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我的朋友教案

2023-09-24

中班我的朋友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中班健康我喜欢和朋友玩

  活动目标

  1、讲述自己喜欢玩的游戏。

  2、获得合作游戏的经验。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气球、篮子、小球或沙包,秒表、布条。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自由谈论自己喜欢的游戏。

  2、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

  介绍游戏规则:

  (1)、小蚂蚁搬豆:

  两位幼儿为一组,发给一个气球,将气球夹在两人胸前,抱着对方将气球送到指定的篮子里。

  (2)、同心协力投沙包:两位幼儿一组,两人手勾手一起走。在篮子前画一红线,准备小球或沙包。请幼儿用没有勾在一起的手将沙包丢入蓝中。

  3、评出游戏中最快一组,全班给完成最快的小组一些鼓励。

  游戏玩2——3次。

  4、请幼儿说说游戏中有趣的事。

  活动延伸

  晨间活动中可让幼儿继续玩此游戏。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中班我的朋友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通过让幼儿认识数字“4”的教学活动,加强幼儿的感知能力,让幼儿学会观察、认识生活中的事物,热爱生活,以及增强幼儿对数字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4—5岁的幼儿正上幼儿园中班,他们喜欢跑、跳等活动,表现出

  (1)活泼好动;

  (2)辨别是非能力增强;

  (3)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4)好提问题;

  (5)口语发展迅速;

  (6)以无意识记忆为主等心理特点。

  三、活动目标:

  认知:知道4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4”;

  行为:能表达物体的数量,能按物体大小的差异进行4以内数的排序;

  情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对数字认识感兴趣。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4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4”;

  难点:能表示物体的数量,能按物体大小差异进行4以内数的排序。

  活动准备:

  材料:数字卡片(标有1 2 3 4);一面红旗;幻灯片数张(动物、水果、蔬菜、正方形、小花、球…)

  经验:对数字不陌生;

  情境:教师深动讲述,集中幼儿注意力。

  五、活动过程:

  复习数字“1”“2”“3”

  猜猜我是谁?

  教师将之前准备好的卡片,让“1”“2”“3”三个数字背对小朋友,让小朋友随意选一张卡片,然后抽选小朋友起来猜数字。

  大家一起复习“1”“2”“3”,边看边说,加深印象。

  (二)认识“4”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她是谁呢?

  2、教师出示标有“4”的卡片。

  师:咦,有小朋友认识我们这位新朋友吗?

  3、师:那老师带大家一块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1)她的名字叫“4”—si,她长得像一面小红旗;

  (2)她比“3”小一岁,所以她总是排在“3”的后边;

  (3)她有一个小小的愿望,这个愿望是什么呢?原来她想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做好朋友,所以,今天她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

  (4)教师出示“4”的卡片。

  (三)手指游戏辨数字“1”“2”“3”“4”。

  1、师:今天,我们都认识了“4”,那我们邀请“1”“2”“3”“4”一起做游戏吧。

  2、讲解游戏规则:

  师:大家听老师口令,当听到:“咕噜,咕噜,小指小指伸出“1”大家伸出一个手指”注意:小朋友的手要藏好,不能让老师看到,老师说几就伸出几个小指头。

  (四)数字排排坐:

  1、师:玩了游戏老师要表扬小朋友们,大家真棒,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2、规则:打乱“1”“2”“3”“4”数字顺序,让幼儿进行依次排序。

  3、师:老师把1 2 3 4安排在各个地方,大家快速找回来,让他们坐在自己正确的座位上。

  (五)图片找一找:

  1、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幼儿找出数字对应的图片,并大胆表达出来。

  (六)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数字“1”“2”“3”“4”。

  六、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科学领域数字区角认识更多数字,了解与数字相关的事物信息。

中班我的朋友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社会领域的目标重点是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同时《纲要》也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过程,应当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在进行社会领域活动主题“葫芦兄弟”下,其中有制作名片的活动,活动目的是体验与父母一起动手制作,与父母一起用绘画、书写、剪贴等方式制作自己的名片,在实际进行这个活动时,我们感到仅是这样一个活动没能充分挖掘出“名片”作为现代交际工具的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活动进行了深化、拓展,纵向的活动有收集名片,从而让孩子对名片有一个具体的、外观的,内容上的了解,再自己制作名片。同时在班级内,利用名片进行交流活动,对名片的作用有所了解,感受。

  同时,我们专题组本期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利用资源达成社会领域总目标,而同伴资源的利用是我们研究内容其中的一点。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我们组织了这样一次班际间的交流活动。

  活动名称:

  交往活动――我的新朋友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交新朋友的愿望,感受新朋友的快乐。

  2、进一步了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胆地介绍自己,与同伴分享、合作。

  活动准备:

  1、录音带:歌曲《友谊舞》《找朋友》。

  2、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张名片,自带一件物品。

  3、请几位幼儿不认识的老师做客人。

  活动过程:

  活动前半部分在菠萝班、香橙班两个班上分别进行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引入活动。提问:

  1、刚才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蒙上了眼睛,为什么都能很快猜出后边的小朋友呢?(因为我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天天都在一起,很熟悉了,我们都是老朋友了。)

  2、我们菠萝班的老朋友天天都在一起,你们快乐吗?

