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美术活动《美味的点心》

2023-09-23

小班教案美术活动《美味的点心》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复习数字6—8,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点、难点:

  感知9以内数量,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铅笔、橡皮、小积木若干、保鲜袋若干(贴有数字)6—9数字卡片一套;

  2、分别画有四种不同点心的卡片四张,每张卡片上均有九个点心;点心筐四只,教师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数点心

  1、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9,幼儿认读。

  4、9可以表示9个点心,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包装点心

  1、点心屋的营业员阿姨请小朋友帮忙把点心装进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数字几,就装几个积木)。

  2、幼儿将各种点心分别按袋子上的数字逐一装进袋里,然后看看装得是否正确。

  3、老师随意得抽三包,集体进行检查。

  三、点心装筐

  1、点心装好了,要分开放到篮子里,瞧,这里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上面都贴有数字,看一下数字娃娃是几?你的袋子上是几就装到几的篮子里。

  2、请个别幼儿示范,再集体将点心包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3、老师请四位家长当营业员,每人拿一个篮子,检查孩子是否放对。

  四、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教师作业纸)点心送好了,要请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2、教师对操作题进行讲解示范,幼儿进行集体操作(幼儿活动材料)。

  课后反思

  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们总是绞尽脑汁,但效果往往不大。新《纲要》中特别强调了幼儿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在科学领域中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所以我在这一活动,结合主题,将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贯穿始终,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点心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幼儿按包装袋上的数字包装相应数量的饼干,巩固了孩子们对9以内数的认识,轻轻松松地学会了按9以内的'数量分类。教学内容的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游戏化是本次教学活动的特色之一。

  本次活动中,以包装点心为主题,通过参观点心屋、包装点心、送点心等情节,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把教学目标寓于游戏之中,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探索,使孩子学得开心、学的快乐。

小班教案美术活动《美味的点心》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分泥、搓长、拧卷、围合的技能制作一盘“美味的小吃”,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简单分泥、团圆的泥工制作经验。

  2.物质准备:PPT课件;幼儿人手一盒橡皮泥,人手一块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实物麻花,引导幼儿观察麻花的形状。

  师:小朋友你们看,钟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

  师:它是什么形状的呀?

  师:我们平时吃的麻花是用面粉制作出来的,把它进行发酵然后进行搓条编成一个长条在表面撒点麻子最后经过油炸,就变成了美味的.麻花。

  二、引导幼儿讨论拧麻花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搓长条做面条,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做出麻花来。

  (引导幼儿用橡皮泥试一试,请幼儿上台演示自己想处理的方法,引导幼儿讨论那种方法好。)

  三、教师演示,介绍制作麻花的方法。

  操作要点:我们先把泥团分成两块,然后两块都搓成长条形状,在把两个人条拧在一起,用手分别捏住两头,两只手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转动,就拧成了麻花。

  四、幼儿学拧麻花,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学习和巩固分泥、搓泥的技巧;引导幼儿比较拧麻花的方法,少拧几圈与多拧几圈做出的麻花有什么不同(松散、紧密)。

  五、幼儿进行展示作品,评价谁的麻花“香又甜”。

  六、游戏拓展:小小送货员。

  指导要点:幼儿扮演送货员,将做好的麻花送到点心店或超市去;教师组织幼儿将制作好的麻花装盘(一次性纸盘),然后用保鲜膜包裹好后,送到点心店或超市去。

  1.鼓励幼儿在完成制作任务之后(拧卷麻花),自选制作“甜甜圈、汉堡包”制作成一盘美味的点心。

  2.组织幼儿在美工区活动的时候,可以自制糖葫芦、圆型或方型饼干、荷包蛋、蛋饺等泥工食物,顺势增加“送货上门”的游戏内容,将一盘盘“美味的点心”装盘后送到点心店或超市。

小班教案美术活动《美味的点心》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蛋糕的制作过程,认识做蛋糕的工具及材料。

  2.通过动手尝试,让幼儿体验制作蛋糕的快乐。

  3.初步让幼儿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烘焙工具、面粉、鸡蛋、糖等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饼干歌》进场,幼儿一起唱一起做,增加幼儿对做糕点的兴趣,导入主题。

  二、播放各种蛋糕的图片资料,并说说有哪些蛋糕。

  1.都喜欢这些蛋糕吗?都看过、吃过什么样的蛋糕?

