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班教案

2023-08-08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发展腿部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2、在学习青蛙跳的活动中,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3、培养自信心,勇敢及关心他人的品质。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练习从高处往下跳。

  活动难点:通过游戏练习双脚并拢、膝盖弯曲从(20—30厘米)往下跳。

  活动准备:

  青蛙妈妈、小青蛙胸饰每人一个,用不同高度的椅子装饰成池塘若干,即时剪贴成的小蝌蚪、荷叶若干,背景及舞蹈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运动)

  A、师:(音乐伴起)暖和的春天来到了,天气真好。小蝌蚪们,来,跟妈妈在池塘里学游泳吧。呀,你们怎么长出了后腿了,让我们动动后腿、蹲一蹲吧……前腿也长出来了,让我们伸伸前腿,往上伸,往旁伸……摸摸尾巴不见了,你们变成了小青蛙了,呱、呱、呱,让我们跳上岸玩玩吧!(幼儿跟着老师跳上岸)

  B、师:宝贝们做的真好!你们知道吗?你们都有一个很棒的本领,那就是我们都会“跳”,可是,今天妈妈想教宝贝们一个更棒的本领,那就是“从不同的高度“岸”跳进“池塘”。你们敢吗?

  二、基本活动

  1、幼儿尝试从不同的高度“岸”跳进“池塘”。

  师:池塘里的水真清呀,我们一起跳下去游泳吧(教师带领幼儿往下跳),呱,游泳喽……

  2、请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跳给大家看,教师再讲解、示范。

  A、请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跳给大家看,要求幼儿注意看他的两只脚和膝盖是怎么做的。

  B、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最后幼儿一起学习。

  3、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的“池塘岸”往下跳水。

  A、要求幼儿说出动作要领。然后练习跳两次,

  B、向幼儿提出高要求(跳的最远)。

  4、游戏“消灭害虫”

  师:嗡嗡嗡……你们看,前面飞来了什么?数数有几只害虫?一、二、三……快跳起来把害虫抓住,呱,(幼儿跳起抓害虫)

  5、游戏“跳荷叶”探索不同跳的动作。

  师:你们看,池塘里有这么多荷叶,我们可以怎么玩呢?跳荷叶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安全、不要撞在一起。)

  6、集体休息:做喝水、睡觉、接电话状。

  7、游戏:“营救小蝌蚪”挑战从更高的高度往下跳。

  A、师:刚才,小蝌蚪打来求救电话,我们请一只小青蛙先去营救,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B、幼儿集体练习从更高的高度往下跳。(幼儿跳进池塘救小蝌蚪,每次只救一只,并对小蝌蚪说一句好听的话。)

  三、放松活动随音乐伴起,青蛙妈妈带领小青蛙跳《我是一只小青蛙》舞,做放松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我以青蛙学本领的情境进行教学,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以趣味性和灵活多样的运动形式,来调动、培养和保持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我先以呼啦圈作为池塘,以蝌蚪变青蛙的方式展开热身运动,幼儿兴趣点很高,接下来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跳出池塘,老师并总结出几种方法如:转身跳、直线跳、变换方向跳、连续跳,引导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再请跳得好的幼儿进行示范,同伴之间的榜样作用能很好的激发幼儿更好的练习,但老师没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有效的总结和适时的引导,老师也没有做示范动作,怕老师的示范动作影响幼儿的创新能力,这样可能会导致幼儿并没有很标准的掌握新动作。

小小班教案 篇2

  智能开发班教案

  A  第一周

  名称:理解对应游戏

  目的:训练宝宝初步理解事物关系,催进宝宝的思维发展

  内容:准备图片:(分别是爸爸妈妈宝宝用的)鞋子(高根鞋、皮鞋、宝宝的鞋)、衣裙子(西装、裙子、宝宝的小衣服)车、床、桌、凳子、眼镜、报纸

  方法:一、走线,

  二、问答游戏:训练宝宝的观察力及注意听的能力

  1以后的每堂课老师都会有问答游戏,老师说“提问”宝宝们就说:“回答”

  提问:今天谁穿了红衣服?回答:

  提问:谁有一个蝴蝶结?等等每个小朋友的特征

  三、主要内容:好,看我们今天的游戏是什么内容(一张张拿出图卡)问小朋友们是什么?然后拿出一家三口的手偶对小朋友们说:谁能把属于爸爸的东西找出来?(可以一次叫2、3个)妈妈、宝宝(一个个找)全部对应好后,让小朋友们一起欣赏、表扬。再打乱一次(加入不相关的图)分组找。

  四、手指操、及相关儿歌:

  五、美劳活动:撕纸(撕出宝宝的花衣服,妈妈的花裙子,鞋子等等,与本课相关的物品

  六、集体游戏:去香港(准备香港的大字在准备好的区域)

  老师扮警察让每个家长带宝宝过关,先问家长:您好,请出示您的证件,您叫什么名字?性别?去香港干什么?再问宝宝,过关的可以去自己的区域(老师事先准备好字卡、香港、游乐场、商场、幼儿园、动物园)配班老师在教具柜边给家长换(用过关的字卡)相应的教具。

  七、自由活动

  八、让小朋友们自己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训练游戏

  九、拍手游戏:

小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对乌龟爬行中翻身的动作感兴趣。

  2、练习动作协调地手膝着地爬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小乌龟翻身的动作,积累相关经验

  2、阳光充足的天气,适合幼儿爬行的户外活动区

  3、挂图16号,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出主题: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这位小客人说要等小朋友猜对谜语了才出来。

  硬壳壳,身上背,四条腿,慢慢爬,遇到祸事把头缩

  3、小乌龟是怎么爬的呀?(慢慢爬)我们来学一学。

  4、天气真好,我们的小乌龟爬出来要去干什么呢,一起来听听看

  二、教师讲述故事

  1、故事里面都有谁呀?

  2、小乌龟在干什么呀?

  3、太阳晒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我们的身体暖洋洋的,很舒服)

  4、我们来看看小乌龟是怎么晒太阳的?

  三、教师演示活动教具,讲述故事

  1、小乌龟晒太阳都做了些什么动作啊?(一起做一做,念一念)

  2、小乌龟在太阳下晒着身体真舒服,不过它遇到什么困难了?

  3、小猫过来了,它有没有帮助乌龟?为什么?

  4、小狗和小山羊有没有帮助它呢?为什么?

  5、最后小乌龟怎么样了?它是怎样翻身的?身体的哪些部位在使劲?

  四、播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故事

  五、游戏“小乌龟晒太阳”,感受阳光的温暖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晒太阳,学学小乌龟爬和翻身。

  课后反思:活动一开始,我先以谜语引出主题人物“小乌龟”。然后边操作图片边讲述故事,并在故事中加了一些动作表演,让故事更加有趣化,孩子们看的听的都很认真,也能初步地理解故事内容。但是在提问时起不到引导性作用,不能达到有效的提问,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吸取经验。

小小班教案 篇4

  美工活动 :漂亮的小面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用面团、废旧材料大胆地创作小面人的各种脸谱,感受变废

  为宝的乐趣。

  2、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美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盘子31个、面团31个、瓶盖20个、扣子20个、笔盖20个小药

  瓶盖20个、吸管31个、鸡毛若干、树枝若干。

  2、成品小面人两个、镜子一面、照相机一只 。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念儿歌,引出没有五官的小面人:

  1、“大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请进来!”

  “猜猜谁进来了?”

  2、出示没有五官的小面人。

  “咦!这个小面人怎么变样了?哦!原来做面人的爷爷生病了,他们想请小一班的小朋友帮帮忙。”

  二、共同讨论怎样变出面人娃娃。

  小朋友快想办法,怎么让他变个娃娃呢?

  三、幼儿尝试如何做面人的脸谱。

  1、老师取出制作材料。

  2、请个能干的小朋友为宝宝装上眼睛、鼻子、嘴巴。

  3、(给小面人照照镜子)“哦,我看到了自己,你们能把我打扮的更漂亮点吗?”

  4、请一个小朋友帮娃娃装上头发等。

  四、请幼儿来制作小面人 。

  1、小娃娃还有许多的同伴没变好,我们一起去帮帮他们吧!

  2、请幼儿讲述怎样先将娃娃的脸变成扁园的脸蛋?

