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
3.通过学文,学习妈妈热心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学文,学习妈妈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日记】你了解它吗?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出示:24日记两则)
二、学习生字
要读好课文,先得过生字关。
【出示:带音节生字】多形式读。
【出示:不带音节生字】多形式读。
【出示:生词】多形式读。
生字会读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记的?把你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三、读书——说话
现在我们读课文,老师对同学们读书没有更多的要求,我也不问你们问题,什么问题也也不问。只有一个要求:读完了,你有什么话要说吗?说什么呢?说你的感想,说你的理解,也可以说你的疑问。
咱们试一试,以后养成一个习惯,读完了就应该有话要说。
接下来我们一边读一边想:我要说什么?
现在开始读,怎么读都行。
读完了吗?还想读吗?真好,好孩子就喜欢读书。哪些同学愿意来轮读一下第一则日记?【出示:第一则日记】
一起读。
【出示:第二则日记】哪些同学愿意来轮读一下第二则日记?
一起读。
都读过了,老师想问一下,有谁敢举手,说我是全班读得最好的?
她这么说是骄傲吗?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胆量的孩子!我们请她读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段】
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课文中的我梦想成真了吗?结果妈妈送她什么礼物呢?(她的梦想没有成真,因为妈妈的礼物是一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一个红书包,还有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就是没有她心爱的'裙子。)
她的梦想没成真,结果心里真不是滋味,哪里能看出来?【出示:最后一自然段】谁能读出感情?【出示:不高兴】
四、指导写字
【出示:我会写】同桌互读,并说说可以组成什么词?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这8个字可分成几类?为什么这么分?【出示:按偏旁可分为4类:女字旁为一类,日字旁为一类,有“分”字的“份、粉”为一类,“读”字为一类。】
师范写“姑、娘、妹”。【出示:动态笔顺】(提醒学生女字旁的横变成提,生先书空,再在书上描红。)
(同样方法指导书写“昨、晴、份、粉、读”。)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上节课我们是读书——说话,这节课我们是读书——提问,来个问答大挑战,行吗?
二、读书——问答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围绕课文内容,你能对其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吗?
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哪个同学来提问?
预设:
【出示:阿英妹妹是个怎么样的人?】(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家住贵州山区。她很勤快,帮妈妈干活,也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
【出示:你们认为妈妈小气吗?】(妈妈不小气。因为她一直寄钱帮助阿英读书,阿英穿的衣服和路费也是妈妈寄去的;六一节那天,妈妈买了连衣裙,一个红书包,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送给阿英,所以妈妈不小气。)
【出示:第二则日记中的我做了一个什么梦?】(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那条裙子,她没让妈妈买,她把钱省下来买书送给苗家小姑娘。)
三、学习日记格式
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写日记要写明【出示: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情况】。
四、练习写日记
你们觉得我们班谁最聪明?为什么?
同学们说的对吗?坏习惯要改正!接下来把刚才同学们讲的话用日记的格式记下来,就成了日记。
试一试,写一写,行吗?
先写他的外貌,接着写他的聪明,最后写他不好的地方,按这样的顺序,开始。
五、展示日记
板书设计:
日记梦想心情
第一则穿上白纱裙不高兴不买白纱裙爱心
第二则省钱买书
送给苗家小姑娘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借助字音,初读课文。
2、运用识字经验,识记生字。
3、初步接触日记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2、掌握日记的格式和内容来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一些“心里话”“悄悄话”是吗?有时这些悄悄话不想对别人说,只想把它写下来,这就是“日记”。今天,老师就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小女孩的两篇日记,看看她有什么“心里话”。
板书:日记两则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能借助字音,读通顺。
2、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3、(课件出示)师生合作,找出识记方法。
换偏旁:作—昨 沙—纱 份—粉 科—料
加偏旁:奇—寄 未—妹 次—羡
要注意:“慕”的下面不是“小”字。“套”字的笔划规则。
4、师随机抽读卡片,巩固识字。
三、借助经验,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拼读字音,找出分析字形的方法。
2、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本课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除了“昨”字,都是熟字加偏旁。
3、生字组词比赛,看谁说得多。
4、开火车练读。
5、师范写生字,生注意观察。
6、生临写,是巡查。
四、复习巩固:
1、做课后“看看写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简单说说:“日记”写的是个人的什么内容?
五、作业:
朗读课文,记住日记的书写格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读好人物不同心里的情感表达。
3、学会写日记。
4、能从故事中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使学生在学文基础上体验“爱”和“被爱”的幸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生字卡片,朗读课文:
1、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试说说日记写了些什么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第一篇日记,找出我写日记的时间、天气、掌握日记的格式:日期、星期、天气。让学生自己说说以“今天”为例的书写格式。
2、第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是真实的吗?从“我”的梦中,可以看出小女孩的什么心思?她对那条裙子有怎样的感情?(期盼)指导朗读。
3、可是“我”的希望实现了吗?我没得到想要的东西,心情怎样?引导学生用失望的语气读第二段。(课件出示插图)
4、妈妈不但没给“我”买裙子,还把礼物分给了谁?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你的心情又会怎样?(用疑问、生气的语气读)
5、同学们,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一起翻开“我”的下一篇日记。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妈妈这样做的理由?
