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大班教案范文 篇1
【教材分析】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各类幼儿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幼儿在开庙会的基础上,邀请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参与逛庙会活动,让全园幼儿都参与灵珠山特有的庙会活动中。
【活动目标】
1.知道庙会是我们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我们家乡的一种节目
2.在交往活动过程中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
3.增强责任心,萌发做哥哥姐姐的光荣感及爱护弟弟妹妹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庙会图片若干
2.经验准备小班幼儿日常生活中多次接触,并两两结伴。
【活动过程】
1.说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庙会马上就要举行了,你们都想和谁一起去庙会玩?引导幼儿说出除了和爸妈以外和小朋友一起去。
教师小结: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我们去年也参加过庙会,可是咱们幼儿园的弟弟妹妹没有参加过,那我们当哥哥姐姐的今年就带他们去庙会玩吧。
2.引导幼儿说话,交流经验。
以往去庙会时准备了些什么?都是谁帮助我们做的准备?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要来学习爸爸妈妈为弟弟妹妹准备去庙会时需要带的东西。三、启发幼儿讨论并制定自己的庙会出游计划,教师根据需要进行提问。
(1)你们想从哪几个方面为弟弟妹妹准备活动?
(2)我们旅行包里应该带点什么东西?哪些东西是我们必须要带的?哪些东西不适合带?
(3)带领弟弟妹妹应该遵守什么规则呢?
外出时注意什么?(安全方面,文明行为方面)。到了地点,可以组织什么样的活动?
4.引导幼儿将自己的路线图和需要准备的东西画好并准备。
5.去中小班两两结伴,带弟弟妹妹实施活动,教师跟随。
社会领域大班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的:
1、让孩子明白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假日之一,有其奇特的教学与习俗习惯。
2、明白"重阳节"的来源。
3、让孩子明白"敬老爱老"是祖国的光荣传统,要敬爱长辈。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教学预备:
1、音乐"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台夕阳红栏目里,百岁长辈美好生活的绝妙片断。
3、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一、请孩子听歌曲"常回家瞅瞅":
交流:
1、你们刚听到的是什么歌曲?
2、歌曲中表现的是啥内容?
(小孩与大人一块儿探望长辈,回家团聚的场景)
3、导出长辈节:我们孩子有自个儿的节假日,长辈亦有自个儿的节日,推荐(农历9月九日)即是长辈节。
4、你们明白长辈节是怎样来的吗?
二、推荐重阳节的来历:
1、长辈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中国古时候有一个叫恒景的名士,9月九日那一天,全家一块儿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那时听说這樣可避邪。所以,重阳节登高之后就渐渐构成一种习俗。打那之后,在九九重阳这一日有很多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古诗《9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幼儿学习这首诗。
三、自制礼物送给家中的长辈。
教学反思:
我园历来重视家园共育,加强德育工作。为了使这一良好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萌发孩子主动关爱爷爷、奶奶们的愿望,增进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此次加强了节日氛围的营造。
小百科: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关于重阳习俗活动有现存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