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优秀教案

2023-07-29

《冰花》优秀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欣赏《鲁冰花》

  教学目标:

  1、让孩子学会这首歌,能自由哼唱。

  2、通过学唱,学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相片、音乐磁带、献给母亲的歌、父母送自己的礼物。

  2、设备准备:多媒体

  3、知识准备: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学会理解、孝敬父母。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5—|||1—||

  同学们好老师您好

  2、练声

  1234|5—||5432|1—||

  咪呀咪呀

  1353|1—||1353|1—||

  啊啊啊啊

  二、导入、欣赏

  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回家》。边听边想,你能说出这首乐曲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这首乐曲是由萨克斯演奏的。

  生:听完这首乐曲给我的感觉很舒服、很温馨。

  生:听完这首乐曲让我想起了我的家带给我的幸福,心里很舒坦。

  师:是呀,老师跟你们也有同感。家是你人生中温馨的港湾,是你遮风避雨的场所,那谁能告诉老师,每天在家中操劳,为你张罗这张罗那的是谁呀?

  生:妈妈

  师:是呀,有妈妈的感觉多好,可以撒娇,可以有人倾诉,但是,有一位小男孩却永远失去了这份珍贵的母爱,就是一部名叫《鲁冰花》的著名电影,里面的那一位主人公,同学们课后可以看看这一部电影,这部电影里面有一首歌很好听的歌曲,叫做《鲁冰花》

  师;好,同学们接下来老师让你们听一听这首歌。(播放歌曲)

  师:好听么?想学么?

  师:好,让我们来了解下这首歌。(课件出示《鲁冰花》歌谱)主审一首4/4拍子的歌,谁能告诉老师什么叫4/4拍?

  生:回答

  师:在这首歌中,有两处节拍的难点,老师先让同学们熟悉

  ||||

  师:谁能带同学们拍好这个节奏

  |||

  |||

  生:练习(出示《鲁冰花》全曲)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练唱歌谱(带唱两遍)

  (老师只带唱旋律部分,等下配上歌词,生自唱1遍,哪些应该重复唱的,

  自己找好)

  师:同学们已经能将歌谱唱熟,那现在你们跟着音乐加入歌词唱一唱。师:唱得真不错,谁来唱给同学们听听。(五位同学)

  师:好,今天我们欣赏并学唱《鲁冰花》这首诗很成功,学习了这首哥,你想对你亲爱的妈妈说些什么或者是做些什么呢?

  生:妈妈,无论你做什么样的选择,我都支持您。

  生:我祝愿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生:爸爸妈妈,我想您们,等您们回家我会为您们做一顿好吃的。

  生:妈妈,是您教会我走路,是您拉扯我长大,是您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妈妈,我爱您!

  让我们咸出心中的那句话(妈妈,我们爱您)

  师总结:有人说父母的爱是蓝色的,

  因为那是天空的颜色,父母的爱犹如天空一样宽广;

  有人说父母的爱是红色的,

  因为那是火焰的颜色,父母的爱犹如烈火一样炽热;

  而我说父母的爱是千色的,

  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爱,

  而是把自己的青春毫不保留的给了我们,

  让我们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亲、母亲,回报父母千色的爱,让我们共同唱响心中的同一首歌《鲁冰花》!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冰花》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冰花的成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3.学会用“冰花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的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花吗?(板书:花)你都见过哪些花?你最喜欢那种花?

  2.补充板书“冰”:你见过冰花吗?

  3.有一位叫小童的小朋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也发现了冰花,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发现的吗?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3分钟时间,再读课文及生字词的音。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

  看见他丰满从哪儿来

  说时候它柔嫩牡丹

  这冬爷爷送给

  ①自由练读;指名认读,正音。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③开火车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朗读想象,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小童发现了什么?“一朵朵、晶亮”(看图理解)

  (3)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并指名读。

  (2)小童为什么惊奇地喊?你能读出惊奇的语气吗?

  (3)小童见到的冰花是什么样的?

  ①学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图和词语:

  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丰满的牡丹

  ②引导学生观察冰花图,看着这些冰花,你想说些什么?(出示并指导读好“啊,真漂亮!”)

  ③指导学生用“冰花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的句式说说冰花的样子。

  (4)你觉得冰花可能还会像什么?指名用“冰花像 ”的句式说说。

  (5)再用“冰花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的句式说说自己想象中的冰花。

  (6)想亲眼见见这些美丽的冰花吗?(课件欣赏冰花)

  (7)你能把这么美的冰花读出来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喜欢这么漂亮的冰花吗?老师也非常喜欢,我还把这么美的冰花记在脑子里了。(师配乐背诵第二自然段)这么美的冰花你记下来了吗?(学生背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晶亮、洁白的冰花是怎么来的?妈妈告诉他答案了吗?齐读第三自然段。

  (2)你有答案了吗?(学生自由交流)

  (3)师出示并简介冰花的形成原因。

  在寒冷的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窗玻璃温度也下降,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窗玻璃上冷却液化为液态水,温度继续下降时,由于窗玻璃上有灰尘颗粒,水就以它们为凝聚核,凝固成冰并向外扩展,连接成片,就形成冰花。由于窗玻璃上的灰尘是随机出现的,并无规律。所以冰花的形状也是随机的,无规律的,各种各样的。