6、谁来说说:“阿英妹妹”是谁?妈妈为什么那么关心她?妈妈都是怎样帮助她的?(介绍贵州山区,让学生体会到这样做的理由)
7、阿英是个怎样的孩子?(勤快、好学)用叙述的语气读。
8、“我”又做了个梦,这回又梦到了什么?这次“我”对裙子的态度有转变吗?我的梦境中还出现了什么人?我们一起在干什么?
9、通过这个梦,说明了我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我”还会生妈妈的气吗?“我”理解了妈妈吗?
10、引导学生用幸福、渴望语气读第三段。
三、教学回顾: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情绪的.变化。
2、思考讨论: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我得不到自己喜爱的裙子应该生气吗?想一想,今后的我会有什么思想与行动上的变化与进步?
四、作业设计:
学会这篇课文后,把你的想法和感受也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
五、板书设计:
梦裙子—— 失裙子—— 见到阿英—— 梦跳舞
(希望)——(失望)——(理解)——(希望)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小学生在读了一些文章、认识了一些字之后,他们便更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们感兴趣,并产生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冲动。《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法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许,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一点儿自己。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流程】
一、识字写字
1、认读生字:
借助拼音读一读果实和树叶里的生字,再自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认识生字。教师出示带生字的词句,让学生朗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让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奇──寄、分──份──粉、少──纱、斗──料;作──昨、沙──纱。
3、组词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可以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如,学生手则、昨天、纱布、寄信、水电费。还可以一字组多词。如,粉条、面粉、粉刷、粉身碎骨;颜料、材料、料事如神;手套、圈套、套装;寄存、寄托。
学生组词之后,再完成课后的看拼音写词语。
4、指导书写:
⑴ 巩固读音: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容易读错的字较多,建议书写前指导学生反复读一读,以巩固读音。特别是“昨(平舌音)、娘(声母是鼻音)、晴(韵母是后鼻音)”三个字,建议再次领读几遍。
⑵ 观察发现:
同结构:八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同偏旁:昨、晴;姑、娘、妹。
同部件:份、粉。
⑶ 重点讲解:
女字旁:撇点的“撇”要长,“提”不能超出右边的撇。
日字旁:相对瘦长一些。
二、朗读感悟
朗读本课,要重点领会作者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并对日记的内容和写法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1、自由朗读。抓住“‘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悟。读第一则日记,要注意指导点拨学生,因为“我”的梦想没有实现,心里埋怨妈妈,因而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最后一段朗读的难度较大,要多指导。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如,“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并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读第二则日记,可以让学生思考:“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同时指导学生把“我”梦中开心的事,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3、比较朗读。比较一下这两则日记内容上和情感态度上的不同。思考: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4、教师出示日记格式,并启发学生: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写出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或自己特别想记下来的话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
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实践活动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日记(篇数不限)。
提示:
1、今天你做了什么?
2、你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什么?
3、你最想干什么?
4、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是高兴、伤心还是后悔……
要让全体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日记的机会,培养他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愿望,体验写话的快乐。可以指名上台朗读,或在学习园地里展出,在“语文园地”的“展示台”展示。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
1、认读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果实和树叶里的生字。
3、再自读课文。
4、在朗读中进一步认识生字。教师出示带生字的词句。
5、让学生朗读。
6、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7、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让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奇──寄、分──份──粉、少──纱、斗──料;作──昨、沙──纱。
8、组词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可以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如,学生手则、昨天、纱布、寄信、水电费。还可以一字组多词。如,粉条、面粉、粉刷、粉身碎骨;颜料、材料、料事如神;手套、圈套、套装;寄存、寄托。学生组词之后,再完成课后的看拼音写词语。
二、指导书写
1、巩固读音。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容易读错的字较多,建议书写前指导学生反复读一读,以巩固读音。特别是“昨(平舌音)、娘(声母是鼻音)、晴(韵母是后鼻音)”三个字,建议再次领读几遍。
2、观察发现:
同结构:八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同偏旁:昨、晴;姑、娘、妹。
同部件:份、粉。
3、重点讲解:
女字旁:撇点的“撇”要长,“提”不能超出右边的撇。
日字旁:相对瘦长一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经常写日记,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位小朋友的日记好吗?
二、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抓住“‘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悟。读第一则日记,要注意指导点拨学生,因为“我”的梦想没有实现,心里埋怨妈妈,因而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最后一段朗读的难度较大,要多指导。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如,“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并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读第二则日记,可以让学生思考:“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同时指导学生把“我”梦中开心的事,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3、比较朗读。比较一下这两则日记内容上和情感态度上的不同。思考: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4、教师出示日记格式,并启发学生: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写出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或自己特别想记下来的话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实践活动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日记(篇数不限)。
提示:
1、今天你做了什么?