  3、为什么很快乐?

  4、那如果我们有了更多的朋友会怎么样呢?

  5、你们想认识新朋友吗?

  二、两位邻班教师(本班幼儿不认识的老师)带着礼物出现。

  “当当当……”响起敲门声,老师打开门“真巧,一说到新朋友,现在就有新朋友来了。请进!”

  新老师与小朋友打招呼,并分别作自我介绍

  三、幼儿做自我介绍

  1、刚才我们认识了新老师,现在怎样让新老师认识我们呢?

  2、请幼儿分别用名片、口头介绍。

  3、名片上面有些什么内容?(姓名、电话号码、住址……)

  4、师小结名片的作用。(名片能让别人记得更清楚,更长久。)

  以下部分两个班在音乐厅进行

  四、自主交往活动

  老师听说香橙班的小朋友也在寻找新朋友,老师和他们约好了在音乐厅见面,现在,让我们带上名片和礼物,一起去认识新朋友吧。

  1、音乐开始,两个班的小朋友分别从两个门进入。

  香橙班:你们好,我们是香橙班的小朋友,香橙香橙,快乐心情!

  菠萝班:你们好,我们是菠萝班的小朋友,菠萝菠萝,健康快乐!

  两个班老师分别作自我介绍。

  2、幼儿自主交往。

  五、小结,请幼儿和自己新认识的朋友手拉手在一起。

  老师: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你是怎么去认识的?你和新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小结:和朋友在一起真快乐,朋友越多,我们的快乐也多。

  六、音乐《找朋友》,结束

  老师:认识了新朋友真高兴,现在我们和新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吧!

  园长点评:

  1、因有前期班级幼儿在一起学习生活,相互熟悉了解以及好吃好玩的东西及趣事分享的快乐体验。此活动,教师以“猜猜我是谁”唤起幼儿认识新朋友的激情,好!

  2、活动中,教师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认识新朋友的方法,并设置情境让幼儿亲身参与交朋友的活动中,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行为都有一定的发展,好!

  3、幼儿社会性中的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组的教师关注了“如何利用各种资源达成社会领域目标”的问题,我相信,老师们对资源的理解是全面的,这是涉及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人与环境等的多种因素,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整合幼儿生活世界中的可利用的资源,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点,立足于幼儿现实与长远的发展,以幼儿喜爱的方式,预设或生成一些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因而,本次社会活动以“认识新朋友”应该说在上述问题上得到了突破,好!

中班我的朋友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空间概念是事物的各种属性关系在人脑中引起的综合反应,复杂且不宜理解,因此根据中班年龄特点,通过在学习了感知方位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语言《我的朋友在哪里》。通过情景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参与其中,让抽象的空间概念在具体的运用中得到理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方位词。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掌握方位词,并初步学会正确、灵活运用。

  2)、培养幼儿空间感知能力。

  3)、让幼儿区别物体自身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纲要》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此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正确地运用方位词表述出小动物所在的位置。

  难点:是能在创造性的游戏中灵活的使用方位词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述。

  活动过程

  一、用玩具作为引子,让幼儿很快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1.老师将玩具藏起来,请幼儿寻找并说出是在哪里发现玩具的,直接把幼儿引入到方位词的学习中。

  2.通过与小动物的嬉戏,进一步从自身感知方位,激起幼儿强烈的兴趣。

  二、通过挂图,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观察方位。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图中有只小白兔它在干什么?哦,它告诉我,今天天气好,它在和好朋友玩捉迷藏呢。可是,它找了很久也没找着它的好朋友,你们帮帮小白兔好吗?幼儿能用语言较为清楚地进行描述。

  三、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方位词的认识。

  1.第二天,兔妈妈告诉小白兔我们要去旅行,可小白兔告诉妈妈,昨天和朋友玩得很开心,我想在出发前和它们告别,兔妈妈说:“好吧”。

  2.出示挂图,提问,小白兔的朋友住在它的哪个方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四、律动,让幼儿从自身出发感知方位。

  音乐活动《举起你的右手摆一摆》跟着老师一起律动,进一步加深对方位词的概念。

  五、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同说说家中物品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