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改写作文

时间:2025-04-05

赠汪伦改写作文800字

  附诗: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即汪伦送我情。

  -----根据《赠汪伦》改写

  实验小学陈心宇四年级

  这是一个寻常的清晨。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薄纱似的雾。远处的塔影、树影、山影已经看不见了。我在汪家庄的码头踱来踱去。怎么他还不来呢?昨天我还特意让人传过话给他的呀!

  “客官,怎么还不走啊!”船家问道,“再不走,已时就不能赶到前方的苗寨的客寨打尖啦!”我答道:“船家,能不能再等等,我那朋友答应过我卯时二刻会来的,但现在都卯时三刻了,他可能是耽误了,再等等吧!”我心里想:他难道有事不能来了?

  过了一会儿,只听远处传来一阵歌声:“朋友远去兮,何时再来兮?”我定睛一看,远处的薄雾里有两个人影:一个是留着一抹胡子的彪形大汉,大汉身边跟着一名身着小红肚兜,扎着一对发髻的童子。童子手中的托盘上有一壶酒和两个酒杯。而那彪形大汉正是汪伦兄弟。

  “汪兄!汪兄!”我激动的大喊。“李兄!李兄!”汪兄也激动极了。我们俩紧紧地抱在一起,汪兄说:“今日你要离去,不晓得何时才能再见,来,这是我‘汪家庄’的‘女儿红’,我们先痛饮一杯,来日我们再一醉方休!”说完,我们俩痛饮了一杯。

  喝完酒,我深情地望着汪兄,对他说:“那日,我来汪家庄,你带着我参观了汪家庄,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桃花潭。你告诉我,桃花潭水深几千尺,一直通向东海,但是,我在这里要告诉你,汪兄,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即你汪伦对我的情谊!”

查看全文

《赠汪伦》改写800字

  凌晨,码头上大雾漫天,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对方的脸。岸上迷雾环绕,四周静悄悄的,连一个针掉下来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这时,已是丑时,天上黑朦朦的,星星的亮光仿佛跟白天的太阳一样。

  在汪家庄上,隐隐约约亮起一丝光,走近一看,一道光芒照来。一弯明月挂在空中,微微的月光照在地上,照进了屋子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名男子,穿着白长袍,系着白腰带,一把白胡子垂在在下巴下,一把长剑挂在腰间,一副堂堂君子的模样。他,正是诗仙李太白。他提着一件件衣服,慢慢地推开了门——此时此刻,他正在想:汪伦现在正忙呢,我也就不去找他了,免得打扰到他。船已在码头停下了,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一些雨丝飘下来,落到了李白的伞上。看着汪家庄,他挥手再见。心里默念着:“汪家庄,再见了。”

  正当李白要上船时,岸上响起了歌声——“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这时,一个撑着伞的人出现在李白面前,手里拿着盘缠,身后跟着一些童子。此人正是汪伦。李白见了,拿着伞,缓步走去。这时,已是寅时,李白站在汪伦面前,嘴微微颤动着。

  船夫见了,不禁开口抱怨:“哎,两个文人呐,难伺候……”说着,开始摇头了。岸边的挑花已探出了脑袋,水中泛起一丝波纹。一丝声音从李白的口中传出:“汪伦,你,怎么来了,你不是……”李白说着,不禁失声了。“太白兄,没事的,你是我的朋友,即使再忙,我也回来给你送行的。”汪伦穿着蓝袍,系着宝蓝腰带,拉着李白的手,轻声说。“谢谢你,汪伦,百忙之中抽出空来送我。我们在汪家庄的记忆永远在我的心头。”“太白兄,话也别这么说,今日,我带了丝段十条,还带了一坛美酒,让我们再喝一杯吧。”说着,只见汪伦背后的童子拿出一坛酒,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放着十条丝段。

查看全文

赠汪伦改写作文

  【《赠汪伦》改写】

  汪伦很崇拜李白,一天,汪伦想请李白来做客,知道他喜欢喝酒看桃花,就写信道:“此处有十里桃花,万家酒楼。”李白收到信后,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汪伦把李白安顿好后,李白说:“我是来赏十里桃花,游万家酒楼的。”汪伦说:“十里桃花为一潭,万家酒楼是一个姓万的人开的。”李白知道自己上当了,就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

  接下来的日子里汪伦带李白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一天,家里捎来一封信,说有急事,要李白回去。李白不想让汪伦失望,便留下一张纸条,说明回去的原因,便不辞而别了。

  第二天一早,李白便来到桃花潭,坐上船,船夫刚要开船,岸上传来踏步的声音,李白回头一看,发现是汪伦,汪伦朝李白喊:“既然要走,不早说,好让我来送你。”船越开越远,岸上传来踏步唱歌的声音,越来越远。李白回头向岸上喊:“再会了,汪伦兄!”船越开越远,渐渐看不到岸了,李白吟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就这样写出来,并留传下来了。

  【《赠汪伦》改写】

  听闻李白好酒,所交之友也都能与他饮酒作乐。近日,这贾村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李兄,我这儿有十里桃花,万家酒楼,邀李兄来我这儿小住几日,不知可否?李白一看,若坐在十里桃花下饮着那万家好酒,此不为美事一桩?便立即起身去那贾村寻汪伦。

  渡船到此,一见汪伦,张口便问:“那十里桃花,万家酒楼在何处?”汪伦不由一笑,带李白到一座酒庄前面。李白放眼望去,这四周也就一家酒楼,不禁纳闷:“说这万家酒楼,可只有一家?”汪伦指着酒楼的牌匾:“这户人家姓万,开了个酒楼,叫万家酒楼,名声甚好。”李白开怀大笑,继续问道:“那十里桃花呢?”“离我家十里外有棵桃树,李兄若不嫌路途遥远,在下也愿意舍命陪君子。”

查看全文

赠汪伦改写作文800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好一首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忙碌半天,我终于录完了音,心里想,那李白和汪伦应该是传说中的“死党”吧!李白这位大诗人与朋友离别是怎样的呢?我真想穿梭时空,去看一看呀!