2、你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什么?
3、你最想干什么?
4、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是高兴、伤心还是后悔……
要让全体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日记的机会,培养他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愿望,体验写话的快乐。可以指名上台朗读。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学习默读。
3.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能阅读浅近的童书,向往美好的情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有学写日记的兴趣,有表达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在听中投入阅读思考:
听老师读第一篇日记,想想说说: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妈妈会做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学习根据词句和图画从已知猜测将会发生的事。预测没有对错,而是有意识的阅读,让自己跟文本很快建立关系。预测文本的发展能帮助学生投入阅读。)
二、在读中初步感知课文:
读课文,提要求:
1.读准字音,读正确;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完成字词检查,初步感知文体特点)。
三、在讨论中把握课文的特点: 回忆上节课学的日记的特点,讨论这两篇日记的特点。
(可提出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这两边日记都写了“我”的梦,而两个梦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两幅插图也表现出“我”的不同的心情)
四、学习在默读中思考:
1.默读课文后说说:妈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2.“我”对妈妈的看法变了,心情也变了,“我”想做什么?重点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3.我们可以用哪些具体行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五、在扩展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一起读绘本《凯琪的包裹》。
在环衬中发现“一九四五年五月的美国印地安纳州曼菲尔市”和“一九四七年五月的美国印地安纳州曼菲尔市”的不同。体会“你们的友谊不但填饱我们的肚子,也振作我们的精神。”
2.说说课文中的阿英面对帮助是如何做的,《凯琪的包裹》中凯琪面对帮助是如何做的?
3.游戏:促膝谈心:面对帮助你的人你会怎么做?
(学习文本与文本连接,文本与生活连接)
六、按照日记的格式试着写一篇日记:
1.说说日记的格式。
2.如果写一篇昨天的日记,说说你怎么写?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今天我进行的是小学低段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写字这一环节的说课。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生僻的课型说课,我只是想做个尝试,再次提醒我自己,要重视小学低段年级写字课的教学,要把它作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选择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24课《日记两则》中的七个生字:份、粉、昨、晴、姑、娘、妹。本课七个要写的字中,容易读错的字较多,特别是“昨(平舌音)、娘(声母是鼻音)、晴(韵母是后鼻音)”三个字。七个字都是同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两组同偏旁的字,分别是“日”字旁:昨、晴和“女”字旁:姑、娘、妹。一组同部件的字:份、粉。课程标准在写字方面,对低段年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打好硬笔字的书写基础,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根据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通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来观察字的结构。掌握“份、粉、昨、晴、姑、娘、妹”这七个字的规范书写,把字写得匀称,端正,优美。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3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围绕这几个教学目标体现的教学重点是:规范书写份、粉、昨、晴、姑、娘、妹七个字。教学难点是:“女”字旁的书写。
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解决重难点,我主要采用的是观察与示范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主动参与观察 ,乐于研究,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我的实际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 读字:这也是这节写字课课前引入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把要写的字读一读,目的就是让学生感知生字,会认生字。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因为这七个字都是学生以前都会认的字,在这里只是一个复习巩固的作用。我设计的是让学生先扩词再把我事先写好的扩词读一遍,让学生充分感知生字。
二 整体初步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我先让他们按结构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七个字,通过观察,得出以下结论:七个字都是同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两组同偏旁的字,昨、晴和姑、娘、妹,一组同部件的字:份、粉。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会让孩子们继续观察这七个字的共同点,得出他们偏旁都在右边,而且都是左窄又宽的字。通过这样的整体观察,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归纳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要贯穿在整个低年级阶段写字教学之中的。
三 具体指导过程
指导过程是这节写字课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几个小步骤。
1观察。
观察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观察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字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这一次是对每个字的细微观察。我把它们分为三组(1)份、粉(2)昨、晴(3)姑、娘、妹我会尊重孩子们的意见,先观察他们认为最难写的字。通过我平常课堂教学的经验,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会选择第三组。第三组的字比较复杂,其中的女字旁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首先,我让孩子们回忆“女”字的写法,平且书空,复习女字的笔顺。那么,孩子们,你们看,女字旁和女字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乘机追问,引导他们对女字旁细微观察。得出结论:女字作为偏旁的时候,第三笔一横就会变成一提,而且提不能超过第二笔撇。我又接着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逊与谦让也同样体现在我们汉字文化之中。笔画的穿插照应,更能体现汉字的形体美。接着,引导孩子们观察除去女字旁剩余的部件在田字格所占的位置,让孩子们自己用清楚明白的话讲清楚。观察与分析表达相结合,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述观察的结果,借以检查观察是否正确,是否到位。观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写好字的前提与基础。我会始终把它贯穿于写字教学的全过程。
