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023-08-14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

  教学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叙述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悟

  1.导入

  星期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以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师生共同读课文,老师正字正音。

  3.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读课文。

  a.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b.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那些?

  c.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a.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b.核心人物是福楼拜。依次出场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学生在书上标记出)

  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客人们都会到这里来聚会。课文着重写了四位作家相会时的言语、行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屠格涅夫——睿智、深沉、平和、不乏激情荡漾。

  都德——机智、善谈、举止活跃、性情活泼。

  左拉——朴实、固执、聪慧、坚强、沉默寡言。

  二.研读与赏析

  1.福楼拜家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以至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是什么原因吸引着众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读一读,并说说那些词语用得好。

  全班讨论明确:

  好客:表现在——一…就…;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博学: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正因为主人热情好客,所以客人们愿意来,更因为主人公博学睿智,“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客人们怎会失去这汲取精神食粮的绝好机会呢?

  作者是怎样描写其他三位作家的呢?这些描写又分别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你知道他们有那些作品吗?

  2.学生在书上勾画出刻画这些作家的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总结初步其性格特征。

  全班讨论总结明确: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才。作品有《长夜》、《父与子》等。

  都德:生性活泼,健谈。作品有《最后一课》等。

  左拉:沉默寡言,性格温和,聪明而坚强。作品有《萌芽》、《娜娜》等。

  三.体验与反思

  1.作者莫泊桑的文学导师是福楼拜,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假设在这个星期天里,四位文学巨匠都在,这时莫泊桑来了,四人会谈些什么?表情如何?莫泊桑又会说什么?他会有什么表情?

  2.延伸作业:将上文整理在作业本上,识记“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2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历城区锦绣川中学  张立美

  教学目标 :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体味莫泊桑在本文中所运用的准确而生动的语言。

  体会行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运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进行写作练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课

  我虽然是第一次踏上长清这块土地,但是,长清人的热情大方、质朴豪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咱班的一位身穿橘黄和黑色相间的上衣的男孩,他圆圆的脸庞上洋溢着微笑,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也遮不住那炯炯有神的目光,让我在这个春暖乍寒的

  了日子里,感到阳光的温暖,你们猜猜他是谁?

  (生答)杨光!

  哪一位是杨光?站起来我瞧瞧,  你们是怎么猜到的?(生谈理由)

  怎样才能更好的刻画人物呢?这一节课我们跨越时空隧道,去拜访一位世界文学巨匠,看看他是怎么作的。

  二、新授:

  (一)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1、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或者向同学着重强调的字词。

  2、用一句话表示所感知到的环境氛围 。如:这是一个…………的聚会。

  3、文学常识简介:

  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

  (二)研读赏析

  (导语 ):这几位文学大师倾毕生心血,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一位都值得永远敬仰。

  1、你最喜欢哪一位?作者莫泊桑是怎样刻画他们的性格的?

  (提示:可从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方法:找一名擅长漫画的同学上讲台划出四位文学家的肖像,学生根据漫画分析人物性格

  教师以福楼拜为例:

  肖像描写:

  蓝色的大眼  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语言描写:

  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

  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动作描写: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 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衣裤鼓起 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和讲一小 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性格特点:博学善辩,热情好客、开朗豪爽。

  以此为例概括其他三位的性格特点:

  屠格涅夫:博学多识,

  都德:开朗活泼 幽默健谈

  左拉:沉默寡言 坚毅聪慧

  2、你认为作者为何能把人物的性格表现的如此鲜明,将人物刻画得那么栩栩如生?

