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 微笑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乐于帮助得意识。
  2.使幼儿进一步体验乐于助人的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问,使幼儿将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情绪和体验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可变换表情的蜗牛图两幅(蜗牛壳上分散贴上双面胶)。
  2.彩色皱纹纸若干张,电话一部。
  3.一面铃鼓,粘在夹子上的彩带同幼儿人数一样多。
  活动过程
  (一)知道自己的帮助能使别人和自己都高兴。
  1.师生围坐在地毯上讲故事:
  森林里在开动物联欢会,小蜗牛被小河挡住了路还没来,它很着急。
  问题:请小朋友帮它想想办法。
  2.继续讲述并提问:
  大家帮小蜗牛过了河,小蜗牛真高兴,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提问:小蜗牛为什么露出了微笑?
  是谁帮它想的办法?
  你帮了小蜗牛,你心里感觉怎样?
  3.小结:别人有困难时,你帮助了他,他会很高兴,你自己心里也很高兴。
  (二)体会自己的帮助能使别人和自己都高兴。
  小蜗牛打电话说想参加服装表演,可自己的衣服不漂亮,很着急,怎么办?
  1.小蜗牛又有困难了,我们应该怎样做?
  2.帮小蜗牛装饰衣服
  ①观察小蜗牛的表情(不高兴)。
  ②演示装饰方法:将皱纹纸团过后粘在蜗牛壳上有胶的地方。
  ③幼儿分两组装饰
  ④观察小蜗牛的表情(高兴)。
  问题:小蜗牛为什么笑了?谁帮它们穿的花衣服?
  你帮助了小蜗牛,他们很高兴,你心里怎样?
  请你看看你身旁的小朋友脸上怎样?
  3.小结。
  (三)通过游戏,进一步体验和表达互助带来的愉快情绪。
  1.继续叙述故事:小蜗牛的衣服最漂亮,得了第一名。
  2.小蜗牛送来了许多彩带感谢小朋友,大家用彩带做一个《揪辫子》的游戏。
  ①出示彩带,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②提示幼儿互相帮助夹辫子;
  ③教师与小朋友一起用鼓声当信号游戏。
  延伸活动
  到户外继续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