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鸡的教案

2023-07-24

大公鸡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吃饭要专心,进餐时不随便讲话,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2、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坏习惯。

  活动准备:

  手偶:大鸡、小弟弟、老奶奶

  活动建议:

  1、教师出示大公鸡和小弟弟的手偶,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对,这是大公鸡,这是小弟弟。今天,老师要讲个大公鸡和小弟弟的故事给他们听,故事的名字就叫"大公鸡和漏嘴巴"。咦,漏嘴巴是谁呀?小弟弟的嘴巴是不是漏的?你们听了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师用手偶讲述故事

  讲到大公鸡说"好运气,好运气,我找到了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时,提问:

  (1)大公鸡找到的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是谁?

  (2)为什么说小弟弟是漏嘴巴?

  讲到奶奶说"你的嘴巴是不漏的,因为你吃饭不专心,东看西瞧,饭粒就掉了下来,提问:

  (1)小弟弟的嘴巴漏吗?那么,饭粒怎么会掉下来呢?

  (2)小弟弟应该怎么吃饭,饭粒才不会掉下来。

  故事讲完后提问:

  小弟弟现在不做漏嘴巴了,做好弟弟了,你们也是好弟弟、好妹妹,对吗?好弟弟、好妹妹应该怎样吃饭?

  现在,你们都做给我看(全班幼儿做专心吃饭的样子)

  3、教师手拿大公鸡,在全体幼儿面前走一圈,边走边说:"咯咯咯,这儿找不到饭粒,咯咯咯,这儿真干净,让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找虫吃吧!"然后,教师放下大公鸡带领全班幼儿齐声说:"大公鸡,告诉你,我要做个好弟弟,再也不掉一粒米。

  附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

  一只大公鸡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找不到虫子吃,急得"咕咕咕咕"叫。

  小弟弟捧着饭碗,坐在院子里吃饭。他一边吃,一边瞧着花蝴蝶飞来飞去,饭粒撒了一身,撒了一地。

  大公鸡看见了,可高兴啦!它连忙跑了过去,嘴里嚷道:"好运气,好运气,!今天找到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

  大公鸡跑到小弟弟身边,啄起地上的饭粒来,"哆哆哆"啄得可真快呢。真好玩小弟弟越看越高兴,连吃饭也忘了。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地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来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裤子上也有饭粒,我来啄小弟弟的裤子了。

  小弟弟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

  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我不是啄你,我是啄饭粒呢!"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裤子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衣服上还有饭粒,就来啄小弟弟的衣服了。

  小弟弟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

  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谁啄你了,我是啄饭粒呢?"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衣服上的饿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开看了看。好咧,小弟弟嘴巴旁边有一饭粒,就开啄小弟弟的嘴巴。

  小弟弟,害怕了,端起饭碗来就跑:"大公鸡,大公鸡,别啄我,别啄我!"

  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别跑,别跑,我不啄你,你嘴巴旁边有饭粒,让我吃了它!"

  大公鸡张开金翅膀,一跳,跳到小弟弟的肩膀上,朝着他嘴巴上的饭粒,"哆"的啄了一下。

  小弟弟哭了起来:"奶奶来呀,奶奶来呀!"

  大公鸡可高兴呢。他说:"小弟弟是漏嘴巴,掉下饭来让我吃得乐哈哈,"

  奶奶来了,小弟弟问奶奶,"奶奶,我的嘴巴漏吗?"

  奶奶说:"傻孩子,哪有漏嘴巴呀,是你吃饭的时候,东看看,西瞧瞧,把饭粒撒了。"

  奶奶又给小弟弟盛了半碗饭。"快吃,快吃,可别再撒了。"

  小弟弟,端着饭碗吃饭。大公鸡又来了,它说"我还没吃饱呢,漏嘴巴,漏嘴巴,撒点饭粒让我吃呀!"

  大公鸡等呀,等呀,怎么了,一个饭粒也没吃到。哦,小弟弟这回吃饭,可不东看看西瞧瞧了!

