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2023-11-14

2023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篇1

  总复习

  第一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复习内容:20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复习目标:

  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复习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复习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复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师:这节课老师又要带小朋友去数学王国了,你们高兴吗?要进大门,必须做出这些题目,你想试试吗?

  课件出示题目:14-5=    16-9=    13-4=   

  12-8=    11-6=    9-6=

  3+5=    7+4=     5+8=

  学生口答完,师:大门开了,看,智慧爷爷来迎接我们啦!

  二、知识整理。

  师:智慧爷爷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大草坪,哎哟,草坪上有很多的卡片,很杂乱,我们去捡起来,让大草坪重新美丽,好不好?原来这些卡片上是些计算题呀,没关系,我们能把它们算出来。让我们小组合作,每人做3题,把它们算出来。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师:这些题目都是属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请小朋友把这些卡片分成两大类。

  (学生自主分类)

  分完之后,请小组代表(两人)到投影上展示,并分别说一说每一类相同的地方,即分类标准。

  可能有两种答案:

  (1)加、减

  (2)两位数与一位数  两位数与整十数

  2、把每部分进行再分类。

  3、观察一下,还有哪些是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请同学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指名说答案和计算过程,板书括号里的内容。

  5、师:100以内的加减法除了这些类型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类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指名举例,并计算出来,说出计算方法。

  练一练:看谁跑得快: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

  31+6=□7   75-6=□9    74-20=□4

  54+9=□3   37-8=□9    35+30=□5

  一、综合练习。

  1、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习纸,上面是100以内的口算题)

  师:小朋友们真棒,智慧爷爷带我们到智慧乐园去玩一玩。

  连线。

  2、我们先来到射击场,这些目标球上都有一个算式,请你说出算式的得数,如果正确,就能把球射中。小射手的本领大不大,谁想来试一试?(学生做题)

  3、飞上太空。

  这个游戏更好玩了,是飞上太空,只要你做对这些题目,就能坐上这架小飞机,飞到太空遨游了,谁来试试?

  4、踩地鼠。

  (1)54+6=50       (   )

  (2)73-20=71       (   )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

  (   )

  (4)23+30﹥53       (   )

  5、智慧果。

  师:想吃美味的智慧果吗?开动脑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能把它们摘下来。谁先来试试?

  (   )+62=68

  (   )-40=53

  76-(   )=70

  54-(   )>50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们喜欢开动脑筋,在玩中又复习了知识,收获可真多。你觉得你在数不学王国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

  第二课时:元角分的复习

  一、填空题:

  1.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角、( )角、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分、分、分。

  2.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角的人民币和( )张1角的人民币.

  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角的人民币.也可以换( )张1角的人民币.

  3.5=( )-5 ( )- 6 = 3 + 6 ( )+ 6 = 5 + 9

  4.一个足球46元,小明:我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足球,我最多带了(  )张十元?

  小红:我买足球付的钱全是十元的,我付了(  )张?

  5.一张50元可以换( )张20元和( )张10元。

  45.一张100元的可以换(  )20元的,也可以换(  )张10元的。

  6.26角=( )元( )角 100分=元 3元6角=角

  7.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9,这个数字可能是( )、( )、( )。

  一个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 )、( )。

  一个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 )、( )。

  8.88左边的8在( )位,表示( )个( ),右边的8在( )位,

  表示( )个 ( )。

  9.个位是5,十位是3的数是( )。

  二、选择题:

  1.一个篮球的价格为( ) A:68分 B:68元 C:68角

  2.一本字典的价格为( ) A:8元2角 B:8角2分 C:82分

  3. 2角可以兑换成( )个5分。A:1 B:2 C:4

  三、解决问题:

  1.小亮买了一个练习本用去6角,他付出1元,应找回的钱是多少钱?

  2.小红买文具用去9角,还剩1元1角,她原来有多少钱。

  3.小兰有2元5角,买学具用去1元2角,还剩下的钱数是多少?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的复习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

  1、出示第116页第4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5) 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117页第5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四.游戏: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第三课时:统计复习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

  (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2023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1.水果式题、应用题的相关课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

  提问: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小结出方法:

  1、想加算减:想9加2等于11,11减9等于2,8加5等于13,13减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l得9。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3.10—2=8 8+1=9即:11—2=9

  lO-5=5 5+3=8即:15—3=8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挂图。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可采用开火车、举红旗、爬山比赛、信鸽投信等多样形式活跃气氛)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根据生编题情况,师再出示课本第95页第6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蝴蝶比蜻蜒少几只?)

  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根据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分析列式解答,并强调为什么用加法来解答。

  四、课堂练习。

  1、口算题。

  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指。

  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lOO以内的数,掌握IOO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通过复习,使生比较熟练地口算lOO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算lOO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数的组成、顺序、比大小的课件、计数器。

  复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以及加、减法。板书课题:lOO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1、填空题: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

  (3)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4)100里有( )位数,1在( )位上。

  2.指名按要求数数:

  (1)从27起,一个一个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lOO。

  (3)从48起,两个两个数到60。

  (4)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

  三、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

  1.看图读数、写数。(出示计数器)

  分别拨45、33、60、lOO四个数

  (1)指名读数后,写在黑板上。

  (2)这四个数里,两位数是几,三位数是几?

  2.发散练习。

  (1)45的个位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的'个位也是5?

  板书:15、25、35、45、55、65、75、85、95。

  (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一)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谁能拨出来?

  板书:ll、22、33、44,55、66、77、88、99。

  (3)60这个两位数有何特点?谁能报出个位上的数是0的两位数?