  (同桌之间讨论,教师巡视、倾听、点播。)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下列内容:

  准确的肖像描写

  (1)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皙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

  (2)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

  (3)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

  (4)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补实但很固执的面庞。

  (5)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和性格。

  (6)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

  (7)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墨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8)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  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精彩的语言描写

  (1)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2)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3)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

  (4)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的脸上录打谈话的气氛

  生动的行动描写

  (1)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2)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

  (3)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4)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物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

  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

  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纯客观描写:

  “头颅不漂亮,肥胖的脸,近视眼。”

  (小结):

  (1)抓住了四位作家不同的特 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2)和以往的纯客观描写不同,作者在记叙、描写的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插入了恰切的议论和抒情,这样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的认识这位作家。

  3、品味语言

  (导语 ):文章写了四位作家,每一位作家都有血有肉,生动形象,靠得是作者在抓住人物最大特征和兼顾人物各自性格的同时运用了准确的语言。

  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品读,可用“我发现         用得好,好在             ”来回答。

  (学生思索发言,教师适当点播)

  如:(1)我发现“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的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用得好,好在采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福楼拜热情万分,激情洋溢的神态。

  (2)我发现“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中“迸发”一词用得好,好在用的准确而生动,两块石头撞击在一起,发出了火化。

  三、拓展延伸

  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写一写咱班的一位同学,让大家猜猜他(她)是谁。

  1学生写作。

  2生读作品。

  3问被写者满意与否?

  4其它学生谈优缺点。

  四、本节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

  推荐阅读: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莫泊桑的《羊脂球》

  屠格涅夫的《父与子》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上的特点。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3、体味作者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中提到几位欧洲著名的大文豪的详细介绍。

  2、编列表格,概括地填写课文中描写的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性格特点等内容。

  3、指导讨论,体会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用词的准确。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编列人物一览表。

  2、教师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完成学习“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介绍欧洲文坛大文豪福楼拜着手引入介绍莫泊桑,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释题,引入阅读

  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课题既交代了地点——福楼拜家,又交代了时间——星期天。但事件是什么呢?人物有哪些?让人思考,引人入胜。

  三、初读课文,弄清学习目的

  1、速读课文,辨析下列字词:

  不约而同:(成语)没有经过商量和约定,彼此的行动、言论却完全一致。近义词:不谋而合。

  “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两者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区别在于: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的“合”多指计划、理解相同,不能指不同人的相同行动。“不约而同”的“同”多指不同人的行动相同,也可形容心理活动。

  “琐事”中“琐”偏旁“王”,不能写作“钅”或“口”。名词,指细小零碎的事情。

  “忘乎所以”又作“忘其所以”,成语,指得意忘形到了极点。

  “义愤填膺”中“膺”读作“yīng”,成语,指对坏人坏事的愤恨充满心胸。

  轮廓魅力滑稽荒谬钦佩白皙

  2、分析课文结构。

  ①第2段交代的时间是哪一天?这一段叙述中可以读出哪些要点?

  ②来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的写了哪几位?这几位是不是一起到的?

  ③文章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讨论后并明确:

  ①时间为星期天,一点到七点,这一段表明福楼拜朋友之多,交往之密,在欧洲文坛地位之高。

  ②在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地写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几位不是一起到的,可以从文中找出“第一个来到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和“最后”来说明这一点。小结并点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和描写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情况。文章开头抓住福楼拜住所的陈设,表明他生活简朴、创新的勤奋,然后用“第一个到来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把几位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作家依次推到读者面前,从而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③本文对人物写得最多的是人物各自的肖像、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表现出人物各自的性格。

  四、研读赏析

  1、讨论分析,突破本课学习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分组讨论,填表。

  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围绕课后练习一进行讨论、分析,并将明确结论填入表中。每组指定一人发言,发言重点:第一组—福楼拜,第二组—屠格涅夫,第三组—都德,第四组—左拉。

  明确:福楼拜:热情好客,豪放睿智

  屠格涅夫:博学多识,沉稳持重

  都德:幽默健谈,活泼开朗

  左拉:沉默寡言,聪慧坚毅

  人物各自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答案略,各自所表现出来的性格见上面小结。

  ②比较,在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行动三方面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写哪方面?

  明确:写福楼拜时,侧重其语言、行动描写;写屠格涅夫时,侧重其语言描写;对都德,侧重写他的外貌和语言;对左拉,则侧重于写他的外貌。

  ③讨论,为什么要各有侧重,并举例说明。

  明确: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需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时,人物的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侧重写哪一方面,同时这样写能避免重复累赘,使行文更活,内容更集中,人物特点更突出。如动作描写,福楼拜最突出,着墨多,拥抱屠格涅夫,充满激情说话,在客人面前周旋等,突出他热情大方的性格特点。

  ④作者是怎样突出福楼拜这个中心人物的?

