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教案

2023-10-03

《植树造林》教案 篇1

  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49公斤氧气。一亩树林一个夏季可蒸发42吨水,一年可达300-500吨。一亩树林一年可吸附灰尘22吨,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各种有毒气体4公斤

  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是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每人种上一棵树,数年后就有无数棵苍天大树。

  二、3.12植树节手抄报资料——植树节的由来

  每到3月12日植树节,大家总会挥汗如雨地大植、特植树木,可是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我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人,1930年国民党政府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三、3.12植树节手抄报资料——3.12我需要树诗歌

  我需要树,需要力量;

  让呼吸氧气的人,走进一年酣畅。

  种起大树叫一种物质

  走进年轮与更替。小路上,再不惧怕物种流失

  鸟扎进斜阳。

  小树长成过程,我怀念它们

  一片阳光、一层空气、一滴滴水滴

  带动绿藤条把春摇得清脆

  告慰树种和秩序。小姑娘似乎变成水鸭子,

  按捺不住惊喜。

  密林深处,没人找见当初的小林子

  那么多树,驮着阳光吊开嗓子

  曾经小树是喊自己。

  喊出种子和雨水,喊来人们移动的步子

  接近天空,好象是善意机器

  被绿拔高,拖进小影子里。

  植树节活动宣传标语

  1、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2、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余姚;

  3、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4、绿化余姚大地,美化城乡环境;

  5、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7、植树栽草种花,利国利民利家;

  8、每个适龄公民必须履行每年植树3-5棵的法定义务;

  9、义务植树,功在当代,荫及子孙;

  10、大力提倡植绿爱绿护绿的新风尚;

  11、一手抓绿化造林,一手抓成果保护;

  12、纪念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周年;

  13、纪念我国“植树节”27周年;

  14、开展植树造林,共建绿色家园;

  15、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

  16、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要保护森林。

  《低碳生活幸福多》(快板)

  新年里,话题多,低碳生活我来说。

  哥本哈根讲环保,地球变暖讨论过。

  冰川融化在加快,沙漠面积在增多。

  人人都要来关心,生态意识很急迫。

  说低碳,讲低碳,大家别嫌我啰嗦。

  低碳生活是什么,低碳生活有十多。

  购物多用小布袋,环保意识靠自觉。

  节约用电又健体,洗衣要用手来搓。

  传统碗筷要多用,一次用品不要摸。

  弃物多用环保袋,小区干净又利索。

  洗菜浇花不浪费,节约用水办法多。

  照明采用节能灯,利国利民利生活。

  爱护花草大家做,美化小区快乐多。

  出行乘坐公交车,健康低碳好处多。

  办公用纸双面用,提高效益又节约。

  低碳生活多宣传,共建美好靠你我。

  好方式,好习惯,创造低碳好生活。

  你动手,我动手,点点滴滴要节约。

  低碳生活不遥远,社会责任莫推托。

  爱地球,爱家园,功在千秋幸福多。

  三月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月份,在这个月,除了“三八”妇女节,就是植树节了!在那天,人们都会植上几棵树来纪念这天。你们知道吗?其实,植树节是孙中山先生号召起来的,我们过植树节还是要感谢孙中山先生呢。

  现在人们都知道,树木能保护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然而却有些人不顾这些,仍然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停的乱砍乱伐,做不利于环保和触犯法律的事情。

  大家都说植树有利于保护环境,可以净化空气、可以阻挡沙尘暴,使人类呼吸新鲜空气,让我们更健康、长寿。树上的每一片绿叶都是绿油油的,显现出勃勃生机,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毒素,杀灭病菌;防风固沙,加速降尘利用光能,制造氧气所以我们把绿色看做生命的颜色.为此请我们大家在平时也要注意保护树木,多植树。

  植树,说白了就是把树的种子种在合适的地方,好好培植、养护。一个人一年种一棵小树并没有那么难,如果每个人每年都能坚持中一棵树,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会变成“绿色的海洋”。

  啊!绿色树木生长在各个角落,让我们感受绿色,感受它的生机勃勃,感受它的坚强挺拔!

