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一年级美术教案

2023-09-05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船的基本常识及用途,运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以绘画、制作的形式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船。

  2、能力目标:

  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能用形状组合的方法进行表现,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情意目标:

  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4、思想品德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船的结构特点,运用形状组合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2、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中的船及其用途,大胆进行想象并表现新颖而美观的船。

  三、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船的图片及图像资料,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代表大海的蓝色大纸。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猜一猜:金属铁皮身,讲话呜呜声。谁叫也不理,只帮人渡河。----(船)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回答图片中展示的是什么。(瓷器与丝绸)

  教师总结:瓷器与丝绸起源于我国,在古代它们早已驰名海外。

  教师利用课件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海域上画一个大问号。

  你们知道它们是靠什么交通工具运输到国外的吗?(船)

  引出课题。

  在古时,我国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名叫郑和。今天,郑和进入时空隧道和我们一起乘船去探险和寻宝。

  收集来的有关船的图片和资料,并选择小组集体认为最好的图片资料向全班展示。

  二、了解功能,掌握特征。

  找一找: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船。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船。(帆船、游船、军舰、轮船、汽艇、龙舟、摆渡船等)

  请学生从教材中为郑和船长找一找适合探险寻宝的船,并说明理由。

  小帆船:

  客轮:

  军舰:

  古帆船:

  教师总结:生活中的船由于用途不同,它们各自的特征和造型也各具特色。

  三、感知结构,拼摆形状。

  我们现在要为郑和船长建造一艘探险的宝船。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呢?

  老师出示:梯形、半圆形、倒梯形、三角形、长方形……让学生挑选,哪个形状适合做船身。

  教师质疑:为什么不选择梯形呢?船上其他部分可以用什么形状概括?

  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摆出自己心中郑和宝船的样子。

  四、表现细节,进行添画。(窗户、雷达、船的装饰图案等)

  五、欣赏范画,拓宽思路。

  欣赏书上学生作品,根据教师起的名字《大力士号》、《悠闲度假号》、《会飞的帆船》对号入座。

  六、艺术实践,体验感受:以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心中的大船。

  教师巡视辅导。

  七、本节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艺术实践,体验感受。

  继续完成上节课未完成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并表现新颖而美观的船。

  二、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三、游戏:

  1、折纸船。

  同学们,你们会折纸船吗?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彩纸来折一只好看的纸船。

  2、玩纸船。

  不知你们的船能航行吗?现在我们将它们放入水盆中试一试。

  玩法指导:

  ①用各种方式让纸船在水中前进。

  ②可以在船身边放置物品,检测纸船的承载能力。

  四、研究:

  1、问:为什么纸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有浮力)什么是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就叫浮力)

  师:那么除了纸外,还有哪些材料能浮在水中?(请学生将收集的废品放入手中试试)

  2、小结:除了纸张外,有塑料类的物品,如塑料瓶、碗、袋、盖子、乒乓球、脸盆、玩具等,还有泡沫板、树叶、气球、水果皮……都能浮在水面上。

  五、进行环保教育。

  六、板书设计:

  第1课.

  船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了解五官的形状与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抓住五官的特点并表现的能力。通过比较自己与同学的五官的不同,从而了解五官的特点与差异。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通过表现自己的脸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大胆画出自己的相貌,抓住五官特点,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能找出自己五官与同学的不同,了解五官的差异才有了每个人不同的面貌。

  教学准备:

  镜子、表现工具(自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设置,激发兴趣。

  1、游戏:首先所有学生闭上眼,趴在桌上,然后选4位同学藏在面具后,让大家认是谁。

  问:你能认出他们是谁吗?

  问:为什么我们可以一下子认出每个人是谁?

  生:学生会从服装、头发、空缺的位置来判断。

  教师引导:露出眼睛、眉毛,脸。

  问:每个人区别最大的是哪里?

  生:脸。

  二、观察分析,了解自画像。

  1、了解人们的相貌的区别。

  师:为什么老师能区分大家呢?

  生:因为我们每个人长得不一样,所以老师认识我们。

  师:是什么不一样呢?

  生:是五官、脸形、发型不同。

  师:谁能说说自己的特点?

  生:我的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扎着两个翘翘的辫子。(多请几个小朋友说)

  用手摸摸看,有什么感觉?(互相讨论、观察)

  2、出示课题:《画自己》

  3、你认为自己什么表情画起来最好看:(对镜子做表情欣赏,请几位表情生动的同学上台表演)。

  4、欣赏课本范作,观察不同的表现方法。

  问:小朋友为什么把自己画成这样?(边欣赏边分析表现形式)

  学生的回答不能确定。

  5、赏析徐悲鸿《自画像》

  师:看看画家笔下的自己。知道徐悲鸿吗?

  ----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早年留学欧洲学习西方油画,回国后结合我国传统绘画“中国画“创造了很多优秀作品,其中,他最擅长画马。他笔下的马栩栩如生。

  师:知道这张画是用什么画的吗?