  (4)是啊,大自然真神气,不经意间就会送给我们一些意想不到的礼物。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明天的早晨也许你家玻璃窗上就会有惊喜出现。看到了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噢!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小观察:找找你家玻璃窗上的冰花,再练习用“冰花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的句式说说自己看到的冰花。

  板书设计:

  10.冰花

  宽大的树叶 柔嫩的小草 丰满的牡丹 

《冰花》优秀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生动地描绘了冰花的千姿百态和晶亮的白。通过写小童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赞美,表现了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希望了解大自然的愿望。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童清晨醒来看见了一朵朵的冰花。第二自然段,写小童告诉妈妈他看见冰花是什么样子的。第三自然段写妈妈回答小童这冰花是哪里来的。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本课学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两字。

  3、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认识冰花的一些特征,理解“晶亮、宽大、柔嫩、丰满、洁白、一朵朵、一束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冰花的美丽神奇,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字音方面,指导学生读准“看见、玻璃窗、妈妈、漂亮、牡丹、哪儿、爷爷、时候”等词语中的轻声音节。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冰花的晶亮洁白、千姿百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花”小朋友,这个字读什么?

  你都见过什么花?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种花,很特别,人们叫它“冰花”,你看这个名字,一般在什么时候能见到?(冬天早晨的玻璃窗上)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录音读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看看去。轻轻打开课本115页,听课文录音,请小朋友看清音节,尤其注意听准不认识的字音。

  读书口令:书——放平,腰---挺直,头----抬正,识字魔棒-----显神通。

  2、自己读课文,要求:遇到难读和长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不添——不落、不读错!

  3、学习生字。

  冬爷爷听到同学门书读的这么认真,特地送来小礼物给我们加油呢!

  出示带拼音字词:看见、牡丹、冬爷爷、时候、从哪儿、/惊奇、送给、丰满、/他、它、这、说

  (1)自己借助拼音来读一读,要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

  (2)小老师领读。口令。(请大家跟我读)如果他读的对,就跟着他读。

  学习第一部分(轻声词语):读第一个词,表扬,丹,本来读一声,当他和牡站在一起的时候就要读的轻又短。读后边轻声词评价:真聪明,马上就学会了读轻声词的方法。

  (3)去拼音按要求读词语。

  区分“他和它”

  (4)柔嫩的小草、丰满的牡丹、宽大的树叶

  A、瞧,这里牡丹颜色鲜艳,花瓣一层一层的开得多么饱满呀,这就是——丰满的牡丹。

  B、看,这些叶子,又宽又大,用一个词来形容——宽大的树叶,出词、齐读

  C、这是我们学校的草坪,那小草柔柔软软,新鲜嫩绿,我们在上边打滚很舒服——出词、读

  4、同位相互检查。现在把字宝宝送回家,你还能准确的认识它吗?请小朋友读给自己的同位朋友听,如果他读的正确、流利,就送给他一个大拇指。

  5、指名读课文。谁有勇气站起来读课文?评价:这么长的句子都能读流利,真了不起。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读,这样吧,反馈读书情况。

  三、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度: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我请刚才得到大拇指的一位同学来读读。(评价:不愧是最棒的)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冰花是什么样的?

  (1)理解“晶亮”“一朵朵”。(课件:2个词语变红)板书:晶亮

  冰花就象小雪花一样亮晶晶的一朵挨着一朵,开在玻璃窗上,多么希奇的事情呀!

  (2)指导朗读

  老师范读,齐读

  我再请刚才没有得到大拇指的同学来读一读。(评价)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第一句:

  (1)玻璃窗上还能开出漂亮的花,多有意思呀,叫妈妈也快来看看吧!出示课文,引读。

  (2)(读的好)老师评价:这么神奇!我马上就来!真的么?我立刻就来!一齐读.评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读的不好)那等一会吧,我昨晚家务再去.小童是这样说的吗?出示“惊奇”

  第二句:

  (1)哇,玻璃窗上果然开花了!快看呀,这个冰花多像啊,这个张的像什么?

  (3)那小童认为它像什么呢?谁来读一读。生读,出示

  (4)指导朗读:你最喜欢那种形状的冰花?评价:听得出来,你最喜欢冰花。

  想知道我最喜欢哪一种吗?,认真听我读,你就能猜出来。

  评价:看来你认真听我读了,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你也来读一读吧。

  (或者齐读或者同位互读)这么多同学都想读,那你就读给同位朋友听,让他来猜一猜。

  评价:听得出来你可真喜欢这些冰花。看着你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你已经陶醉在冰花当中了。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童欣赏着这美丽的冰花,却又一个问题不懂,他问妈妈什么?指名读。

  妈妈怎么说的?指名读同位练读

  (2)师生配合读。

  那现在谁知道冰花是怎么一回事?

