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声音教案范文

2023-11-09

科学声音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原有基础上帮助幼儿分辨各种声音。

  2.体验寻找、猜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录音带(日常生活中声音、说话声、水声等)、声音来源图片。

  活动过程:

  1.声音导入法。

  利用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猜猜看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认为是这种声音?

  2.图片对照法。

  放各种声音请幼儿辨认,请幼儿先闭上双眼,仔细聆听声音,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若幼儿无法分辨声音来源,教师给予简单的提示,最后展示图片让幼儿对照,加深印象。

  3.语言描述法。

  请幼儿描述各种声音的特色或听起来的感觉

  活动延伸:带幼儿到户外感受各种各样的声音。

  带回家的活动:

  家长可与幼儿进行声音辨别的游戏。继续寻找、收集各种声音。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科学声音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感知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激发探索声音的兴趣,体验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内装硬币、纸团、黄豆、沙的旺仔牛奶罐若干,各种容器若干(玻璃瓶、口香糖罐、奶茶杯、八宝粥瓶)、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相同容器、不同材料发出的声音

  1.请幼儿分别玩一玩、摇一摇桌上的罐子。听一听、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2.引导幼儿猜一猜罐子里装的是什么?

  (1)幼儿自由讨论

  (2)幼儿打开罐子封口检验。

  3.小结:同样的瓶罐,装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二、探索比较不同的容器,相同的材料发出的声音。

  1.出示各种容器,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2.同伴自由比较、交流。

  3.集体感知、讨论。

  4.小结:不同的瓶罐,装同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观察比较同样容器、同样材料、数量不同发出的声音。

  1.教师演示,幼儿比较。

  2.幼儿尝试探索,自由比较、交流。

  3.小结:同样的瓶罐,装同样的东西,装的数量不一样,声音也不一样。

  四、用自制响罐为歌曲伴奏。

科学声音教案范文 篇3

  活动目标:

  了解用不同材料所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活动准备:

  瓶子、米粒、豆子、图案贴纸(用于装饰瓶子)、背景音乐《白龙马》、乐器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童话故事导入。

  圣诞节到了,小企鹅和金丝猴收到了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小企鹅受到了一盒巧克力,金丝猴也收到了一个包装很漂亮的礼物,高兴地打开看,原来里面装着一个普通的瓶子,他有点太失望了。圣诞老人笑呵呵地说:“金丝猴,你可别小看这个瓶子,它叫“铃铛乐器”,他很神奇呢!接着,圣诞老人唱起歌来,还不停地摇动瓶子伴奏。金丝猴一看,原来这是用瓶子制作的“铃铛乐器”啊,金丝猴开心地笑了起来。小朋友我们也来做一个吧!

  二、认识材料:

  瓶子、漏斗、米粒、豆子、图案贴纸。

  三、幼儿在老师

  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1、先把瓶盖拧开,然后借助漏斗把大米倒进瓶子,然后拧上瓶盖。听听声音。

  2、再取一个瓶子打开瓶盖,借助漏斗把豆子倒进去,拧上瓶盖。摇动几下,听听声音。

  3、用图案贴纸装饰小瓶子,变成小乐器。

  四、伴奏《白龙马》

  组织小朋友用今天做好的铃铛乐器边演奏,边聆听声音的变化。

  五、播放乐器幻灯片让孩子认识一下:钢琴、古筝、小提琴、架子鼓。

  活动延伸:

  实验材料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延伸:更换瓶中的不同颗粒物,聆听声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