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2023-08-15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能连贯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讲读课文第一段,体会“我”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珍珠鸟》。(师板书课题:珍珠鸟)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珍珠鸟图问:这就是珍珠鸟,你们见过吗?那么通过预习,你对珍珠鸟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珍珠鸟的家乡在澳洲东部,这里鸟语花香,是个人间仙境。珍珠鸟羽毛艳丽,体态娇小玲珑,叫声细柔清脆;同时又有些胆小,常常躲在繁密的树林中,悄悄地探出小脑袋,露出红红的小嘴。)

  2.课文围绕珍珠鸟写了哪些内容?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读一读课文,然后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我”为珍珠鸟精心做巢;小珍珠鸟非常可爱;小珍珠鸟跟“我”越来越亲密)

  3.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

  4.对学生预习进行评价。

  三.指导分段,概括主要内容。

  1.根据老师的板书,你能给课文分段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一段(1—2节)第二段(第3节)第三段(4—7节)

  2.请同学按照每段大意连贯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精心为它们做了一个巢。这对珍珠鸟生了一只可爱的雏儿。这小家伙在跟“我”相处后越来越胆大,跟“我”越来越亲密了。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讲读1—2节:

  过渡:“我”得到了朋友送的这对珍珠鸟,心情怎样?你从哪看出的?

  1.讲读开头第一句话。

  (1)媒体出示: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2)品读,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讲读后面的内容。

  过渡:“我”对珍珠鸟是如此喜爱,接下来“我”又为它们做了什么呢?

  (1)讲读“我”为它们做巢:

  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巢?学生自由读课文后组织学生交流。

  出示填空:这是一个(  )的巢(  )。

  (2)讲读“我”把鸟巢挂在窗前。

  “我”为什么把鸟巢挂在窗前?

  3.小结:“我”珍珠鸟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呀。

  4.有感情齐读。

  五.教学生字:

  过渡:在预习时,老师布置大家自学生字新词,大家学得怎样?老师来检查一下。

  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2.出示生字,找出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3.组织交流,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人与动物的那种和谐、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珍珠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画、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图片,学生欣赏。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欣赏了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这和谐的氛围、悦耳的鸟鸣令人回味无穷。大家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不过,也许是因为人类对它的伤害太多,所以鸟在人面前总是显得生性胆小,心存戒备。人和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从当代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正确、读流利。

  (3)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正音:

  着重对雏、咂、卷、拨、蔓等字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大声朗读课文,字、词、句要读好。

  2.分段朗读,师生相机点评。重点指导读好第四段。

  3.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讨论。相机出示:我为珍珠鸟精心做巢。

  小珍珠鸟非常可爱。

  珍珠鸟跟我越来越亲密。

  5、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纲,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2节);第二段(第3节);第三段(4~7)节。

  6、按照每段大意连贯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板书:信赖?喜欢』

  四、学习第一段(1-2)

  1.自读课文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

  (1)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巢指什么?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安排的?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什么样的感情?

  (3)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4)齐读第2自然段

  3.指导朗读(用喜欢、亲切的语气读)

  4.师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我给珍珠鸟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爱鸟之人,他处处为鸟儿着想,他珍爱着它们。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b.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

  (2)可爱的小红嘴

  (3)淘气的小家伙

  (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

  3、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人与人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他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珍珠鸟》。

  2、见过珍珠鸟吗?从这个名字上来猜猜它是什么样子的?

  3、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图片出示。

  《珍珠鸟》这篇课文不仅向我们介绍了这种可爱的鸟儿,还给我们讲了一个鸟和人的故事,让我们赶快打开书本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完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

  师小结:这篇课文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以及与我日渐亲密相处的情形。

  2、这是作家冯骥才的代表作,他的文章字字含情,句句传意,要想学好它,我们首先要把文章读通、读顺。请你先圈出生字词,然后仔仔细细地放声朗读课文。

  3、指名分节读课文,适时纠正。

  三、直奔结尾,拎出“信赖”。

  1、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齐读。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1)“信赖”是什么意思?

  (2)课文写了谁信赖谁?(鸟对人人对鸟)

  2、既然大多数人同意是小珍珠鸟对人的信赖,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个可爱的小家伙。

  四、紧扣“信赖”,探究过程。

  1、指名读第三小节,思考:从这一节中你能看出小家伙对我信赖了吗?

  (1)找到“探”字。能换成“伸”吗?从“探”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名学生演一演。

  (2)指导朗读这一小节。

  2、现在大家都清楚了,小珍珠鸟不是一下子就对我“信赖”的,这中间有个过程。

  (1)那么,现在就请你细细地读一读课文的第四小节,找一找哪些词语反映了这一过程。

  (2)交流,出示:起先……渐渐的……后来……

  (3)引读,媒体出示提示。

  (4)小珍珠鸟在屋里行动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5)小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调皮,跟文中的我有没有关系呢?

  出示填空:起先,它就在屋里飞来飞去,我,____________________

  渐渐地,竟然落到我的小桌上,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索性啄着我的笔尖,我,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珍珠鸟,看了主人的表现,你的小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呢?(想象练说)

  3、小结:第三、四小节通过对小珍珠鸟外形特点和活动情况的描写,既表现了小珍珠鸟的淘气、可爱,又说明了珍珠鸟对我的信赖是通过试探、观察、考验一步步加深的。

  4、现在就请你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把珍珠鸟顽皮、可爱的模样读出来。

  自己练读——指名读

  五、作业

  1、练习背诵第四小节。

  2、思考:小珍珠鸟对我信赖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5

  之二

  作者:谢卫芳

  一、教学目标 :

  1、读中体会鸟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到“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运用“居然、不由自主”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仿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利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什么?

