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篇1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复习资料(一)
古诗(日积月累名言、诗句、谚语和资料袋)
1.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 。
, 。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的“绿”也可以用 、 、
这些字,但作者从“ , 。”这句诗受到启发,决定用“绿”字。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填空。
悠悠天宇旷, 。(张九龄)
,游子久不至。 (杜甫)
明月有情应识我, 。(袁枚)
举头望明月, 。 (李白)
待到山花烂漫时, 。(毛泽东)
滴水能把石穿透, 。
宝剑锋从磨砺出, 。
3.解释诗中的带点词。
明月何时照我还。( )
欲作家书意万重。(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身向榆关那畔行。( )
聒碎乡心梦不成。( )
4.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吟诵不同的诗句。
过年时:
清明时:
中秋 时:
思念时:
送别时:
喜悦时:
下春雨时:
5.读《七律 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一诗中,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 。
在《七律长征》中,毛泽东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写到了( )、( )两条河。
6.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中有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你知道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依据那首古诗创作了这首歌?说出诗名并默写。
积累运用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三国志》陈寿)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刘向)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颜真卿《劝学》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朱熹的《训学斋规》)
6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7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游子:李白。拿浮云比游子,是说他们的行踪都是飘浮不定的。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思念和惆怅。)
8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飘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9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10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
11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斑白了:记不清东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了,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12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谚语):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有志者,事竟成”
13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 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
14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中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的重要。
15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努力下去,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功。滴水: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水,功:功夫和力量,自然:理所当然。
1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练才能形成,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换得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锋:锋利,磨砺:摩擦使其锐利,比喻磨练;苦寒:极端寒冷,严寒。和这句话谚语相似的说法还有:“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等。
17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间要注重诚信。敦:忠厚;笃:忠实。
18孝在于质实,而不在于饰貌:孝敬父母在于内心充满敬意与爱心,而不只在于礼节上做得十分周全。
1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1《卜算子.咏梅》写于1962年冬,意思是: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凌寒霜却盛开花枝艳俏。虽艳俏却不同桃李争春,只把那春消息向人间预报。等鲜花光灿灿开遍山野,那梅花在花丛摇曳含笑。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篇2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一、背诵、默写内容:
1 《走遍天下书为侣》 第10页 第7自然段
2 《古诗词三首 》 第21页 全文、书下注释、译文
3 《梅花魂》 第26页 第13自然段 描写梅花品格的语句
4 《钓鱼的启示》 第60页 第10自然段 父亲告诫我的话
5 《落花生》 第66页 第10、12、13自然段
1、《窃读记》作者:林海音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贪婪地读书,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中心思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英国作家,尤安•艾肯
主要内容:面对孤寂漫长的旅程,作者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戴上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反复读一本书如与老朋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感受,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有百读不厌。
中心思想: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3、《泊船瓜州》(写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
这是一收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4、《秋思》(叙事抒情)作者:唐,张籍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5、《长相思》(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清,纳兰性德
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6、《梅花魂》作者:陈慧瑛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回忆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读到思想诗时,总会落泪;外祖父应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在我回国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绢这几件事。 中心思想: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7、《鲸》(常识性说明文)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8、《新形玻璃》 主要内容: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形玻璃的特点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运用了:举例说明、数字说明、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9、《钓鱼的启示》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了: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物,如:金钱、地位、荣誉…
10、《落花生》(叙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许地山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好处的事。 做人的道理:要学习花生内在秀美,不求虚名,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奉献;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窃读记》
1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走遍天下书为侣》将书比喻为家、故地、另一个人、朋友、伴侣,表达了爱书人与书之间的关系亲密,阅读所带给人的收获和精神享受。
2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作者认为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自己的家,是自己的伴侣,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就像与自己同行的另一个人,不管看多少遍,总能从中发现新东西。
《古诗词三首》
1《泊船瓜洲》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a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的思想感情。
b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秋思》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a全诗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
b“秋风”给人的感觉是萧条、凄凉,在诗中更能表达诗人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和思乡怀亲的心情。
3《长相思》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a这首词叙写了戍边打仗的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里因思念家乡夜不成寐,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b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写将士深夜羁旅野外,离家乡远,行军艰难,下阙写将士夜不成寐、思念家乡。
4这三首诗词都表达了思乡之情,《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写景与叙事相结合,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
直接表达这种感情:
①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
②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间接表达这种感情:
①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
②临走送我墨梅图
③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2课文表面上是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实质上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3“梅花魂”中“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唐代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
《鲸》
1《鲸》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说明方法:
①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②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③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
《新型玻璃》
名称 特点 作用 说明方法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
不易破碎 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变色玻璃 能随着阳光的强
弱而改变颜色 调节室内光线 起着“自动窗帘”的作用(打比方)
吸热玻璃 吸热,阻挡冷空气 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使噪音强度减弱 举例子、列数字、
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形象的说明,
《钓鱼的启示》
1《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终生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
②“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
《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2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作者通过花生的特点,赞美了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品格。
3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