  “呀!”我眼前突然一花,跟随的便是那飘飘的失重感,我头晕眼花,不知飘了多久,感受到了树杆粗糙的纹路。我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呀!”大吃一惊。“我变成了小鸟!”我惊慌失措地叫。但是,取代的是吱吱喳喳的鸟鸣。我在树上跳了几圈,发现一切都与古代的东西类似,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飞开了树杆,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自由飞翔。

  “咦!”眼前的一幕引起了我的注意: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上空,亮光散落在湖上,湖边有一个庭院,我连忙飞过去,想一探究竟。我落在庭院的瓦片上,清鲜的空气被一阵扑鼻而来的酒香取代,我赶紧用翅膀捂住鼻子。只听见一个人说:“兄弟啊!你明天就要和汪伦离别了,兄弟我真不知,这一别是什么时候见了。”我这一听,不由大吃一惊,说话人是汪伦,在喝酒。

  “啊!”我穿梭到了李白写《赠汪伦》前一会的时候了。我立刻竖起耳朵,只听见另一个声音说:“有了离别,才会有相聚的珍贵。兄弟,今日不必愁,李白我陪你饮,不醉不休!”我心想:猜对了,明天再看看他们的离别吧。为了明天的早起,我找了一个角落,睡觉了。

查看全文

赠汪伦改写600字

  子时已过,春光透过窗纱,洒进了昏暗的屋子。

  李白收拾好行囊,快步走出了房门。船停于岸边,艄公挥挥手:“相公,上船吧!”李白踏上了小舟,心中不免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朋友们离的离,别的别,惟有他自己,犹如这潭上的小船,泊在这静静的深潭之上……

  春雨像个调皮的孩子,从空中飘落,轻如牛毛,细如丝线。小舟随着微风悠悠飘荡,潭面漾起阵阵涟漪。

  “这里的景色真美……”李白轻声痴喃道,“可惜汪伦兄……唉,不提也罢……”坐在船头,他痴痴地望着远方的缕缕炊烟,眼前不禁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幕——

  黄鹤楼上,两人把酒言欢,不醉不归;长江岸边,情深意切,依依惜别;鸿雁寄书,道不尽男儿之志,报国之心……

  想把这记忆抹去,可惜,不知何时这回忆已深烙于心,不能褪去。

  忆昨夜,美酒佳人,兄弟畅谈;望今宵,手足分离,各散一方。

  “罢罢罢,忘了也罢。”

  李白长叹一声,回过身去,命艄公启航。伴着竹梆敲击江底石块的轻响,小舟渐渐消逝在迷雾尽头。

  此时,岸上传来了汪伦的歌声:“太白太白,胡不归,何忍别!不知今日一别,何日方能相聚?”

  江心,传来了李白爽朗的笑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却不及汪伦兄予我之情啊!一生得此知己,足矣,足矣!”

  一瞬间,李白诗性大发,泼墨挥毫,写下了那首千古流传的《赠汪伦》:

查看全文

《赠汪伦》改写600字

  李白在汪伦家住了数日,两人相谈甚欢。突然有一天接到消息说家有急事,需立即赶回,李白匆匆收拾了一下,为避免离别伤情,便不辞而别。

  李白整理完行李后,就匆匆忙忙向桃花潭奔去。春天的桃花潭四周绿树环绕,两岸桃花盛开,一阵风吹过,一片片桃花飘落在湖面上,再加上那一片绿如翡翠的湖水,远远望去,粉色的桃花配上满山的翠绿,倒影在水中,一副大自然的巧笔画即刻生成,细细品来别有一番风味。“如此美景,以前都有汪伦兄陪我一起欣赏。”此时李白脑海中不由想起汪伦,汪伦和自己一样都爱喝酒,无论何时何地,都会随身携带一壶美酒。“那我们就可以在此美景下一起吟诗作对,对酒当歌。”以往与汪伦畅饮的场面此刻不断浮现在眼前,这边却要离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聚首,李白不禁悲从中来,红了眼眶。

  只是此刻身不由己,李白还是迈着沉重的步伐上了船,两岸美景仿佛不再那么美丽诱人了。将行之际,岸上传来一阵笛声,低沉伤感,似乎在为李白送行。李白回头一看,果然是汪伦,离别前还能再见一面,喜从中来,李白上岸,给了汪伦激动的一抱:“汪伦兄!”汪伦急切道:“太白兄,为何这么匆忙?”“家有急事,不辞而别,实在抱歉!”李白无奈的解释。

  “原来如此,你我兄弟讲什么抱歉,他日我们再聚。”两人不禁泪满眼眶。李白上船后,汪伦急忙吹着笛为李白送行,李白站在船头看着岸上的汪伦越来越远,诗兴大发,大声吟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