  明确:采用了正衬和直接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这个中心人物。以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作为福楼拜的衬托,突出福楼拜,同时,对福楼拜进行直接描写,集中写他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他的活跃、情感丰富、思想深邃、话语深刻的特点,显示出他的才气,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

  ⑤作者在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例如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些描写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总结、扩展

  我们看到他们的性格迥然不同,但是却个性鲜明,这些得益于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还有几个议论的语句对咱们分析任务形象帮助特别大,些语句更使读者加深了对人物的认识,形象跃然纸上。句子虽不多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请同学门试着总结一下默泊桑是怎样将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或者说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1细观察,抓特点

  2插入议论,抒情

  莫泊桑下笔如有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后,可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六、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写出三位同学(或好友)的不同个性特点。

  要求:

  1、从外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来写。

  2、不少于300字。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4

  课 时 计 划

  备课时间:( )周星期( )

  教出时间:(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

  课题: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内容: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描写手法。

  教学设想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特点,各有侧重地展开描写,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些特点展开描写的。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

  2、学习肖像描写,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资源:习题。对照习题,以提高能力

  教法设计:自学引导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指导学习“自读提示”。

  2.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以下步骤。

  (1)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2)标画出文中刻画的人物,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正音正字。

  魅梧 戏谑 义愤填膺

  (2)要求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

  魅梧 简陋     戏谑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3)文中刻画了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通过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品读理解

  学生细读课文,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描写部分细细体会,准备复述。

  指明学生复述,教师评价。

  四、精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部分,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屠格涅夫的?

  2。讨论、明确:

  写屠格涅夫和福楼拜的见面,先写主客之间的友谊:热烈拥抱,然后加以评论,两位作家内在的思想和共同点,正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从而表现出两人的性格特征。

  写屠格涅夫的动作、语言,则先描绘他“仰坐”,用“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然后加以评论:“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3.讨论:这个部分刻画人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人物一般性的行动、神态等描写,有对主客的共同描写。对屠格涅夫,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福楼拜的神情)。在描写中不断加进作者的感觉和评论。因而能由表面的行动、神态、语言描写深人到内在的思想。

  五、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刻画左拉的部分,并比较:刻画屠格涅夫和刻画左拉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

  板书: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5

  教学设想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特点,各有侧重地展开描写,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些特点展开描写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指导学习“自读提示”。

  2.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以下步骤。

  (1)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2)标画出文中刻画的人物,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正音正字。

  魅梧 戏谑 义愤填膺

  (2)要求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

  魅梧 简陋 戏谑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3)文中刻画了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通过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品读理解

  学生细读课文,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描写部分细细体会,准备复述。

  指明学生复述,教师评价。

  四、精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部分,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屠格涅夫的?

  2.讨论、明确:

  写屠格涅夫和福楼拜的见面,先写主客之间的友谊:热烈拥抱,然后加以评论,两位作家内在的思想和共同点,正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从而表现出两人的性格特征。

  写屠格涅夫的动作、语言,则先描绘他“仰坐”,用“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然后加以评论:“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3.讨论:这个部分刻画人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人物一般性的行动、神态等描写,有对主客的`共同描写。对屠格涅夫,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福楼拜的神情)。在描写中不断加进作者的感觉和评论。因而能由表面的行动、神态、语言描写深人到内在的思想。

  五、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刻画左拉的部分,并比较:刻画屠格涅夫和刻画左拉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作业

  教学设想

  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在学习时,应着重体会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捌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的抒情议论,很好地表现出入物的性格特征,阅读时也应好好体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作者。指明学生回答作者的基本情况(可联系《我的叔叔于勒》)。

