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

2023-08-04

中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回忆生活中的垃圾是如何处理、分类。

  2、了解垃圾中有许多可以回收的物品,他们是如何被处理分类并利用的。

  3、通过实践收集垃圾,分类并在此利用回收物品。

  4、提升幼儿环保意识,让回收物品再次利用。

  活动准备:

  邀请居委会大妈、垃圾回收站的叔叔、联系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环保宣传、建立垃圾回收站的相关箱子等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有哪些?他们都放入哪里呢?垃圾桶的东西都去了哪里了呢?

  2、邀请居委会大妈给小朋友讲解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哪些生活垃圾,小朋友丢入到的垃圾桶里的垃圾被清洁阿姨或叔叔收走后,他们进行了纸张、瓶子等分类,其余送入垃圾场。

  3、邀请垃圾回收站的叔叔给孩子们讲解垃圾的分类,垃圾是如何处理、以及再利用的先进技术。

  4、老师和幼儿一起去幼儿园、社区寻找人们丢弃的有用的垃圾,并在走廊上对瓶子、罐子、盒子等进行分类,建立小小回收站。

  5、向社区的人们宣传自制的垃圾分类宣传单,引导路人行人垃圾要分类投放。

  6、利用回收站里的瓶子罐子进行制作生活用品和美工作品、科学用品等,并丰富其他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兴趣,并提升再利用的环保意识。

  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留心这些还可以再利用的物品,收集、利用他们,保护我们的家园,请从小珍惜资源再利用。

中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 篇2

  为了营造浓厚的生态市建设氛围,根据瑞安市环保局、教育局、共青团温州市委、市少工委和温州都市报《关于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建生态市”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小手拉大手,共建生态市”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我做起,带动全家,推动社会”的活动思路,进一步推进环保教育的深入开展,把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广泛发动全校小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家长和学生讲绿色环保、倡生态文明、创美好家园的良好风尚,推动学生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瑞安生态市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二、活动安排

  (一)20__年11月底印发致全校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各班班主任负责将信发放于每位学生手里,由学生带回家,将环保、文明、和谐的理念传播到家庭、社区,倡议家长学习生态文明,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号召家长在“小手拉大手”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做子女的榜样,自觉改变日常生活中不文明和不环保的习惯,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去。

  (二)20__年3月—4月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绿色环保主题班队会活动。组织全校少先队员开展一次绿色环保主题班队会,引导、组织少先队员如何与家长一起学习文明公约,增强生态意识,养成环保习惯,与家长“手拉手”共建绿色家庭。

  (三)20__年5月组织一次亲子体验活动

  组织学生和家长代表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观瑞安市的生态村,了解生态村的情况,在开展的“小手拉大手,共造生态市”亲子体验活动中,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20__年12月进行一次环保知识普及教育。

  四、五、六年级各班布置一次特殊的家庭作业,由学生将《生态环保知识问卷》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完成答题,按时上交由学校统一评分,并由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同时要求学生将正确答案向家长反馈,从而把生态保护理念和节能减排等知识输给学生,传播到家庭。

  (五)开展环保生活事迹征集与征文活动。

  三—六年级组织一次绿色环保生活事迹征集活动,以征文形式征集家庭绿色环保事迹,并评定“手拉手和谐家庭”。每班先评选1名,并简单写写自己与家人做的有关环保的事迹,再由学校择优一名推荐给瑞安组委会。征文截止日期:20__年2月28日(上交大队部)。

  (六)开展一次环保满意度调查。

  20__年11月—12月在五—六年级开展一次环保满意度调查,由抽样调查的方式,分发学生带回家并指定由家长完成调查表答题,并统一由班主任收回,于20__年11月30日送大队部。

  (七)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学校成立一支“小手拉大手,共建生态市”校园环保小分队,四—六年级每班设立环保行为监督岗,开展环保行为劝诫、监督和评比活动;在校内设立“环保生活意见箱”督查小分队成员,对同学们反应的各类环保问题、不环保行为,定期进行收集整理。

  (八)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课、庆祝活动、节假日等时期,成立“小手拉大手环保小卫士行为队”,设立生态文明监督岗。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深入楼院,对市民不环保行为进行指导。

  三、活动要求

  1.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班级要认真开展“小手拉在手,共建生态校、生态市”系列活动,服务青少年成长,推进生态文明创建的重大举措,精心组织,把活动开展好。20__年5月底将评选先进班级、个人,并向市组委会推选“手拉手和谐家庭”、“环保小卫士”、环保小论文优秀奖。

  2. 结合实际,精心组织

  各年段、各班要根据本年段、本班的实际创造性开展活动,让每一名学生及其家庭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实施过程当中,各年段、各班要做好学生在校外开展活动的组织、安全、秩序等问题。

  3. 广泛动员,注重宣传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机构的重要作用,为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做好活动宣传报道工作,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中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玩沙中让儿自由结伴,培养儿合作游戏的能呼。

  2、培养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3、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儿上肢动的发展。

  教学准备:

  1、儿每人一顶帽子,一双拖鞋。

  2、玩沙工具(铲沙工具(铲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树若干。

  教学过程:

  (一)、提问:

  师讲故事:小鸟住在树木林里很快活……,后来树林被人砍光了。

  提问树被砍完了,小鸟能生活在树林里吗?