2 书空。
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书空就是一个最好的练习方法。此时,我出示一个flash写字课件,学生一边跟着念笔画名称,一边举右手竖食指按一定的顺序书空带女字旁的几个生字。
3 示范 。
在写字教学中,对重点字要示范指导。我会在事先准备好的田字格里示范“娘”字。并且一边写一边讲解,对学生也提出要求,认真听,仔细看,用手写。提醒学生女字旁:撇点的“撇”要长,“提”不能超出右边的撇。要和女的写法进行区别。同时再一次提醒学生女字旁正确的笔顺。我会用彩笔把难写和易错的笔画描出来,以提醒学生注意。
四 练习
学生的练习是在我指导完一组字后进行的。也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姿势检查 课程标准对低段年级的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前检查每位学生的写字姿式和执笔方法,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学生在做好写字课的准备后,我会让他们背儿歌“两肩齐平坐端正,头正腰直两脚分,笔杆紧靠虎口里,‘一尺’、‘一拳’牢记心”。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摆好写字姿势。我会在他们写字的时候逐一检查。
2巡视指导 在写字前提出要求:最基本的就是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合理,用新课标的话 :必须规范、端正、整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我巡视指导。首先是巡视写字比较困难的同学,虽然在书空的时候能按一定笔顺写,但在练习的时候可能就会出问题。对这类的孩子,我选择的是手把手的指导,尽量保证他们把字写规范。然后是巡视特长生,这类孩子在笔顺,结构方面掌握得比较好,重点指导他们运笔的方法。最后是全班巡视。如发现共性的错误要加强指导,这个时候我会让全班同学停下来听老师指导,再练,再检查。如果是个别出现了问题我就个别检查,不去浪费全班同学的时间。
五 评价
写字课中的评价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它应该是贯穿在整个课堂之中的。我这里主要说的全班性的交流与评价。首先让他们自己评价,在认为写得好的字的下边画上小五角星,然后是同桌互评,同样是用画小五星的方式表扬。最后就是在展示台前展示。我会选择在巡视时就目测好的有代表性的孩子的字进行展示。我会问孩子们:“请你们来找找这些字好在哪里?” 通过这样的评价,能再一次让学生对自己书写的字和别人的字进行比较,对字的结构加深了印象,鼓励学生重新写或找写字好的同学示范,由“求其对”向“求其好”发展。这样,学生既知道怎么写,又发扬了教学民主。同时,在写字教学渐进中培养了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又发挥了群体效益,收到提高写字教学的整体质量的效果,从而在书写上又上了一步台阶。这样做也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刚才我讲的只是“姑、娘、妹”这一组字的学习与指导过程,其余两组字我会用同样的方法完成我的教学。
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课堂写字氛围,同时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增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达到了有效的思想教育。郭沫若曾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使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总之一句话,只要我们做到了持之以恒,就会把字写好。学生也只有把字写认真了,才算是认真学习了。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7
设计理念:
1,《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和写字技能,教学环节中应该适当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要选择自己难记的字重点记,力求识用结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4,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写日记的兴趣,能按格式写日记.
教学难点: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日记的格式,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小考验:请你连一连.(课件)
《小壁虎借尾巴》 寓言
《坐井观天》 古诗
《赠刘景文》 童话
《山行》
2,板书课题《日记两则》,学生读题,相机教学"则".
3,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提醒读书姿势)
自读提示(课件):
1,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日记的格式与我们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3,想想这两则日记记录了什么
(二),自读情况反馈.
1,读完了课文,谁愿意告诉大家这两则日记写了什么
2,指名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出示课件)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适时评价.
5,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记忆字形.平时我们记字形都有哪些方法 将你认为最难记的生字在小组里与同学们说一说.
6,小组汇报学习方法,集体共享.
7,组词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三),指导写字.
1,学写"份","粉".
2,将"份"和"粉"在书p114临一遍,写二遍.(提醒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书写.)
3,指名上台展示,学生评价.(师给予星级评价.)
4,挑战学习.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分组合作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得连贯.
2,这两则日记,小作者分别是什么时候写的
3,课文中的"我"在"六·一"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同桌交流.
4,集体汇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梦裙子 高兴 失裙子 失望)
5,小女孩失望了,心中还有太多太多的疑问,谁来帮帮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见阿英 理解)
6,7月22日,"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
(板书:梦送书 希望)
7,学到这里,你喜欢日记中的谁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身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有,你准备怎样给他一些小小的帮助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你们像小女孩和她的妈妈一样这么富有爱心.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写日记.
六,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将今天所学的生字收集到自己的识字成长记录袋中.
3,搜集关于帮助他人的格言,俗语.
