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实习周记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结束了急诊室忙碌而富有挑战的实习生活,轮转到下一个科室——手术室。这是一个与病房、急诊完全不同的地方,连衣服都换了一种款式,脱去了白色的护士服,换上了蓝色的手术衣,白色的燕尾帽被蓝色的圆帽所替代。
在病房,要忙碌于病人补液的更换,要为病人做基础护理;在急诊室,需随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等。而在手术室,就要从认识手术器械开始。
医院的手术室共有26间,每一间房间的布置和基本设备都一样,例如监护设备、手术台的摆放位置等。但根据科室的特点,每一间房间也各具特色,因此26间手术室会被分配成多个单位,每个单位的使用也相对固定。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每天早上必须从医护人员通道进入手术室,手术室共有3个通道:医护人员通道、病人通道和无菌设备通道。三个通道的通向地点也不同,医护人员通道直接通向更-衣室;病人通道可直接到达手术室,而无菌设备通道则是为手术器械的运输开设的专用通道。假如走错一个门,是无法进入手术室的。
手术室是一个相对无菌的场所,进入手术室的大门就要开始更换拖鞋,外出的鞋子是不可以穿进手术室的。此外要更换手术室的衣服和帽子,蓝色的一次性圆帽将头发全部包裹起来,这样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不会污染到病人。
早上到达手术室时,病人可能已经从病房被送到了手术室,我要做的也就是核对病人。要根据病理牌首页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性别。要根据医生所开的医嘱核对手术的名称,这其中包括了手术的部位、在手术过程中要使用的物品和药品等。最重要的是与病人核对,要询问病人的床号和姓名,要核对病人手上所戴的身份识别标签,上面会写有病人的基本信息:姓名、床号和住院号。这些如果搞错了,那可是天大的医疗事故,因此查对制度非常严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在手术室的进修学习日记
来这盼望已久的医院进修已经一个多月了,除去中途去外地出差,正儿八经呆在这里麻醉科的时间也就二十几天的时间,这个技术很多年都不曾实际操作过,技术肯定有些变形,知识结构也老化了,很多理念需要重新学习,恶补理论成了我目前最主要的学习项目,每天在科室里有手术的时候就跟着老师观看他们的操作流程和病人术间管理以及突发情况的处理,没手术时就抱着一本本几斤重的“大砖头”疯狂阅读。
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科室一共三十多个医护人员空闲的时候都在看书,很少有叽叽喳喳吹牛聊天的时候,主任要求也是极其严格,非常追求完美,我能理解他,手术室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场所,不允许半点差错,也出不起事故。
经过几周的见习,主任开始有意安排我的实作,说实话第一次在这里实作,虽然只是一个低位硬膜外穿刺,以前对这种操作都是小菜一碟,但这里心理仍然没底,很紧张,果然,穿刺不是很顺利,老师看我穿刺费劲,直接亲自来完成了,我想应该是我的进针角度偏了,后来老师说没关系下次注意就行,我的动作还是很专业很正规的!专业正规都得益于以前实习时刘岳主任的倾囊相授和严格要求,回想起那时真是人生一段很开心成功的记忆。很多年没有联系过他,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身体健康。
九月份手术开始多起来,这里医院的科主任又陆续给我安排了一些不太复杂的手术,让我独立处置各种情况,感谢主任和老师,他们给我机会的同时也同样承担着风险和责任!前天一天二十多台手术,我老师六台,我独立分担完成三台,都很顺利,麻醉效果确切,我用实际行动证明基础还存在,技术又有了进步,虽然很累但也很快乐。医学是一座看不见顶的高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应该固步不前,应当勇攀高峰,接下来的工作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加油,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