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春教案

2023-08-26

三年级音乐春教案 篇1

  一、组织教学:

  1、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在谈话过程中创设去太空旅游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律动表演(感知音乐)

  二、节奏练习(读部分歌词)

  1、和星星对话

  设计意图:在和星星对话和向星星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读歌词

  (1)聆听范读

  (2)初读歌词

  (3)解决难点

  (4)有感情读

  设计意图:在节奏练习中帮助学生熟悉歌词。有节奏、有感情的读歌词,学生体验快乐的情感。

  三、音乐知识

  1、导入

  老师:小星星让我们唱歌,可光知道歌词可不行,怎么办呢?(点课件)看有朋友来帮忙了(课件在歌词上出现歌谱),歌词上多了什么?

  2、学习唱名

  设计意图:在自主演唱——聆听感知——准确演唱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和认识音符唱名。

  3、认识音阶、唱音阶

  四、学唱新歌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

  2、再次聆听,体验歌曲

  3、轻声演唱

  4、解决歌曲演唱中的难点

  5、有感情的演唱:启发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用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歌曲中不同角色的情感。

  6、巩固练习

  7、认识领唱、齐唱(聆听一段)

  设计意图:学生的聆听感受和教师的教授相结合,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领唱、齐唱这种演唱形式。

  8、练习领、齐唱

  五、课堂延伸——创编歌词

  (1)说星空

  (2)编歌词

  设计意图:在教师创编歌曲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创编或合作学习。

  (3)创编歌曲展示

  六、课堂小结

三年级音乐春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3、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4、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一、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

  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三年级音乐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白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表演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表演《快乐的音乐会》

  1、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

  2、随着歌曲录音或范唱拍手,感受节拍。

  3、问: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

  描述歌中乐器的样子,如何演奏?

  4、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徒手模仿乐器演奏。

  5、跟着教师的琴声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6、按小组分段唱歌,徒手做演奏动作,在学生中展开互评,看哪一组唱“奏”得好。给予掌声鼓励。可齐拍手。

  二、聆听《百鸟朝凤》

  1、静静细听乐曲。初听后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演奏乐曲得乐器——唢呐。问: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时,提示学生注意唢呐模仿的不同的鸟叫声,有多少种?试着学一学。

  第二课时

  一、表演《唢呐配喇叭》

  1、用听唱法学唱《唢呐配喇叭》。听录音感受旋律。

  2、提示学生,歌中的“里乐拉”唱得轻快,有弹性。

  “喇”、“唢”在歌中一字多音,要以重音强调唱出,演唱时速度可稍慢,便于表演。

  3、听着范唱或录音演唱,演唱时可将学生分成,徒手按课本上的标记做打击乐敲击动作,边唱边做。

  4、歌曲学会后,选几个学生用打击乐伴奏,一定要注意打击乐的音响效果,提示学生倾听和演唱合作得是否协调。

  5、听录音自编动作表演。

  二、聆听《小乐队》

  1、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得乐器图,让学生感受乐器。

  2、初听歌曲。

  3、复听时模仿演奏乐器。

  三、创编与活动

  1、结合《唢呐配喇叭》一课,引导学生用口风琴当做唢呐或喇叭。学生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奏一奏。

  2、唱一唱,看谁得旋律好听,由学生评出奏与唱准确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