  首望着它,植树造林的意义

  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

  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具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呢。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

  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植树造林可为人类净化空气

  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吸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

  植树造林能清除污染

  树木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一亩松柏林两昼夜能分泌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植树造林能降低噪声污染

  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植树造林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

  在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筑,开采煤炭,交通运输,制造车辆、船舶、尺机,修建桥梁、码头,造纸等都需要木材。

  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在春风中发芽,在夏雨中成长,在金秋中硕果累累,在寒冬中孕育希望.春华秋实,树长轮,人添岁.在必经的路旁种一棵树吧,不为别人,只为你自己.你需要畅快地呼吸,你需要歇脚纳凉,你需要蓝色天空,你需要绿色灵感.没有索取,只有回报,这就是绿色的精灵.

《植树造林》教案 篇2

  1、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季节,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2、了解植树造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要保护绿化,爱护小树苗。

  3、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植树的录像;植树造林的图片一套;小树苗,洒水壶。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谈话,引出课题。

  1、3月12日那天我们看见阿姨叔叔们都在干什么?那天是什么节?(学习词:植树节)

  2、阿姨叔叔为什么要植那么多的树?(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二、观察图片,说说植树造林好。

  1、出示图形1:

  (1)人们喜欢在什么地方锻炼身体?为什么?

  (2)夏天,树上枝叶茂盛,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植树造林能美化环境,使空气新鲜,人们在树下乘凉,锻炼身体,有利于健康。

  2、出示图2:

  (1)在农田边种了一排排的树,看上去像什么?这样有什么好处?

  (2)这一排排树长满茂密的枝叶,像一堵绿色的墙,能挡住雨水冲刷泥土,也能挡住风沙吹倒农作物,有得庄稼生长。

  3、幼儿讨论,交谈。植树造林还有什么用?

  三、组织幼儿给小树苗浇水。

  1、讨论怎么样爱护小树苗?(浇水,不攀折,不摇小树,做一块小牌子,写上“爱护树木”的字……)

  2、给小树浇水,放置小牌子。(幼儿将杯子装满水,拿到户外,给小树浇水)

  3、教师把“爱护树木”的字写在牌子上,和小朋友一起把牌子放在树苗旁。(学习短语:爱护树木)

  四、念儿歌结束。

  三月好春光,大家植树忙。房前种桃树,路旁栽白杨。井上葡萄架,河边柳成行。三年五载后,绿荫满村庄。

《植树造林》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小朋友上肢动作的发展。

  2、培养小朋友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要爱护鸟类。

  3、鼓励小朋友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初步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目标1(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小朋友上肢动作的发展)

  活动难点:

  想出各种办法堆沙山。

  活动准备:

  l、小朋友每人一顶帽子,一双拖鞋。

  2、玩沙工具(铲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树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提问,引发小朋友参与玩沙活动的兴趣。

  1、师讲故事:小鸟住在树林里很快活……,后来树林被人砍光了。

  2、提问:树林被砍完了,小鸟还能生活在树林里吗?那怎么办呢?(引导小朋友积极想办法)

  3、激发小朋友再造树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铲子要小心,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铲子别举太高,以免沙子扬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丢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请老师帮忙。

  3、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4、植树造林好了以后,可以请好朋友欣赏一下,然后把自己的工具收放好。

  三、小朋友玩沙,教师指导

  1、鼓励小朋友自由结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种堆沙山的办法,如铲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紧紧的,不会塌下来。

  3、在造好的山上种树木,变成树林。

  四、结束部分

  1、表扬小朋友的造树林行为,体验为小鸟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着、工具回教室。

《植树造林》教案 篇4

  现在我们有些孩子生活无忧无虑,社会环境意识淡泊,在公共场所乱摘花草,攀登拆枝现象突出,为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所以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不可怠慢的事。为了让幼儿了解到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道植树造林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基于这种思想,我为孩子们设计了本堂社会环保课《植树造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树木对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性,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准备

  1、几种树木的图片、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山洪暴发、沙尘暴袭击);

  3、植树工具、小树若干);

  4提前让幼儿和家长在网上查找一些“植树造林”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几张树木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与知识面简单地说说树木的名称及用途。

  二、根据幼儿的谈话内容引出课题。

  三、提问(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树木的地球上,人类将会怎样?)让幼儿讨论发言阐述自己的的想法与观点,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山洪暴发、沙尘暴来袭画面让幼儿从反面地体验到破坏大自然生态环境会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残酷的现实情境再现,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并为下一个目标设下埋伏。

  五、根据课件播放的画面让幼儿讨论以下话题:

  1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

  2面对踩摘花草树木的现象你们应该怎样去制止?