  二、指导阅读“自读提示”,掌握课文的重点

  三、学生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1.给疑难字词正音正字。

  魁梧 简陋 魅力 义愤填膺

  2.解释下列词语。

  魁梧 简陋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四、学生垃朗读课文

  五、组织讨论

  1.作者写了几个人物?其中写谁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谁?明确: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写左拉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都德。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6

  教学目标 :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叙述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导入  

  星期天是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以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师生共同读课文,老师正字正音。

  3、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读课文。

  a.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b.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那些?

  c.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a. 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b. 核心人物是福楼拜。依次出场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学生在书上标记出)

  c.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客人们都会到这里来聚会。课文着重写了四位著名作家相会时的言语、行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屠格涅夫——睿智、深沉、平和、不乏激情荡漾。

  都德——机智、善谈、举止活跃、性情活泼。

  左拉——朴实、固执、聪慧、坚强、沉默寡言。

  二、研读与赏析

  1、福楼拜家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以至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是什么原因吸引着众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读一读,并说说那些词语用得好。

  全班讨论明确:

  1)好客:表现在——一…就…;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2)博学: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正因为主人热情好客,所以客人们愿意来,更因为主人公博学睿智,“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客人们怎会失去这汲取精神食粮的绝好机会呢?

  作者是怎样描写其他三位作家的呢?这些描写又分别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你知道他们有那些作品吗?

  3、学生在书上勾画出刻画这些作家的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总结初步其性格特征。

  全班讨论总结明确: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才。作品有《长夜》、《父与子》等。

  都德:生性活泼,健谈。作品有《最后一课》等。

  左拉:沉默寡言,性格温和,聪明而坚强。作品有《萌芽》、《娜娜》等。

  三、体验与反思

  1、作者莫泊桑的文学导师是福楼拜,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假设在这个星期天里,四位文学巨匠都在,这时莫泊桑来了,四人会谈些什么?表情如何?莫泊桑又会说什么?他会有什么表情?

  2、延伸作业 :

  将上文整理在作业 本上,识记“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

  课外阅读五位作家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下节课交流。

  课后记:本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各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感悟人物性格,同时学习作者的人物描写手法。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7

  第14课《福楼拜家里的星期天》

  教学目标

  一、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让学生默读揣摩,比较几个人物不同的写法。

  二、让学生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例如行文顺序、材料剪裁、人物配置等,都可以从课文中得到启发。

  三、课文词语丰富,让学生注意积累。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一课中贝多芬中的任务介绍。如《罗曼·罗兰》

  二、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所写的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点。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对四个作家都进行了肖像描写,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位作家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语言描写方面,四位作家的具体谈话内容,都没有具体铺开来写,只是由作者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对他们谈话的声调仪态,作了不少描绘;对他们的口才,也作了一些评论。在动作描写方面,有详有略,福楼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对他的动作的描写,当然详细一些;左拉的坐相比较特殊,也有较多的笔墨描写;对屠格涅夫的动作描写,只有一句。写四位作家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又往往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三熟读课文,分别概括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肖像

  语言

  性格

  福楼拜

  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

  他的声音特别洪亮,仿佛吹响一把军号。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

  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白皙的脸。

  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

  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都德

  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

  一来就谈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个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探求的十分尖锐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带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和戏谑。

  很少讲话。发出几声:“可是……可是……”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又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四、问题探究

  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后记:要求学生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对四个作家都进行了肖像描写,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位作家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8

  教学目标 : 

  1、 能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 

  3、 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  

  1、

  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 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设计; 

  要体现新课标的理论,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问题。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课文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的描写,知道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 检查预习作业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位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 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1、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教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2、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回答: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对即可)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回答: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3)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回答: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4)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博学善辩。(板书:博学善辩) 

  (5)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6)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板书:热情豪放) 

  (7)“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8)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9)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板书:博学多识  老年持重) 

  (10)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教师总结: 

  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 知识的拓展 

  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品味语言。

  能力目标:能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目标:学习人物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读、探究、练笔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

  1、我们欣赏了贝多芬的音乐,了解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2、出示有关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位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3、简介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识记词语

  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

  补充词语:魁梧简陋 魅力局促白皙 捋胡子脚踝荒谬滑稽2

  2、同学反复朗读

  三、分析人物

  教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同学回答,相互补充,明确:

  (1)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对即可)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3)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博学善辩的人

  动作描写的语句。“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

  2、同学讨论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是什么样的人?

