解版画,我们就要了解一下版画的制作工具。首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看看书中使用了哪些用具制作版画,怎样制作版画。

  生:看书,小组讨论。

  师:刚才看书的过程中,你都找到了哪些工具?

  生1:我找到了毛笔、刻刀、木板、纸板。

  生2 :还有滚筒、油墨。

  师:(小结)制作版画的用具可以分为制版工具和印刷用具。(板书)制版用具主要包括:板材、刻针、滚筒、油画笔、对版纸、刀等。印刷工具:版画油墨、水性或中性墨、油性印墨、亚麻油及图画纸等。

  师:(放课件)欣赏一下这些作品,看一看,版画中又有什么不同?

  生:(看课件后回答)有的版画的图案是凸出来的,有的图案是凹进去的。

  师:是的,版画从形式上分,可以分为凸版、凹版、孔版、平版、混合版等。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是凸版和凹版版画。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版画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生:书中的版画作品主要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组成,给人的感觉非常简练。 师:主要可以归纳为:以黑衬白、以白衬黑、黑白互衬。灰色的处理是黑白木刻的关键。不同的版材带给人的感受也不同,通过书上的作品,你能不能看出来它作用的版材是什么?

  生1:我能看出来一幅作品是在木板上刻出来的。因为画面上还有木板的纹理。

  生2:看书上的作品,有一个是在吹塑纸上做的。

  师:木刻版画:有利于表现刀感味,有力量感,并善于表现出木纹的肌理美。铜版画:表现风格细腻。吹塑纸版画:制作简便。了解了不同的版画作品的美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么多漂亮的版画作品,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放课件)

  生:(看录像)

  师:谁能总结一下录像中介绍了哪两种版画的制作方法?

  生:一种是吹塑纸版画,另外一种是纸版画。

  师:吹塑纸版更加的制作步骤可以分为哪几步?

  生:第一步要画稿,第二步是刻板,第三步是印刷。

  师:总结得非常好,利用吹塑纸制作出的版画是什么样的?

  生:是凹版版画。

  师:对,那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可以分为几步?它制作出来的作品又是什么样的?

  生: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是画稿,第二步是透稿,第三步是剪贴,第四步是印刷。它制作出来的作品是凸版版画。

  师: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用你手中的材料做一做版画。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第一,确定你想做什么形式的版画。凸版?还是凹版?第二,想要表现什么题材?第三,印刷的过程中要注意画面整洁。今天这节课的作业可以同桌两合作完成。

  (四)、学生习作 (20分钟) 生:制作 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评析拓展 (4分钟) 作品送上展台,逐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