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梦裙子 失裙子 见阿英 梦送书
高兴 失望 理解 希望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教案设计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读的训练和指导,作文教学中,我的第一感受是要想办法使他们有内容可写,我觉得写日记也一样,只要有了内容,剩下的就好办多了,怎么样让孩子写日记有内容呢?我就想到了把平常看到的东西拿到课堂中来,作为具体的教学材料。
【学习目标】
1、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人为乐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写日记。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读通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2、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了解日记是怎么回事。
3、日记格式图。
4、准备日记本。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写两个字,你了解它吗?(师板书:日记)
生1:日记。
生2:把做过的事情记下来。
生3:把一些好事写下来。
生4:把我们出去游玩过的地方写在本子上。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揭题:24 日记两则,并板书)
二、读书──说话
师:现在我们读课文,老师对小朋友读书没有很多要求,我也不问你问题,什么问题也也不问。只有一个要求:读完了,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吗?说什么呢?说你的感想,说你的理解,也可以说你的疑问。行不行?
生:行。
师:咱们试一试,以后养成一个习惯,读完了就应该有话要说。好不好?那接下来我们一边读一边想:我要说什么呢?还有一个情况,老师认为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一读书就要拿起笔来。现在开始读,怎么读都行,默读可以,朗读可以,两个人一起读也行,小组一起读也行。
(生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还想读吗?真好,好孩子就喜欢读书。那么谁想起来大声读?现在请举手的同学站起来读,读完了你们就坐下,想读下面的同学就赶紧站起来,争取机会哟,读书的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第一段开始读,
(举手的同学读第一、二段)
师:好,想读的站起来,你们接着读第三、四段。
(生读这两段)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动作慢了点,刚才没有争取到机会,现在请没有读过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把机会让给你们,你们要不要大家帮忙啊?
生:不用。
师:好,刚才读的同学都坐下,你们几位读第二则日记开始!
(生读第二则日记的第一段)
师:现在全部都读过了,我就想问一下,有谁敢举手,说我是全班读得最好的?
生:我是全班读的最好的!
师:她这么说是骄傲吗?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胆量的孩子!我们请她读最后一段。
(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读得真不错,好,现在谁想说话呢?想说就举手。
生1:第一段有一个字不认识。
师:这个不认识的字你作上记号了吗?
生1:我圈出了。
师:非常好,把难读的字圈出是个好习惯。同桌愿意帮他吗?
生2:我愿意。那是个“投”字,“tóu”。
生3:课文中说,今天是我的节日,我想问是什么节日?
师:哦,这个同学提了个问题,我想,这问题暂时先记下,等会你就明白了,行吗?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生4:在第一则日记中,我做的梦是梦见自己穿上了摆在商店里的那条白纱裙,很漂亮的。
师:那么,课文中的我梦想成真了吗?结果妈妈送我什么礼物呢?请同学拿起笔画出妈妈给我的礼物。(师板书:穿上白纱裙)
(学生边读边画)
生:我的梦想没有成真,因为妈妈的礼物是一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一个红书包,还有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
师:应该说是“她”,而不是“我”。谁能正确的说呢?
(指名同学继续讲)
师:她的梦想没成真,结果心里真不是滋味,哪里能看出来?谁能读出感情?
(生读最后一段,师板书:不高兴)
三、指导写字
师:同桌互读要求写的8个字,并说说可以组成什么词?
(同桌互相检查)
师:有困难吗?
生:没有。
师:考考同学,这8个字可分成几类?为什么这么分?
生:按偏旁可分为4类:女字旁为一类,日字旁为一类,有“分”字的“份、粉”为一类,“读”字为一类。
师:非常好。老师先范写“姑、娘、妹”。
(师范写,提醒学生女字旁的横变成提,生先书空,再在书上描红。)
(同样方法指导书写“昨、晴、份、粉、读”。)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上节课我们是读书──说话,这节课我们是读书──提问,来个问答大挑战,行吗?
二、读书──问答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则日记,读完后,请围绕课文内容,你能对其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一个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哪个同学来提问?
生1:阿英妹妹是个怎么样的人?
其他组回答: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家住贵州山区。
补充:她很勤快,帮妈妈干活,也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
生2问:你认为妈妈小气吗?
其他组回答:妈妈不小气。她一直寄钱帮助阿英读书,穿的衣服和路费也是妈妈寄去的。
补充:六一节那天,妈妈也买了连衣裙,一个红书包,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也送给阿英的,所以妈妈不小气。
生3问:第二则日记中的我做了一个什么梦?
其他组回答:我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我把钱省下来买书送给苗家小姑娘。
三、学习日记格式
师: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1;第一则日记开头写了6月1日,星期五,阴。
生2:第二则也写了这些。
生3:我认为写日记要写名、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行,是的,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四、练习写日记
师:你觉得我们班的谁最聪明?