  “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博学多识。老年持重。

  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教师总结: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精华积累

  请同学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记下来。

  四、作业——知识的拓展:

  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写一小段人物群像描写。2—3人,不少于200字。

  板书设计福楼拜————博学善辩、开朗豪放

  屠格涅夫———博学多识。老年持重。

  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0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 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我课前安排学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资料,识记作家的代表作。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资料,再用课件补充资料,落实“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这个目标。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步骤:

  1、作家代表作知识抢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悟写法。

  4、练笔,学习描写人物。第二个步骤是重点,我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掌握这个重点。

  【存在问题】

  1、 时间布置有些匆促,学生讨论、考虑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板书的内容过多,不够简练。

  4、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5、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方: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假如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别,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身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假如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考虑,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1

  教学设想

  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在学习时,应着重体会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捌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的抒情议论,很好地表现出入物的性格特征,阅读时也应好好体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板书课题、作者。指明学生回答作者的基本情况(可联系《我的叔叔于勒》)。

  二、指导阅读“自读提示”,掌握课文的重点

  三、学生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1.给疑难字词正音正字。

  魁梧 简陋 魅力 义愤填膺

  2.解释下列词语。

  魁梧 简陋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四、学生垃朗读课文

  五、组织讨论

  1.作者写了几个人物?其中写谁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谁?明确: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写左拉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都德。2.作者写人物的语言,有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

  明确: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而只是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着重描写他们谈话的声调仪表,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作者在进行行动描写的时候,谁写得详,谁写得略?

  明确:福楼拜、左拉的行动描写较详,都德的行动描写则一笔带过。

  福楼拜是最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左拉的坐姿较为特殊,因此也有较多笔墨的描写。

  4.以写左拉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讨论明确:写左拉,抓住他体质较差,不善言谈的特点。如“他爬了六层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

  描写左拉的肖像时,随处议论点出了他的性格特点:“朴实但很固执”,“聪慧和坚强”,“坚毅”,“十分滑稽和戏谑”。

  6.指名学生概括:作者是如何写屠格涅夫的?

  六、小结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2

  出示相关字词,要求学生将拼音标注在书上,小声读课文,说一说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位作家?

  字词:√魅力(mèi) 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鉴赏(jiàn)√白皙(xī) 白净。√琐事(suǒ) 细小零碎的事。√钦佩(qīn) 敬重佩服。脚踝(huái)滑稽(jī)√戏谑(xuè) 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轮廓(kuò)√捋(luō) 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荒谬(miù) 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博学多识:学问丰富,见识广。√一拍即合:比喻很容易一致。寻欢作乐√忘乎所以:形容因骄傲自满而得意忘形。√义愤填膺(yīng) 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文中出现了几位作家?

  生:四位。

  生:五位。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认为是四位,有的同学认为是五位?

  生:不仅有文中出现的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位,还有作者莫泊桑自己。

  师:对,虽然莫泊桑没有出现在文章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用心观察。那么这几位作家是如何登场的呢?

  生:“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接着来的是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

  师:从这些句子判断,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些作家串连在一起?

  生:时间顺序。

  师:那么,作者莫泊桑和福楼拜是什么关系呢?

  生:福楼拜是莫泊桑的老师。(讲述小学学过的有关内容)

  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福楼拜让莫泊桑写一百篇有关牛的散文。莫泊桑觉得很为难,福楼拜启发他——拉着重物上坡的牛、拉着空车下坡的牛、吃饱的牛、挨饿的牛、被阳光暴晒的牛、被鞭打的牛、休息的牛……都有着不同的神态、动作,你如果仔细观察到了这些内容,把它们记录下来,那么写一百篇文章应当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福楼拜是让莫泊桑去观察,而不仅仅停留在看上。“看”和“观察”是不同的。正是在福楼拜的指导下,莫泊桑努力去观察生活,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小说家。他的创作时期只有短短的十年,却留下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号称法国短篇小说巨匠。……简介其余作家,这些都是当时欧洲及至世界闻名的大作家。

  本文的结构安排同样别具匠心,请问大家这个聚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抢答)

  生:星期天

  师:地点?