  3如何采取措施预防上述灾难的发生?

  六、让幼儿亲手操作植树。

  在幼儿的思维达到时,带着幼儿亲手种植小树苗,不但让幼儿的情感得到宣泄,更进一步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以及劳动创造出的美,并巧妙地结束了本堂课。

  教学反思

  这节社会环保教育课已建立起幼儿对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环保意识;了解到了绿化的好处。在整堂课中大部分幼儿表现活跃,发言积极;但少数幼儿表现不够主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对这部分孩子多给予引导和培养。

《植树造林》教案 篇5

  1.让学生了解树木对我们人类生活的作用,懂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2.号召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帮助学生从小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搜集关于植树造林的好处,搜集近几年来由于乱砍乱伐导致环境恶化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2.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3.制作相关的课件。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甲: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乙:自1950年以来,四、五十年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森林消失,实在令人痛心和担忧。

  甲:是啊,地球上的绿色在褪减,我们渴望绿色,呼喊绿色。

  乙:3月12日是植树节。今天,我们在此召开一次“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主题班会。呼吁大家为我们的地球奉献一片绿色,为她披上一件新衣。

  甲、乙:下面我们宣布,“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课件出示主题词: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二、展示地球的不堪,触动学生的心灵。

  1.出示图片,主持人甲配解说词。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而对于人类,地球是我们的全部。地球哺育了人类,人类也改造了地球,正是由于人类与地球的相依相守,地球才出现了文明,人类才得以生存。地球是人类的杰作,他们在地球上建起了高楼大厦,为自己遮风挡雨;他们开采矿藏,为自身的发展;他们耕种饲养,为自己能更好的生活。他们,给这世界增添色彩,创造了财富,也给地球母亲带来了欣慰。

  然而,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却不惜牺牲地球母亲的性命。大肆的捕杀,使多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无计划的乱砍乱伐,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山洪接踵而至。废气张牙舞爪地杀向天空,污水无情地冲向小河,垃圾肆无忌惮地躺在地上……你可曾看到,地球母亲在流泪呀!于是,地球上上演了悲惨的一幕又一幕。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原本葱翠的小山包变成了光秃秃的瘠山;原本土壤肥沃,庄稼遍地的农田,变成了长满枯草的荒地,卷起裤脚、佝偻着背的老汉无奈地离去……)

  1.乙:同学们,看了以上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请大家一起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

  3.总结:

  甲:我们热爱的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今已不再青山绿水,不再碧草蓝天……

  乙:救救她吧,伙伴们!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是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每人种上一棵树,数年后就有无数棵苍天大树。

  甲、乙:伙伴们,行动起来吧!人人种棵树,世间变绿色。

  三、植树造林好处多,大家一起来种树。

  1.出示一组小朋友在植树的图片,主持人简单介绍图片的情景。

  2.由各小队代表上讲台介绍植树造林的种种好处,教师随机归纳要点,出示在课件投影上。

  自动的调温器

  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天然除尘器

  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

  氧气制造厂

  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700公斤。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

  细菌的消毒站

  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天然的消音器

  绿化还能吸收声波,减低噪声。

  3.总结:

  甲:大家听听,原来植树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好处呀!它们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还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乙:就是,就是,那我们还犹豫什么,快行动吧!走,我们植树去吧!

《植树造林》教案 篇6

  设计目的:

  1.让学生了解树木对我们人类生活的作用,懂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2.号召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帮助学生从小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搜集关于植树造林的好处,搜集近几年来由于乱砍乱伐导致环境恶化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2.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3.制作相关的课件。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甲: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乙:自1950年以来,四、五十年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森林消失,实在令人痛心和担忧。

  甲:是啊,地球上的绿色在褪减,我们渴望绿色,呼喊绿色。

  乙:3月12日是植树节。今天,我们在此召开一次“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主题班会。呼吁大家为我们的地球奉献一片绿色,为她披上一件新衣。

  甲、乙:下面我们宣布,“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课件出示主题词: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二、展示地球的不堪,触动学生的心灵。

  1.出示图片,主持人甲配解说词。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而对于人类,地球是我们的全部。地球哺育了人类,人类也改造了地球,正是由于人类与地球的相依相守,地球才出现了文明,人类才得以生存。地球是人类的杰作,他们在地球上建起了高楼大厦,为自己遮风挡雨;他们开采矿藏,为自身的发展;他们耕种饲养,为自己能更好的生活。他们,给这世界增添色彩,创造了财富,也给地球母亲带来了欣慰。

