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语文阅读指导教案模板

2023-09-27

最新二年级语文阅读指导教案模板 篇1

  学习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哗、棒、褐、唉、烤、淋、腐、怨、荣、誉”10个生字;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棒、烤、淋、怨、荣、誉”;积累本课词语,并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初步了解词语的归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描写玉米心情变化的句子。

  3、读文的过程中能尝试提出问题,并通过释疑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围绕课题质疑。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交流师随机在课题下加上问号。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最后的玉米”究竟是怎样的玉米。

  1、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如何描写玉米的?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或句子。

  2、集体交流,师随机出示词组。

  胖胖的深褐色的漂亮胡须鲜嫩的、黄灿灿的果实

  胡须干透变白果实像石头那样坚硬

  很棒最差(自信心灰意冷不灰心抱怨)

  教学生字:褐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注意“衣字旁”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词语的归类。

  师:请你们轻声读一读这两组词组,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生自读词组,指名交流。

  4、练习说话,感受玉米的内心感受是随着它的外形变化而变化的。

  师:是啊,这一组是描写玉米外形的,而另一组是描写玉米的内心感受的。那下面就请你们用上这些词组,借用老师提供的句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玉米的一系列变化。

  生自由准备,交流说话:这个玉米真棒啊!你瞧,他,可是后来他,于是他觉得自己是最差的!

  师:通过刚才的说话练习,我们可以发现玉米的感受是随着它的外形变化而变化的。

  三、再读1~9节,了解玉米的心情变化。

  1、出示“自信、心灰意冷、不灰心、抱怨”,引导发现。

  师:刚才你们还提到这些词语(自信心灰意冷不灰心抱怨),想一想这些词语又是描写什么的呢?生:描写玉米的心情

  2、快速读课文1~9小节,找一找哪些小节描写了玉米的心情,在相关小节前做上记号。

  师:这些都是描写玉米心情的词语,他们就藏在课文的1~9小节中,下面就请你们快速读一读课文1~9小节,找一找哪些小节描写了玉米的心情,在相关小节前做上记号。

  3、集体交流。出示相关小节。

  4、同桌互相读读这四个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指名四人读。教学生字:怨整体认读音节,读准字音。

  6、齐读第九小节。

  7、师生配合读文,了解玉米心情变化的原因。

  师:玉米的心情由原来的自信、不灰心到之后的心灰意冷、抱怨,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系列的变化呢?下面让我们配合着来读读课文的1~9小节,老师来读玉米心情变化的这四个小节,请你们来读其余的小节,边读边想一想玉米心情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

  (1)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2)学生上台摆放词语,感受到玉米的心情也是随着它的外形变化而变化的。

  师:那现在老师想把这些心情的词语也放到黑板上,该怎么放呢?

  追问:从这里你又发现了什么?(我们可以发现玉米心情的变化也是随着他的外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8、师生配合串读板书。

  9、指导朗读,读出玉米的心情变化。

  师:情况在不断变化,玉米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着。你们能不能把它读好呢?那下面就请你们学着刚才老师的样子,同桌两人配合着读读课文1~9小节,特别读好玉米心情变化的句子。

  (同桌配合读——指名交流——齐读)

  10、练习说话,理解“心灰意冷”的原因。

  师:是啊,当玉米孤零零地站在田野里时,他越看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由连声叹气,不断抱怨,心里绝望透了。课文就用了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心灰意冷。读到这里,请你联系课文,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玉米心灰意冷的原因。

  生自由准备,交流说话:因为玉米觉得,所以他心灰意冷。

  四、学习课文10~13节,通过质疑、释疑,了解题目的含义。

  1、引导质疑。

  师:玉米觉得自己是最差的,可老婆婆看到它后,对它的评价却是“最棒”,(板书:最棒)看看板书,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读文划句,尝试释疑。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那就让我们读读课文的10~13小节,划划句子,找找答案,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课题的含义你们就能明白了。

  (1)交流、出示§11指名读,读出夸奖的语气。板书:种子

  (2)补充资料,加深认识。

  师:为什么留作种子的玉米要最后采摘呢?老师这里有一段资料,请你结合资料,说说原因。

  (3)小结。

  师:是啊,只有晒干晒透的才是好的种子,也只有这样的种子,播种以后才能保证明年的大丰收。玉米到此时才明白,之所以被留到最后,恰恰是因为它获得了的荣誉!(随机正音:荣誉)难怪它会感激地说:________

  3、借助板书提示,说说课题的含义。

  师:玉米在有了这样一段经历后,它明白了最后才采摘它的原因,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恢复了它的信心。如今再来看看这个课题,你明白课题“最后的玉米”是什么意思了吗?

  4、齐读句子。

  师:是啊,留到最后的,不一定是最差的,很有可能是最棒的!