  (那还需要竖起耳朵仔细听或者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其实是冬天的夜晚寒冷,把窗上的水汽冻结成了冰,……可是到了中午,天气暖和了,冰花就不见了。

  四、写字

  1、咱们来看“从”字怎么写。

  从:左右结构人字旁,两个“人”写法不同,左边的“人”捺改为点。人字旁要谦让,把脚缩进来。

  (1)看笔顺,课件演示,说说怎么写。(撇、点、撇、捺)

  (2)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3)学生描红。提醒学生写字姿势,表扬姿势正确的学生。

  写字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和一寸

  背直、头正、脚放平,端端正正来写字。

  写字要做到:笔笔到位,一笔描成。

  五、总结、作业

  我们的课上到这里。我想冰花已经开在同学们心里了。现在呀,天气慢慢变冷了,冬天快到了,你只要细心去观察,也会发现冰花的。到时候,你把它画下来,或者拍摄下来,或者写下它的样子,美丽就永远不会离开你。

《冰花》优秀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0、冰花

  拟 2 课时

  累 计

  第 86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5个生字,绿线内的6个只识不写,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学习按顺序仔细观察图画。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冰花的美。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并会写本课9个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读好文中的几个长句子。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揭题激趣

  小朋友,你看到过玻璃上开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冰花)就讲了这样一件趣事。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

  (1)检查读书,先组内读,互评、汇报读,师纠正读课文、停顿。

  (2)出示字词:

  清晨 看见 晶亮 冰花 惊奇 柔嫩 丰满 牡丹 这时候 送给

  指句读,相机正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三、精读训练: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冰花是谁看见的?是在什么时候看见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相机板书:晶亮

  冰花多不多?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实施修改意见

  说说自己冬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朵朵)

  指导学生 朗读第一自然段,突出“一朵朵”和“晶亮”。

  2、学习第二自然段:如果你在清晨发现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你会怎样?小童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一句,思考:(1)小童为什么觉得惊奇?(2)你能像小童一样惊奇地喊一喊吗?(3)指名读,评价。(4)再指名读。(5)指导边说边带动作。(6)齐读。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并认读:见、他、它、丰、这。

  2、 记忆字形,注意区分同音字“他”和“它”

  3、 范写“见”、“丰”、“这”,提醒注意。

  见:独体字,第二笔是横折,不带钩,第三笔是撇;末笔是竖弯钩,底端平展,向上钩出。

  丰:独体字。第一笔是横,不是撇,第三笔横较长。

  这:左下包围结构。“文”,末笔变为点。“辶”,三画,第二笔是横折折撇,开笔平捺托上。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学习用“因为-----所以-----”把第一节和第二节的第一句连起来说说。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学习第二自然段:如果你在清晨发现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你会怎样?小童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一句,思考:(1)小童为什么觉得惊奇?(2)你能像小童一样惊奇地喊一喊吗?(3)指名读,评价。(4)再指名读。(5)指导边说边带动作。(6)齐读。

  实施修改意见

  学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必做: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写好:见、他、它、丰、这

  选做:练习背诵课文第一、二小节。

  实施修改意见

  教学札记

《冰花》优秀教案 篇5

  教材简解:

  冰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而幼儿对于外界的事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幼儿已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体验冰花发生的变化。

  目标预设:

  1、感知冬天自然界中的天气、气温的变化。

  2、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3、体验在感知发现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组织幼儿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知识准备:幼儿对冰花的变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自然中天气、气温的变化。

  难点: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

  设计理念:

  我以找准孩子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选择导入方式,设计了此次活动,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以及探索的欲望,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教学理念。

  设计思路:

  冬天已悄悄走进了我们的幼儿园,虽说脚步是轻轻的,却没有躲过孩子们敏锐的眼睛。我们班一位幼儿一早来到幼儿园,刚走进洗手间,就大声叫起来:“老师,老师,你快来看看呀,玻璃上有东西,真漂亮。”其他幼儿听到之后,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特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让幼儿在活动中去感知去发现周围事物的秘密。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课题:

  1、哪个小朋友知道我们现在处在什么季节?(冬季)

  2、在这个季节天气很冷,冷天会出现什么景象?(结冰)

  3、玻璃上会出现什么?(冰花)

  二、创设情景,教师带领幼儿到洗手间,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请幼儿有序的排好队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观察玻璃上冰花有什么变化。

  三、教师提问,启发引导幼儿了解冰花。

  1、提问:“你们知道冰花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议论:“因为冬天天气冷,所以有冰花。”“冬天到了就有冰花,还下雪呢?”

  2、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冰花?”幼:“电视上有许多好看的冰花。”“我家的玻璃上也有冰。”“我家没有冰花。”

  3、师:“为什么有的玻璃上有冰花,有的玻璃上没有冰花呢?”幼:“因为我家有空调,暖和,所以没有冰花。”“有太阳的地方没有冰花,没有太阳的地方有冰花。”

  师总结:由于气温的变化,导致了冰花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变化的,比如:天气的变化、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等等。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都已了解了冰花,并知道冰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回去的时候,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介绍一下冰花。

《冰花》优秀教案 篇6

  一、质疑激趣、引题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还要来一起欣赏一种花。(板书“冰”)齐读课题

  你们见过冰花吗?有什么小问号对着冰花提一提。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句一定要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书)

  2、检查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词语:清晨晶亮惊奇柔嫩丰满睡觉送给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

  (2)多媒体出示词语:看见妈妈漂亮牡丹时候玻璃窗

  课文中还有几句比较长的句子,挺难读的。请小朋友们先自己练习朗读,然后挑你最喜欢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出示:

  ①小童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②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3、小结:小朋友们自己读句子读得真好。课文能读了吗?(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讲授新课:

  1、师配乐描绘: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小童看见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

  课文描写得美吗?想读吗?