  生: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公寓)

  师:出场人物?

  生:以福楼拜为中心,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依次上场。

  师:整篇文章描写的就好像一个舞台剧。舞台就是哪里?

  生:福楼拜家里。

  师:而这些大作家们就象一个个演员一样依次登场,在这里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性格。请看,这是我们书上的插图,描绘了文中各位作家的风采。这里面描绘了五位作家,谁是作者莫泊桑?

  生:后面站立者。

  师:下面我给其余作家标上代号(按从右至左顺序)A、B、C、D,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根据文中的描写,找一找文中的作家各是谁?

  学生说出各自答案,意见出现分歧。

  师:大家意见有了分歧,应当从课文中寻找证明。

  生:A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来,如同风帆一样。

  生:“高卢式的大胡子”是什么样子?

  师:八字胡。

  生:那A可能是屠格涅夫。

  生:不可能,D是屠格涅夫。

  师:为什么?

  生:因为书上说屠格涅夫是“仰坐在沙发上”,所以D是屠格涅夫。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实际上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虽然屠格涅夫和福楼拜是好朋友,但他们的个性是不同?他们的个性各是什么样的?

  读第4节前两句话。

  生:屠格涅夫是个内向平静的人。

  师:为什么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这说明了什么?

  生:屠格涅夫也善于思考。

  师:仅仅是善于思考吗?

  生:也善于观察。

  师:很好,福楼拜呢?

  读,第9节从开头至“往往使人惊叹不已”

  生:他是个个性张扬,热情外向的人。

  师:他还以什么品质令人敬佩?

  生:博学多识。

  师:那么B和C是谁?

  生:B是左拉。书上描写他“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这都符合画上B的样子。

  师:在作者对左拉的描写中,展现了他的哪些个性?

  生:聪慧、坚强。

  师:他的性格仅仅如此吗?请大家注意,当他的话被别人打断时,他有什么表现?

  生:“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师: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什么个性特点?

  生:温和。

  师:那么C就是都德了。但是我们还是要从文中找出能证明我们观点的语句。

  生:“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C是图中胡须和头发最长的。

  师:对,还有什么地方?

  读第6节最后一句话。

  生: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文中他的手势最大。

  师:文中体现了他的什么个性特征?

  生:活跃、好动。

  师:还有什么?

  读第5节。

  师:他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就能勾画出某人的轮廓?

  生:他也关于思考和观察。

  师: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样的?

  生:“贪图享受、寻欢作乐”的。

  师:可见他对于当时社会是什么态度?

  生:痛恨。

  生:厌恶。

  师:我用一个成语概括——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东西》也就表现了一位破产商人的悲惨生活。

  师:莫泊桑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这几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仿佛一幅速写画。我想起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说一位法国画家画一幅肖像画要用四年时间,你用放大镜一照,蓝色的血管和毛孔都清晰可见。你们觉得谁的艺术价值更高?

  生:那位画家。

  师:那么照这样说,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照相机,分辨率越高就越有价值?你们觉得画家也好、作家也好,描绘人物时只需要表现人物的外貌、体型就可以了吗?

  生:莫泊桑的作品艺术价值更高,因为他还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师: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语句。

  生:屠格涅夫“但是不管什么事一经他的嘴讲出来,就都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生:都德“不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

  师:这里作者的用词也很有特色。“几句话”和“轮廓”之间是什么关系?“轮廓”指什么?

  生:简单的线条组成的话。

  师:所以只用几句话就可以表达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也怎么样?

  生:准确。

  生:左拉“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问题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师:对,左位个性温和,但在关键时刻同样也很坚强。在后来法国发生的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报纸上发表《我控诉》一文,痛斥反动政府。结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国,并在那里去世。

  生:福楼拜“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又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朗读第9段。

  师:这两块石头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

  师:福楼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几个世纪,找到相似的事实或格言,可见他的确博学多识,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莫泊桑对他的老师有什么态度?