  出示道理,师生配合读,齐读。

  五、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烤、誉”。

  六、第二课时学习内容预告。

  师:下一节课,我们要来尝试着默写这节课积累的一些词语,还要请你把自己当作玉米,借助板书的提示,把你的经历告诉大家。

最新二年级语文阅读指导教案模板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人物辜事。课文讲述了科学家爱迪生的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救了母亲。告诉人们遇时要动脑动手。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本文内容生动易懂,叙事层次清楚,有利于学生默读、复述故事。

  学情分析:

  课文所展示的.情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但通过教师抓住文中的多处留白或想象或表演或补白,使学生联系生活的已知,进行充分的想象和个性的表达,激发学生独特的体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学习默读课文,会复述故事。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复述故事

  教法: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探究、发现、获得。

  学法:读一读、议一议、做一做、说一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晚上的太阳》。齐读课文。你们觉得奇怪吗?什么地方奇观?

  2、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故事?晚上的“太阳”指什么?

  3、简介爱迪生。

  二、初读指导

  1、各自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想想生字词的意思。

  2、出示生字词。

  请医生急性阑尾炎需要无可奈何

  一分一秒挡手简易

  (1)各自认读生字词,同桌相互检查、正音。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有那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四人小组相互交流。

  3、各自轻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4、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5、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相互交流。

  6、教师小结。

  三、作业

  1、读读写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爱迪生爱动脑筋、善于发明创造的精神。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

  犹豫、手术、痛苦、发明、无可奈何

  焦急、呻吟、自豪、智慧、一本正经

  二、精读训练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主要内容

  比较:·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妈妈得得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她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读第一自然段。(板书:要做手术)

  2、轻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主要内容。

  (1)思考:没有电灯,光线很暗,做手术很危险,当时人们的表现怎样?

  (2)提问:“犹豫”是什么意思?医生忧郁的原因是什么?

  (3)爱迪生为什么事焦急?课文是怎样写他焦急的心情的?

  (4)默读课文,仔细看图,说说爱迪生是怎样解决照明问题的。

  (5)讨论:爱迪生为什么要这么做?

  (板书:眼睛一亮利用镜片反射油灯灯光)

  (6)指导朗读

  (7)指名读,比比谁的进步快。

  3、体会读第三自然段的感情(高兴地夸奖),指名读,读后评,评后在读。

  (1)医生为什么说是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

  (板书:用智慧救了妈妈)

  (2)用夸奖的语气读第三自然段

  4、各自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自豪”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自豪?她在心里会说些什么?

  什么叫“一本正经”?这个词告诉我们什么?爱迪生的话什么意思?

  (板书:要造晚上的“太阳“)

  齐读第四自然段。

  5、师读最后自然段问:“你们想了解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吗?可后找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来读一读。

  6、默读全文,质疑。

  (板书:发明了电灯)

  三、作业

  1、《晚上的“太阳“》中的“太阳”是什么意思?

  2、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2、写字指导。

  一、复习

  1、爱迪生想的什么办法来解决手术照明问题的?

  2、医生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母亲?

  二、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1、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妈妈突发急病,马上要做手术想出秒法,手术台前一片光明手术成功,医生夸奖郑重表示,要造“太阳”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2、互相练习讲故事。

  3、当众讲故事。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请急性炎秒挡易需荷筒

  2、学生自主观察,交流

  (1)“炎热”的“炎”,由两个“火”组成。上“火”小,下“火”大。上“火”最后一笔是“点”,下“火”最后一笔是“捺”。下“火”要托住上面的“火”。

  (2)“请”和“性”两个字都有三“横”。写三横的时候,中间一横最短,上面一横比较长,下面一横最长。

  (3)“秒”和“挡”,“少”的第一“点”由上向左下点,第二“点”由上向右下点。“当”的第一“点”由上向右下点,第二点是撇点,向左下“撇”。

  3、指导写字。

  三、作业

  1、讲讲这个故事。

  2、找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再读一读。

最新二年级语文阅读指导教案模板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0个,积累词语2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提出问题,重点:自己提出问题,并和同学讨论解决。

  4、通过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留意生活、关心周围的人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10个,积累词语2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留意生活、关心周围的人的愿望。

  教学难点:

  学习提出问题,重点:自己提出问题,并和同学讨论解决。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投影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马鸣加”吗?说说有关他的故事。

  2、想想你们刚上学的时候,都收到了一些什么礼物啊?

  3、揭示课题:6、马鸣加的新书包(指名读——齐读)

  4、他是怎么用他的新书包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的录音:思考: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2、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分小节读读课文:(正音)

  4、思考:马鸣加要上一年级了,谁送他新书包?

  5、学习生字:姥、舅、婶(搞清称呼的关系)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

  1、学生轻声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2、大组交流,提出问题,在交流时教师作分类反馈。

  3、指导提问。

  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先自己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不明白的可以作上记号。

  四、精读课文。

  1、学习“1-6”小节。

  (1)自由读,想马鸣加每天换一个书包,结果怎么样?

  (2)以“马鸣加羞愧难当,真想一头站进书包里去。”为例,指导提问、释疑

  (3)比如:“羞愧难当”什么意思?

  我为什么羞愧难当?什么事让我羞愧难当?

  (4)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并讨论

  (5)知道课文结合课文解决问题

  2、读课文,学生字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懊、绣

  3、默读课文,思考:马鸣加收到了几个书包?他是怎么用的?

  4、读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解决的?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阅读一篇课外文章:练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