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进校园班会教案范文

2023-08-04

法制进校园班会教案范文 篇1

  班级:

  七年级(7)班

  教师:

  李x

  课时:

  1课时

  (一)、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发挥个人所长编排与法制有关的节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器,从而做到“懂法制,懂道德,无违法,无犯罪”。

  (二)、活动时间

  11月22日

  (三)、活动地点

  教室

  (四)、活动准备

  1、学生排演节目

  2、 电子琴、录相片、CAI、电视机

  (四)、活动内容

  一、主持人宣布开会;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每天早晨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使你安静地来到学校;当你在课堂上汲取丰富的知识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带给你良好的学习条件;当你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购买心爱的玩具时,又是什么使你买到了货真价实的商品?

  对,是法律!法律是生活的保障,法律是幸福的源泉!

  试想,在一个没有法律或者法律不健全的国家里,犯罪分子日益猖獗,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到处坑蒙拐骗,到处杀人放火,那将是一片多么可怕的情景啊!所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懂法制、懂道德、无违法、无犯罪是我们每一名小学生应具备的条件。

  下面我宣布《携手迈向光明大道------法制在我身边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演讲:《争做知法守法小公民》

  同学们:

  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20__年2月1日,《光明日报》报道:河南省一名小学生,因为自己的考试成绩没有科科达到90分以上,回到家后,竟被父母活活打死;长春市一名小学生,因为自己没有被评为“三好学生”,竟把老师打了一顿。这些事例以前我也看过一些,真是令人触目惊心。所以,青少年知法,守法,运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已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

  那么,法律是什么?法律就是一些比较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常常表现为一部部法律。比如,专管国家大事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等,这些法律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安宁,带来了和平……

  经我这么一说,同学们肯定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法律是公平的使者;法律是正义的化身;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是否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对祖国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关系重大。所以,让我们为争做21世纪知法守法小公民而努力奋斗吧!

  三、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1、标志介绍(包括禁止饮用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禁止触摸标志、自然保护区标志、步行街标志、自行车停放标志等)

  2、歌曲《抓贼》

  3、小品《再也不敢了》

  4、绘画《我心中的英雄》

  5、舞蹈《踏浪》

  6、小品《法庭时录》

  7、儿歌《交通法规要记牢》

  8、歌曲《祝你平安》

  五、热点论坛

  1、主持人引入谈话:同学们的表演十分精彩,看来大家对法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我们身边的人对法律也这样了解吗?让我们看看前方记者发回来的报道吧!

  2、观看录像片。

  3、自由论坛。(同学们各抒己见,畅谈看法,提出合理建议,推广法律。)

  4、班主任讲话:同学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你们提出的建议非常有新意,我不禁被你们打动了,我也想高歌一曲,抒发我此时的激动心情。我为大家演唱一首电视剧《便衣警察》里的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希望同学们从小立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法制健全的大国。

  六、在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中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法制进校园班会教案范文 篇2

  教学内容:

  1、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2、使学生了解《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内容。

  3、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平等权所涵概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远离犯罪。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增无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宪法》中的有关规定。

  二、过程

  1、阅读故事小天地

  2、讨论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朗读智慧小法官,提问:你是如何理解平等权的。

  4、阅读法律小讲坛

  提问:平等权包含哪些内容?

  5、阅读法律小博士、法律小实践

  讨论:明明对自己的作品是否享有署名的权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三、布置作业大家就本节课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习本课的感想,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2、受教育的权利

  教学目标: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教学重点、难点:

  1、法律保护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受教育的意识。

  一、教学过程:

  引言: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阅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本课你懂得了什么?

  1、受教育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兴衰

  2、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1)、义务教育制度保护少年儿童少教育的权利

  (2)、全社会都要保证少年儿童实现受教育的权利

  四、法律保护公民平等的享有受教育权

  1、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1)、女孩和男孩一样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家长必须保护儿童的受教育权

  3、什么是义务教育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五、国家、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1、学校保护

  2、国家保护

法制进校园班会教案范文 篇3

  教学目的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知法、懂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学会依法、用法。使学生能够做到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保护自己,依法尽自己的义务。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际上以及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上能够保护、帮助未成年人的机构、部门。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知法、懂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保护自己,依法尽自己的义务,进一步增强法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天天地长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哪些保护呢?

  2、请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

  3、过渡: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离不开父母、家人、老师的保护,我们还离不开法律的保护。

  二、分析案例

  1、出示案例:《法律帮他找回爱》,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

  2、请同学们设想: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小建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3、分组交流:通过分析这个案例,我们有什么想说的。

  4、全班进行交流。

  三、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1、小组讨论:为了保护我们少年儿童,我国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规,签署了哪些国际条约。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进行补充、归纳。

  3、出示《儿童权利公约》,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

  4、全班交流:通过自学,自己对《儿童权利公约》有了哪些了解。

  5、讨论:我国除了制定了法律法规保护少年儿童,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部门保护、帮助未成年人,这些机构、部门有哪些?

  6、请同学做介绍,教师做补充。

  四、开展辨析活动

  过渡:法律法规,就是保护我们的法律武器,我们不仅要了解它们,还要很好地运用它们。

  1、出示教材P49三幅图:

  (1)有人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

  (2)家长未经孩子的同意,看孩子的日记、信件。

  (3)出版社不向儿童云集稿费和样书。

  2、请每四人小组选择一幅图进行讨论,遇到上面的情况,我们该怎样做?

  3、全班进行交流

  4、教师出示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辨析。

  5、教师再创设新的生活情境,请学生进行辨析。

  (1)未经同意,请用同学的照片做广告。

  (2)厂家请同学参与产品推销的宣传活动。

  6、再请同学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大家进行辨析。

  7、小结:通过辨析活动,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好法律武器来保护我们少儿童合法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