  自由说。

  (二)学习新课。(读中感悟)

  1、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2、教师出示课文,指导感悟:比如文中的这个“只”字,你能从中读出点什么意思来?(仅仅,说明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胆小。)再看这个“竟然”?(出乎我的意料,说明珍珠鸟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索性”?(干脆,说明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对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反而”?(跟我预料的相反,说明珍珠鸟对我完全信任了,一点都不怕了。)将这些词语连起来,你又有什么体会?(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对我越来越信任,我也越来越喜欢珍珠鸟。)如果读课文的时候注意这些词语,就能读出味来。

  3、教师出示课文:如果你再细腻一点,你还可以从这些词语当中体会到新的意思“笼子周围----屋里----小桌上----杯子上----笔尖----手指”?(离我越来越近,与我越来越亲近)当然,你还可以从其他词句当中去体会。

  4、现在,你再来练习读一读,就会有新的感受。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指名朗读,并作积极的评价。

  板书:渐渐地亲近我。(段意)

  5、学生自己朗读5——6自然段,自读感悟。注意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用心体会一下。

  (1)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再三”,表示珍珠鸟对我的留恋;“扭动、挤开、钻进去”,体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居然”“竟”,体现珍珠鸟已经完全信任我,没有一点防备。

  (2)现在,让我们再来朗读课文5、6小节,看谁能将课文中的“味”读出来?

  (3)学生比赛朗读。

  6、读到这里,老师有个小问题:这三小节写的都是“珍珠鸟对我越来越信任,与我越来越亲近”,那么到底哪一段更能体现我与珍珠鸟之间的亲近呢?要用事实说话。

  7、出示课文第7小节。朗读,背诵。

  三、课堂小练笔。

  1、出示小黑板:

  一天,我漫步在森林中,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受伤的小白兔。我轻轻地走了过去。

  提示:这只小白兔见到我会有什么反应,结果会怎样?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可以用上“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后来”等反映过程的词语,并用上“居然、不由自主”这两个词语。

  2、四人一组交流。

  3、指名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4、学生各自完成小练笔。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6

  《珍珠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积累描绘珍珠鸟的词语、句子,提高      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范读、朗读,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理解作品中蕴涵丰富细腻的情感,表现人与动物互相信赖、亲密无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习文章真挚的感情融于细腻的描写的写作方法。

  2、领悟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文章内涵。

  3、进行适当仿写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设想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四、教学方法

  1、听读法。文章极为有序地展露了人鸟间和谐自然关系的形成过程,描写细腻,诗意浓郁,语言朴素而有文采。突出让学生在听范读、朗读感悟中获得积累与高尚情感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

  2、研讨法。教读《珍珠鸟》这样的灵秀之作,课堂组织采用以感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以情景创设、具有探讨价值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请大家结合歌词仔细听,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播放歌曲)

  这首歌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女大学生毕业后,自愿去喂养丹顶鹤,最后为了救出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人与鸟的爱的颂歌”。不仅如此,一些著名的作家也非常爱鸟,在他们眼中,鸟就是他们亲密的朋友,是他们可爱的儿女,著名作家冯骥才就是这样一个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珍珠鸟》。

  (二)探求新知

  结合课文内容,掌握外形特征,了解珍珠鸟。(展示珍珠鸟幻灯片)

  解释:红嘴红脚,后背有珍珠似的圆圆白点。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

  (展示幻灯片):听读要求,珍珠鸟的心理和行为是如何变化的,和我的哪些举动有关?请划出有关词句。

  (播放录音,边听边划)

  小鸟和“我”距离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是小鸟主动来亲近我,而实际上我和小鸟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种举动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所以小鸟会感觉“格外轻松自在”,因为“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所以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因为“我不去伤害它”,所以它敢于“蹦到我的怀子上”喝茶,因为“我不动声色地写”,所以它甚至用小红嘴“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因为“我”没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所以它会“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最后,它居然能够在我的肩上做着美梦。

  (2)文章有几个段落对珍珠鸟的描绘很传神,请大家欣赏几张幻灯片。

  结合课文内容,可以朗读所在文段,也可以复述对珍珠鸟描写,或是把你的感觉写在旁边,再与同学们交流。

  (展示幻灯片:)A、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

  B、落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采,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C、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 珍珠鸟在我的肩上做着美梦

  (学生任选图片,或朗读,或复述,或表达感受,不拘一格,畅所欲言。)

  (3)通过上面阅读,你发现了什么,感觉了什么,把你的感觉说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摘要板书)

  (四)合作探究

  珍珠鸟由一开始的“怕人”到“一点点挨近”,到最后在我的“肩上做着美梦”,在叙述珍珠鸟情感专化的过程中,(作者如何传达这种喜爱之情?),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描写

  学生归纳:从景物、外形、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

  问:这些描写,有何特点?