  2、读着读着你知道了什么?刚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哪些?句中哪个词引起你的注意?(一朵朵、晶亮)

  出示一朵冰花,师:几朵?(一朵)够不够?……几朵?够不够?(两朵)……三朵……许多朵!冰花真……(多、美)

  老师面对着小朋友45张笑脸,我们可以说?(一张张……)城市里到处是高楼大厦,我们可以说?(一幢幢……)公园里的银杏树真多呀,我们可以说/(一棵棵……)

  晶亮是什么样儿?读读词、看看图、再想一想?出示图片,师:怎么样?再来读一读,你觉得冰花晶亮得像什么一样?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东西也是晶亮的?

  3、引读:小童和我们一样,可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美丽的冰花。于是,他……(1)生活中你们什么时候会感到惊讶?而小童就是见到了他从未见过的奇妙景象,太惊讶好奇了,谁来试试?(2)你们此刻就是小童,也见到了冰花这一奇妙景象,太惊讶了,喊一声呀!

  4、冰花究竟有多美?我们下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见、他

  见:与哪个词很相像?(贝)帮他找找朋友(学生组词练习)

  谁能根据贝的笔顺来说说见的笔顺?老师示范书写,学生描红、独立书写。

  他:我们以学过一个她,是什么旁?看书上笔顺图,自学笔顺。

  师范写,学生描红、独立书写。

《冰花》优秀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田字格上方的生字只识不写。

  3、通过读课文,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一教时                  12月20日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3、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见 他 丰。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达成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题激趣

  激发学生的探求新知的欲望。

  1、小朋友,你看到过玻璃上开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冰花)就讲了这一件趣事。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1、学生说见到过玻璃上的冰花

  2、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检查字自学。

  (1)、检查读书,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出示字词:

  清晨 看见 晶亮 冰花 惊奇 柔嫩 丰满 牡丹 这时候 送给。

  指名读,相机正音。

  (3)、指名3人分自然段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读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学生圈出生字,把生字读5遍。

  指导自然段的认识,并标好自然段。

  (3)、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图文对照读。

  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三、学习课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朗读训练

  说话训练

  指导写字

  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的内容。

  要读出语气

  要用因固关系

  学会三个生字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冰化是谁看见的?是在什么时候看见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相机板书:晶亮

  一朵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一句:

  他惊奇地喊着:“妈妈,你瞧,玻璃上开花了!”

  (3)、指导边说边带动作。

  1、出示生字。

  2、范写“见”、“丰”、“他”。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的姿势。

  1、自由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回答老师的提问

  3、朗读第一自然段,突出“一朵朵”和“晶亮”。

  1、学生读这句话。要读出奇怪语气

  2、指名读,评价。

  3、再指名读。

  4、齐读。

  5、用“因为……所以……”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1、认读生字 见 他 丰。

  2、记忆字形。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第二教时12月21日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

  2、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            学会本课的生字 从 说 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达成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检查

  会用 他 它 两个字

  出示句子:

  (1):小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化,( )很惊奇。

  (2):冰化真漂亮啊!( )是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

  1:选字填空

  他 它

  2:读句子。

  3:想一想

  4:填一填

  二、学习课文

  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会比较

  学会用语气朗读

  会用喜欢的语气读句子

  1.继续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玻璃窗上开的冰花漂亮吗!

  1:小童觉得冰花怎么样?为什么?

  出示: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2.指导朗读

  第一句用喜爱的语气读。

  第二句用赞美的语气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玻璃上开了这么多漂亮的冰花,真是奇了!

  如果你是小童,你会有什么疑惑?小童问妈妈什么了?

  1:指名读第三段。

  2:“这花”指什么花?

  3:妈妈是怎么说的?

  出示:

  妈妈笑了笑说:“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给你的。”

  提问:这句话中的两个“你”是指谁?

  a冰花真的是冬 爷爷送给小童的吗?

  b、妈妈为什么说是冬爷爷送的呢?

  c、小结: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许多的奥秘。

  d、指导看图,说说冬爷爷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分句朗读,老师及时正音。

  3:学生回答。

  4:指名读

  5:比较 。

  (1)、他那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2):它像树叶,像小草,像牡丹,晶亮,洁白。

  a 自由读,说说你喜欢那一句,为什么?

  b:用语气朗读。

  1、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用疑问的语气读小童的话。

  指名读。

  4、讨论。

  5、学生回答问题。

  因为在春天、夏天、秋天,不能看到冰花。

  6、分角色朗读。

  7、学生回答。

  三、指导写字

  学会要求掌握的字。

  1、出示卡片:认读:从 说 时 。

  2、范写

  3、教师巡回指导。

  1、读生字

  2、说笔顺。

  3、在《习字册》

  上描红,临写。

《冰花》优秀教案 篇8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冰花》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教师谈话。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读书,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出示字词:(略)

  点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指名3人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冰花是谁看见的?是在什么时候看见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相机板书:晶亮。

  (3)冰花多不多?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突出“一朵朵”和“晶亮”。

  (5)过渡。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点名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一句:他惊奇地喊:“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

  小童为什么觉得惊奇?

