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谢谢你思想品德教案

2023-08-28

大自然,谢谢你思想品德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与大自然有共在感;

  2、在与大自然共在中成长,领悟大自然的博大,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大自然的礼物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们的吃、穿、住都来自自然,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大自然依存关系;

  2、由于人类的积极活动,使得大自然更加有生机与活力。

  3、让学生感受丰富、博大的大自然用空气、阳光、水、土地等诸多资源养育了人类。同时感知“大自然只对勤劳的人们赋予丰厚的回报”,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使用者要倍加珍惜。

  4、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智慧启迪。

  (1)、天上的白云飘得高,明天可能是晴天;

  (2)、地上的蚂蚁忙着搬家,可能要下雨,出门要带雨伞。

  (3)水里的蝌蚪,就像黑色的“逗点”。在水面上写着:春天已到人间。

  (4)大雁集队南飞,就像“人”字一般。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已在眼前。

  (二)大自然中的快乐

  1、在大自然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很多快乐。大家一起谈一谈自己在大自然中活动时感受到的快乐吧。

  2、齐诵教材33页。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关注小诗中的细节,感受与自然亲密接触时美好愉快的心情。

  3、引导学生结合春游、假期交游以及前期活动进行回忆畅谈,让学生细品一年四季中与大自然相处时的快乐,交流自己的独特体验,感受大自然对人类慷慨赠与的美好,并以大家喜爱的小诗做小结。

大自然,谢谢你思想品德教案 篇2

  1、知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查阅字典,会读、会认本课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掌握课文大意;

  学写书信。

  2、过程和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感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文本的学习与超文本阅读结合起来;

  课前搜集自然常识小资料和大自然的图片;

  学生交流、讨论对大自然的感悟;

  训练学生描写自然景物的能力以及写书信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启发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关注和热爱,引起学生探索研究自然事物的兴趣和欲望;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什么是大自然以及认识自然的方法,探索自然的一般规律;学习训练书信的写作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大自然风光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指点学法。

  1、板书课题“大自然,你好”,联系本单元学习过的前三篇课文,都是以自然、动植物为主题的,请学生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老师再做总结。

  2、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准备怎样学习本篇课文?如: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3、围绕教材课后的“我的资料夹”的内容,介绍课文的作者张海迪,可提供图片,讲述她身残志坚的故事,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熟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本篇课文的大意是什么?与前三篇课文有什么联系?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本课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4、检验自学成果,采用小组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发言的形式解决教师提出的以上问题。

  三、精读研讨,交流收获。

  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