  小弟弟把饭吃得干干净净,拿着空碗让大公鸡瞧了瞧,对它说:"我是好弟弟,不是漏嘴巴。"

  大公鸡没办法,耷拉着脑袋,只好去找虫子吃了。

大公鸡的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勤劳动种出来的。

  2、教育学生爱异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做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要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

  2、吃饭时掉饭粒,乱扔乱甩食品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三、教具准备:

  祖国版图、大米、玉米、胡豆、麦子等各种粮食标本。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让你们认识几种东西。(展示实物:谷子、玉米、麦子)这些都是粮食。粮食还包括大豆、葫豆、碗豆、高粱……等等。

  师:小朋友,如果我们一顿不吃饭,会感到怎样?

  生:饿。

  师:一天不吃饭呢?几天不吃饭呢?

  生:一天不吃饭饿极了,几天不吃饭会饿死人的。

  师:如果工人不吃饱饭会怎么样?

  生:做不好工。

  师:农民不吃饱呢?

  生:种不好地。

  师:解放军不吃饱呢?

  生:打不好仗。

  师:教师不吃饱呢?

  生:教不好书。

  师:学生不吃饱呢?

  生:读不好书。

  师:如此看来粮食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一时一刻也离不了它。下面请大家听一个小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对等粮食的。这个故事名叫(指课题、齐读)《大公鸡和“漏嘴巴”》。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故事中的“漏嘴巴”指谁?为什么叫她“漏嘴巴?”

  二、放录相、听故事(略)

  三、理解故事(先默看课文)

  师:故事中的“漏嘴巴”指准?为什么叫她“漏嘴巴”?

  生:故事中的“漏嘴巴”指的是小英。因为她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边吃边掉饭,就好象嘴巴有个漏洞一样,所以叫她“漏嘴巴”。

  师:小英边吃饭边漏饭这个习惯好不好?为什么?

  生:这个习惯不好,是浪费粮食的行为。

  生:小英边吃边玩,不专心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师:正好,学校里在搞节约粮食的调查活动。老师了解到小英这些浪费粮食的行为,于是组织同学们和小英走访了江北县两路公社的张伯伯。请她给我们讲讲粮食是怎样来的,请大家边听边想张伯伯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放灵音听张伯伯的讲述。(同时放幻灯)

  师:你从张伯伯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种粮食很辛苦。

  生:我明白了粮食来之不易。板书:来之不易

  师:通过张伯伯的讲述,通过老师和妈妈的帮助教育,小英也明白了种粮食辛苦,

  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那么小英吃饭时会怎样做呢?

  生:吃饭专心不掉饭。板书:吃饭要专心

  师:以前小英吃饭常剩饭,现在该怎么办?

  生: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能有剩饭。板书:吃多少、盛多少

  师:小英在学校加餐时糕点没吃完怎么办?

  生:不甩,不仍带回家下顿再吃。板书:食物不乱扔

  师:小朋友,我问你,小英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罗老师,告诉你,小英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

  师:小朋友,小英要怎样做才叫爱惜粮食?

  生:食物不乱扔,吃多少,盛多少,这样做才叫爱惜粮食。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啊,一粒米,十滴汗,爱惜粮食理应当。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象小英过去那样的“漏嘴巴”。请看录相。

  五、录相(在学校搭伙同学浪费粮食的几组镜头。)

  师:这些浪费粮食的行为在我们班上有没有呢?

  生:有。

  师:是的,我们班上也有。据统计,在这次节约粮食的调查活动中,我们班上经常掉饭的有8人,有时掉饭的有28人,经常剩饭的有2人,有时剩饭的有19人,乱扔乱甩的有5人。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这白花花的大米饭,香喷喷的糕点到处乱扔乱甩,多可惜啊,农民伯伯看见了多心疼啊!同学们之所以有这些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六、了解国情。

  师:我们节约粮食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请小朋友了解一下我国的国情。(出示祖国版图)

  师:这是一幅什么地图?

  生:中国地图。

  师:在我们祖国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是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种粮食?

  生:不是。

  师:哪些地方不能种粮食?

  生:高山、沙漠、河流、森林、城市等等。

  师:那么,我们剩下的能种粮食的耕地面积就显得怎样了?