  生:敬仰。

  师:此处用了“迸发”一词,和前文什么语句相呼应?

  生:“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

  师:正如福楼拜所说的:“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

  今天的作业 就是描绘一位老师或同学,要学习文中的写法,不仅写出他的外貌特征,也要表现出他的个性特征来。周一我们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他所描写的对象。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3

  教学设想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特点,各有侧重地展开描写,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些特点展开描写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指导学习“自读提示”。

  2.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以下步骤。

  (1)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2)标画出文中刻画的人物,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正音正字。

  魅梧 戏谑 义愤填膺

  (2)要求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

  魅梧 简陋 戏谑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3)文中刻画了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通过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品读理解

  学生细读课文,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描写部分细细体会,准备复述。

  指明学生复述,教师评价。

  四、精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部分,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屠格涅夫的?

  2.讨论、明确:

  写屠格涅夫和福楼拜的见面,先写主客之间的友谊:热烈拥抱,然后加以评论,两位作家内在的思想和共同点,正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从而表现出两人的性格特征。

  写屠格涅夫的动作、语言,则先描绘他“仰坐”,用“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然后加以评论:“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3.讨论:这个部分刻画人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人物一般性的行动、神态等描写,有对主客的共同描写。对屠格涅夫,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福楼拜的神情)。在描写中不断加进作者的感觉和评论。因而能由表面的行动、神态、语言描写深人到内在的思想。

  五、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刻画左拉的部分,并比较:刻画屠格涅夫和刻画左拉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作业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4

  教学目标 : 

  1、 能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 

  3、 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  

  1、

  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 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设计; 

  要体现新课标的理论,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问题。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课文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的描写,知道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 检查预习作业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位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 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1、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教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2、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回答: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对即可)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回答: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3)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回答: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4)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博学善辩。(板书:博学善辩) 

  (5)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6)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板书:热情豪放) 

  (7)“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8)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9)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板书:博学多识  老年持重) 

  (10)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教师总结: 

  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 知识的拓展 

  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5

  教学设想

  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在学习时,应着重体会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捌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的抒情议论,很好地表现出入物的性格特征,阅读时也应好好体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板书课题、作者。指明学生回答作者的基本情况(可联系《我的叔叔于勒》)。

  二、指导阅读“自读提示”,掌握课文的重点

  三、学生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1.给疑难字词正音正字。

  魁梧 简陋 魅力 义愤填膺

  2.解释下列词语。

  魁梧 简陋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四、学生垃朗读课文

  五、组织讨论

  1.作者写了几个人物?其中写谁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谁?明确: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写左拉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都德。2.作者写人物的语言,有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

  明确: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而只是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着重描写他们谈话的声调仪表,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作者在进行行动描写的时候,谁写得详,谁写得略?

  明确:福楼拜、左拉的行动描写较详,都德的行动描写则一笔带过。

  福楼拜是最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左拉的坐姿较为特殊,因此也有较多笔墨的描写。

  4.以写左拉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讨论明确:写左拉,抓住他体质较差,不善言谈的特点。如“他爬了六层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

  描写左拉的肖像时,随处议论点出了他的性格特点:“朴实但很固执”,“聪慧和坚强”,“坚毅”,“十分滑稽和戏谑”。

  6.指名学生概括:作者是如何写屠格涅夫的?

  六、小结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6

  教学设想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特点,各有侧重地展开描写,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些特点展开描写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指导学习“自读提示”。

  2.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以下步骤。

  (1)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2)标画出文中刻画的人物,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正音正字。

  魅梧 戏谑 义愤填膺

  (2)要求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

  魅梧 简陋 戏谑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3)文中刻画了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通过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品读理解

  学生细读课文,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描写部分细细体会,准备复述。

  指明学生复述,教师评价。

  四、精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部分,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屠格涅夫的?

