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

2024-01-03

幼小衔接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顺序数出物体的数量,会认、读10以内的数。

  2.初步掌握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过程。

  3.初步感受数的规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把“美丽的校园”的情景图制作成挂图或动画课件,也可以用本学校的照片实施教学,还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现场表演,帮助学生观察、计数。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情景图内的事物有序观察,数出图中的人物、物体的数量。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B拍手歌引入法: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学过的“拍手歌”唱一遍吧!

  预设C游戏导入法:“寻找小金猴”。

  游戏规则:教师组织8名学生,离开座位围成一个圆圈,然后由1名同学开始,从1到10连续报数,报“10”的同学离开,剩余同学继续往下报数,每次报到“10”的那名同学离开,最后剩下的一人就是要寻找的小金猴。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数数。

  (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美丽的校园”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

  ①国旗高高飘扬,老师和同学在谈话。

  ②单杠、小木凳、垃圾桶整齐摆放。

  ③花儿怒放、鸟儿飞翔,远处的'大树郁郁葱葱。

  (2)提出的问题:

  人和物各有多少?同学们都来数一数。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找出各种物体的数量。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组的成果。

  (3)老师总结数数的方法。

  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如: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如图:

  ②把图中的事物进行简单分类。如:分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如图:

  ③逐一数出人或物的数量。如图: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顺承数数,研学认数。

  在总结数数的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认读这些数?

  (1)通过数图中事物,知道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表示,有几个事物,就用几表示。如:图中有1面就用“1”表示,2个就用“2”表示,3个就用“3”表示,4个就用“4”表示……

  (2)认读1~10各数,可以先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最后老师指一个数学生读一个数,进行集体交流。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本课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当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怎样正确数出其中一种物体的个数?

  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上面学过的知识,总结出方法:多种物体放在一起,先确定要数哪一种,然后寻找相同的物体,用做标记的方法数,就能正确数出这种物体的个数。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回顾学过的内容,巩固数数的方法,掌握学生对1到10各数的认读情况,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通过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对于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起到了强化作用,知道数数时按一定顺序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些物体的总数。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和学生探究数数的方法的时候,教师应避免死板地依靠教学时总结的方法,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数数方法。例如,让学生自己先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数的方法和数的结果。

幼小衔接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用语言表达观察的结果。

  课前准备

  第2~3页彩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件),第4~5页彩图,1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1)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2)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3)问: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只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家人。

幼小衔接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生1: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 ……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好。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

  生1:有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

  师:(表扬)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有2个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2个同学很懂礼貌,在向老师问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认读1~10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顺次认、打乱认)。

  3.数数身边的实物。

  三、课堂演练

  练习一 1、2题

  四、小结提升,兴趣延伸

  谈话:数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吗?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做?

  学生自由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