  生:越来越少。

  师:而在这有限的耕种面积中,种出来的粮食却要供我国11亿5千万人的口粮。我国人口众多,吃粮本来就困难,有时还要从国外进口粮食呢,如果我们再不注意节约粮食,粮食就会更加紧张。

  七、算账。

  师: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笔账,看看节约一粒米有多大的作用。

  师:拿出一粒米给学生看,有什么感觉?

  生:很少,很小,看不清楚,不起眼……

  师:我们班上多少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是多少?

  生:我们班上52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就是52粒米。(展示52粒米)

  师:我们全校1500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是多少?

  生: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是1500粒米。(展示1500粒米)

  师:我们1500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个月是多少呢?

  (展示大口袋米)请学生上台来抱抱有多重。

  师:我们全市人民,全省人民,全国人民如果每天节约一粒米又有多少呢?就有这样无数口袋米。积少成多,堆积起来就有上千上万斤粮食。据统计,全国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每天可以节约5400斤粮食,一年就可以节约1900万斤粮食。这些粮食可以供我们全校师生吃50年。你们今年8岁,就可以吃到你们58岁啊!

  师:通过刚才的国情了解和算账,小朋友们有什么体会呢?

  生:我十分惊讶,没想到每天节约一粒米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生:我明白了小小一粒米,算算了不起的道理后,要更加爱惜粮食了。

  生:通过算账,使我明白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以后我再也不当漏嘴巴了。做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师:是啊,节约粮食是我们全国人民每个人的事,所以现在节约粮食已经引起了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高度重视。所以国际上把每年的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我国把每年10月16日的那一周作为节约粮食宣传周。今年10月14日──10月20日是我国第一个节约粮食周。

  师: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同学改了浪费粮食的缺点,做到了节约粮食。

  八、放录相,看看几组吃饭、吃糕点专心、不掉一粒饭的镜头。

  九、表扬。

  师:我们班上也有许多在节约粮食方面做得很好的同学。表扬几个典型事例。请受表扬的同学上台戴红花。

  齐:鼓掌,念儿歌:“小红花,红又红,节约粮食真光荣。”

  十、导行。

  师:下面我要出几个题来考考大家,仔细听,认真想,答对了,奖励!

  师:1、一天,小芳放学回家高兴地对爸爸说:“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爱惜粮食的古诗”。你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名字?能背诵吗?《锄禾》

  师:2、小芳背完诗后,爸爸也笑着说:“既然你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今天吃饭,我要检查你两点,如果你做到了,我们全家人都会夸奖你的”。结果小芳做得很好,请问,小芳做到了哪两点?

  生:①吃饭专心不掉饭。②碗内没有剩饭。

  师:3、爸爸、妈妈是怎样夸奖小芳的?夸奖的话不能重复。

  生:扮演角色夸小芳。

  师:下面我讲一个小故事,故事里面有几个错误,请你指出来。

  明天,学校要组织同学们春游,小红回家叫妈妈为她准备干粮。妈妈说:“宝贝,明天我准保你满意!”第二天午餐时,小红打开包一看,哇,好多呀!面包3个,蛋糕4个,饼干两盒,凉面一碗,还有许多其他的食物。小红吃不完这么多东西,她说这可怎么办呢?旁边的小冬看见了,就劝她说:“包好带回家吧!”可小红说:“谁还要这吃剩下的东西啊!”说完向四处看看,就将这些剩下的食物都扔进了草丛中。

  生:①妈妈有错,不该给小红准备那么多的干粮,造成浪费。

  ②小红乱扔食物,这是浪费粮食。

  ③小红不该拒绝小冬的帮助。

  十一、舞蹈《我是一粒米》,结束全文。

大公鸡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够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跟着歌曲节奏来演唱歌曲。

  2、 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3、 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 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歌曲的相关图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 教师通过谈话“衣服脏了,怎么办呢?”(洗一洗),

  2、 “用什么洗呢?”(水来洗)。

  3、 “除了用水来洗,还需要其他东西吗?”(肥皂、洗衣粉)

  4、 教师总结:小朋友真聪明,衣服脏了可以用水,涂点肥皂或洗衣粉来洗衣服,那你知道大公鸡的衣服脏了,会怎么办呢?