  3、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先将面团压扁,作成娃娃的脸蛋,然后给他们装上漂亮的五官、头发等,教师以娃娃的口吻指导幼儿创作。

  四、 请老爷爷出面,看小朋友制作小面人,邀请爷爷与小朋友合影。

小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的小乌龟因行动缓慢而发生的趣事,体验角色之间(爱爷爷)的亲情。

  2、培养幼儿能根据图片,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讲述故事。

  材料准备和环境创设:

  1、课件《小乌龟看爷爷》

  2、大书《小乌龟看爷爷》、小书《小乌龟看爷爷》

  预设过程:

  一、游戏“快乐的小乌龟”,将幼儿引入活动。

  幼儿以小乌龟的角色走走、跳跳、爬爬,进入活动。

  二、欣赏课件《小乌龟看爷爷》,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PPT1:小乌龟)谁来了?

  师:(PPT2:小乌龟想爷爷)小乌龟想谁了?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PPT3:小乌龟背树)去看爷爷带什么礼物呢?小乌龟想到了什么?这是棵什么树?

  师:(PPT4:树开花)小乌龟走啊走,花怎么了?你发现这是棵什么树?怎么看出来的?

  师:(PPT5:蝴蝶飞)小乌龟继续往前走。谁来了,它们来干吗呀?

  师:(PPT6:花谢结果子)刚才小乌龟走啊走树就开花了,现在走啊走怎么就花谢了,结出苹果来呢?那是怎么回事呢?

  师:(PPT7:小鸟飞)现在谁来看苹果树了?

  师:(PPT8:爷爷和小乌龟)爷爷家到了,爷爷看见小乌龟带来的苹果树心里怎么样?

  师:以后我们去爷爷奶奶家做客,也带上一些礼物,爷爷奶奶肯定很开心。

  三、师幼共同阅读大书,进一步理解故事。

  师:今天我们看的动画片,名字叫《小乌龟看爷爷》,我们一起来看一遍这个故事。

  四、幼儿自主阅读小书,感受小乌龟因行动缓慢而发生的趣事,体验角色之间(爱爷爷)的亲情。

小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学卡比较

  教师:林子中大象和蚂蚁是好朋友,大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帮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蚂蚁坐在大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蚂蚁的身体和大象的身体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的身体小,大象的身体大)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苹果,草莓)

  哪一个水果大呢?我们用圆圈把它画出来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来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体谁更小呢?

  我们用小圆点把他画出来吧。

  2、出示数学卡比较

  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个更大一些呢?

  (1)请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儿相互说一说)

  (2)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请小朋友看这三张图片,你认识他们吗?

  (小鸡,蝴蝶,大象。)

  教师:最大的动物,我们用圆圈画出来,最小的动物,我们用圆点画出来。

  (幼儿说,教师画)

  3、按标记将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

  出示这些图形片:

  (1)这是什么图形片?该回哪个家?

  (幼儿讲,老师操作大图形片,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小图形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2)请幼儿把余下的图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4、游戏活动:《大丰收》

  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区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

  例: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小小班教案 篇7

  活动主题:

  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

  活动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感恩节,虽然这是一个西方的节日,但是这两年在中国的火热程度也是愈演愈烈了。这是由于西方感恩节的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共同之处,加之新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互通加速。感恩节是一项愉快的庆祝活动,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是重叙友情的时刻。在那一天,就是单身一人也总是被邀请到别人的家里,同大家一起分享感恩的欢乐,这正是感恩节的意义所在。在幼儿园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感恩的精神,鼓励孩子发现身边的感动,培养孩子懂得感恩的精神,树立孩子感恩、回报、奉献的意识。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一切关心和帮助自己的人!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未来的生活!

  活动过程:

  1.感知感恩节,老师介绍感恩节的由来。

  (1)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2)感恩节的习俗:在美国和加拿大,感恩节是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在风俗习惯上,食俗有:吃烤火鸡、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甜山芋、玉蜀黍;活动有:玩蔓越桔竞赛、玉米游戏、南瓜赛跑;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集体活动,并有相应的假期2天,在远方的人们都会回家与亲人团聚。现在还形成了豁免火鸡、黑色星期五购物等习惯。感恩节的晚宴是美国人一年中很重视的一餐。这一餐的食物非常之丰富。在餐桌上,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

  (3)制作南瓜饼:为幼儿准备超轻粘土让幼儿制作南瓜饼。

  2.集体唱歌曲并表演手语《感恩的心》。

  师生共同欣赏手语歌曲《感恩的心》,老师交幼儿几个简单的关于爱和心的手语,根据视频共同模仿动作并表演歌曲。

  跟随老师一起去表达感谢:将幼儿分成三组,有三位老师带领,每位老师带领以一组幼儿,送上自己制作的南瓜饼,分别为领导老师,后勤老师、保洁以及食堂的阿姨们表示感谢!