  2。讨论、明确:

  写屠格涅夫和福楼拜的见面,先写主客之间的友谊:热烈拥抱,然后加以评论,两位作家内在的思想和共同点,正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从而表现出两人的性格特征。

  写屠格涅夫的动作、语言,则先描绘他“仰坐”,用“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然后加以评论:“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3.讨论:这个部分刻画人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人物一般性的行动、神态等描写,有对主客的共同描写。对屠格涅夫,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福楼拜的神情)。在描写中不断加进作者的感觉和评论。因而能由表面的行动、神态、语言描写深人到内在的思想。

  五、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刻画左拉的部分,并比较:刻画屠格涅夫和刻画左拉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

七年级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7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作家作品,理解文中涉及到的四位作家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写人要抓住人物特点,做到声情并茂,从表情写到人物的内心学习在记叙中插入抒情、议论。

  2、技能:学习写人要抓住人物最有性格特征的地方,兼顾人物各有不同的性格的写法。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写人物产生兴趣,力求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人物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些特点展开描写的。

  2、运用所学的知识实际运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从插图上人物画像的细节,结合课文的描写,判断人物的身份。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学习人物描写要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从校园网上下载一些平时学生活动中的一些照片,例如运动会上的照片;也可让学生带上自己满意的照片,进行展示和运用。

  2.放大书上的有关人物的照片,展示在课堂上运用。

  3.投影、多媒体课件展示桥梁彩图,学生看照片进行人物的刻画,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由学生最喜欢也最盼望的“星期天”进入课堂。

  ——大家每天上学很辛苦,最盼望最喜欢的一天是哪一天呢?

  ——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意识,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提示:可以用有趣的一些词语或影视剧的名称来对一个星期的每一天进行形象概括。

  如:星期一——走向深渊

  星期二——路漫漫

  星期三——雾茫茫

  星期四——曙光在前头

  星期五——明天会更好

  星期六——胜利大逃亡

  星期天——快乐的单身汉

  引入: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中,星期天是最悠闲的一天。那么,在作家莫泊桑的笔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这份好奇,随着作家,走进课文。

  板书课文题目。

  二、介绍作家和作品。

  检查预习情况,学生谈谈自己对文章能够涉及到的作家以及作品的了解。教师适当的予以点拨。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当堂记忆相关的文学常识。

  1、学生展示并讲述自己所知的内容。

  2、教师明确: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3、写作背景: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全文,勾画出你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

  2、(朗读法)注意在读时要在自己心中勾画人物的形象。

  3、出示书上的插图,要求学生判断并写出人物的名称,判断人物具体的性格特征,要求从文中找出语言的依据。(讨论法)

  ——此环节为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引导学生判断人物的名字,既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人物描写的具体的语句;同时,也使学生在阅读时,注意体会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很注意在人物群像中,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兼顾各个人物,做到同中有异,同中显异。

  4、归纳并总结描写人物的语句,以及人物不同的性格。

  ——具体可以借助课后题第一大题。

  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主人)——突出动作描写;

  屠格涅夫:怀着狂热的理想,醉心于文学事业,博学多识——突出语言描写;

  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突出语言和肖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突出肖像、动作。

  ——因为左拉是四个人当中最与众不同的一个,形象特别,个性鲜明,所以作者采取了详写的方式用以突出他的形象。

  5、在对左拉的描写中,你能发觉作者的态度吗?找出具体的语句,读一读。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用议论的方式把自己对人物的主观感受——敬佩之情——融入其中。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6、小结: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四、能力实际运用

  1、拿出自己最满意的照片,展示,然后,同学就着照片上的人物形象进行口头作文,注意提醒学生要抓住人物的性格。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教师展示从校园网上下载的照片,要求学生口头作文,刻画人物的形象。课将其整理为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附.板书设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主人)——突出动作描写;

  屠格涅夫:怀着狂热的理想,醉心于文学事业,博学多识——突出语言描写;

  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突出语言和肖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突出肖像、动作。

  ——描写人物群像,体现性格,同中有异,同中显异。

  ——体现主观感受,运用议论,插入抒情,印象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