  你能像小童一样惊奇地喊一喊吗?

  指名读,评价。

  再指名读。

  指导边说边做动作。

  齐读。

  (3)用“因为……所以……”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并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注意区分同音字“他”和“它”。

  3、范写“见”、“丰”、“这”,提醒注意。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选字填空。(略)

  二、继续精读训练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继续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人自然段。

  (2)小童觉得冰花怎么样?为什么?

  点名读。

  比较:(略)

  (3)指导学生用惊叹的语气读前一句,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后一句。

  (4)尝试背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玻璃上开了这么多漂亮的冰花,真是奇了!如果你是小童,你心里会有什么疑惑?小童问妈妈什么?

  (1)点名读第三自然段。

  (2)“这花”指什么花?

  (3)指导学生用疑问的语气读好小童的话。

  (4)妈妈是怎么说的?

  (5)分角色朗读。

  (6)指导看图,说说冬爷爷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漂亮的冰花,还给田野、树木、房屋带来了什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字卡读。

  2、说说在写这些字的时候,你准备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范写“说”、“时”。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四、作业

  细心观察冰花,看能不能帮小童找到更新的发现。

《冰花》优秀教案 篇9

  科学意图:

  学习科学有利于幼儿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开发创造他们的潜能。、

  科学目标:

  1、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材料准备:

  小碗、棉线、亮光纸纸屑、水。

  制作方法:

  (1)在小碗中放人亮光纸纸屑,并倒满水。

  (2)将棉线的一头放入小碗中,另一头露在碗外面。

  (3)将小碗放入冰箱冷冻(如果是冬季,最好放在室外自然冷冻)。

  (4)冻好后,把冰花提出来即可。

  实验操作:

  (1)把冻好的冰花挂在树枝或者阳台上,请幼儿一起欣赏。

  (2)让幼儿到户外把冰花放在地上拉着玩,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冰融化,在地面上留下一条水痕。

  指导建议:

  ●在制作和操作冰花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体验水遇冷凝结成冰、冰遇热又化成水的过程。

  ●提醒幼儿在选择纸屑做冰花时,要选择不怕水的纸。

  拓展与替代:

  鼓励幼儿选择各种漂亮的纸或者小玩具、花瓣等材料,将它们放入碗中冻冰花;也可以让幼儿在水中加入各色颜料,看谁的冰花最漂亮;还可以让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容器,冻不同形状的冰花(球状、三角状等)。

  和幼儿一起观察冬季路面结的冰、屋檐上冻出的冰凌以及雾凇,进一步感受水遇冷结冰的现象。

  科学小知识:

  冻冰花的过程就是水遇冷结成冰的过程,如果我们选择不同形状的容器,会出现不同形状的冰花。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它是由于空气中温度低于零度却没有冻结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结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颗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很普遍,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冷却的水滴,并达到一定温度就可形成。

  活动反思:

  抓住冬天这一很好的季节教育时机,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冻冰花,感受冬天气温的变化,探索水的形态变化与气温的关系。 让幼儿知道天气不太冷的时候室外是冻不出冰花的。 一个简单的冻冰花制作给幼儿带来了莫大的快乐。虽然冻冰花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但由孩子亲手来制作,体会制作过程的快乐这才是活动最根本的目的。

《冰花》优秀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0个二类字。理解课文,了解冰花的特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留心观察生活现象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玻璃上开花吗?不信,我们一起来瞧一瞧!(演示画面)

  2、寒冷的冬天来临,室内的水汽遇到寒冷便凝结成细碎的花朵,多漂亮呀!喜欢吗?(齐读课题《冰花》。)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图文对照读。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看见、晶亮、惊奇、柔嫩、丰满、宽大、洁白、牡丹、时候、一朵朵、一束束

  (2)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3)去掉拼音,指名认读词语。

  3、初读课文

  (1)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读,指名读,指导朗读,齐读。随文识字“见”

  (2)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A、自读,数一数共有几句话。

  B、指名分句朗读。随文识字“他”,“丰”。

  C、指导朗读长句“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D、齐读。

  (3)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指导朗读,齐读。随文识字“说”,“时”,“从”。

  4、配乐齐读全文。

  三、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丰”“从”两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认识冰花的基本特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冰花”的优美姿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3句描写冰花的比喻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冰花。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宝宝,你们还记得吗?我们开着火车和他们打招呼吧。(课件逐个出示)

  看见、晶亮、惊奇、柔嫩、丰满、宽大、洁白、牡丹、时候、一朵朵、一束束

  2、你们能选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二、创设情景,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节。