  二、借助图片,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大公鸡》

  1、 教师出示公鸡图片,“你在哪里见过大公鸡?(菜场)”“谁会学大公鸡叫?”(喔喔喔)

  2、 “看,大公鸡的衣服漂亮吗?”“对呀,大公鸡,穿花衣。”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

  3、 出示图片“衣服脏了,大公鸡会怎么办呢?”(它会洗个澡),“是啊,它会自己洗。”“但是不用肥皂也不用水,猜猜看,它会用什么来洗呢?”(沙子),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 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教师:“大公鸡是怎么用沙子来洗澡的?”“扑棱扑棱用翅膀来洗澡的。”

  5、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大公鸡》”,听两遍。第二遍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唱一唱。

  6、 教师弹钢琴,幼儿学唱歌曲。1~2遍。

  三、总结,结束活动。

  1、 教师:“除了大公鸡用沙子来洗澡,还有很多小动物也是用沙子来洗澡的,我们过后可以用其他小动物来代替,放在歌曲里。

  2、 结束活动。

  小百科:公鸡,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啼能报晓。公鸡是法国的国鸟 ,原因是由于它那英勇、顽强、好斗的性格。

大公鸡的教案 篇4

  目标:

  ·在观察公鸡的过程中,了解公鸡的主要特征,初步运用二至三种颜色有规律的间隔排列配色。

  准备:

  ·绘画工具

  重难点:

  ·画出公鸡的主要特征

  ·有规律的间隔排列涂色。

  活动过程:

  ·看看大公鸡

  “有只大公鸡很想和我们做朋友,所以它特地把自己打扮了一番,让我们来看看,大公鸡是不是特别的漂亮?”

  ·说说大公鸡

  ——鸡冠

  “大公鸡的鸡冠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所以我们通常叫做它红公鸡,红鸡冠上有一朵什么颜色的花朵?(灰色)红配灰,一深一淡多漂亮。”

  ——鸡身

  “大公鸡在深黄的身上戴着什么颜色的项链?”(黄配绿也很好看)

  ——鸡翅

  “鸡翅上有几种颜色?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从里向外间隔排列)

  ——尾羽

  “尾羽上的颜色又是怎样排列的?”(从左到右间隔排列)

  ——鸡腿

  “鸡腿和爪子的颜色也配的很好看,又深又有浅。”

  ·画画小公鸡

  “小公鸡要来和我们做朋友,我们都把他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吧。”

大公鸡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大公鸡喔喔叫的游戏中练习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

  2、喜欢参加平衡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走平衡时勇敢、沉着的品质。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场地、平衡木做成独木桥,小虫子图片若干(可用积木等替代)大公鸡头饰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情境创设。

  ——师带上公鸡头饰: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跟着我一起去散步吧。

  ——念儿歌:大公鸡喔喔叫,走到草地上,扑扑翅膀伸伸懒腰,天亮啦,喔~~~。(老师带着幼儿做动作,一遍模仿大公鸡走,一遍伸伸手,伸懒腰,喔的时候单脚站立。)

  ——大公鸡肚子饿了,要出去找食物,哪里有食物呀?(河对面)

  ——原来河对面有许多许多小虫子,大公鸡要过河怎么办?一起走过独木桥。

  2.大公鸡找食物,走过独木桥,练习了平衡力。

  ——那我们要过独木桥啦,注意不要掉到水里去哦。

  ——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走过独木桥,走的时候可以伸开双手保持身体的平衡。

  ——来到河对面我们一起吃小虫子。吃饱了,我们要回家睡觉啦。

  3.创设情境,出示大灰狼,提高速度再次走平衡木。

  ——天亮了,我们一起出去找食物吧。

  ——念儿歌出门念到喔的时候要求幼儿单脚站立不倒下。老师在这个时候说道:听说附近来了一只大灰狼,他准备要吃掉我们,所以我们出去找虫子要轻一点,而且要在他发现我们之前回家,我们该怎么办?(加快动作,比之前要走的快一些)

  ——幼儿分成组进行游戏,老师扮演大灰狼,在附近徘徊,督促孩子动作加快。

  ——等到幼儿都回到家里了,大灰狼出来说:“这些公鸡跑的可真快,我一只也没有抓住,哎。”

  4.游戏结束,整理游戏材料。

  ——下次我们再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好吗?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