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
今晚的夜很忧伤
微笑
在每个人的脸上绽开
然后枯萎
忧伤
总在孤独的时候来临
没有太多理由
而是心底的风铃在招摇
今生注定
我们要坐上旋转的木马
跟着木马
不停地旋转
白天的忙碌
让我们忘却了听听自己的耳朵
只有在夜晚来临时
忧伤
生活在物质文明的21世纪,90后的我们,能不能不忧伤?
张悦然是80后的代表,他说:“我们是糖,甜得忧伤!”然后,90后的我们却每天都说着:“我们是糖,甜得忧伤!”每一次,看这身边可爱的女生说这这样感伤的话,摆出一副受尽岁月沧桑的样子,我就默默的问自己,我们是糖,到底是什么糖?为何甜得忧伤?
棉花糖?
也许吧!90后的我们,也许是一支棉花糖!很甜很甜的棉花糖,但是我们并不想忧伤!虽然我们特别喜欢显示个性,那是因为我们想每天只为工作而忙碌的爸爸妈妈注意到我们。90后的我们,独生子女的我们,孤独的接受爸爸妈妈给予的丰富物质生活,却少了关爱在意的目光,我们只是想爸爸妈妈的眼光能停留在我们的身上,哪怕只是吝啬的一分中。可是,他们却吝啬得给不起。原来90后的我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又失去了该有的关注;原来90后的我们,在拥有的同时又在失去;原来90后的我们,孤独地抱着抱抱熊啃着汉堡包守着深夜的大门;原来90后的我们,除了丰富的物质什么也没有;原来90后的我们,连忧伤也是一种奢望!
日记本里写着:现在也只能欣赏,唯一的合照一张!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发现,90后的我们不再忧伤。也许,我们只是渴望,渴望该拥有的注视与目光。
生活中交错着失望,越是想念越是孤单。90后的我们,一个人的奶茶和天光。爸爸妈妈,常常到外地出差,每当孤单寂寞的时候,也只能欣赏,唯一的合照一张。
并不是我们想忧伤,我们也想快乐伴随我们成长。我们也试着用更多的知识解答我们可以不忧伤的理由,可是,一切都那么的徒劳。每个人的幸福与快乐,由不得谁做主,就像剪刀石头布,并不是想拥有就不会输。
忧伤
有谁曾注意到我的忧伤?我一直带着微笑的面具,谁又何尝没带上属于自己的面具。长大有的我们,早已失去了童年的纯真、天真的纯粹的笑容。童年的快乐,早已逝去,不复返。
我读小学时,曾以为小学读书的时间还长,不懂珍惜。当领到毕业证书时,我当时傻了,时间怎么这么快?转眼间,我们都毕业了。时光飞快的流逝,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的无知,我们的快乐。
那年的夏天是忧伤的季节,因为我们毕业了,曾经我们一起哭过、笑过、伤过、委屈过……毕业的那天,我们依依不舍得看着同学们。在同学录上留下了自己的笔迹,伤心的流下了眼泪。领到毕业证书是,我们的脑海闪过许多我们曾经的记忆。
忧伤
方写时,又停笔。我不知要用什么样的文字来描述这段苦涩、凝重!
离上一段时日已有两三个礼拜,心却越来越感到烦闷、凝咽!
够无聊的!现在的生活平淡得就像一张纸,如文蒂所说。乔俏说,“过一种平凡但不平淡的生活。”我觉得她没有必要故作坚强,生活不仅平凡,而且平淡,这是无可变更的事实,岂为我们所能主宰!
昨天去阅览室看《旅游》杂志,够无聊的。其中有几幅图景让我记忆深刻,在谈到西藏的纳木湖时,编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寂寞的远方,除了遥远,什么也没有。”面对偌大的纳木湖,高原凝冻的空气夹杂着土地野性的气息,这样的死寂,是会让人窒息的。也许我们的视野里,除了那一望无际的冰冷的湖水,那死一般的寂寥,再也看不到什么可以让我们依托的力量了。这是一种多么惨烈的凄美。面对浩渺、面对空虚、面对那遥远的天际,难道我们仅愿固守一方天、固守这一轮廓,而从未想过要去向湖的另一侧,那儿还有更险的险峰,那儿还有黎明的日出,那儿还有亲人温情的拥抱。自然呵!你是如此美丽却叫人不敢亵渎,我为你倒下,可是如今我要站起,我要站起!
这又使我想起两个字“morethan”,意思是“不能平凡”。我是多么平凡,可是我多么向往自己能有不平凡的人生呵!
昨天听到别人的钢琴独奏,是鸿明的《我可以》。我想,我本能奏出更美的乐章,那样轻轻按动便能绽放出美丽音乐的情思,是让我多么的神往啊!
然而面对现实,梦只能永远低头。钢琴、小提琴,这些仿佛都是幻象,是多么遥不可及的梦呵!
忧伤
这是晚春,不知为何,今年的晚春天气亦趋骤冷。南方的树木娇生惯养,暖和贯了,也就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寒冷,提前了生理期——整个城市的树都在落叶。纷纷扬扬,绿意飞舞。整个城市的大街都被绿意覆盖。而随着这寒气,生长在这个城市的我们的忧伤也在飘荡,纷纷扬扬,悲伤肆虐——整个心灵都被悲伤侵扰,冷到发寒。
城市的树感到冷了,就割舍翠绿欲滴的叶。而我们冷了,却伤害身边的人,成就一大片诙谐的忧伤。在诙谐的里面,谁的嘴角都沉重千钧,无法上扬。因为引人发笑的小丑退出了他的舞台,台下就等的我们只好四处张望,茫然。台下喧嚣一片,台上口无一人,剧场里少了快活因子,哀伤乘虚而入。从此,喜剧成了闹剧,闹剧成了荒诞剧,荒诞句成了悲剧。悲剧里,有人瞧见了小丑的面具下泪流满面的脸。于是这个人开始在矛盾里挣扎——一方面考虑自己要不要将小丑的真相公诸于世;一方面,匆忙擦去眼泪的小丑也发笑了这个人,并请求他不要说关于他的任何一句话——他累了,心神俱疲。原来,玩笑不断的这些年,台上的小丑也受尽了嘲笑,他拖这疲惫的身心取乐我们这班没心没肺的自私鬼。小丑的悲哀,是没有人理解他,而他最大的悲哀是信错了这个信誓旦旦要将秘密长埋的人。这个人认为,世界如此大,为何还要将秘密收藏?世界如此小,为何不挑去小丑与观众们之间的隔膜,让世界宽敞点?因为他看见——在狭窄空间里的观众们快窒息了,在苦盅里的小丑快窒息了,守着这个秘密的他也快窒息了。这个秘密就禁锢在他的身体里,而身体有几千几万个小孔可以任秘密逃跑。为了扣住秘密,他将身上几千几万个小孔封住,人空气也进不来。他不知道,秘密没有空气可以活,而他为一个人,失去氧气却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