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成语
今天,我向妈妈提议:“我们玩一个游戏——连成语。”我接着说:“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做下一个成语的开头字,可以用谐音的成语代替。”“好!”妈妈高兴地回答。
妈妈说:“我先做个当头炮——自高自大。”
这成语真简单,对我来说真是小菜一碟。我洋洋得意,接了个“大失所望”。妈妈想都没想,高声地说:“旺旺雪饼。”我一下子大笑起来,马上喊:“不行,不行,这不是成语。”我笑着说:“我和你是铁哥们儿,我帮您连。”我马上接了个“忘恩负义”。下面是“义无返顾”、“顾此失彼”……。又该我了,上一个成语是“留恋往返”,我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返回家里”。妈妈捧着肚子说:“乖儿子,你回来了吗?要不要妈妈来接你!”我和妈妈笑成一团。通过连成语,我不仅学会了许多好成语,而且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
赤膊上阵的成语典故
赤膊上阵,指不穿盔甲,上阵作战。形容作战。成语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割据凉州军阀马腾,被曹操杀掉。
马腾的儿子马超为报父仇,与西凉太守韩遂联合起来,出动数十万大军进攻曹操。马超挺枪纵马,与曹操的猛将许褚大战。
两人战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
因为战马疲累不支,于是各回军中,换了匹马,又出阵前战了一百多回合,胜负仍然不分。许褚杀得性起,拍马回阵,卸下盔甲,露现突出的筋肉,赤着膊,提刀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指鹿为马的成语典故2022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专权, 指着鹿硬说是马,而群臣附和的故事。
【典故】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译文】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小学生作文成语典故素材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要想写好作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积累素材,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好的作文。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成语典故的小学生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生作文成语典故素材一
以珠弹雀(yǐ zhū tán què):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出自 《庄子·让王》。
鲁哀公听说颜阖非常贤明,就派人给他送礼物请他出山。贫穷的颜阖不受。
庄子就此事发表感慨,颜阖无意于富贵,富资送上门,他不欢迎。这样的人难得。而那些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富贵就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一样不值得。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方法用错,轻重颠倒,得不偿失。故事中的颜阖就不是贪图富贵的人,鲁哀公用送礼的方式请他出山帮助自己治理,是方法用错了。要用自己正确的理念和对百姓的担忧或许能打动颜阖这样的人呢?在平时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要找对方法去解决,还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小学生作文成语典故素材二
千载难逢[qiān zǎi nán féng] ,意指一千年也难得遇到这样的一次机会。形容机遇十分难得与宝贵。
唐朝时期,宪宗皇帝非常信佛。
有一次,他准备把一个寺院里的一块释迦牟尼的遗骨弄到宫里来。
韩愈当时是刑部侍郎,他觉得唐宪宗这样做非常不好,于是他上了《谏迎佛骨表》的奏章表示反对。
唐宪宗看了奏章后恼羞成怒气得想置韩愈于死地。幸好宰相极力说情最后韩愈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
有关成语断章取义的造句
成语断章取义意思是引用与原意不符,你会用断章取义造句吗?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断章取义的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断章取义的意思
[释义]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语出]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辨形] 义;不能写作“意”。
[近义] 望文生义 穿凿附会
[反义] 实事求是
用断章取义造句
1) 我们判断是非不能断章取义,而应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我最讨厌说一套做一套的人,为人应该言行一致。
2)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断章取义,要实事求是的去理解事情,做事情。
3) 我们应做到不要断章取义。
4) 有些断章取义偷梁换柱的文章,分明是对经典文学的亵读。
5) 我很老实,从不生搬硬套,也从不断章取义,做事要心无旁骛,静下心来认真考虑才有收获。
6) 有些标题党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夸张媚俗、故弄玄虚,以致误导舆论。
7) 引语可能会被篡改,使用时断章取义。
8) 我所说的和做的会被断章取义,恶意曲解或用来塑造一个模式化的极无聊,心灵空虚的艳星形象。
9) 这些新闻从业者断章取义,加深政党间彼此的冲突,不分清红皂白地翻找丑闻和小失误,所有这些累积下来的影响腐蚀了我们对辩明真相的一致的标准.
10) 我们应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不要断章取义、混淆含义、机械搬用。
小学作文素材成语典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高中作文教学这一块,素材之米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成语典故的小学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作文素材成语典故一
举足轻重
公元20xx年,光武帝刘秀虽已建立了东汉政权,但全国尚未统一。当时,蜀地的公孙述也想称王称帝,争夺天下。这个时候,有一个实力派人物叫窦[dòu]融。王莽当权的时候,他当上了伏波将军。王莽失败以后,他归附了淮阴王刘玄,不但做了张掖[yè]都尉,还被刘玄的部属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
拥有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看到刘秀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有意顺附,便召集各郡太守和本地名流商讨,决定派使者带着书信和礼物前往洛阳。刘秀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隆重接待了使者,并给窦融写了一封书信,信中说:“蜀地有公孙述,现蜀汉相攻,你的地位极为重要,一抬脚就会影响两端的轻重,无论你站在哪一方,都可以决定一方的成败。(原文是:‘举足左右,便分轻重。’)”从此,窦融十分忠心地跟随着刘秀,很快被升为大司马。刘秀得到窦融的支持,实力大增,终于消灭了公孙述和其他政敌﹐统一了天下。
后来,人们把“举足左右,便分轻重”简缩成“举足轻重”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处于关键地位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整个局面。
点评
一个人要勤奋学习,而且要有上进心,要不停的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能像一些人“半罐水,响叮当”,自己还没有达到自己人生的高峰,就开始骄傲自满,停滞不前。不要将自己的敌人看得太轻或太重。如果你停在原处,在你眼中再无足轻重的人都会有一天赶上你;如果你努力奋斗,在你眼中再举足轻重的人,你都将会有一天超过他,攀登上金字塔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