  (先由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然后展示幻灯片)

  这里有一段也是关于珍珠鸟的文字,请同学们与课文内容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段,说说理由。

  幻灯片:

  珍珠鸟,成鸟体长约100毫米,雄鸟头顶青灰色,上体大部羽毛棕灰色;翅羽黑褐色,肋部棕红色并有白色珍珠样点斑;尾羽黑色并有较规整的白色横纹,尾端呈圆铲形;喉及颈侧淡灰色,并有黑色横纹,胸腹部土灰色。嘴壳朱红色,足趾肉红色。

  通过比较,我们能够看出,文章描写部分更吸引大家,以上文字从科学的角度介绍珍珠鸟,而文章的描写渗透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作者怀着对珍珠鸟的怜爱之心,将人的灵性赋予了无知的小鸟,把珍珠鸟描摹得娇憨可爱,给我们展示了人鸟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大家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能否为大家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能讲出原因或说出感受就更好了。

  (展示幻灯片:作者如何给我们展示了人鸟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总结;正因为有爱,作者才会格外细致地观察小鸟的一举一动,珍珠鸟那娇憨可爱的形象才会在作者的笔端表露无遗,文章中这种满溢着爱意的描写非常多,作者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为我们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这种融情于描写中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展示幻灯片:真挚的感情融于细腻的描写。)

  (五)联系实际

  问:作者和珍珠鸟和谐相处,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我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家里养过小动物吗?能不能讲讲你和它们之间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原来你们和小动物也是很好相处,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最后,娇憨可爱的小珍珠竟趴中作者肩头上做着美梦——多么温馨的一幕啊!多么美好的境界,看了这一切真令人感动,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信赖。

  此时作者也笔尖一动,流淌了一句爱的呼唤: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展示幻灯片:“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学会尊重、关爱、宽容……,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条件,有了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所以我们说:“信赖,是一朵嫩美的花,需要用真诚去灌溉。”

  (展示幻灯片:“信赖,是一朵嫩美的花,需要用真诚去灌溉。” )

  (引导学生开拓思路,说说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例如: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相通,真情相融;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多彩缤纷;和谐共存。

  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爱如果是理智的爱,不急于求成也同样能建立起和谐自然的关系。

  (六)延伸拓展

  在本文中,冯骥才描绘了一幅人与“小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的画面,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看一看人类与其他动物,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真情。

  展示幻灯图片:小女孩与猛兽亲若一家,只要人们愿意,人和自然是可以融为一体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描绘以下的一组图片,以这张图片为例,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

  它挨着我坐下来,应该觉得我不是它的敌人,我友好地抚摸它一下,皮毛滑滑的,真舒服,像擦过油。

  现在我给大家欣赏一组图片和几个词语,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所学的在描写中渗透自身情感的写法,进行适当的扩写。(展示幻灯片)

  “小男孩和狗”

  “我们跳舞吧”

  “久别重逢”

  “坐好啊,宝贝”

  (学生讨论,仿写,自由发言)

  (七)布置作业 (三选一)

  1、写写你学了这一课的收获,以这样的格式开头:“我觉得……”或“我有了新的发现……”

  2、你认为小鸟喜欢在林间还是笼子里?你怎么看?

  3、你怎么看作者的养鸟行为,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八)结束语

  今天,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其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中创造出美好地境界。正如韦唯的歌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就让我们在爱的歌声中结束这一节课吧。(播放歌曲)

  板书设计 

  小珍珠               我

  怕人         提供环境

  接近 不去惊动

  亲近 不去伤害

  信赖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感受描写的细腻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3、情态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对动物的情感,培养人与人之间互相信赖的真情。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诚信是中华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观念之一。什么是诚信呢?就是互相忠诚、互相关爱、互相信赖。其实,不单是人与人的交往需要它,就是人与动物的交往也需要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人与鸟”之间互相信赖的故事,这种鸟的名字叫做“珍珠鸟”。(板书课题:珍珠鸟)

  1、欣赏美丽图片,感知珍珠鸟。

  同学们欣赏“珍珠鸟”图片,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珍珠鸟是怎么样的?

  2、教师结合图片介绍“珍珠鸟”。

  3、简要介绍作者——冯骥才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3、简要概述课文主要内容,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三、探究学习课文

  1、学生认真默读1-5自然段,做简要批注,教师巡视。

  (1)“我”是怎样精心布置鸟巢的?

  (2)大珍珠鸟是一种怎么样的鸟?逐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3、学习课文6-16自然段。

  (1)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渐信赖作者的呢?

  (2)文中交代“我”的举动及小鸟行为变化的句子有哪些?分别用“——”线和用“~~~~~~”线画出来。

  (3)教师逐一引导讲解,指名或小组朗读关键语句。

  四、体会描写人和鸟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鸟→怕人→亲近人→信赖(关爱、呵护、尊敬)

  五、拓展升华

  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

  2、欣赏一组图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3、再次欣赏另外一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吗?喜欢写作的同学可以把这个故事写下来。(主要是对动物进行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写)

  2、搜集古今中外有关鸟类的诗文及关于鸟的成语

  3、完成《读〈珍珠鸟〉有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小珍珠鸟外形的可爱。

  2、读课文,懂得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3、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谐、信赖的美好境界。

  4、培养学生读书习惯、读书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对新朋友,它们就是珍珠鸟。冯骥才给了它们一个舒适温暖而又安全的家,因此,它们过得可开心了。老师有个好消息想告诉大家,三个月后,它们有了小宝宝。这个小家伙长什么样儿呢?大家想见见它吗?

