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

2023-11-29

幼儿园中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甚至是国际上一个重要的、迫不容缓的主题。对于在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我们更应该进行环保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为此设计以“垃圾”为主题的环保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从小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随地扔垃圾是不好的习惯,了解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重点]

  让幼儿懂得扔垃圾是不好的习惯,并且了解如何去保护环境

  [活动难点]

  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习惯是不好的,应该怎样去改正

  [活动准备]

  图片、垃圾、脏水、纯净水、环保小卫士标志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

  1.请教师情景表演,将吃完的东西的垃圾往地上随便一扔走就。

  评析:在教师情境导入的时候激发起了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除了说到公园以外的地方还说到了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是破坏环境的。

  2.师:①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事情?

  ②那你们平时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在公园里玩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随地扔垃圾的人啊?

  ③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1.出示垃圾污染严重的照片

  师:①老师也很讨厌随地扔垃圾的人,这里呀还有一些图片,小朋友一起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

  ②看到这些照片,你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③这些垃圾如果一直放在这里会怎么样啊?

  ④诶?什么味道这么难问?谁来帮我找找是什么?

  2.教师请个别幼儿去寻找难闻气味的来源。(事先准备好发霉的垃圾)

  师:①这些气味又会把什么小动物引过来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一次将图片展示出来,例如:苍蝇、老鼠、蟑螂)

  ②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为什么?

  三、将环保融入我们的生活

  1.师:我们平时很渴的时候要喝什么?(水)

  2.教师向出示脏水和纯净水,并提问。

  师:①你们看这是什么?

  ②这样的水你们要喝吗?为什么?

  ③那么你觉得这杯水为什么会这么脏?(河里有好多垃圾,把水都弄脏了,河里的小鱼也会死掉)

  3.教师出示图片

  师:你们觉得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乱扔垃圾,人们摔倒了)

  4、 怎样保护环境

  师:①原来垃圾这么不好啊,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要不要乱扔垃圾啊?

  ②看到地上,我们要怎么做呢?有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当“环保小卫士”给大家表演一下呢?

  ③这名小卫士真厉害,我们其他小朋友要和他们一样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当个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的美丽。

  ④那你们知道垃圾袋,垃圾箱里的垃圾后来又去哪里了吗?

  教师小结:垃圾袋被环卫工人开的垃圾车运到了垃圾填埋场。

  五、教师简单讲解垃圾流程

  师:你们看照片上就是环卫工人在运垃圾,看他们多辛苦啊,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扫地,然后再把垃圾运走。当垃圾运到了填埋场以后,就埋在地下,等过了很多年以后,就会产生一种沼气,这个沼气和我们平常用的煤气是一样的,可以用来烧饭、烧水,这样垃圾就不回污染环境了,还能变废为宝呢。

  六、结束

  评析:当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前参与活动再到提问幼儿到会吸引到哪些小动物时,幼儿能够正确说出,并且教师配上相应图片使幼儿印象更加深刻。

  评析:教师把问题交给幼儿,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怎样保护环境,教师及时引导,并请幼儿进行表演,这一环节充分展示了幼儿的自主性。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向幼儿简单讲解垃圾的流程,让幼儿对环卫工人和垃圾的处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知道有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

  [课后反思]

  教师通过情景表演将活动很自然的引入,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有引出了问题—

  “乱扔垃圾的这一行为习惯对不对?”通过幼儿讲述他们所见过的行为,知道乱扔垃圾是不对的。这时,教师再出示垃圾污染的照片让幼儿观察,从而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通过让幼儿自己找难闻气味的来源来刺激幼儿的嗅觉,无形中幼儿对垃圾的气味有了排斥,知道垃圾是不好闻的,这会引来许多有细菌的动物,我们应该及时处理它。这一环节教师已经完全展示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自己去讨论喜欢怎样的环境。在最后的环节里,教师简单向幼儿讲解环卫工人和垃圾处理的流程,使幼儿知道有些垃圾是可以再循环利用的。如果教师让幼儿了解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并认识其标志,这样在平日的生活中,幼儿便会分辨它们并做正确处理。

幼儿园中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2、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个(红、绿、蓝、白)、分类标签(金属、玻璃、塑料,有机物)、一袋准备扔掉的垃圾(纸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壳、易拉罐等物)。图书、照片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筒,引导幼儿讨论:

  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没有用?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垃圾分类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类。

  (1)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这袋垃圾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其分类情况给予肯有或建议。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纸、果、壳、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对土地无危害的?(纸、果壳)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种情况:有机物、金属、玻璃、塑料。

  (2)请幼儿把这些垃圾和分类标签对位。

  (3)请幼儿议论哪些颜色的桶适合放哪类东西?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下面的对应关系:绿色――有机物;白色――塑料;蓝色――玻璃;红色――金属。然后将分类签贴于桶上。

  3.检查幼儿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教师提供若干物品,请幼儿说出应扔到哪里。大家做判断。

  4.把垃圾分类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儿这样去做。

  游戏:送垃圾回家

  1.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垃圾宝宝迷路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送垃圾回家,教师巡回指导。

  3.情感提升: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了,以后我们都要按标志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我们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把垃圾标志投放到生活区,方便孩子认识,并在玩区角活动时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反思

  让孩子们发现我们都喜欢在美丽而干净的环境中居住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