  板书;10、20、30、40、50、60、70、80、90。

  (4)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的数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几位数?(100,三位数)

  四、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1、按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2.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问:两个两位数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十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再问:如果两个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如果一样大小,再看个位数,个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3.课堂练习。

  课本第95页1、2、3、4补充完整。

  五、复习20以内加、减口算题,100以内加减口算题。

  14-5= 15-9= 16-8= 7+8=

  12-5= 6+9= 11-9= 13-4=

  25+3= 47-5= 34+20= 25+8=

  47-9= 68-50= 85+5= 74-5=

  说一说怎样算: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六、复习100以内的笔算。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应注意什么?(注意三点:①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进位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l,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只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应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课本第96页第7、8题补充完整。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元角分的认识

  复习目的

  1、使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培养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有关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1.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今天我们来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板书:元角分的认识。

  2.师出示面值1角、2角、5角、1分、2分、5分,1元·...人民币

  (1)说出各人民币的名称。

  (2)回答它们间的进率。

  ①1张2元可以换几张1元?

  ②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

  ③1张1元可以换几张1角?

  ④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

  ⑤1张1角可以换几张1分?

  (3)总结进率

  (4)1元2角=( )角15角=( )元( )角

  3、课本96页第9题填写完整。

  二、课堂练习。

  1、课本第96页第10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图形分类统计

  复习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会数方块图,并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

  3.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具准备

  1.课件:位置图及对话内容、统计图.

  2.实物方块。

  复习过程

  一、复习图形。

  实物出示七巧板。(课本第94页第2题图)。

  (1)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拼一拼。

  (2)你能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一个有趣的图案吗?

  二、复习分类。

  出示课本第94页的图形。

  师:该怎么分呢?

  让生讨论,得出自己的思路

  三、练习巩固

  1、课本97页第14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

  回答问题。

  2、课本98页第15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回答问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复习过程

  一、复习“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96页第7题和第8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完成课本第98页第16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二、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2023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示数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可以使学生感知1~5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通过数数、画画、写写等活动,加深学生对1~5各数实际意义的认识,提高写数、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认识1~5,会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习兴趣,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屏幕出示:猴子5只、斑马3匹、熊猫1只、鸵鸟2只、孔雀、4只),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

  数清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摆圆片)

  与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是用几个圆片来表示这种动物的只数的、(学生小组内讨论)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几只、(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摆出相应的圆片,学生边说边摆,全班进行简单的评价。)

  小结:小朋友们所摆出的圆片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认识1~5。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提问:你能根据所摆圆片的个数,从你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 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得是否正确,请每组的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数字卡片,全班交流。

  2、拨一拨。

  讲述:小朋友们摆得很正确,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学习伙伴——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1个珠子)

  提问:我在计数器上拨了几个珠子、(1个)又添了几个、(1个)现在是几、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4添上1是几、

  下面请大家在自己的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再从5拨到1,好吗、(学生拨珠,边拨边说)

  如果任意给你一张数字卡片,你能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吗?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5、2、4、1,学生一起操作)

  谈话:像老师一样,一个小朋友出示卡片,组内的其他小朋友来拨一拨。(学生组内进行拨数活动)

  3、写一写。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自己先来试一试,把这些数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看谁写得、最好。、

  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教师示范书写1~5,重点指导写5,第2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写横,注意要平。学生练习书写。(学生重点练习书写数字5,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说一说。

  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

  随着学生想到的事物,屏幕出现实物图。

  场景图:看,那是几路公共汽车、(2路)

  丁丁家住几号楼几单元、(4号楼3单元)

  三、巩固新知

  1、小朋友知道教师节是几月几日吗、

  教师节这天,小朋友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看!(屏幕出现庆祝教师节图)

  提问:仔细观察,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哪位同学能用数说说你所看到的事物、(1个男孩拉琴,3个女孩跳舞,4个不同颜色的气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学生所指的事物旁,依次出现数1、2、3、4、5……

  2、抢答:看图说数。

  出示图:3根黄瓜,5个西红柿,2段藕,4个萝卜,1棵、白菜、。(随着实物图的不断出现,学生站起来说数,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3、猜数游戏。

  (1)2后面的数是几、

  (2)3和5之间的数是几、

  (3)4前面的数是几、

  你们也可以与同桌互相玩一玩猜谜的游戏。

  4、你们爱吃水果吗、

  屏幕出现水果图:1个西瓜,2个菠萝,3个梨,4个草莓,5个香蕉。 这些水果分别有几个、

  5、出示花瓶图。

  在这幅图中,每个花瓶里都缺少几朵花,用水彩笔画出花瓶里缺少的花。(画完后,用实物投影将图画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总评]

  本节课的设计重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大量的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动手操作、看谁写得最好、猜数游戏、找找生活中1~5各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手指尖上”的特点。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1~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刻的。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练习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完1~5各数之后,教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实例。此时,教师又将与1~5有联系的生活中常见的几楼几单元等实例呈现给学生,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体会到原来生活中与这五个数有联系的事物还有很多,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023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初步体验分类、归纳的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1)课时

  一、梳理知识

  1、加法

  出示算式

  25+836+759+243+5

  50+1639+4047+5062+4

  (1)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把他们分分类(板书)

  (3)计算,抽几道说说是怎么算的'?

  :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练习(重点是进位加法)学生出题

  2、减法

  (1)明确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吗?

  (2)小组合作

  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一个检查对错

  (3)展示交流

  (4)练习P78T1

  46-982-565-7

  97-6062-4058-30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79页第1、2题

  2、想一想,各种图形表示什么?

  △+○+□=40△=

  △+○+□+□=46○=

  △+○+○+□=70□=

  3、P78T2

  三、

  四、作业课堂作业本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