  二、学习第3小节

  1、指生读,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珍珠鸟?

  2、交流

  3、这么漂亮的小珍珠鸟大家一定很喜欢,都想见一见,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

  三、学习第4小节

  1、多可爱的小珍珠鸟呀,但周老师了解到,珍珠鸟是一种很胆小的动物,然而,在作者的家里,却出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点击,出示画面,并配上文字:这小家伙……睡着了。“)

  2、质疑:生性胆小的它是怎样一步步地信赖我,到最后竟趴在我的肩头安然入睡呢?请同学们先去读读第四小节。

  3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

  4、学习“渐渐地”

  ⑴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⑵把你的发现与全班同学分享;

  ⑶学生交流;

  ⑷:这小珍珠鸟确实很机灵,尽管它很想和作者交朋友,但还有一点儿戒备心理呢。这样聪明的小鸟谁见了都喜欢,当然,作者更喜欢。

  ⑸指生读。

  5、:同学们,小珍珠鸟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但离人是远远的。(出示“远”字)渐渐地……后来……离人怎样?能不能也用一个字来概括?(近,亲)

  6、指导背诵:小珍珠鸟的爸爸妈妈尖刀它跟主人这么亲热,可惊讶呢,不由地问它:“孩子,你的胆子怎么变得这么大呢?跟主人这么亲热呀?”如果你是小鸟,你怎么说?

  四、引读第5小节五、学习第6、7节

  1、日复一日,小鸟和我成了非常亲密的好朋友。有一天,我伏案时,(课件点击,出示句子、画)“这小家伙竟趴在……做梦呢!”

  2、师:再次看到这幅图,我们都会有怦然心动的感觉,作者看小珍珠鸟,就像一个慈祥的父亲看者自己淘气的孩子那样,脸上洋溢的是幸福,双眼里盛着的是爱意。

  3、胆小的珍珠鸟酣然入梦,它害怕作者去伤害它吗?它还担心作者会驱赶它吗?它还用得着戒备吗?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6节5、出示一组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画面欣赏。学生谈谈感受。明白,人和人之间只要有信赖,就更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2

  lyf 发表于

  课前思考:

  《珍珠鸟》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精心撰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意

  在托物传情。全文以珍珠鸟为写作对象,主要写了小珍珠鸟的外形及活动情况,但作者的感情线索——即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也贯穿全篇。在教学中,我想主要抓住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珍珠鸟和我相处的情况,了解珍珠鸟对我的逐步信赖,明白信赖能创造出美好境界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我”非常喜爱朋友送的这对珍珠鸟。

  出示:“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学生读句。

  二、            过渡学习课文第三节

  1、三个月后,鸟笼里多了个小家伙。

  a它是谁?长什么样呢?

  b“我”又是怎么发现鸟笼里的这个小家伙的?

  请你们自由读读文章的第三节,然后告诉大家。

  2、交流,相机指导读句。

  3、漂亮可爱的小珍珠鸟出现了,我是多么喜欢它呀!

  齐读这节

  三、            学习课文第四节

  1、那漂亮、可爱的小珍珠鸟是怎么和我相处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四节。按顺序找找有关这个小家伙的活动情况的词句。找完后,再读一读。

  2、交流,体会小珍珠鸟逐步靠近我以及我对它的喜爱。

  四、            学习课文第五、六节

  引读第5节

  指导学生看图,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六节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出示练习:正因为               ,所以                     。

  五、学习课文第七节

  你们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而“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指名学生换种说法。

  这美好的境界就是指(我们能友好相处,我们的关系亲密无间)

  再读反问句。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珍珠鸟)

  此文转载

  六、总结

  板书设计:

  喜欢       

  胆小谨慎                 

  珍珠鸟       神气十足         “我”       

  胆大调皮

  信赖

  集体评议:

  本课教学教师的提问比较繁琐,不能切中要害。她是一种牵引式的教学,学生缺乏想像的空间,疲于应付老师的提问。虽然在说话练习中学生能谈出自己的体会、感悟,但整堂课对于语言文字的训练还是不够,教学难点不能得到很好的突破。教师的评价语言也比较干涩,不能恰如其分地激励学生。   教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两点“小珍珠鸟是如何逐步信赖我的”,“你又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对小珍珠鸟的喜爱”来设计教案。在第三小节的教学中,主要指导抓住小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来朗读、感悟,明白“我”对它的喜爱。但由于备课过程中设计的问题过于细,导致学生一问一答。缺少自己的朗读感悟。在第四小节的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找出小珍珠鸟逐步靠近我的词句,来感受它对我的信赖。但教学下来,整个过程有些凌乱,不够清晰,学生的体会比较粗犷,不能体现“我”那细腻的喜爱。五、六两节的教学则通过引读、自读感悟来体会、感受由于信赖,我和小珍珠鸟创造了美好的境界。并通过说话练习“正因为             ,所以                   ”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感悟。

  教学设计二:

  一、        复习导入

  屏显指导读句: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二、学习课文第三节

  1、我给这对珍珠鸟安排了一个舒适而温暖的巢,这对珍珠鸟就在我家悠然自得地生活了。三个月后,鸟笼里多了一个小家伙。请你们自由读读文章第三节,而后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大家。

  2、屏显第三节内容。

  交流指导读句:

  3、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节,读出小珍珠鸟的可爱和我对它的喜爱。

  三、学习课文第四节

  1、那我是怎么和这个漂亮可爱的小家伙相处的呢?请你们自由读读文章的第四节,找找这小家伙在哪些地方活动?可以用笔划一划。

  2、屏显第四节内容,生读书划词句。

  3、交流,依次屏显  只在笼子四周活动(这时它还不敢离爸爸妈妈太远,心里还是害怕,胆子还是很小)——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站在书架上,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落到了我的小桌上(离我较远,一点点挨近)——蹦到我的杯子上——用嘴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

  4、再快速地读读这节,看看小珍珠鸟活动地点的变化告诉了我们什么。

  5、如果你就是这只小珍珠鸟,当你在笼子四周活动时,可能会?