  激发儿再造树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铲子要小心,顾前又顾后,铲子别举处太高,以免沙子扬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丢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请老师帮忙。

  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了,才能出沙池。

  (三)幼儿玩沙,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由结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想出各种堆沙山的办法,如铲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紧紧的,不会埸下来。

  在造好的山上种树木,变成树林。

  (四)结束部份

  1、表扬幼儿的造林行为,体验为小鸟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着回教室。

中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甚至是国际上一个重要的、迫不容缓的主题。对于在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我们更应该进行环保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为此设计以“垃圾”为主题的环保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从小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随地扔垃圾是不好的习惯,了解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重点]

  让幼儿懂得扔垃圾是不好的习惯,并且了解如何去保护环境

  [活动难点]

  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习惯是不好的,应该怎样去改正

  [活动准备]

  图片、垃圾、脏水、纯净水、环保小卫士标志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

  1.请教师情景表演,将吃完的东西的垃圾往地上随便一扔走就。

  评析:在教师情境导入的时候激发起了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除了说到公园以外的地方还说到了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是破坏环境的。

  2.师:①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事情?

  ②那你们平时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在公园里玩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随地扔垃圾的人啊?

  ③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1.出示垃圾污染严重的照片

  师:①老师也很讨厌随地扔垃圾的人,这里呀还有一些图片,小朋友一起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

  ②看到这些照片,你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③这些垃圾如果一直放在这里会怎么样啊?

  ④诶?什么味道这么难问?谁来帮我找找是什么?

  2.教师请个别幼儿去寻找难闻气味的来源。(事先准备好发霉的垃圾)

  师:①这些气味又会把什么小动物引过来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一次将图片展示出来,例如:苍蝇、老鼠、蟑螂)

  ②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为什么?

  三、将环保融入我们的生活

  1.师:我们平时很渴的时候要喝什么?(水)

  2.教师向出示脏水和纯净水,并提问。

  师:①你们看这是什么?

  ②这样的水你们要喝吗?为什么?

  ③那么你觉得这杯水为什么会这么脏?(河里有好多垃圾,把水都弄脏了,河里的小鱼也会死掉)

  3.教师出示图片

  师:你们觉得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乱扔垃圾,人们摔倒了)

  4、 怎样保护环境

  师:①原来垃圾这么不好啊,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要不要乱扔垃圾啊?

  ②看到地上,我们要怎么做呢?有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当“环保小卫士”给大家表演一下呢?

  ③这名小卫士真厉害,我们其他小朋友要和他们一样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当个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的美丽。

  ④那你们知道垃圾袋,垃圾箱里的垃圾后来又去哪里了吗?

  教师小结:垃圾袋被环卫工人开的垃圾车运到了垃圾填埋场。

  五、教师简单讲解垃圾流程

  师:你们看照片上就是环卫工人在运垃圾,看他们多辛苦啊,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扫地,然后再把垃圾运走。当垃圾运到了填埋场以后,就埋在地下,等过了很多年以后,就会产生一种沼气,这个沼气和我们平常用的煤气是一样的,可以用来烧饭、烧水,这样垃圾就不回污染环境了,还能变废为宝呢。

  六、结束

  评析:当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前参与活动再到提问幼儿到会吸引到哪些小动物时,幼儿能够正确说出,并且教师配上相应图片使幼儿印象更加深刻。

  评析:教师把问题交给幼儿,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怎样保护环境,教师及时引导,并请幼儿进行表演,这一环节充分展示了幼儿的自主性。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向幼儿简单讲解垃圾的流程,让幼儿对环卫工人和垃圾的处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知道有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

  [课后反思]

  教师通过情景表演将活动很自然的引入,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有引出了问题—

  “乱扔垃圾的这一行为习惯对不对?”通过幼儿讲述他们所见过的行为,知道乱扔垃圾是不对的。这时,教师再出示垃圾污染的照片让幼儿观察,从而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通过让幼儿自己找难闻气味的来源来刺激幼儿的嗅觉,无形中幼儿对垃圾的气味有了排斥,知道垃圾是不好闻的,这会引来许多有细菌的动物,我们应该及时处理它。这一环节教师已经完全展示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自己去讨论喜欢怎样的环境。在最后的环节里,教师简单向幼儿讲解环卫工人和垃圾处理的流程,使幼儿知道有些垃圾是可以再循环利用的。如果教师让幼儿了解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并认识其标志,这样在平日的生活中,幼儿便会分辨它们并做正确处理。

中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2、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个(红、绿、蓝、白)、分类标签(金属、玻璃、塑料,有机物)、一袋准备扔掉的垃圾(纸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壳、易拉罐等物)。图书、照片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筒,引导幼儿讨论:

  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没有用?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垃圾分类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类。

  (1)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这袋垃圾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其分类情况给予肯有或建议。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纸、果、壳、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对土地无危害的?(纸、果壳)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种情况:有机物、金属、玻璃、塑料。

  (2)请幼儿把这些垃圾和分类标签对位。

  (3)请幼儿议论哪些颜色的桶适合放哪类东西?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下面的对应关系:绿色――有机物;白色――塑料;蓝色――玻璃;红色――金属。然后将分类签贴于桶上。

  3.检查幼儿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教师提供若干物品,请幼儿说出应扔到哪里。大家做判断。

  4.把垃圾分类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儿这样去做。

  游戏:送垃圾回家

  1.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垃圾宝宝迷路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送垃圾回家,教师巡回指导。

  3.情感提升: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了,以后我们都要按标志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我们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把垃圾标志投放到生活区,方便孩子认识,并在玩区角活动时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反思

  让孩子们发现我们都喜欢在美丽而干净的环境中居住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