生1:蒋科沅,因为他上课爱动脑,常常举手。
生2:可他有一点不好,有时要欺负我们。
生3:他作业不按时完成,字写得很潦草。老师也常批评他。
生4:他很大方的,彩色笔、铅笔常借给我的。
生5:他笑起来眼睛很好看,象一条缝。
生6:他的眼睛笑起来象二个弯月亮。
生7:他还有一点不好,东西不整理的,常常是周颖帮他整理的。
师:你自己说,同学们说的对吗?坏习惯要改正哟!接下来把刚才同学们讲的话用日记的格式记下来,就成了日记。试一试,写一写,行吗?先写他的外貌,接着写他的聪明,最后写他的不好的地方,按这样的顺序,开始。
(生写日记)
五、展示日记
【板书】
日记 梦想 心情
第一则 穿上白纱裙 不高兴
第二则 不买白纱裙
省钱买书 高兴
送给苗家小姑娘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
3.通过学文,学习妈妈热心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文,学习妈妈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是本课的重点;朗读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日记、了解日记格式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借助看图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哪方面的内容?
2.学习日记的格式。
写日记,先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怎样,再换一行空两格就可以开始正文了。
3.作者的这篇日记格式是怎样的,请学生谈论。
4.作者在日记里写了些什么内容呢?
二、学习第一则日记。
1.齐读。
2.理解“羡慕”的意思,再说一句话。
3.妈妈给我买回了白纱裙吗?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理解“迫不及待”)
4.妈妈买回了许多礼物,并分成了两份,为什么?
5.同桌交流讨论。
三、学习第二则日记。
1.小声说说这则日记的日期、星期、天气。
2.第一则日记中的阿英妹妹究竟是谁?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勤快、好学)
3.我又做了个梦,我梦到了什么?
4.现在,我还想买那条漂亮的裙子吗?从哪儿可看出来?
5.梦境说明了什么?
6.交流讨论。
四、扩展。
1.说说你周围的助人为乐的故事。
2.写一则日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步骤:
一、复述课文。
二、指导学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同桌互认,自由认读,指名读,齐读。
2.扩词,造句。
3.分析各字字形,指导写字。
4.重点学习:
读:左右结构。
粉、昨、晴、姑、娘可与份、作、猜、故、粮进行区分。
三、引导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l.看“我会写”中田字格中的字,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关键笔画的位置。
四、练习认读,书写。
五、指导完成课后“看看写写”内容,并读读。
昨天 妹妹 学校 书包
帮助 读书 少年 儿童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你热心助人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24 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 (生气) (高兴)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对日记的格式反复强调。只是板书过于简单,没能突出主题,重点词的板书不够到位,应该注重简洁明了,并且一些重点词应该及时地写在黑板上。另外应该联系生活说说怎样节省来帮助阿英及像阿英一样的小孩,将其引入现实,那就是节省钱,来资助济源山区的一些贫困学生。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0
一、设计意图
(一)教案设计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读的训练和指导,运用“读书——说话”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故事,通过“读书——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妈妈和我对苗家小姑娘的那份“爱心”,学生在表达、争辩中认识和体会人物。
(二)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的第一感受是要想办法使他们有内容可写,我觉得写日记也一样,只要有了内容,剩下的就好办多了,怎么样让孩子写日记有内容呢?我就想到了把平常看到的东西拿到课堂中来,作为具体的教学材料。蒋锞沅同学是我们班的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非常聪明,爱动脑,敢提问,发言大胆,知识面广,但行为邋遢,作业拖拉,字迹潦草,不知道整理书包。于是我就把他拿到课堂上来作为写日记的材料,学生就感到有话要说了,觉得写日记原来就这么简单。
二、学习目标
(一)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人为乐的意识。
(三)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写日记。
三、课前准备
(一)让学生课前读通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二)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了解日记是怎么回事。
(三)日记格式图。
(四)准备日记本。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写两个字,你了解它吗?(师板书:日记)
生1:日记。
生2:把做过的事情记下来。
生3:把一些好事写下来。
生4:把我们出去游玩过的地方写在本子上。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揭题:24 日记两则,并板书)
(二)读书——说话
师:现在我们读课文,老师对小朋友读书没有很多要求,我也不问你问题,什么问题也也不问。只有一个要求:读完了,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吗?说什么呢?说你的感想,说你的理解,也可以说你的疑问。行不行?
生:行。
师:咱们试一试,以后养成一个习惯,读完了就应该有话要说。好不好?那接下来我们一边读一边想:我要说什么呢?还有一个情况,老师认为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一读书就要拿起笔来。现在开始读,怎么读都行,默读可以,朗读可以,两个人一起读也行,小组一起读也行。
(生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还想读吗?真好,好孩子就喜欢读书。那么谁想起来大声读?现在请举手的同学站起来读,读完了你们就坐下,想读下面的同学就赶紧站起来,争取机会哟,读书的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第一段开始读,
(举手的同学读第一、二段)
师:好,想读的站起来,你们接着读第三、四段。
(生读这两段)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动作慢了点,刚才没有争取到机会,现在请没有读过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把机会让给你们,你们要不要大家帮忙啊?