  当你屋中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时你可能会想?生交流。

  6、现在,请你换过来想想当小珍珠鸟落在我的小桌上,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时我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生交流。

  那我有没有动呢?

  7、小家伙也明白了我的心。它知道我喜爱它,我不会伤害它,它已经信赖我了,屏显读句“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啄两下我的手指。”

  同桌配合读读第四节,读出小珍珠鸟对我的逐步信赖和我对它的喜爱。

  四、学习课文第五、六两节

  1、那你还能从哪儿看出小家伙对我是极度信赖的?请你们快速读读文章的五、六两节,然后告诉大家。屏显这节内容。

  2、屏显练习:正因为           ,所以             。

  你看,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这梦肯定特别甜美,特别温馨,这就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五、学习课文第七节

  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发出一声呼唤

  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齐读

  能给它换个说法吗?

  再读反问句

  六、总结并屏显图片

  集体评议: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在读读、说说、想想中很好地体会了小珍珠鸟对我的逐步信赖。但一些细节不够注意,如小节与小节之间的联系,学生读书后的反馈等。在第四小节的教学中,学生设想交流“我”的反应没有把握好度。有的学生说:“想喝你就喝个够吧。”有的说:“我伸出手去摸摸它的羽毛。”有的说:“我怕它喝不够,就站起身又去给它倒了一杯水……其实作者这时只能通过眉目传情,是想动却不敢动,怕惊吓了小珍珠鸟。

  另外,五、六两节的教学线条较粗,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这是描写小珍珠鸟对我的极度信赖,也正是由于这种信赖的存在,我和小珍珠鸟才有这种美好境界的存在。

  个人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吸取前一次的教训,我减少了繁琐的分析和提问。在第三小节的教学中,我主要请学生自读,然后谈谈自己的收获。学生在自读后畅所欲言。有的说:“我感到小珍珠鸟漂亮、可爱。”有的说:“ 我感到小珍珠鸟很胆小,它很害怕。”有的说:“我感到作者很喜欢小珍珠鸟。”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朗读。这样,学生既读懂了课文,又读好了句子。在第四小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来指导学生朗读、感悟:“那我是怎么和这个漂亮可爱的小家伙相处的呢?”请你们自由读读文章的第四节,找找这小家伙在哪些地方活动?可以用笔划一划。然后交流。在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当如果你就是这只小珍珠鸟,当你在笼子四周活动时,可能会?当你屋中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时你可能会想?”

  “当小珍珠鸟落在我的小桌上,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时我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领悟了小珍珠鸟逐步的变化以及我对它的喜爱。在此基础上,再读五、六两节,用“正因为         ,所以                ”的句式来说话,学生就说得比较好。能揭示文章的主旨。

  教学设计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屏显: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生读句

  二、学习课文第三节

  1、生自由读读文章的第三节,看看通过朗读,你明白了什么?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大家。屏显第三节内容。

  师: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你们再读读这节,相信你的收获会更多。

  2、交流,指导读句。

  3、下面我们一起完整地来读一读这一节。

  三、学习课文第四节

  1、我非常喜爱小珍珠鸟?小珍珠鸟对我怎么样呢?它是怎么和我相处的?请你们同桌配合读读文章的第四节。

  2、请你们自己再独立读读这一小节,找找小珍珠鸟是在哪些地方活动的?可以用笔划一划。

  3、屏显第四节内容,生读书划词句。

  4、生交流后再快速地读读这节,你有什么发现?

  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珍珠鸟,你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是为了什么?

  生以“我是为了……”的形式交流,师也变成作者与之对话。

  指生读屏显“起先,这……来回晃动。”

  (2)师: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屏显“渐渐地,小珍珠鸟的胆子大了。它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来瞧我的反应。”

  那我的反应会是什么?

  生交流谈理解。师再出示句子请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当时的反应。

  那你能连起来读读句子吗?生读。

  (3)我的反应告诉小珍珠鸟我是多么喜欢它呀。它也就完全信赖我了。你看引读“它完全放心了,索性……手指。”

  四、学习课文第五、六两节

  1、你还能从哪些看出小家伙对我是信赖的?请你们快速读读文章的五、六两节,然后告诉大家。

  屏显这两节内容。

  2、生交流:

  五、学习课文第七节

  你们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而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发出了呼唤:

  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齐读

  能给它换个说法吗?

