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一家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五指,知道五指的名称。
2.通过手偶配对游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知道五指的名称
活动准备:
1.手指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宝宝(教师一份示范用,幼儿人手一份用于配对游戏)。
2.房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做客,看,这是谁的家?我们敲敲门问问看,咚咚咚,门开了,哦———原来是小手一家。
(出示戴好指偶的手)
二、认识五指,初步了解五指名称。
1.师:看,小手一家住着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宝宝)
2.介绍具有明显特征的手指(大拇指、中指、小指)
教师拿掉大拇指上的爷爷指偶提问:爷爷住在哪个手指上?
师:看看这个手指长得怎么样?(矮矮、胖胖)
爷爷住在矮矮胖胖的大拇指上,我们叫它大拇指爷爷,你的大拇指爷爷在哪里?打个招呼吧!
师:那宝宝又住在哪呢?这个手指长得怎么样?(细细小小的)
宝宝住在细细的小指上,我们叫它小指宝宝,你的小指宝宝呢?打个招呼吧!
师:爸爸住在这个手指怎么样?(高高的)
爸爸住在高高的中指上,我们叫它中指爸爸,你的中指爸爸呢?打个招呼吧!
师:妈妈住在无名指上,我们叫它无名指妈妈,奶奶住在食指上,我们叫它食指奶奶。
三、通过配对游戏,巩固对五指名称的认识。
师:小朋友的小手一家在哪?让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宝宝住到自己的小手上吧!
(引导幼儿边戴指偶边说:住在手指上)
师:小手一家亲亲热热住在一起(手指收拢)
师:早上,太阳公公出来了,让我们把小手一家叫醒吧!
大拇指爷爷醒了......
师:大家都醒了,该锻炼身体了:大拇指爷爷弯弯腰,食指奶奶弯弯腰,中指爸爸点点头,无名指妈妈扭一扭,小指宝宝跳一跳。
四、结束部分。
师:做了运动,好累呀,让小手一家休息下吧。
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中指睡了,无名指睡了,小指睡了......
《手指一家亲》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一家人是密不可分、亲密无间的。
话动准备
材料准备:
1.五个人物的头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朋友),教师贴在手指上;
2.大的人物头像(同上);
3.大的手掌图一张;
4.大的五种图案各异的贴纸图谱(手提包、烟斗、扇子、皮球
5.小的五种图案各异的贴纸图谱(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前,五个一组剪开);
6.欢快的音乐伴奏磁带。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出部分
用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贴有图谱的手藏在背后)
师:今天,老师給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谁最聪明。“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是什么呀?(手)
师:拿出你们的小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手是否和谜语是一样的)
分析:猜谜语是最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在猜谜的过程中,幼儿能把自己的思维顷刻间集中起来,对后面的内容产生无限的期盼。
2.讲解部分
教师介绍五指一家。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很快就猜出来了。
师: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家人,是五指一家人,他们谁都离不开谁,他们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用儿歌示范讲解五个手指的名称,教师边讲解边伸出相应的手指。
师:你们看!(教师拿出藏在后面的手,并握拳)这家人来了。
师:食指是妈妈,妈妈有双勤劳的手,每天都把饭菜烧!我们向妈妈问好把!(食指妈妈好)
师:中指是爷爷,爷爷天天练身体,他的本领最最大!中指爷爷好!(中指爷爷好)
师:无名指是奶奶,奶奶每天笑哈哈,经常把我夸!怎么说呀?(无名指妨奶好)
师:小拇指是我自己,我是聪明的乖宝宝,学习本领和文化!小姆指的自己棒不棒呀?(小拇指自己非常棒)
师: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工作最辛苦,最后起床就是他!大拇指爸爸好!(大拇指爸爸好)
教师出示手掌图谱,随着儿歌给五指贴上相应的人物头像。指导幼儿边念儿歌边随老师伸相应的手指。
师:他们一家人特别亲密,他们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晚上到了,他们休息了(五指教拳)?
师:天亮了,他们该起床了,我们一起叫他们起床好吗?大家把手伸出来!边说边把他们请出来。
师幼:食指是妈妈,该起床了!妈妈有双勤劳的手,每天都把饭菜烧!