  生:油画。(教师提醒)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1、学生作业。

  师:你们想怎样画自己?(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是什么样的表情或自己最美的时候。

  2、带了小镜子的同学可以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做出一个表情试试。别忘了抓住自己五官的特点。

  3、本课时完成基本形的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画自己,并剪下来,粘贴到一张纸上,全班同学的集体照。

  增强集体意识,感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教学重点:画好自己,并剪贴。

  教学难点:大胆表现,抓住特点。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一张大纸。

  1、以头部为主,主要表现面部特征。自由作色,大胆表现。

  2、及时表扬落笔肯定、表现大胆、画出自己特点和个性的作业。

  3、对表现拘谨的孩子作鼓励性指导。

  四、欣赏评价及教学延伸。

  1、点评:选3-4张较好的画,请作者自己从构图、色彩、表现手法、表现心情等方面讲解。

  2、学生评价。

  3、分小组欣赏,每组选1-3张作业展示在黑板上,介绍挑选原因。

  4、把所有作业贴在大纸上。

  师:这是我们全班的集体照,长相不一样,个性不同但都聪明、可爱、充满自信。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2、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采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教学难点: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教学方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可塑材料、图片等、

  学生: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大家都认识的朋友客人,想不想知道他是谁?“有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他来就天亮,他走黑洞洞”、生:太阳、

  二、新授:

  太阳公公想出几个问题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否了解他、

  (一)话说太阳:

  请同学们说一说太阳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生:太阳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明、生命?

  (二)欣赏太阳:

  你知道哪些关于太阳的神话故事?试着给大家讲一讲、

  生: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世界上虽然只有一个太阳,但是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中她却千变万化,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许多太阳的神话形象,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吧、(出示典型的太阳神形象,并做简单介绍)

  (三)比较太阳:你们觉得现实中的太阳和想象中的太阳有什么不同?(图片展示生活中及神话中的太阳、)

  生:想象中的太阳更丰富多彩、有趣?

  三、实践

  结合课件欣赏太阳泥塑作品,了解泥塑的基本技法、

  说一说:你们认为书上的作品哪一个设计的有趣?它给你带来了哪些联想?(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制作方法)

  画一画:假如你是一个小设计师你准备把太阳设计成什么样呢?先在纸上画一画吧、

  看一看:出示课件中关于揉、捏,搓、粘、压等方法的图像、做一做:学生制作泥塑太阳,体验造型艺术的乐趣、

  四、评价

  抽取其中的3—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已、如为什么用这种颜色?为什么用这种形状?这些图画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一起来评价、

  五、拓展

  除了用橡皮泥捏太阳,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创作呢?

  生:纸、布、毛线等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想象、首先我用课件展示关于太阳的神话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欣赏古今中外的太阳神形象,体会人类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课堂实践这一环节,我先展示太阳作品以启发学生的思维、随后学生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太阳,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接着让学生回忆制作橡皮泥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自己心目中的太阳,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动手能力很强,他们很认真地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太阳、并请几位同学展示说明自己的作品,给予鼓励、最后的环节是总结、课后拓展: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创作呢?

  本节课还存在不足之处,前面欣赏古今中外的太阳神形象用时有点多,而且介绍的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深奥,难以理解、以至于留给学生创作的时间不太充足,作品展示时有些学生因为未能完成,所以还在继续做,课堂秩序有些散漫、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使学生感到上美术课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并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运用各种基本形的组合拼贴城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美好事物的愿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合作拼贴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体会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应用各种基本形组合拼贴城堡的结构。

  教学难点:

  在合作的过程中怎样拼贴出丰富的城堡外形。

  课前准备:

  1、教师:不同的城堡图片、各种基本形、投影、范画、课件、黑卡纸。

  2、学生:胶水、油画棒、水彩笔、美术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学生欣赏

  (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伴随一阵轻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出现了几幅照片,能说出它们的片名吗?

  学生:“这是阿拉丁、这个是美女与野兽、还有茜茜公主”一个个地说出了他们熟知的动画片名字。

  小结: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片中的人物都住在什么地方?(从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中切入要学的内容)

  学生:动画片中的人物都住在城堡里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漂亮的童话城堡》。

  2、欣赏几幅建筑图片(使学生详细了解不同建筑的不同风格和特点。)

  教师:这几幅建筑从外形上观察有什么不同?(目的:发现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运用多媒体播放几幅有特点的中西方建筑图片)

  学生:说出建筑的外形特征。(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

  教师:介绍城堡的建筑风格和特征,其中蕴含的意义。

  3、用基本型概括城堡的外形。

  教师:大家请看城堡的各个部分像什么形状?(目的:将体转化为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播放一张城堡图片)

  学生:有的房间像长方形或正方形,屋顶像三角形,窗户像椭圆形等。老师:把这些基

  本形状看作一块块积木,用儿时玩搭积木的方法建造一

  座城堡,还能有其他的建造方法吗?各小组讨论。(目的: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便于设计城堡的外形,突破教学重点)

  学生:各小组讨论并汇报

  教师:用搭积木的方法建造城堡时要注意什么?(目的:明确拼贴的顺序)