  2.知道这些蛋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三、介绍并认识做蛋糕的材料及工具。

  1.幼儿先猜测做蛋糕需要哪些工具及材料,教师做补充。

  2.教师完整介绍做蛋糕的每一种材料,并出示在桌面摆上相应的标签。

  3.介绍做蛋糕的工具,出示桌面并摆上相应的标签,介绍完老师示范并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4.观看蛋糕师做蛋糕的'视频

  5.出示做蛋糕的步骤,教师先讲解,部分请幼儿上来操作。

  四、幼儿做蛋糕:老师观察幼儿操作,指导或提醒幼儿。

  1.幼儿先自己分成两组,选出组长并分配好各组员的工作,让幼儿有合作精神。

  2.幼儿看着步骤开始制作蛋糕,老师观察并指导。

  3.制作完成放入烤箱,让幼儿观察放入烤箱前及烤箱后蛋糕的变化。

  教师总结:

  蛋糕经过高温烘焙会慢慢膨胀。

小班教案美术活动《美味的点心》 篇4

  【活动设计】

  新《纲要》中曾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我们应注重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和引导孩子去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进入大班后的孩子们对于数学活动非常的感兴趣,特别是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难题,能够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给激发起来了。所以我设计了这个关于数量的等分——大班数学活动《小熊的点心店》,让孩子们以挑战难题为由,主动去探索、发现物体数量的不同组合规律。

  【活动目标】

  1、学习数量的等分,知道4的组成的多种方法,尝试探索8的组成方法。

  2、在层层递进的操作过程中,发现物体数量的不同组合规律。

  3、愿意多次接受挑战,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解决难题带来的快乐。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

  学习8的组成,巩固4的组成,能够按数量、形状进行平均分。

  【活动难点】

  通过商量分工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饼干若干装在盒子里。

  2、答题卡人手一份,展板四大块。

  3、教学课件。

  4、小鼓。

  【活动过程】

  一、小熊的第一道难题:巩固4的组成。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听!(播放《三只小熊》的中文版歌曲)

  师:这是什么曲子呀?

  幼:三只小熊!

  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幼:喜欢!

  师: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小熊在森林里开了一家点心店,瞧!(播放课件)

  师:小熊的点心坊。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呀?

  师:蛋糕、饼干、面包……

  2、师:点心店里的东西可真多呀!许多小动物都来抢着来购买,生意可好啦!可是今天,点心店里来了一位不怀好意的家伙,会是谁呢?

  幼:小老虎!

  播放课件:“啊啊,小熊这小子还开起了点心店,我一定要想个主意让它开不成。”

  3、师:小老虎会想出什么坏主意呢?(幼儿自由说说)

  4、师:到底是什么坏主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课件:“小熊,我要买4块圆形饼干,4块圆形要分给我的爸爸和妈妈吃,可以怎么分呢?嘿嘿嘿,分不出来,我就要把你的店踏平!”

  5、师:小老虎出了一道什么难题?

  幼儿复述:4块圆形饼干分给熊爸爸和熊妈妈两个人吃,到底可以怎么分呢谁来说说看。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一共有几种分法呢?

  6、教师小结:原来,4块圆形饼干分给两个人吃,是这样分的。

  7、师:呀,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小熊把答案都找出来了。你瞧!

  播放课件:“气死我了,全给你们答对了。小熊,我还会再回来哒!”

  二、第二道难题:尝试4块圆形饼干平均分给朋友吃。

  1、师:小老虎这次没有难倒小熊,越想越生气。于是,他又想了个难题。

  播放课件:“小熊,这次我还是要买4块圆形饼干。4块圆形饼干分给我的朋友吃,每个朋友要吃得一样多,可以请几个朋友吃呢?你若想不出来,我要踏平你的点心店”。

  2、师:这次小老虎又想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幼儿复述:喔~4块圆形饼干分给朋友吃,每人吃得一样多。

  师:到底可以请几个朋友吃呢?谁来试试可以怎么分。(请一名幼儿上来操作其中一种情况)

  师:先数出8块圆形饼干,再来摆一摆。

  提醒:分给1个朋友吃的饼干要并并拢;一排排不下,可以贴到下面来。

  师:分好了吗?你是怎么分的?