  再读反问句

  六、总结,屏显图片

  七、作业

  找一找、写一写在我们的身边所发生的人与动物相互信赖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故事。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珍珠鸟)

  此文转载

  集体评议:

  教学中问题设计不再琐碎,比较精炼。从整体把握教材——精读感悟体会——整体的回归。在课中强调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如:多读有收获,读书作记号,创设情景的想象。

  个人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在第三小节的教学中,我仍主要请学生自读,然后谈谈自己的收获。只不过在读后交流之前,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让学生说说读了几遍书,而后告诉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一种读书方法。学生通过多读后果然体会更深,说得更好。能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如“探”字的体会感受,如“正是这个小家伙!”的“!”的体会等。

  在第四小节教学中,仍以一个问题来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我很喜欢小珍珠鸟,那小珍珠鸟对我怎么样?我是怎么和它相处的呢?”学生通过同桌配合读,自由默读文章的第四节,并用笔划出这小家伙在哪些地方活动的词来感悟。在学生交流时屏幕出示“笼子四周——屋里——小桌——杯子——笔尖——手指。”而后学生快速读标出的词,很快体会到校珍珠鸟逐步向近。在此基础上后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如果你就是这只小珍珠鸟,当你在笼子四周活动,当你屋中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时你可能会想……?”学生通过角色互换,用“我是……”来练习说话。既发挥了想象,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再通过教师的评价、对接,师生之间也形成了美好的课堂氛围。而我的反应则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句子让学生准确把握,体会我当时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出小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第五小节放开,学生自读感悟,第六小节则通过教师生动的情景描述来体会美好境界的产生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珍珠鸟)

  此文转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4、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

  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教学过程:

  (一)读题目,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并强调一些字词的读音,如:垂蔓、葱茏、啄着、撞得、嚓嚓、较远、扒开、趴在、颤动、好熟、呷呷嘴

  2、学习“巢”的笔画,订正“框”的笔顺。

  3、结合课文相关语句,理解词语意思:决不、神气十足、再三、信赖

  4、检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订正过的字词在句子中朗读准确。

  2、默读课文,想想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四)师生共同介绍珍珠鸟,了解到它是一种怕人的鸟,阅读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练习朗读。

  (五)品读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细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齐读课题。先播放珍珠鸟的视频画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曾以他的笔触流泻下了一时的感受,还记得是什么吗?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初读了课文,你知道是说的是谁信赖谁呀?(珍珠鸟的雏儿信赖作者冯骥才)

  (二)学习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1至5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者一点点?(熟悉了)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出示自学提示:认真默读课文第6-16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默读自学批注,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设想: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可能会有多种,如:按照文章顺序谈,也可能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也可能将两处联系起来谈,这都是允许的,教师要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1)“探脑袋”: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多强呀!

  (2)“屋里飞”: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呀?(笼子四周——柜顶上——书架上——灯绳旁——画框上——窗框上)地点变化了这么多,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感觉,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用了三个“一会儿”)瞧,我们低年级学过的表示时间短的词大作家用的多巧妙呀,没画下来的同学快快批画积累下来。

  小珍珠鸟在屋里四处活动,看来,它不仅活动的地点变了,活动的?(方式)也变了。如果我就是作者,谁能来扮演小珍珠鸟告诉我原因好吗?师生进行对话。

  师:你这只小家伙为什么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呢?

  师: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呀?

  师:你为什么要落在柜子顶上呀?

  师:你为什么那么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还敢啄我尊敬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呀?

  师:你一定觉得撞灯绳,跳上画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开了,你站在窗框上为什么都不飞出去呢?

  自由读,指名读。

  (3)“喝茶水”:

  它的这一系列举动,确实有了很大变化。看来大家越来越了解它了,能结合课文内容补充一下吗?[出示文字片]

  它先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鸟。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感受,它真是一只的小鸟。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鸟。

  指名回答。你们填写的这些词,不禁让我想到都和文中哪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怕人的鸟)珍珠鸟的性格也变化了?能将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吗?

  (4)“啄笔尖”:同桌合作朗读这一段。

  (5)“肩头睡”:

  作家不是最珍惜自己的创作时间吗?不是最怕自己的创作思路被打断吗?(出示资料:冯骥才先生的话:“我的生活秩序是很严的。无论有多么忙,我还是要保证每天有写作的时间。”)小鸟在作家创作时睡在他肩头的画面却被作者称作美好的境界,对比冯骥才先生的这句话,不矛盾吗?你有什么感受吗?(冯骥才将呵护小鸟看得比写作更重要)

  我们也和作者深有同感,都不忍心搅了小鸟的甜梦,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指名读。提示学生应轻声慢读。

  (三)回读第1—6自然段:

  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化了,我们感受到小珍珠鸟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发生变化了,它越来越亲近“我”,越来越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

  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你不禁想读一读课文的哪些段落?默读1—6自然段,画一画相关语句。

  3、谁来朗读你画到的语句,体现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学生朗读所画语句。

  (1)“它们就像躲进深有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伴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2)“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3)“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四)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1、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因为是“我”精细呵护它们的缘故)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学生朗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作者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精心呵护;自己对小鸟的尊重;自己的付出的爱,就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扩展升华课文内容:

  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信赖)

  2、是呀,有了信赖使世界多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是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为是“爱”!因为爱,所以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所以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在大千世界里,何处不需要关爱,何处不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动我们的话吧!齐读:“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你能仿照作者“信赖,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句子吗?学生写后汇报。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吧!