生:不用。
师:好,刚才读的同学都坐下,你们几位读第二则日记开始!
(生读第二则日记的第一段)
师:现在全部都读过了,我就想问一下,有谁敢举手,说我是全班读得最好的?
生:我是全班读的最好的!
师:她这么说是骄傲吗?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胆量的孩子!我们请她读最后一段。
(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读得真不错,好,现在谁想说话呢?想说就举手。
生1:第一段有一个字不认识。
师:这个不认识的字你作上记号了吗?
生1:我圈出了。
师:非常好,把难读的字圈出是个好习惯。同桌愿意帮他吗?
生2:我愿意。那是个“投”字,“tóu”。
生3:课文中说,今天是我的节日,我想问是什么节日?
师:哦,这个同学提了个问题,我想,这问题暂时先记下,等会你就明白了,行吗?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生4:在第一则日记中,我做的梦是梦见自己穿上了摆在商店里的那条白纱裙,很漂亮的。
师:那么,课文中的我梦想成真了吗?结果妈妈送我什么礼物呢?请同学拿起笔画出妈妈给我的礼物。(师板书:穿上白纱裙)
(学生边读边画)
生:我的梦想没有成真,因为妈妈的礼物是一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一个红书包,还有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
师:应该说是“她”,而不是“我”。谁能正确的说呢?
(指名同学继续讲)
师:她的梦想没成真,结果心里真不是滋味,哪里能看出来?谁能读出感情?
(生读最后一段,师板书:不高兴)
(三)指导写字
师:同桌互读要求写的8个字,并说说可以组成什么词?
(同桌互相检查)
师:有困难吗?
生:没有。
师:考考同学,这8个字可分成几类?为什么这么分?
生:按偏旁可分为4类:女字旁为一类,日字旁为一类,有“分”字的“份、粉”为一类,“读”字为一类。
师:非常好。老师先范写“姑、娘、妹”。
(师范写,提醒学生女字旁的横变成提,生先书空,再在书上描红。)
(同样方法指导书写“昨、晴、份、粉、读”。)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上节课我们是读书——说话,这节课我们是读书——提问,来个问答大挑战,行吗?
(二)读书——问答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则日记,读完后,请围绕课文内容,你能对其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一个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哪个同学来提问?
生1:阿英妹妹是个怎么样的人?
其他组回答: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家住贵州山区。
补充:她很勤快,帮妈妈干活,也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
生2问:你认为妈妈小气吗?
其他组回答:妈妈不小气。她一直寄钱帮助阿英读书,穿的衣服和路费也是妈妈寄去的。
补充:六一节那天,妈妈也买了连衣裙,一个红书包,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也送给阿英的,所以妈妈不小气。
生3问:第二则日记中的我做了一个什么梦?
其他组回答:我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我把钱省下来买书送给苗家小姑娘。
(三)学习日记格式
师: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1;第一则日记开头写了6月1日,星期五,阴。
生2:第二则也写了这些。
生3:我认为写日记要写名、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行,是的,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四)练习写日记
师:你觉得我们班的谁最聪明?
生1:蒋科沅,因为他上课爱动脑,常常举手。
生2:可他有一点不好,有时要欺负我们。
生3:他作业不按时完成,字写得很潦草。老师也常批评他。
生4:他很大方的,彩色笔、铅笔常借给我的。
生5:他笑起来眼睛很好看,象一条缝。
生6:他的眼睛笑起来象二个弯月亮。
生7:他还有一点不好,东西不整理的,常常是周颖帮他整理的。
师:你自己说,同学们说的对吗?坏习惯要改正哟!接下来把刚才同学们讲的话用日记的格式记下来,就成了日记。试一试,写一写,行吗?先写他的外貌,接着写他的聪明,最后写他的不好的地方,按这样的顺序,开始。
(生写日记)
(五)展示日记
(六)板书
板书
日记 梦想 心情
第一则 穿上白纱裙 不高兴
第二则 不买白纱裙
省钱买书 高兴
送给苗家小姑娘
爱心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1
1、复习日记格式
2、出示生字词,多种方法认读。
开火车读、赛读、齐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学生回答上节课所学的日记格式;复习生字;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巩固而知新。拓展写话,不仅是激活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捧出一颗关爱他人的心。
4老师对日记的格式再次作讲解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则日记,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分段读,评议
3、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思考:我又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
师:小作者的心情如何呢?请同学们结合插图,想一想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指名回答并朗读,指导学生把“我”梦中开心的事,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4、比较朗读。比较一下这两则日记内容上和情感态度上的不同。思考: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1)(2)
学生回答。
5、师: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和同桌讨论讨论
6、师:那么你感觉“我”是怎样一个人?