  延伸活动:回家后给爸爸妈妈一个吻,对他们说:“谢谢你们养育了我”。让孩子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用实际行动来感恩。

小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应该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表示感谢。

  2.体会到感谢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谢意。

  4.能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活动准备:

  1.故事《小熊旅行》。

  2.歌曲《感恩的心》.

  3.爱心墙背景、画有红纸的爱心。

  4.剪刀、勾线笔。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小熊旅行》。

  2.根据故事提问。

  ①小熊旅行时都遇到了那些事情需要帮助?

  ②当大家帮助小熊后,小熊是怎样说的?

  ③大家为什么都愿帮助小熊呢?

  3.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

  ①在生活中你都遇到过哪些困难?大家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大家帮你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回答:感动、高兴、开心、幸福……)

  ②有没有哪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却没人愿意帮助你?这时侯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很难过、想哭、生气、着急、害怕……)

  ③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觉得是有人帮助的感觉好还是没有人帮助的感觉好?

  ④看来你们在遇到困难时,都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那我们应该对那些帮助我们的人说些什么呢?(幼儿回答:谢谢你;谢谢你帮助我;真的很感谢你;我喜欢你;你有困难我也愿意帮助你;你真好……)

  ⑤你们现在特别想对谁说声“谢谢你”?请你大声的说出来吧,我想他们会听到的。

  ⑥刚才你们在感谢别人帮助的时候,你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笑眯眯的、开心的、咧着嘴笑……)心情又是什么样的?(激动、快乐……)

  4.现在谁想说说你还特别想感谢谁?(这次幼儿的回答更积极了,内容更丰富了,感激之情更真切、发自内心了。)

  5.除了用语言来表示感谢,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幼儿回答:给关心自己的妈妈唱首歌;亲一下帮自己的小朋友;帮小录音机擦灰尘;给陪自己的小狗拿好吃的;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不让清洁工阿姨那么累……)

  6.教师小结:原来不仅被别人帮助是件开心的事,感谢别人同样也是一件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呀!

  7.通过爱心墙引导幼儿设计爱心将自己特别想要感谢的人或事记录在爱心里并粘贴到爱心墙上(幼儿设计爱心,同时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幼儿每人一张画有爱心的红色纸,请小朋友帮爱心边缘装扮好看然后用剪刀剪下来请你们的爸爸妈妈把你特别感谢的人或事记录下来,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粘贴到爱心墙上去,并和同伴老师一起交流。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活动的设计上采取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方法。让幼儿从知道接受帮助的幸运→把“谢谢”大声说出来→体验感谢别人时的快乐心情→尝试更多表达谢意的方式。从而使幼儿知道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事,而感谢别人同样是件开心快乐的事。并深深体会到感谢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感谢,生活才会更美好。

小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

  2、体验爱和被爱的快乐情感。

  3、培养幼儿从小就要拥有感恩的心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说给孩子的话(录音)课件。

  2、爱心卡、彩笔。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导入活动。

  我们班这么多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小獾的家也是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家,听小獾在说什么?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师:小獾说出了自己的爱,那你们有多爱爸爸、妈妈呢?

  小结:当文明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来。

  2、爱的表达方式。

  师:你们都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更爱自己的孩子,你们听,他们在说什么?

  (1)教师读信

  师: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小结:除了说出来,我们还可以用信传递我们的爱。

  (2)看“相册”

  师:从这一张张相片上,可以看出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一起看一本“爱的相册”吧!请每位幼儿说一句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

  小结:相册可以呈现我们的爱。

  (3)听录音

  你猜爸爸妈妈有多爱你,亲爱的孩子,猜猜我多爱你,山有多高,我就爱你有多少,海有多深,我就爱你有多少,天空有多大,我就爱你有多少。

  小结:录音可以刻录我们的爱。

  3、你对爸爸妈妈的爱

  (1)看录像

  提问: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2)绘画爱心卡

  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很多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爱,把我们的心愿画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

  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并在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爸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