  然而,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却不惜牺牲地球母亲的性命。大肆的捕杀,使多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无计划的乱砍乱伐,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山洪接踵而至。废气张牙舞爪地杀向天空,污水无情地冲向小河,垃圾肆无忌惮地躺在地上……你可曾看到,地球母亲在流泪呀!于是,地球上上演了悲惨的一幕又一幕。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原本葱翠的小山包变成了光秃秃的瘠山;原本土壤肥沃,庄稼遍地的农田,变成了长满枯草的荒地,卷起裤脚、佝偻着背的老汉无奈地离去……)

  1.乙:同学们,看了以上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请大家一起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

  3.总结:

  甲:我们热爱的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今已不再青山绿水,不再碧草蓝天……

  乙:救救她吧,伙伴们!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是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每人种上一棵树,数年后就有无数棵苍天大树。

  甲、乙:伙伴们,行动起来吧!人人种棵树,世间变绿色。

  三、植树造林好处多,大家一起来种树。

  1.出示一组小朋友在植树的图片,主持人简单介绍图片的情景。

  2.由各小队代表上讲台介绍植树造林的种种好处,教师随机归纳要点,出示在课件投影上。

  自动的调温器

  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天然除尘器

  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

  氧气制造厂

  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700公斤。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

  细菌的消毒站

  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天然的消音器

  绿化还能吸收声波,减低噪声。

  3.总结:

  甲:大家听听,原来植树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好处呀!它们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还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乙:就是,就是,那我们还犹豫什么,快行动吧!走,我们植树去吧!

《植树造林》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要爱护鸟类。

  3、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初步合作的乐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

  活动难点:想出各种办法堆沙山。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顶帽子,一双拖鞋。

  2、玩沙工具(铲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树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提问,引发幼儿参与玩沙活动的兴趣。

  1、师讲故事:小鸟住在树林里很快活……,后来树林被人砍光了。

  2、提问:树林被砍完了,小鸟还能生活在树林里吗?那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

  3、激发幼儿再造树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铲子要小心,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铲子别举太高,以免沙子扬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丢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请老师帮忙。

  3、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4、植树造林好了以后,可以请好朋友欣赏一下,然后把自己的工具收放好。

  三、幼儿玩沙,教师 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种堆沙山的办法,如铲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紧紧的,不会塌下来。

  3、在造好的山上种树木,变成树林。

  四、结束部分

  1、表扬幼儿的造树林行为,体验为小鸟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着、工具回教室。

  活动反思:

  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于是我们 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让幼儿认识如何栽树,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植树造林》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季节,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2、了解植树造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要保护绿化,爱护小树苗。

  3、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植树的录像;植树造林的图片一套;小树苗,洒水壶。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谈话,引出课题。

  1、3月12日那天我们看见阿姨叔叔们都在干什么?那天是什么节?(学习词:植树节)

  2、阿姨叔叔为什么要植那么多的树?(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二、观察图片,说说植树造林好。

  1、出示图形1:

  (1)人们喜欢在什么地方锻炼身体?为什么?

  (2)夏天,树上枝叶茂盛,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植树造林能美化环境,使空气新鲜,人们在树下乘凉,锻炼身体,有利于健康。

  2、出示图2:

  (1)在农田边种了一排排的树,看上去像什么?这样有什么好处?

  (2)这一排排树长满茂密的枝叶,像一堵绿色的墙,能挡住雨水冲刷泥土,也能挡住风沙吹倒农作物,有得庄稼生长。

  3、幼儿讨论,交谈。植树造林还有什么用?

  三、组织幼儿给小树苗浇水。

  1、讨论怎么样爱护小树苗?(浇水,不攀折,不摇小树,做一块小牌子,写上“爱护树木”的字……)

  2、给小树浇水,放置小牌子。(幼儿将杯子装满水,拿到户外,给小树浇水)

  3、教师把“爱护树木”的字写在牌子上,和小朋友一起把牌子放在树苗旁。(学习短语:爱护树木)

  四、念儿歌结束。

  三月好春光,大家植树忙。房前种桃树,路旁栽白杨。井上葡萄架,河边柳成行。三年五载后,绿荫满村庄。

《植树造林》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2.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3.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爱惜树木。

  活动预备:

  1.请幼儿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2.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1、老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

  2、讨论: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了?小鸟为什么喜欢树?