  幼儿介绍:我们一起来帮他检查,是不是每人吃得一样多。

  幼:是!

  师:赶紧把他记录下来!分给X个朋友,每人吃X块。真能干!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

  幼:有!

  师:等会儿我们都来试试,并把你的答案记录在题板上!

  3、幼儿操作。

  4、(敲鼓)分享操作结果:还可以请几个朋友吃呢?谁来介绍?(请拿好题板到前面来)你是怎么分的?(幼儿介绍:分法1,分法2)这样分对吗/行吗/可以吗?

  5、教师小结:原来,4块圆形饼干分给朋友,每个人吃得一样多有这么多的`分法。

  6、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老虎心里的答案吧!(播放课件)

  7、师:小朋友把答案都找出来了,这次小老虎又会怎么说?(幼儿自由回答)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气死我了,又给你们答对了。小熊,我还会再回来哒!”)

  三、第三道题:尝试4块圆形饼干,8块方形饼干,平均分给朋友吃。

  1、师:小熊这次又没能难倒小老虎,气得直跳脚。他心想:我要想个更难的题目来难倒小熊!就不信你答得出来。于是小老虎又得意洋洋的来到了点心店,瞧!

  播放课件:“小熊,这次我要买4块圆形饼干,8块方形饼干,分给我的朋友吃,每个朋友吃得数量、形状都要一样多,可以给几个朋友吃呀?你若想不出来,我就要踏平你的点心店。”

  2、师:这次小老虎出了什么难题?

  幼儿复述:喔~4块圆形饼干,8块方形饼干,朋友要吃得数量、形状一样多。可以请几个朋友吃呢?谁来说说看。

  师:你认为是X个。到底可以请几个朋友吃呢?等会儿我们都来试试,再把答案写在第二张记录表上!

  3、幼儿操作。

  4、(敲铃)分享操作结果:谁来介绍一下可以请几个朋友吃呢?(请拿好题板到前面来)你是怎么分的?(幼儿介绍)还可以请几个朋友吃呢?(再请幼儿介绍)

  5、教师小结:原来,4块圆形饼干,8块方形饼干,朋友吃得数量、形状都要一样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分法。

  6、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些饼干分得又快又好呢?(先分好一样,再分另一样;先分少的,再分多的。这样就能分得又快有好。)看!(播放课件)

  7、师:这个难题又被小朋友解决了,猜猜这次小老虎又会说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播放课件:“气死我了,又给你们答对了。小熊,我还会再回来哒!”

  四、第四道题:尝试4块圆形饼干,8块方形饼干,4块三角形饼干平均分给朋友吃。

  1、师:小老虎一连三次没能难倒小熊,气得一夜没睡着。他心想:哼!4块圆形饼干、8块方形饼干难不倒你,那我再多买些,难不倒小熊,我就不叫小老虎。小老虎左思右想,终于,又被他想到了个坏主意。于是小老虎又得意洋洋得来到了点心坊,瞧!

  播放课件:“小熊,这次我要买1盒子的饼干。盒子里的每种饼干都要分给我的朋友,朋友吃得数量、形状都要一样多,可以给几个朋友吃呀?你若想不出来,把你们赶出大森林,哈哈哈哈”。

  2、师:哎呀,这次要分1盒子的饼干,更多了。你们还愿意帮助小熊吗?

  幼:愿意!

  师:下面请每一组的小朋友一起来合作,在大题板上分一分,好吗?

  幼:好!

  3、幼儿操作。

  4、(敲鼓)分享操作结果:哪组先来介绍你们的分法呢?分给几个朋友?怎么分的?那每人吃到几块饼干呢?来看看小老虎心里的答案(播放课件)

  5、师:小朋友真是太能干了,帮小熊把所有的难题都解决了,这下小老虎可完了。瞧!

  播放课件:呀,我完了,我居然输给了小熊!

  五、小熊也给小老虎出了道难题。

  1、小熊说:“小老虎,你输了!我也来出道题目:我给你4块圆形饼干、8块方形饼干、4块三角形饼干、8块长方形饼干……”)

  2、师:小朋友这道题好像很有趣哦!你们愿意接受更大的挑战吗?那我们赶紧把桌上的东西带回教室再来试一试,不过答案可不能告诉小老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