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实习生涯也到了最后的倒数阶段。在这3个多月里,我们收获了许多体验,有教学工作的、有班主任工作的,还有校内外的活动等,我们真的非常感谢南庄中心小学的老师们,感谢他们给了我们很多学习的机会,感谢他们教会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
竹子的特点是一节一节生长:生长一段,就接一个箍,再生长一段,再接一个箍。这说明,竹子是会总结和反思的,我们也要学会总结和反思,才能不断地成长和发展。现在,我也要为自己作一个简单的反思:
1、创设有效的英语语言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呈现逼真的教学情境,寓教于境,能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在真实任务心理的驱动下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把“习得”和“学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1】
例如,《join in book 3》小学英语五年级unit 10 on the beach的第二课时,它涉及到动作词组与现在进行时态的教学,教学设计的难度比较大。在5月18日的公开课上,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我先以动画《walking,walking》作warming up;然后再以ppt上展示的“老师在海边拍到的照片”为情境,整体呈现了11个动作词组;接着在let’s try的部分,我以“老师养了3盆花需要肥料”的情境,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归纳出3种动词后加ing的形式各有哪些单词;借助投影仪与ppt,与学生一起核对了part 2的答案;在let’s do的部分,我借助了书本part 6的海滩图画,让学生运用现在进行时态进行描述;最后是观看了一段关于海滩风光的视频,并总结了本课内容与布置作业。在集体评课中,我们的带队老师李东海老师给我的课提了一些建议,其中就包括改变教学的步骤。按照李老师的建议,我应该先以观看海滩风光的视频为warming up,设计的情境是与学生一起去海滩旅游,去到海滩后老师提醒学生要先做一下热身运动,这时便播放动画《walking,walking》,在做过热身运动之后,老师再说海滩上有各种人正在做着不同的事,这时候便顺理成章地把动词词组与现在进行时态一起巧妙地引出来了。后来,我在另外一个班按照李老师的建议进行授课,教学效果真的比我原来的要好。实践证明,在小学的英语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情境进行授课,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从而在课堂上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让其掌握语言的表达,并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将人的智力分为8种类型: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而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教学提供给学生的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对多感官的综合刺激。【2】
例如,《join in book 3》小学英语五年级unit 9 adventures的part “mime the action story”部分,我提取了教材配套光盘里的视频与听力素材,与多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先以动画《clap your hands》作为warming up,然后让学生看一些与马有关的图片,以brain storm作为free talk,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播放课文的录音,先让学生在听觉上获取信息,再播放故事的无声视频,使其在视觉上进一步获取故事的情节。在read and watch中,我让学生一边看着视频中的动作,一边学习故事中的句子,在say and do中,我利用tpr教学,与学生一起边讲故事边做动作。接着,我再让学生完成了一个听力训练,是关于故事情节的句子排序。最后,再让学生进行role play,把故事以小组的形式表演出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能生动有趣地完成了英语教学任务,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慎防“填鸭式”教学
由于多媒体cai教学能实现大容量、高密度的信息交换,从而使得计算机机械地取代了教师,形成计算机向学生按部就班地灌输知识、按部就班地按照已设计的教学步骤进行授课的课堂模式,成为变相的“现代化”的注入式教学。虽然教学课件的使用,省去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大量时间,但容易使教师忽视学生的思维强度与节奏,致使信息输入过量,训练不到位,这样又变“人灌”为“机灌”,甚至是人机共灌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危害更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