指名回答。
师: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小作者那样,关爱他人,那么你自己也会收获很多快乐。1、思考“我”又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3、思考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4、思考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5、学生讨论、回答: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学习第二则日记重点在于体会“我”的心情变化,所以本环节设计了两则日记的情感比较,从而体会“我”的人品。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1)阿英是个怎样的人?
(2)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
6、如果你是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
7、师:我们学习了小作者的两则日记,你觉得写日记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1)日记有一定的格式,日记的内容可以包括年、月、日、星期、天气、正文。
(2)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写出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或自己特别想记下来的话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
(3)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4)日记的内容必须新鲜,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
6、“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日记要注意哪些问题
8、课文里树叶、苹果、桃子里的生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 本课教学需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 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上节课我们是读书──说话,这节课我们是读书──提问,来个问答大挑战,行吗?
二、读书──问答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则日记,读完后,请围绕课文内容,你能对其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一个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哪个同学来提问?
生1:阿英妹妹是个怎么样的人?
其他组回答: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家住贵州山区。
补充:她很勤快,帮妈妈干活,也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
生2问:你认为妈妈小气吗?
其他组回答:妈妈不小气。她一直寄钱帮助阿英读书,穿的衣服和路费也是妈妈寄去的。
补充:六一节那天,妈妈也买了连衣裙,一个红书包,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也送给阿英的,所以妈妈不小气。
生3问:第二则日记中的我做了一个什么梦?
其他组回答:我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我把钱省下来买书送给苗家小姑娘。
三、学习日记格式
师: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1;第一则日记开头写了6月1日,星期五,阴。
生2:第二则也写了这些。
生3:我认为写日记要写名、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行,是的,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四、练习写日记 五、展示日记
【板书】 日记 梦想 心
第一则 穿上白纱裙 不高兴
第二则 不买白纱裙
省钱买书 高兴
送给苗家小姑娘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3
一、教材分析
《日记两则》是一篇日记指导例文,课文主要写了“我”做了两个梦,两个梦是有联系的,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刻画了助人为乐的妈妈,和学着妈妈,也做个助人为乐的hoarse孩子的我。要求通过学习课文,指导二年级学生认识日记的格式,知道日记应该选择哪些事来写,学着写日记的。
本课课时的划分为2课时。两课时分别学习两则日记,在第二课时安排了日记的学写。
二、设计意图: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方法。指导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最基本的方法应该是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段进行理解感悟。教学中,第二则日记,二三两段教学,我都抓住了一个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第二段,我抓住了“我家来的远方客人阿英,你对她有什么了解?”,指导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理解,说到贵州山区,我结合班级来自贵州山区的孩子田画,请她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并出示相应贵州山区的学校,理解“失学”的意思,让学生从听到看,再读文理解,能更深地激起学生的同情和关爱之心。阿英的好学和勤快,通过学生回答后,找到相应的语句朗读,我又随机结合指导学生运用词语:总是;不是…就是……说话的练习。这样由学文到运用,真正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2.重视课堂作业的指导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人说,贯彻新课程标准,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课堂作业的当堂完成与反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而本课的作业重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学写日记。教学中,我刚进入课文学习,就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两则日记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两个梦。学完看完后,再次指导读课文发现课文中日记的格式,并马上引导说说如果要写今天的话,我们开头第一行要写什么?指名说一说,并板书,在说话中学会日记的格式。接着指导日记内容的选择。我则是以孩子们一起去游南北湖为例,选择了陆老师背同学的事情,让学生读一读,体会虽然一天做了很多事,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最有意思的事情来写。最好让学生说一说,从昨天晚上到刚才上课,你打算选哪件事来写,一起来听一听,评一评,在一起写日记。等学生写了一部分后,选取学生的习作进行评议。主要是从日记的格式入手,指导学生在评价中巩固日记的格式。整个日记的指导,从例文到教师范文,再到学生说日记,最后的学写和评价,因为时间比较充分,所以学生学得也比较扎实。
《日记两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日记的格式,并学会自己写日记。
4、 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写日记的兴趣,能按格式写日记。
教学难点: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女孩的日记,请同学们跟老师一块儿认真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师解题:"则"就是"篇"的意思,"日记两则"也就是"日记两篇"。
二、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划出来。
1. 联系课文理解不认识的字词,然后同桌交流。
2. 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读,并纠正错误的地方。
3. 认完后小组内多读几遍。
4. 读完后学生随教师练习笔画顺序。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然后思考。
2、这两则日记,小作者分别是什么时候写的?、
3、课文的“我”在六一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4、板书梦裙子 高兴 失裙子 失望
5、小女孩失望了,心中还有太多太多的疑问,谁来帮帮她?板书 见阿英 理解
6、7月22日“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什么了?板书 梦送书 希望
7、学到这里,你喜欢日记中的谁?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两篇日记,你们找下日记格式和平常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 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将今天所学的生字多读几遍,多写几遍,做到会读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