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如炒菜

  暑期,我为弥补平时因教学工作繁忙给家人带来的亏欠,便主动把家里的炊事员工作承包下来。偶有闲暇,也找来几本有关教育的理论书籍浏览了一番,总结出几点教学心得,发觉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炒菜很类似。

  一 组织教学如买菜

  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以便寻求与补全新知识的“着附点”,否则新知识无法着附,就不易被学生理解吸收,也就失去了新知识传授的意义。从学生的角度看就是,他需要“吃”那些知识,爱“吃”那些知识。此时我们老师教学生就如给家人点菜,根据家人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选好要吃的菜的种类,缺胡萝卜素,就选胡萝卜之类含胡萝卜素丰富的菜类;缺蛋白质就选鱼类,蛋类等;并根据其身体体质对所选的菜类是否有抵制,如消化系统不良的就不应选择蛋之类不宜消化的菜,而应换为其他替代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何尝不是如此,通过组织教学了解学生缺乏哪些知识,需进补哪些知识,以便为进一步传授的新知识寻找着附点,这样讲授新知识学生才易于理解。如在讲授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之前,就应该复习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这样再讲授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学生就易理解了。

  二 传授新知识的量应依据知识的难易类别,犹如炒菜要考虑菜的类别是否易消化

  虽然家人缺乏蛋白质,应补鸡蛋,但鸡蛋吃多了不宜消化反而有害身体。我们可以采取长期进补,一天一个,如厌食可改吃鱼或其他蛋白质丰富的替代品。教学也如此,如发觉学生缺乏某方面的知识就应补上,但要考虑学生可接受的量以及心理厌烦度。如给学生讲授立体几何新知识,由于是学生初次接触空间概念,学生理解较困难,是个教学难点。反复练习固然是个办法,但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和是否厌烦。我们老师是否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学习一下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美术能增强学生的立体空间感;或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空间意思,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又能消除厌学情绪。我们老师也可感到素质教育的重要,这犹如我们经常唠叨小孩吃饭不可偏食一样。

  三 选择教学方法犹如选择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既要考虑菜原料的种类又要顾及家人的年龄特征和口味爱好。如烹制牛肉,从肉质来说不易烂,烹饪的时间就应长点,因选择炖、蒸;如要炒的话,就需把它加工成肉丝或薄肉片这样才易熟;还有一种烹制牛肉的方法就是加入“催化剂”如马铃薯,这样牛肉易熟口味也佳等等。具体选择何种方式呢?那就要依据家人的口味爱好了。教学有何尝不是如此。教学内容定下后,选择何种教学方式呢?那也必需依据知识的特点。首先,看它是陈述性知识还是技能性知识。一般陈述性知识在中学以文科知识为主,主要以识记的方式掌握。即以老师讲,学生背的方式就可以。学生掌握的时间较短,但遗忘较快。而技能性知识在中学主要以数理化为主,主要强调以学生练的方式掌握,对待这类知识教师一般强调以学生练为主,它的特点是学习的时间较长,一旦掌握遗忘也慢。这些大方向定下后,还要考虑学生的一些具体情况,如学生的年龄特征、基础如何、学习习惯等。老师因选定一些具体教学方法如讨论、讲练结合、演讲、模拟等,并可借助教具如挂图、电脑等来帮助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这犹如炒菜还必须加上调料增强口味,不但菜要好,更要家人愿吃呀!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强调的是因材施教。厨师炒菜,强调因菜炒菜,因人口味炒菜。

  炒菜注重“卖相” 强调的是色、香、味俱佳;教学也应注重“卖相”,目的是让学生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