  教学反思

  课文《珍珠鸟》是篇略读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根据本文的特点,我的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走进本文,抓住重点句让学生进行理解,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教学时,我主要分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通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和照料珍珠鸟的;

  3.珍珠鸟是怎样在作者的照料和呵护下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

  4.引导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5.扩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不仅人与鸟之间,而且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本节课存在的亮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得主体,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边放音乐边朗读,让学生发挥想象,幻想一个大森林里住着各种小鸟,其中就有珍珠鸟,再出示珍珠鸟图片。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根据本文是略读课文的特点,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时,根据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照料珍珠鸟以及珍珠鸟怎样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学生在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2.直奔中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结尾有个中心句,而且课文内容是围绕这个中心句展开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中心句展开,先让学生理解文中重视谁对谁的信赖,小鸟为什么会这么信赖作者,怎样自然而然地引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弄懂这些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领会了文章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3 .以文为本,重视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后,引导学生扩展延伸: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人与鸟之间需要信赖吗?他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让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信赖,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明白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对,才能互相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11

  教学要求

  1.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信赖”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依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

  3.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4.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教学重点: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新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珍珠鸟的内容。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猫》一课,懂得了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乐趣。(板书课题)

  2.介绍珍珠鸟。珍珠鸟体形小,因后背有珍珠似的小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和同学们交流生字的读写。

  2.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葱茏  愈发  繁茂  雏儿  蓬松  柜子  画框  细腻  流泻  信赖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

  1.检查生字。

  ⑴指名认读生字词语后,全班齐读。

  ⑵重点读音、字形指导。字音:“巢、雏、瞅、睁、茏、蓬、框、腻”;字形:“腻、巢、框”。

  ⑶指名逐段读课文,了解课文通读情况。

  2.理解词语。

  信赖:信任并依赖。

  深幽:深而幽静。

  细腻:本课指珍珠鸟的羽毛精细光滑。

  神气十足:本课指珍珠鸟精神饱满的样子。

  3.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它们由怕人到能与“我”和睦相处。人、鸟之间的深情使“我”感悟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段落层次。

  第一段(1~5):写“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第二段(6~13):描写“我”与珍珠鸟和睦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第三段(14~末):人、鸟之间的深情使“我”感悟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学习第一段

  1.教师:课文讲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可是为什么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一点儿也不怕人?请同学们默读第一段,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

  2.指名读第一段,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引导体会:

  ⑴开头用“真好”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喜悦、喜爱的心情)

  ⑵“巢”指什么?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安排的?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什么样的感情?

  (“巢”指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笼内还有一卷干草。舒适而温暖的巢是“我”安排的。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的关爱之情。)

  ⑶“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⑷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喜爱地、亲切地)

  五、课堂小结

  教师:正是因为“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给它们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并且很少去惊扰它们,所以我们就一点点熟悉了。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会从绿叶中伸出来,它们还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六、作业设计

  1.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生字词语。

  2.比一比,组成词。

  睁(  )   愈(  )   柜(  )   茏(  )   蓬(  )   瞅(  )

  挣(  )   愉(  )   拒(  )   笼(  )   篷(  )   揪(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

  2.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彼此之间的信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

  2.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有什么感受,你还记得吗?

  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读了课文,你知道说的是谁信赖谁吗?(鸟儿信赖作者)

  二、品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一至五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者一点点熟悉了,它会“伸脑袋瞅瞅”我。(板书:大鸟  伸脑袋瞅瞅)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

  2.出示自学提示:认真阅读第六至十六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默读,自学批注,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交流。

  ⑴“探脑袋”: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很强呀!

  ⑵“屋里飞”: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些地方?(笼子四周——柜顶上——书架上——灯绳旁——画框上——窗框上)

  地点变化了这么多,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感觉?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用了三个“一会儿”)

  教师:小珍珠鸟在屋里四处活动,地点变了,方式也变了,如果我是作者,谁来扮演小珍珠鸟,告诉我原因?

  师:你为什么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师: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

  师:你为什么要落在柜子顶上呀?

  师:你为什么那么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还敢啄我的名字?

  师:你一定觉得撞灯绳、跳上画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开了,你站在窗框上为什么不飞出去呢?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⑶“喝茶水”: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它先离我很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        的小鸟。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瞅瞅我有感受,它真是一只        的小鸟。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        的小鸟。

  ⑷“啄笔尖”:同桌互读。

  ⑸“肩头睡”:作者为什么不惊扰它?他当时有什么感受?

  三、回读一至六自然段

  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了,我们感到它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变了,它越来越亲近“我”、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

  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请找出来。

  3.朗读自己所画的句子。

  ⑴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⑵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⑶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四、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上彼此创造的

  1.教师:不论是大鸟,还是小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是“我”精心呵护它们的缘故)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

  五、拓展延伸

  1.教师: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信赖)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体会。

  六、课堂小结

  因为爱,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大千世界,处处都需要关爱,处处都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的话吧!