  学生:注意搭积木的顺序,自下由上,一次码放。

  教师:演示城堡的拼贴方法,重点演示遮挡关系的处理。

  4、欣赏几幅学生用纸拼贴的城堡作品。(目的:开阔学生设计思路,学习并借鉴搭配颜色的方法)

  教师:在这几张作品中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目的:倡导个性化和风格化。突出造型新颖,颜色搭配的美丽)

  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

  5、看书:(目的:明确制作方法和制作内容,学习分工合作)

  教师:打开书第10页,观察小朋友是怎样制作城堡的?学生:合作完成的。

  教师:我们怎样合作完成城堡的设计与制作?小组讨论。(目的:学习分工合作)

  学生:介绍小组的合作方法。

  6、作品要求与评价方法:(目的:增强竞争意识,形成孩子们之间比、赶、帮、超的生动局面)

  教师:(出示一个或几个小公主)那一组同学能团结协作而且城堡设计得美丽,老师手里的小公主就住在那一组同学的城堡里。

  三、学生实践。

  学生:开始了动手实践活动,每一个小组都像是个建筑队,他们分工不同有的在选料(选用不同形状的基本形);有的在策划(设计);还有的在盖城堡(用基本型拼摆)。一会儿,一座座城堡屹立于纸面上。

  教师:辅导前期:处理好学生之间分工合作的内容;中期:城堡拼贴的先后顺序;后期:城堡细节的修饰方法

  四、小结拓展。

  1、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互评。(目的:相互欣赏、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师:各组学生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请学生欣赏。

  学生:介绍本组的设计思路和合作情况,对其他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带领学生按照作品要求进行互评,将小公主贴在优秀小组的作品上以资鼓励。

  2、拓宽。(了解其他的制作方法,开阔眼界,丰富学生现有的表现形式)

  教师:我们来看几种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城堡的内容。(目的:强调城堡的建筑风格。)

  学生:欣赏

  教师:希望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注重对美术学习活动的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在美术过程中的表现对其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激励评价:在学生实践之前教师采用激励式评价。学生在参与“搭积木”的过程中,小组内学生自主设计与策划,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为了能让小公主住进自己设计的城堡里,同学们合作的积极性更高了。由此可见,虚拟一个“小公主”的人物进行评价与奖励,有效的促使学生之间比、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在学生的心灵中将留下很深的印迹。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展开回忆与想象,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的情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植物形象特征的能力,初步的构思和画面的组织能力,以及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植物生长过程的造型的能力。

  3、情意目标:

  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4、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回忆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长情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生活,激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2、教学难点: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三、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各种种子(植物、庄稼、水果等都可);找有关种子发芽的童话故事;水彩笔、油画棒。

  2、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待上课时观察种子的生根——发芽——长出的小叶等。(注意:植物的根最好紧贴器皿边缘便于观察种子长的根。)学生的作品。

  3、教学器材:电脑、实物投影等。

  4、教学课件:记录片(植物生长的过程)、《绿拇指》动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

  2、请学生每日观察并记下种子的成长记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学生种种子,每日做记录。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汇报自己两周来观察记录下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教师播放影片课件:总结、观察、欣赏种子成长的过程。

  (种子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一个生长时期色彩、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汇报

  学生观看。

  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想象):

  1、教师出示一粒种子: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种子吗?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种子。如果老师现在将它种在土里,几秒钟后它有什么反应吗?

  我们看,“绿拇指”也在此刻种下了一粒种子,顷刻间会怎样呢?(多么神奇呀!这粒种子顷刻间生根发芽、越长越高,冲破了城堡的窗户,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2、观察想象:

  面对着我们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么地方?

  出示课题:长呀长。

  交流植物生长所需条件的有关知识及图片。(教师引导关注环保知识,如水土资源、环境污染等。)

  师生小结:植物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个生长时期色彩、形态都有所不同。

  它将长成什么样子?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你将会做些什么?它在成长中会碰到谁?它会开花吗?会开什么样子的花?会结果吗?会结什么样的果?(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想象。)

  3、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4、不同植物的种子一样吗?有什么形状?

  5、展示图片,观察:不同植物的叶、花、果实形状一样吗?

  6、图片展示:观察植物的叶、花、果实的形状。

  7、视频播放:种子是怎样长大成才的呢?

  8、图片展示:它们长大后果实、叶子什么样?你们认识这几种吗?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9、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有谁来帮忙?

  四、欣赏学生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哪儿有趣儿?

  五、创作提示:

  1.用你喜欢的绘画方法,画出一种植物的生长样子。

  2.借助图中植物资料,画出植物生长的故事。

  3.请把画面安排饱满。

  六、学生做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绘画,解决学生绘画中的问题。

  七、本节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艺术创作:

  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画出它茁壮成长的过程。

  二、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1、学生介绍自己的画面。

  2、学生互相评价。

  3、颁发“种植创意”奖。

  三、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用画笔记录了植物的成长过程,发现植物身上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老师这里有一些小种子,谁愿意记录下它们的成长过程?

  发种子。

  希望每个同学都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发现、记录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