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教案

时间:2025-04-05

一年级科学教案(精选16篇)

一年级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瓶盖或小木块,搭"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

  二、观察哪一只蚂蚁。

  1.选择观察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

  2.选择瓶里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选择白纸上爬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

  三、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1.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既能看清楚,又不会到处乱爬?

  2.用什么办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办法可以使蚂蚁不乱爬?

  3.在盆子里倒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或小木块,让一只蚂蚁爬到瓶盖上。蚂蚁只能停留在瓶盖上,不能到处乱爬了。不过,用什么办法让蚂蚁爬到瓶盖上去呢?

  四、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1.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

  2.分发放大镜观察蚂蚁。注意控制观察时的呼吸,别吹走了蚂蚁。

  五、讨论蚂蚁身体的特点。

  1.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

  2.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3.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六、试一试。

  1.看看瓶盖上的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蚁怎么不到处乱爬了。

查看全文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3篇)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

  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4、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

  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

  【教学准备】

  水、乳白色洗发液、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木块、活动手册、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教师出示一瓶矿泉水,请同学们说一说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关于水你都知道什么?然后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板书:观察一瓶水)(学生观察矿泉水)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对水的认知和激发新的兴趣,了解学生对水的概念掌握情况。

  二、观察比较水与洗发液

  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撕掉上面的标签),请学生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猜是沐浴露、洗手液,适当表扬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同学,告诉学生是洗发液)。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老实的问题)

查看全文

小学一年级科学说课稿范文模板(精选3篇)

小学一年级科学说课稿范文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的物品---衣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比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

  2、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

  3、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衣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重点:

  1、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的物品---衣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比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

  2、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

  3、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衣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难点:

  1、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的物品---衣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比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

  2、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

  3、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衣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法:

  探究法

  课前准备:

  1、衣服的图片

  2、学生自带一件最喜欢的衣服

  3、各种特殊衣服的图片

  4、制作材料和工具

  教学流程:

  认识学生自己的衣服,搜集衣服资料,给衣服分类,认识特殊的衣服,整理自己的衣柜

  教学过程:

  活动1:认识学生自己的衣服

  1、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

  2、引导学生在颜色,大小,图案,材料,款式,穿着场合,穿着季节等方面比较相同和不同

  3、出示图片

  活动2:给衣服分类

  1、观察和比较教师和学生搜集的各种各样的衣服

  2、学生给衣服分类

  3、汇报分类方法

  活动3:认识特殊的衣服

  1、出示书中的图片认识特殊的服装

  2、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有特殊用途的衣服

  活动4:整理自己的衣柜

  1、学习集中存放衣服的方法

  2、作业:整理自己的衣柜

  课后小结: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团结合作地参与服装的研究,了解服装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初步了解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查看全文

一年级春节童谣教案(通用6篇)

一年级春节童谣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谣,找出其中的明显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春节童谣,了解过年有哪些准备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课堂上欣赏的童谣读给大人听,分享过年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谣,找出其中的明显信息。分享过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每年的寒假,我们都会和家人一起度过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日?对,是春节,

  二、介绍童谣。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春节的歌谣。出示课件《春节童谣》。什么是童谣?童谣就是写给儿童的歌谣。

  三、导入内容 ,设疑解惑

  1、春节童谣里面都讲了什么呢?别着急,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春节童谣》。这首童谣好听吧!在这首童谣当中说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2、从二十三到大年初二,人们都会干什么?扫房子;磨豆腐;去买肉;宰公鸡;把面发;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3、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一进入腊月就有了年味。首先是腊八这一天,你们知道腊八人们都会干什么吗?对,喝腊八粥。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被称为小年过去,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会给灶王爷供上糖瓜,以便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所以有了二十三糖瓜粘。

  4、糖瓜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糖瓜的样子有圆的,空心的,壁上有小孔的,还有长长的圆棍形的。小小的糖瓜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查看全文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通用5篇)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狮子、狐狸、大熊猫、天鹅、美丽”等词语。认识“威、武、凶、猛、顽”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动物。

  4.认识顿号。了解“有……有……还有……”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看看这个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可以播放录像带)

  生(看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得很认真,一位小记者也和我们一起去了动物园,他怎样介绍的呢,你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

  (1)看看图上的动物,读出每个动物的名字。

  (2)借助拼音读词语和短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短文。

  (2)看图说说短文中讲了哪些动物?

  (3)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注意读准翘舌音“狮”,后鼻音“猛”;“狸”单字读‘l0”,在“狐狸”中读轻声。

  三、学习短文

  1.读第一段,说说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质疑解疑。

  重点理解“威武”、“凶猛”、“顽皮”(可让学生看图,通过说说狮子、老虎、猴子等这些动物的习性来理解词语。)

  3.再读第一段,说说这段是怎么用一句话表达的。

  用“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4.认识“、”。

  5.读第二段,讨论: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

  四、指导朗读。

  带着喜爱的语气读,注意顿号、逗号停顿时间的差别,读出句子的层次。

查看全文

一年级教案《江南》(通用16篇)

一年级教案《江南》 篇1

  一、导入

  1、 PPT出示:邀请你走进一个美丽而有趣的江南小镇。那是我的故乡噢。——金曾豪

  师:同学们,以第七届读书节为契机,我们一起走进了金曾豪先生的《蓝调江南》。全书共有22篇散文,从目录中,你发现了什么?(PPT出示目录)

  指名答(板书:状物类散文集)

  二、阅读成果展示

  1、最近竟常有同学跑过来找我说:“廖老师,这本书太好看、太有意思啦!”那我们一起来分享你觉得有意思、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吧!

  (PPT出示:一起来分享你觉得有意思、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吧!)

  指名答针对学生的发言,再次强化、归纳人、事、物

  结合发言,板书:人、事、物

  2、如果让你来写童年生活,你会写什么?(PPT出示)

  指名答追问为什么再次强化人、事、物

  3、 总结与过渡

  师:大部分同学的童年生活与书中所写不大相同,这也正是作者写作《蓝调江南》的初衷,谁来读一读作者的话?

  (PPT出示作者的话)

  指名读师评价

  师:因此,这不仅是一本状物类散文集,还是一本充满江南小城风情的回忆性散文集。

  板书:回忆性散文集(这三个字之前已板书)

  三、方法指导

  1、师:可是,我们的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书中的人、事、物,更要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PPT出示)

  板书:情

  2、师:本学期,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如融情入景、内心独白、巧用修辞等。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阅读回忆性散文的好办法——关注双重视角。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