  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七、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细腻(ní  nì)        画框(kuānɡ  kuànɡ)        待一会儿(dāi  dài)

  3.用下列词语造句。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先……然后……再……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12

  《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鸟珍珠鸟创造了温暖、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从而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的生动活泼,细腻深刻,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我决定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立为:朗读课文,通过赏析好词好句来理解中心,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首先我让学生感受小鸟的可爱,产生对小鸟的喜爱之情。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珍珠鸟发生的变化,边读边划边写感受。在理解作者与珍珠鸟的信赖关系的建立过程,我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我是作者,你是小珍珠鸟,谁和我谈谈心。同学们根据不同问题,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见解,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主动去与文本对话,获得课文丰富的、多元的理解。在教学中,我让同学们仔细看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让学生驰骋想象,学生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发言不时闪现充满个性、智慧的语言。一幅幅温馨的感人画面浮现眼前,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引出主题: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使感情得以升华。学生说出了“人与小鸟相处得这么友好,真令人羡慕。”等真实的感受,对动物的关爱,对同学、朋友的友爱,对信赖的理解,都在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在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提高了道德的认识,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虽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习,但是我有些地方还是放不开手,做的说的过多.通过这节课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在感受中有所理解,在理解中加以欣赏,在欣赏中进行评价,才会使阅读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珍珠鸟》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课文是怎样具体表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

  3、联系生活体验,感悟事理。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和睦、信赖的境界中,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重点感受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我的。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内涵,明白文中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直入中心,理解“信赖”

  1、板书课题:

  21、珍珠鸟齐读课题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结识的那红嘴红脚、小巧玲珑的珍珠鸟一家吗?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外形的吗?指名说。(大屏幕出示: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指名读,说一说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儿?(可爱、活泼、有趣)

  2、是啊!可爱的珍珠鸟让我们不禁喜爱,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作者冯骥才更是感触颇深。请你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他心底呼唤的那句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大屏幕出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谁也想来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

  4、“信赖”是什么意思?(板书:信赖)

  (信任并依靠)

  二、细品画面,感悟“信赖”

  (一)、文章中写了谁对谁的`信赖?

  珍珠鸟与“我”的互相信赖(1.珍珠鸟对我的信赖;2.我对珍珠鸟的信赖)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作者和小珍珠鸟是怎样彼此信赖,创造出一幕幕美好的境界的?

  (二)感受小鸟对我的信赖。

  1、珍珠鸟其实是一种很怕人的鸟,文中那句话写出了小鸟的怕人?指名说(大屏幕出示: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这样怕人的珍珠鸟最后却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相互信赖,你能在文中找出珍珠鸟对我一步步亲近的句子吗?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3、全班交流。

  哪些地方描写了小鸟对我的一步一步亲近?让学生讨论,教师结合鸟的变化随机点拨:

  (1)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这时的珍珠鸟离作者很远,它很害怕,哪个词看出了珍珠鸟的紧张、害怕?(探)

  这是珍珠鸟在试探作者。板书:试探它会想些什么?师:接着珍珠鸟与我越来越近了?瞧,它又在干什么?

  (3)、指名说,师相机出示

  4、5两段: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A、珍珠鸟都干了些什么呢?指名说。

  B、这是珍珠鸟在和作者嬉戏、玩耍呢!板书:玩耍找一找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起先、渐渐、后来”这些词看出了小鸟和我一步一步亲近的过程。(4)珍珠鸟后来与我完全亲近了,看(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A、指名读

  B、多么感人温馨的画面啊!瞧,插图中的作者看着肩头上睡着的小鸟微笑呢,他会对小鸟说什么?让我们来猜一猜,小鸟会梦到什么呢?指名说

  C、这幅美好的画面你能取个名字吗?(信赖、爱、)板书:信赖齐读这段话

  (三)感受我对珍珠鸟的关爱

  1、我们都知道,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那它怎么会敢做出这些举动呢?(因为信赖作者)

  2、珍珠鸟从怕人,到熟悉人、亲近人,最后完全信赖人,这一切变化都是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的,那么,我是怎么照料、呵护它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有横线勾画出相关语句。

  3、交流。

  (1)体会我对小鸟的细心照顾。

  A、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B、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2)小鸟在与我的亲近过程中我又是怎样对待它的?

  我不去伤害它。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教师过渡:因为“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不惊动它们,所以雏鸟可以在“我”家自由成长;因为“我不管它”,所以即便开着窗子,小珍珠鸟也不会飞走;因为“我不动声色地写”,所以它甚至小家伙用小红嘴“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因为我对小珍珠鸟付出了爱,所以赢得了它对我的信赖。

  (四)、感受“美好的境界”。

  1、教师语言过渡:同学们,鸟和人虽然不能进行语言的交流,但是小珍珠鸟却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与作者进行着情感的交流,彼此信赖着创造出一幕幕美好的境界,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美好的境界(板书:美好的境界)

  2、在这些美好的境界中,哪一处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珍珠鸟趴在作者肩头睡着了。)

  这幅画面、这份情感打动了同学们,也难怪身临其境的作者会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不禁笔尖一动,流淌下一句爱的呼唤。(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生齐读。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真好!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不,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不都需要信赖吗?)

  3、是呀,岂止作者与小珍珠鸟之间有信赖,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请看这样一组画面。(播放一组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画面,乐曲。)

  有了信赖,世界多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有了“爱”,信赖便能永驻人间。因为爱,所以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所以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在大千世界里,何处不需要关爱,何处不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动我们的话吧!齐读:“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想想生活中那些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用“信赖,”的句式,写一两句你的体会、感受。学生写后汇报。

  集体交流,鼓励有创造性的学生:

  (信赖,是友谊地久天长的标志。信赖,是创建友谊桥梁的工程师。信赖,会使我们的家园充满色彩。信赖,是打开和谐美满生活的金钥匙。信赖,虽不是金钱,但比金钱宝贵的多,因为它能使人与人变得理解、宽容。)

  四、全文总结:

  看来,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是啊,信赖是如此美好,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