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书记王在我省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纪委五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根据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党员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安排,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党员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部分党员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着力解决部分领导干部求稳怕错、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善担当问题,着力解决相关部门和单位在服务群众方面不积极、不主动、执行不力、效率不高问题,构建改进干部作风、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促使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优化作风、提高效能的强大合力,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提供强大动力和纪律保证。
二、治理范围
全公用事业系统党员干部。重点对象包括:各级各单位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具有行政审批、收费、执法执纪职能的重点单位、重点科室、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与群众联系最紧密、服务最直接的基层站所、窗口单位的党员干部。
三、治理内容
(一)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不力问题。对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局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部署推进慢、欠账大、成效差,措施不当、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思想不解放,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能以发展的眼光思考、处理问题,缺乏突破常规、敢闯敢冒的精神,影响职能职责的发挥,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二)缺乏担当问题。工作不敢担当、不敢碰硬、不敢创新,遇到困难绕着走,怕承担责任、怕给自己惹风险;对急、难、险、重任务能推就推、能躲则躲,不敢挑担子、不敢啃硬骨头、不敢涉险滩;遇事患得患失,做决策不果断,缺乏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的魄力,甘做庸官、懒官、太平官,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
(三)履职不到位、工作作风差的问题。精神面貌不佳,服务意识淡薄,履职不在状态,不作为、慢作为、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浑浑噩噩混日子;对上级交办的任务找客观原因顶着不办,对群众要办的事情找各种理由拖着不办,尤其是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却事难办,吃请不去、送礼不收却事情不办,口号响当当、办事慢腾腾;有些领导干部不熟悉业务、不研究政策,业务能力不强,该拍板不会拍板,由下级具体办事人员说了算,形成“中梗阻”;主要领导对单位存在的作风问题不敢抓、不敢管,不敢触及矛盾,行业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监管办法、监管措施不多,机关效能不高,企业不按章办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四、工作步骤
专项治理活动自5月中旬开始至8月15日结束,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集中检查、总结提升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中旬至5月31日)。局和各基层单位要迅速动员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党员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和纪律要求。要加大专项治理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党员干部作风纪律教育培训,明晰政策和纪律红线,选取反面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要营造舆论氛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短信、微信、政务微博等媒体开展广泛宣传报道。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开举报电话、邮箱和网络举报平台,探索“随手拍·来监督”等多渠道群众监督方式,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二)自查自纠阶段(6月1日至6月30日)。局和各基层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对照治理内容的三个方面问题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查摆、对号入座、主动认领,找准问题、真找问题,查为民意识不强,“民生为本,用户至上”的理念不牢,态度不好,速度不快,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查行业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监管办法、监管措施不多,机关效能不高,企业不按章办事的问题;查保障供应、为民服务效率不够高,水压气压不足,个别暖气不热,维修不够及时等问题。把查找的问题和贯彻落实作风纪律规定的情况作为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要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实质、根源和危害,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细化整改台账,逐项、分类、分步骤进行具体整改落实,限期整改到位。各单位、各部门对自查自纠和投诉举报的突出问题以及案件线索,要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及时整改。对应由职能和主管部门解决的问题,移交职能和主管部门办理;涉嫌违纪违法案件线索,由纪检监察机关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