  3.老师: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

  二、分享和讨论植树节的资料

  1、老师请幼儿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

  2、老师请幼儿讨论树的作用、好处。

  3、幼师介绍植树节的来历,意义,分享林木资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4、老师请幼儿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三、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老师请一组幼儿把讨论的.保护树木的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老师请一组幼儿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踏青观察春天的树木。

  附:

  儿歌:留住小鸟

  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

  小狗想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

  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小鸟飞进小猫的院子里,

  小猫想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

  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又飞走了。

  小鸟飞进小兔的院子里。

  小兔想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

  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

  小鸟扑扇着翅膀说:“谢谢!谢谢!”

  小狗和小猫明白了:树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

  瞧,他们拿起铁锹去种树啦!

《植树造林》教案 篇10

  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设计时,我先考虑到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前几个星期,幼儿学过了律动《小木匠》,对木工工具及劳动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有一次美工区中,一幼儿画了一只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我作过简单的介绍。通过活动,丰富词汇,拓展幼儿作帆的材料等知识,这些都是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新大纲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活动时,除了语言,还有音乐、动作、科学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的因素存在,也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要求揉合于本次语言活动中,如思维、情感、常识等。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师参与活动必须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不少环节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设计上注重启发性,并给予积极的应答,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制订了如下二条发展目标:

  1、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使幼儿身临其境,主动观察画面内容,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险等呈动态化,更加迎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目标与设计原则,我精心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

  1、导入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听声音猜猜干什么的形式,让幼儿很快进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经验的分享、整理。在仔细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动词,结合园“科学认读”课题,有意渗透。让幼儿初尝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3、海上遇险: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部分,先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幼儿预料事情的发展,开放的问题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让幼儿为救小动物想办法,教师用急切的话语,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小动物担心。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表述,给每位幼儿说话的机会。接下来一个问题情境:二个救生圈,要救三个小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让幼儿以小熊的身份来处理问题,再次激发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

  4、修帆的经过:又一个悬念问题:小动物得救了,可船为什么不往前开?引发幼儿仔细观察,当得出帆破了要修帆时,让幼儿去倾听小动物们的争吵,这里又有倾听能力的训练。听争吵、说争吵、辨争吵这一过程,改变了以上活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并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扩展经验:帆应该用布制作。最后一个情节,小动物用衣服做帆,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故事的艺术魅力,更为小动物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困难的精神所感动。

  5、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乘船的动作出教室自然结束。

《植树造林》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讨论有关植树控制风沙等问题,培养环保意识。

  2、墙饰布置过程中鼓励幼儿自己提出主题并收集进行制作、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墙饰布置所需材料。

  2、在幼儿园空地上开辟小块种植园地。

  联系农艺园或种植基地。

  活动一:说说沙尘暴

  1、本次活动是在幼儿感受过沙尘暴的扬尘天气后生成的。

  2、引导幼儿讨论沙尘暴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危害。

  3、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并想办法找答案,为什么会出现沙尘暴天气,怎样才能治理沙尘暴。

  活动二:生成墙饰主题

  1、励幼儿收集有关沙尘暴的报道。

  2、织幼儿互相交流收集的信息。

  3、讨论:

  (1)为什么会出现沙尘天气?沙尘对人来类生活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治理沙尘暴?

  (2)绿色植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为什么植树能抵御风沙?

  4、在讨论的过成中生成墙饰主题,激发幼儿参与墙饰布置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三:布置墙饰

  师生共同商讨布置墙饰“我们来植树”的具体内容和所需材料。

  2.通过集体、小组、个别活动,制作、布置墙饰。

  活动四:参观农艺园

  感受绿色植物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活动五:延伸活动

  1、周末组织幼儿和家长参加植树活动。

  2、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3、开放墙饰,允许幼儿随时将自己的作品增添到墙饰中,以表达自己对该主题的思考和感受。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植树造林》教案 篇12

  学情分析

  全球资源日益减少,保护环境日益紧迫,而我们的孩子生活无忧,社会环保意识淡薄,经常做出乱摘花草、随处攀登树木等行为,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令我们幼教工作者深入思考。《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所以对幼儿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幼儿对树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儿能进一步理解树和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懂得植树造林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益处。因此,为了激发幼儿对树的深层探究,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这个活动——“植树造林好处多”。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树木与人类及动物的关系,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初步认识植树的意义。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磁带一盘,多媒体课件,录像,有关树的调查表,铅笔,4幅动物家园设计图及4件小动物头饰,水彩笔或油画棒。