  (1)冬爷爷就像一位高明的魔术师,他把魔术棒轻轻一挥,一夜之间大地变了样。小童清晨醒来,发现了什么?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一小节。谁来说说?(出示第一节)

  (2)一朵一朵朵比较、读。你从哪个词感觉到冰花很美?读。你从哪个词感觉到冰花很亮?读。

  (3)指名读。点评:小朋友把晶亮读得特别美,特别亮。

  (4)让我们也像他一样,读出冰花的多和美。

  2、学习第二小节。

  我们也来看看这晶亮的冰花吧!(课件:冰花图)

  (1)指导读第一句:怎么样?——很美!难怪你“哇”地叫了起来了。你和小童一样激动,你来读这句话。(课件显示说的话为红色)

  a刚才,你的眼睛也瞪得大大的,是不是也是第一次看见?你也来喊一下。

  b像这样突然看到玻璃窗上开花了,感到奇怪、惊叹的心情,就是——惊奇。(课件显示加红点)

  c让我们一起来惊奇地喊一喊吧!

  (2)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怎样的呢?课件显示第三句。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我请一个小朋友读,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像,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4)难怪小童赞叹起来!——(课件出示:啊,真漂亮!)

  (5)冰花究竟有多漂亮呢?请小朋友再一次认真地读读这句话。从哪里看出冰花的漂亮?

  交流:(1)晶亮、洁白。师:对了,这是说冰花的颜色很美。你能读好这两个词吗?

  (2)除了颜色美,还从哪里看出冰花很漂亮?

  (它像——)师:对,这写出了冰花样子很美。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像宽大的树叶”,为什么?想看吗?——课件。引读。

  (2)“像柔嫩的小草”,想像一下,春天到了,刚刚长出来的小草是怎样的?有的冰花就像这细细的、柔柔的、嫩嫩的小草。——课件。引读。

  (3)肯定有许多小朋友喜欢“像牡丹”的冰花吧!——课间展示)哇!这牡丹冰花怎么样?花瓣一片挤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而且每片都那么饱满,长得像个圆球似的,这就是课文中哪个词?(丰满)引读。

  (6)回放课件:冰花的形状真多啊!引读:它像——它像——它像——。

  (7)你觉得冰花还会像什么?看!——课件。

  想像练说:冰花像的。

  (8)这冰花的形状真多,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

  (9)冰花的数量也很多——一束束,一朵朵,练读。

  (10)多美的冰花啊!我们忍不住赞叹道——啊,真漂亮!

  (11)把这两句连起来读读,赶紧在下面练练。配乐指名读。师点评。

  (12)这么多、这么美的冰花一定开在小朋友的心里,来,让我们一起读吧。

  3、学习第3小节。

  这么美丽的冰花是从哪儿来的呢?学生说。课文第三接就告诉我们了。

  (1)小童怎么问的?妈妈怎么回答的?同桌的分角色练读。指名三人读。

  (2)从妈妈的话中,你知道冰花是从哪儿来的呢?

  (3)其实啊,老师告诉你们:冰花是由于冬天夜晚寒冷,将玻璃窗上的水汽凝结而成。

  三、朗读全文。

  冬爷爷为我们送来了这么漂亮的礼物,——(指课题),让这美丽的冰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齐读课文。

  四、拓展。

  现在啊,天气变冷了,冬天到了,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冬爷爷还会为我们带来什么?

  课件展示雪花、冰冻、冰棱……

  看完以后,你想对冬爷爷说些什么?

  五、教学生字。

  看!这儿还有冬爷爷的礼物呢!板贴雪花生字卡:丰、从

  1、齐读。

  2、怎样记住丰?编字谜。笔顺书写,师范写,生描红。

  3、怎样记住从?两人一起走。写时要注意什么?师范写,生描红。

《冰花》优秀教案 篇11

  课时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学会本课2个汉字,并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冰花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训练、朗读训练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谈话:小朋友,你见过冰花吗?说说你见过的冰花是怎样的?

  2、生交流。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0课《冰花》,看看课文中描写的冰花是怎样的。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音乐、图画。

  2、师叙述:转眼,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得吹着,雪花纷纷落下,冬天真冷啊!可是冬天也有冬天的乐趣。喜欢观察的小朋友就能发现。瞧!小童清晨醒来,他朝窗外望去,看见了什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3、读。

  4、圈点“一朵朵”。师:读读这个词,你从这个词中读到了什么?(冰花很多)师:不是一朵,也不是两朵,而是一朵朵,你能来读一读吗?指导朗读(个别读、评价后再读,齐读)

  圈点“晶亮”。师:读读这个词,你从这个词中读到了什么?(冰花很亮)演示图片。

  这是怎样的冰花?出示填空:(晶亮)的冰花指名读,齐读。

  出示填空:冰花象一样晶亮

  生感受后指导朗读(个别读,比较谁读得最亮,齐读)

  5、原来玻璃窗上的冰花很多也很亮,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当你清晨起来,拉开窗帘,看到这么晶亮的冰花,你的心情怎么样啊?为什么?

