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最简单的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谓摘抄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可以抄录领袖导师的教导,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和格言谚语等。例如:
怎样写读书笔记
现在有许多同学在课余和书本交上了朋友往往得到了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就爱不释手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常常连吃饭、入厕、睡觉也不肯放手。可惜其中不少同学阅读书籍往往只追求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甚至读到写景部分一跳而过。如此读法尽管书一本本读得很多却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学不到真正的知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要想读书收益和好书交上真正朋友最佳的办法就是学会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能促使你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思考加深对文章作品的印象提高你的思想认识和读写能力。
读书笔记的写法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摘录式。把自己认为重要、有实用价值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新鲜的词语或生动精彩的片断等分类抄录下来。摘录时要做到少而精并在末尾注明出处。
二是眉批式。凡自己的书籍可在读书时用笔圈圈、点点、划划、写写运用一套相对固定的标记符号。例如在生字的下面用“——”标出查阅字典后注上拼音;在一些精彩的句段下面用点明;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用“?”注上;在书空白处扼要写上对某一句段的评析。
三是提要式。要求经过对文章的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写出内容提要。
四是心得体会式。也就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仔细地回味一下然后把自己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产生的感想和见解、真情实感写下来。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这是首要的连文章也没读懂那怎么谈得上写“感”呢?另一个就是“感”要有感而发千万不要空泛的议论。这一点有的同学做得好有的同学却不注意。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
在《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里,关于教育的事例是鲜活可信的,主要来源于作者王金战老师真实的教学生活,可读性和有效性都极强,所以每一个故事都能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一、关心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英才。老师对优秀学生自然会宠爱有加,但对后进生更要关怀备至。真正做到关爱后进生、贫困生和问题生,在这些方面王老师做的非常好。对于“差生”,作为老师有时候就要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当然,他的优点必须是真实的,而他也并不以为班主任是为表扬而表扬。实际情况是他确实有这个优点,在没被别人发现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因为你有威信,你一句表扬的话,就会让这个学生长时间热血沸腾。于是他对你更尊重,尊其师而信其道,他尊重老师了就更加听你的,学生的心态就越来越好。他的心态一旦解决了,他的学习效率也就上来了,于是学习成绩也就逐步提高了。
二、“千教万教,先教做人;千学万学,学会去爱。”“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教育培养人,应以德育为先。思想正,才能行为正,学习才会认真,才会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不好的大多有思想问题,思想端正了学习才会上得去;同时也不能因为成绩好就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和心理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要从社会、家庭等多方面思想原因,从思想根源上下手,工作才会有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要注意方法,不能来硬的,要以引导、诱导为主,有的时候要软硬兼施。
《怎样解题》读书笔记
波利亚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因长期从事数学教学,他对数学思维的一般规律有着深入的研究。这本开拓思维的《怎样解题》就是其研究成果的总结,并因此而畅销全球。
作者认为一个重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道重大的难题,而在解答任何一道题目的过程中,也会有点滴的发现。这句话颇有现实意义,人如果缺乏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发现题目的本质,就无法摒弃无关紧要的繁琐条件和层层陷阱,就无法抓住问题的关键,因此也就无从下笔解答题目了。
作者也认为当你解答的题目并不陌生,有些似曾相识的时候可能会不以为然,但你若因此而感到有兴趣,并被好奇所激发时,你的创造力将被激起,并被发挥出来;特别是如果你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方法做出时,你将饱含成就感。
作者建议我们不要只做一些简单的基础题,它只会扼杀我们对数学的热情;也别一味地做变态级的难题,那样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虽然在我看来,此书的实践性不及一般的教辅书,但其对数学领域中怎样进行正确、快速、有效地解题,有着一针见血的指导作用。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大量活泼、生动、通俗的散文写法,阐述了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作者在此书中还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观点:学好数学不只在于练习、操作、演算,最重要的是从心底萌发出的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自我归纳理解后的解题思路。
读完全书,我最深的感受是我也爱上了数学。数学不仅是通向工程、技术的必由之路,它还充满着乐趣。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
“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沿着你的强项成长,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这是王金战、隋永双老师所著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的封面一段话也可谓是整本书的精义所在。
中国的家长可谓是最望子成龙的家长了,有些家庭,从人、财、物、时间各方面来说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真真可谓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但又换来了多少失望的家长。优秀从何而来?
这是每一个为人父母、为人师表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本书中王金战、隋永双老师用他们的亲身实验给了我们一个个宝贵的经验。
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他就变成了差生;当一个差生反复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差生也就变成了优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希望别人看重自己,尊重自己,如果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那么从学生身上焕发出来的那种学生积极性,其潜力将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
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奋斗目标,仅仅勤奋二字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再伟大的事业,都是一点一滴完成的的,所以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要对孩子们说:找出自己的目标吧。当然这个目标的制定,不要和别人比做得怎样,要根据自己现在的位置,给自己定一个实际的目标。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当目标一个个达到时,也就一次次享受了成功的喜悦,这对孩子自信心的确立也至关重要。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如何又好又快的成长是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最近利用工作之余,我认真阅读了《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老师》一书,感受颇深。本书是由三名著名的美国教育工作者编著,主要从教书育人、终身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地沟通、提供有效的帮助、应对职业挑战、避免职业倦怠、积极反思、敬业等九个方面进行阐述。
结合我自身的情况:所在的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幼儿园,在幼儿园教学生活中会面临很多问题,而在面对各种不同生源素质表现的幼儿时,应该怎样去面对,并且排除相关的干扰因素让自己在教学岗位上更快的成长,这些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这些问题有了些新的认识,同时也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作者在书中指出:成为最优秀教师的要素,不是教学中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能有效地赢得学生注意、尊重、倾心的人品。正是这种独特的人力资源,有着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能激励学生超越个人所认定的极限,帮助他们寻求人生的重大意义。这相对于此前在教育界注重教材与教法的钻研的一些教师而言,是一个崭新而又睿智的话题。
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和品质呢?作者在书中也进行了阐述,告诉我们理想教师的素质依次是:交谈和理解的能力;严格而公正地执行纪律的能力;启发和引发动机的能力;高尚的品德;爱护和关心儿童;对专门职业的献身和热诚;友善的个性;端正洁净的仪表。具备了理想教师的素质,我们才能去谈所谓“优秀”,而要达到所谓“优秀”,绝非易事,作者在书中也做了详实地阐述。在读后,我也进行了自我反思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