  2.经验准备:幼儿课前对树已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通过课件播放,让幼儿了解树和动物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1)出示课件——小鸟找家

  师:小鸟在找家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课件,讨论:小鸟喜欢什么样的家?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分析:通过课件的播放,激发幼儿的兴趣。孩子能够很快进入主题,知道“树是小鸟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

  (2)播放录像故事《猴博士的话真灵》,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启发幼儿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工厂里机器噪音很大,影响了小动物的日常生活,树帮了什么忙?

  ②有害气体熏得小动物咳嗽,树起了什么作用?

  ③夏天,小动物被晒得透不过气来,树起了什么作用?

  ④风沙吹得小动物睁不开眼睛,树帮了什么忙?

  ⑤河堤决口,淹了小动物的家,树解决了什么问题?

  分析:根据回答情况,给幼儿不同程度的奖励。幼儿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小结,从而让幼儿了解森林对动物的重要性,理解树木与动物的关系。

  2.了解树对人类的作用

  (1)树与我们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幼儿与教师交流,说说树对我们有件么好处,从而加深对“植树造林好处多”的理解。

  (2)采用填调查表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树对人类的作用的知识分析:教师将树的作用和好处用表格加图标的形式表示出来,更方便幼儿理解。

  ①幼儿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自由分配任务,共同商量,互相交流,将自己认可的答案做上标记。

  ②填写调查表时,孩子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填写内容。

  ③教师和幼儿一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让幼儿对自己组填写的调查表进行讲解,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对幼儿的回答采用鼓励、提炼、总结等形式进行及时的回应。

  (3)教师和幼儿一起对问题进行小结

  植树造林好处多:

  树木是天然的消声器。

  树木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树能吸收热量,遮挡阳光。

  树木可以防止风沙弥漫,保持生态平衡。

  树木能加固河堤,防止河堤决口。

  3.激发幼儿热爱树木的情感

  (1)让幼儿大胆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树?为什么?

  分析:丰富幼儿对于树木种类和名称等方面的认识,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

  (2)幼儿观看录像,让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并播放一些稀有的、美丽的树种的图片,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幼儿热爱树木的情感。

  4.引导幼儿思考在积极植树的同时,应该怎样爱护树木。

  让幼儿自由发言、讨论、交流,培养幼儿的爱心。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不折树枝、不在树附近玩火、同破坏树木的人作斗争、给小树充足的水分等。

  5.情境表演“小动物搬新家”

  引导幼儿运用手中的画笔为小动物设计美好家园,并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的设计。

  分析:充分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6.活动延伸

  根据幼儿爱玩、爱动的特点,我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利用课后延伸时间带领幼儿到园内的种植园去植树,提升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爱护树木的意识。这也真正地体现了教育的延续性、实效性特点,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植树造林》教案 篇13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我们有些孩子生活无忧无虑,社会环境意识淡泊,在公共场所乱摘花草,攀登拆枝现象突出,为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所以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不可怠慢的事。为了让幼儿了解到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道植树造林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基于这种思想,我为孩子们设计了本堂社会环保课《植树造林》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树木对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性,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 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准备

  1几种树木的图片

  教学反思

  这节社会环保教育课已建立起幼儿对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环保意识;了解到了绿化的好处。在整堂课中大部分幼儿表现活跃,发言积极;但少数幼儿表现不够主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对这部分孩子多给予引导和培养。

《植树造林》教案 篇14

  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触,但幼儿对树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儿进一步去理解树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植树造林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益处。因此,对“树”的深层次的探究已是一个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一堂社会环保课----《植树造林》。

  一、设计意图及教材分析:

  全球资源日益减少,环境保护也日显紧迫,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我们的孩子生活无忧,社会环保意识淡泊,经常做出乱摘花草,随意攀登树木等行为,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得不令我们幼教工作者产生重重的忧患。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的环保意识。所以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触,但幼儿对树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儿进一步去理解树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植树造林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益处。因此,对“树”的深层次的探究已是一个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一堂社会环保课----《植树造林》。

  二、活动目标:

  基于这样一种教育思想,接下来我来说说为本次活动制订的目标。幼儿教育的任何一个目标都应该为幼儿的终生发展作准备,社会教育也不例外。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分别对幼儿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1、知道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朋友,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看看、说说、听听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

  我把活动目标一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三、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为了能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提供条件,我为活动作了以下准备。

  1、各种树的照片、实物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和cd(山洪爆发、沙尘暴来袭、小动物搬家)

  3、植树工具、小树苗若干

  4、知识准备:和家长一起寻找关于“植树造林”的资料

  四,说教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并没有刻意选用什么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名家说的:幼儿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天天在变,日日在长,因此,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是最佳的方法,虽说教无定法,但是较必有法,简单的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讲解法,活动开始部分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在集体面前阐述自己的知识,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实物投影仪的运用也更能形象直观的帮助幼儿理解同伴的讲解内容,能使幼儿更清楚观察和交流,使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二、情景体验法:另外,我运用了cd和多媒体,让幼儿从反面深刻地体验到植树造林让人们受益非浅,迫坏自然生态环境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事实胜于雄辩”,残酷的现实情景再现,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一个靓点。三、动手操作法:在幼儿的思维达到最高潮时,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小树苗也是幼儿情感的一种宣泄,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五、教学流程

  本次活动我把它分成三个部分,但这三个部分却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一)、活动开始部分

  1、活动前我将幼儿收集到照片、图片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博览会,一开始由我带领幼儿参观并作简单的讲解,并提问:你认识哪些树?是怎么样的?它们长在哪里?目的在于在幼儿好奇心的驱动下储存大量的感性表象,但又给幼儿留有余地,可以让幼儿在自己的发展水平上、在不同层次上思考,同时幼儿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积累知识经验,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介绍树,幼儿观察后请幼儿将自己认识的树的图片、照片拿过来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请幼儿讲解自己的知识,和同伴分享经验,发展了幼儿的表阐述能力,提供给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其余幼儿在通过耐心倾听同伴的讲解直接获取信息,在和同伴的知识碰撞的同时积累经验。

  (二)、第二部分,观看cd和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的运用的优势在于视听结合,声图并茂,把教师难以讲解说清、无法直接感知的、抽象难懂的知识,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生动的告诉幼儿,更聚说服力。幼儿从感知到理解,多媒体的运用恰倒好处,并自然合理地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突出重点。

  1、播放沙尘暴侵袭的片段,画面中人们头裹纱巾在风沙中艰难地行走、司机因看不清道路发生车祸、交通堵塞

  2、播放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家离失所的场面,同龄儿童因此失学。

  3、小动物搬家

  通过观看,幼儿在情感上引起了共鸣,加上教师适当的提问,更加有助于幼儿的知识经验的汇总。“为什么小动物会搬家?”“为什么会山洪爆发?”这些问题的巧妙安排都使幼儿想到因为没有树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三)、讨论

  抓住这一思维我立即展开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迁移幼儿新获得的知识经验。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抛向幼儿:“你认为植树造林有什么用呢?”通过集体商讨、小组讨论、个别提问、教师巡回指导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的知识在这里作一个大汇总,也是对本次活动的检查,在讨论的同时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快速的勾勒出幼儿的想法:防尘防沙、固土、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治理污水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最后让幼儿判断一组图片:乱砍伐树木、攀登树木、在树枝上悬挂物品、摇晃树木、给小树苗浇水、拔草、松土,为小树苗加上防护拦等让幼儿正确的判断这些行为的真伪,发展幼儿判断是非的能力。

  六、活动延伸:

  根据幼儿爱玩爱动的特点,我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利用课后延伸时间带领幼儿到园内的种植园地去植树,借机还可以渗透3月12日是植树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此时,也真正的体现了教育的延续性、实效性,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为幼儿的一生发展作好了准备。

《植树造林》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请幼儿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视频短片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请幼儿观看风沙的危害及林木资源缺乏的新闻片断。

  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

  二、我知道的树木

  1.分组讨论:你喜欢树吗?为什么喜欢树?喜欢什么树?

  幼儿可以用搜集到的树木图片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树木。

  运用多媒体课件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认识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种类,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树木的欲望。

  三、我喜欢树木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树的作用及好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降噪、防止火灾……)

  2.教师介绍植树节的由来及意义,认识植树节节徽。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四、我保护树木

  请幼儿把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创造性的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报等。

  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观察春天的树木或参与到种植树木的活动中,感受植树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