师幼:中指是爷爷,该起床了!爷爷天天练身体,他的本领最最大!
师幼:无名指奶奶,起床了!奶奶每天笑哈哈,经常把我夸!
师幼:小择指是我自己,起床了!我是聪明的乖宝宝,学习本领和文化!
师幼:大拇指爸爸,起床了!爸爸工作最辛苦,最后起床就是他!
请幼儿再来一次。
分析:
幼儿在教师的语言和图谱的引导下,知道了 “手指一家人”的名字,并感受到了一家人的亲亲热热,其乐融融。由此幼儿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在幼儿的脑海里,一家人生活的特征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3.操作部分
以游戏的情境引导幼儿认识五指的名称;教师边说边在人物头像下面粘上相应的礼物。
师:老师带来了礼物,送给他们每人一个精美的礼物,好吗?
师:你们看!我们送食指妈妈一只手提包。
师:中指是爷爷,我们送他一只烟斗。
师:无名指是奶奶,我们送她一把扇子。
师:我们送小拇指一只皮球。
师:大拇指是爸爸,我送他一条领带。
让幼儿用贴纸自己操作。
师:小礼物都已经准备好了,请你们把礼物也送给他们吧!
师:注意!不要送错哦!
(幼儿开始操作)
分析:游戏给幼儿带来了许多乐趣,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强化,在游戏中乐此不疲。
4.结束部分
(1)总结五指名称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五指一家,你们开心吗?(开心)
师:他们是食指妈妈、中指爷爷、无名指奶奶、小持指自己,还有大拇指爸爸。他们一家人非常热情。
(2)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师:他们得到我们的礼物后,非常高兴!他们一家请我们參加一个舞会!我们现在出发吧!
《手指一家亲》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了解手指的用处。
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手指图片、豆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让幼儿观察老师身体的哪个部位在动,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师:老师身体的什么部位在动?
幼儿:肩膀在动,胳膊在动,膝盖在动,脚在动,腰在动,手指在动······
2、老师伸出一根大拇指——很棒
老师伸出两根手指——耶
老师伸出三根手指——oK
老师伸出四根手指——切切切切切
老师伸出五根手指——拍拍拍(你好你你好)
3、在屏幕中出示六张图片,让幼儿观察
(1)师:让幼儿说一说有几张图片?(六张)
六张图片中有一张不是用手指做的事情,是哪一张?
幼儿:是第三张,用脚在走路
(2)哪一张是用手指在动的?在干什么?
幼儿:第二张图再用手写字(用到了拇指,食指,中指)
第四张图再用手拿筷子(用到了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
第六张图再用手搭积木(五个手指都用到了)
第一张图再用手开门
第五章图是在用手按铃
4、让幼儿自己表扬自己(唱歌的方式)
5、老师讲小故事——五根手指的故事
提问:幼儿喜欢哪根手指?
6、游戏:抓豆子比赛(白芸豆)
老师先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的抓豆子,让幼儿看看能抓出几个豆子,然后用多个手指头去抓,看能抓几个豆子。
让幼自己体验抓豆子,哪些手指合作能抓的最多?(手指全部合作,会抓的更多)
活动延伸:
学习手指操
手指操儿歌:
一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爬呀爬呀爬。
二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跳呀跳呀跳。
三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四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螃蟹,爬呀爬呀爬。
五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花蝴蝶,飞呀飞呀飞。
六个手指头啊六个手指头啊变啊变啊变成老黄牛啊。
七个手指头啊七个手指头啊变啊变啊变成望远镜啊。
八个手指头啊八个手指头啊变啊变啊变成小手啊。
九个手指头啊九个手指头啊变啊变啊变成小钩子啊。
十个手指头啊十个手指头啊变啊变啊变成好孩子坐坐好。
活动反思:
手指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活动紧紧围绕目标来展开。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经验探索未知,想象表现各种有趣的手指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鼓励幼儿大胆参与,从而大大提高幼儿语言表达与动手能力。发展手以及手指的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幼儿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个分支。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这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