  2、我听出来了,你们不光高兴,还很惊奇呢。(点击:惊奇)齐读。小童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他惊奇地喊着:(引读)

  (1)现在你就是小童,你的心情怎样?请你来读一读。那老师做妈妈,你惊奇地告诉妈妈吧!(评价:妈妈觉得冰花很美,看到这么美的冰花,你高兴吗?妈妈没感觉到,请你再来读。真的呀!妈妈呀看到了。)

  (2)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3、玻璃窗上开花了,多神奇啊!让我们一起来仔细欣赏这美丽的冰花。(出示课件:图)

  你觉得窗户上的冰花怎么样?学生说。出示:“啊!真漂亮!”请你把它读出来。个别读(4-5人)齐读。

  4、冰花有多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出示课文)

  (1)引读:“它像,像,像。”冰花真是又多又美又神奇啊!真美啊!你喜欢哪一种?你来读。

  (2)交流:

  A“它像宽大的树叶”

  ·它像什么?(它像树叶)

  ·它像怎样的树叶?(它像宽大的树叶)请你读出来。

  ·指名读(评价:这朵冰花像窄窄长长的树叶,不够宽大;这朵冰花真像又宽又长的树叶啊!)

  ·谁也喜欢这种形状的冰花的?你再来读。

  ·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B“像柔嫩的小草”

  ·它像什么?(它像小草)

  ·它像怎样的小草?(它想柔嫩的小草)

  ·什么时候的小草最柔嫩?(春天)你见过吗?那你的感觉读出来。

  ·齐读。

  C“像丰满的牡丹”

  ·它像什么?(牡丹)

  ·怎样的牡丹?(丰满的牡丹)

  ·看,这里的两幅图,哪一幅图是丰满的牡丹?(出示图)

  ·是啊!冰花像(丰满的牡丹)指名读。齐读。

  (3)是啊!冰花的形状可真多,(引读)像,像,像。真是(板书:千姿百态)其实冰花的形状远不止这些。看,它们还像什么?(出示图拓展)

  ·出示:“它像”让学生说话填空。

  ·让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说说冰花是什么样的?出示:“它像,像,像。”练习说话。

  (4)你现在觉得冰花怎么样啊?出示句子“啊!真漂亮!”指名读,齐读。

  (5)冰花不仅样子特别美,聚在一起还很多呢!你从课文中看出来了吗?出示句子“一束束,一朵朵”你能读好吗?指名读出“多”(4-5人)齐读。

  (6)这一束束,一朵朵的冰花是那么的(引读)晶亮洁白

  (7)让我们再来赞美它吧!(齐读:啊!……洁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有人说:冬天是银色的,你看,屋檐上挂了一根根小冰柱,小河结成了一条条冰玉带,还有小朋友的窗前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它像艺术家用白玉精雕细刻的一幅幅晶莹的画。每一幅都是那样的漂亮,每一幅都是那样的千姿百态。你知道这么漂亮的冰花是哪来的?(出示第三小节)谁来读?

  2、个别读。读的`真好,谁来说说冰花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送给我们的?(晚上)难怪到了第二天清晨,小童会惊喜地发现窗户上开出了朵朵冰花。这么漂亮的冰花是谁送的?(冬爷爷)请你再来读读妈妈的话吧!(多好的冬爷爷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妈妈的话吧!

  3、冰花这么美,这么多,小童真想知道冰花是怎么来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小节告诉小童吧。齐读第三小节。

  4、冬爷爷送给我们这么漂亮的冰花,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欣赏吧!齐读全文。

  四、拓展

  1、大自然真神奇,她让春姐姐给我们带来了鸟语花香,让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累累硕果,又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晶莹洁白的冰花。其实冬爷爷还给我们送来了很多礼物,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

  2、看!冬爷爷还送给我们什么?(学生观赏图片)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多吗?他送给我们什么呀?

  ——(雪)对,冬爷爷将雪花撒向田野,就给麦苗盖了,将雪花撒向树木,就给树木穿上,将雪花撒向屋顶,就给屋顶。

  ——(冰)厚厚的冰像给小河盖了盖子。

  还给屋檐增加了漂亮的冰凌。

  ——(梅)咦,一阵香味飘来,原来是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梅花,梅花在冰雪中傲然开放,给我们送来了阵阵清香。

  3、冬爷爷送给我们这么多礼物,你想对冬爷爷说什么?请你来谢谢他。

  五、教学生字

  1、其实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都是大自然神奇的现象,课后,小朋友可以看看书,找找资料,向别人请教请教,看看他们是怎么形成的?下次课上,我们来交流一下。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生字,我们来比比谁最会观察,谁看得最仔细,记住这两个字。教学“时”“说”

  (1)指名读准字音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3)书空、范写

  (4)描红

  板书: 10、冰花

  晶莹洁白 千姿百态

《冰花》优秀教案 篇12

  一、活动名称:

  “窗户上的哈气与冰花”——大班科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乐于关注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大胆探究哈气与冰的秘密,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三、活动提示:

  关注幼儿对于冬季活动室玻璃上哈气的发现,适时提问:“哈气从哪来?”。并引导幼儿晚上和早晨观察自己家卧室、浴室、厨房的玻璃,“你有什么发现?”

