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进课堂班会教案范文

2023-07-21

法制进课堂班会教案范文 篇1

  一、主题班会的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班会的活动方式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等形式展开。

  三、班会的理论分析

  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传递和接受信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已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专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负面的影响;三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至关重要。学校教育固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生天天受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天天受着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学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进法制教育课的教学。使学生的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学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观念。

  四、班会活动流程

  案例介绍——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实话实说(讨论)———齐诵——宣布班会结束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学生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青少年学生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青少年学生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讨论题:

  1)年少犯罪就值得宽恕吗?

  2)你怎么样安排假期?

法制进课堂班会教案范文 篇2

  课标内容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联系历史与现实,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从历史素材中提炼概括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教材提供的历史素材中提炼知识并进行系统整理的方法。

  (2)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资料收集和走访、调查活动,让学生体验独立地、多途径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观念,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2)联系历史,今昔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的民主建设、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同中学生有关的法律。

  导入新课

  一、法制建设的成就

  1、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

  2、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

  3、《刑法》的颁布与修订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

  1、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

  3、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小结:

  1、复习提问:本课中能体现我国法制建设成就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2、归纳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知识要点。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