  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发现及问题:“为什么会有哈气?冰花从哪来?”

  幼儿共同搜集有关信息并相互交流,初步了解哈气及冰花产生的原因。

  四、观察要点:

  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兴趣与发现。

  五、延伸活动:

  和幼儿一起进行“冻冰花”的游戏或在科学区投放加热可观察水蒸气的材料,在操作、尝试中进一步感知水的三态变化。

  欣赏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进一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冰花》优秀教案 篇13

  《冰花》教案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时间:第一教时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教具:投影仪、生字卡片

  一、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花吗?你都见过什么花?

  2、在生活中还有一种花,叫……(板书:冰花)指导读题。

  3、冰花你见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冰花。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   听范读

  1、听课文录音,看看你能听到些什么?

  2、学生交流。

  三、   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字的音,不会读的字多拼读几遍。

  四、   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3组词:看见    结了    喊着   牡丹   时候  

  开花了    真漂亮    笑了笑   冬爷爷

  玻璃窗上    哪儿来的

  采用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的形式指导学生读准生字词的音。

  五、   学生再自己读课文,这一次要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拖调,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

  六、   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评议。指导读好这句长句子。(读的时候可以稍作停顿) 

  师范读。说说停顿处,(师标“/”)指名读。 齐读。

  2、指名读第二段。你觉得这一段里有没有哪句话比较难读?

  (划出第二句。要读好这句话首先要读好这几个词组。(圈出:宽大的树叶   柔嫩的小草  丰满的牡丹)指名读。齐读。

  读这句话的时候,不仅这三个词组要读好,而且还要注意停顿,自己试试看。会读的站起来读。

  3、指名读第三段。生评议。读这一段时,你有没有困难?  (指导读好问句和最后一句话)

  七、   词语会读了,句子也会读了,现在老师相信应该能把课文读流利了吧?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

  八、   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2、看看这些生字中你会记哪个字?(小组互相交流)

  3、生述,师板书。

  4、指导在田字格的位置。师范写。生书空。

  5、学生在本子上描红,临写。

  平江实验赵迅

  转载;id=10100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冰花》优秀教案 篇14

  一、活动名称:

  “窗户上的哈气与冰花”——大班科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乐于关注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大胆探究哈气与冰的秘密,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三、活动提示:

  1.关注幼儿对于冬季活动室玻璃上哈气的发现,适时提问:“哈气从哪来?”并引导幼儿晚上和早晨观察自己家卧室、浴室、厨房的玻璃,“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发现及问题:“为什么会有哈气?冰花从哪来?”

  3.幼儿共同搜集有关信息并相互交流,初步了解哈气及冰花产生的原因。

  四、观察要点:

  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兴趣与发现。

  五、延伸活动:

  1.和幼儿一起进行“冻冰花”的游戏或在科学区投放加热可观察水蒸气的材料,在操作、尝试中进一步感知水的三态变化。

  2.欣赏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进一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活动反思:

  抓住冬天这一很好的季节教育时机,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冻冰花,感受冬天气温的变化,探索水的形态变化与气温的——关系。让幼儿知道天气不太冷的时候室外是冻不出冰花的。一个简单的冻冰花制作给幼儿带来了莫大的快乐。虽然冻冰花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但由孩子亲手来制作,体会制作过程的快乐这才是活动最根本的目的。

《冰花》优秀教案 篇15

  教学内容

  10、冰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简要过程

  一、复习检查:

  选字填空:他、空

  (1) 小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很惊奇。

  (2) 冰花真漂亮啊!( )是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

  二、继续精读训练: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继续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童觉得冰花怎么样?为什么?(出示: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指名读。比较:1、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2、它像树叶,像小草,像牡丹,晶亮,洁白。

  自由读,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通过简笔画,让学生理解“宽大”、“柔嫩”

  实施修改意见

  用实物、比较法理解“宽大、柔嫩、丰满”

  “丰满”的意思。“一束束”和“一束”一样吗?为什么?

  指导学生用惊叹的语气读前一句,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后一句。尝试背育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这花”指什么?指导学生用疑问的语气读好小童的话。

  妈妈是怎么说的?出示妈妈说的话。指名读,思考,句中的两个“你”是谁?讨论:冰花真的是冬爷爷送给小童的吗?妈妈为什么说是冬爷爷送的呢?想一想:在春天、夏天、秋天,你能不能看到冰花?

  冬爷爷的冰花是不是仅仅送给小童的?

  小结: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许多的奥秘。分角色朗读。指导看图:说说冬爷爷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漂亮的冰花,带给田野、树木、房屋带来了什么?

  三、指导写字:

  出示卡片:从、说、时、送

  说说在写这些字时,你准备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师范写“说”“时”

  学生练写。

  启发学生想象:冰花的形状是固定的吗?冰花还会象什么?描述描述。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1、 通过简笔画,让学生理解“宽大”、“柔嫩”、“丰满”的意思。

  2、 细心观察冰花,看能不能帮小童找到更新的发现。

  实施修改意见

  想象冰花的形状,并进行描述。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必做: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选做:细心观察冰花,看能不能帮小童找到更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