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随想作文

时间:2025-04-05

端午节随想作文600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更是数不胜数。有一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春节;有喝茶赏月、桂花飘香的中秋节;有登高望远、祈求平安的重阳节……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仍是那粽香四溢、龙舟飞舞的端午节。

  在我小时候,我并不怎么喜欢过端午节,因为我不喜欢吃粽子,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设这样一个节日,每次端午节我都闷闷不乐,直到那天……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端午节,早晨风和日丽,百花争艳,鸟儿在树上一展美丽的歌喉,歌声悠扬地飘荡在空中,仿佛在为这美好的天气而庆祝,而我的心情却极度不快,因为爸爸对我说,大奶和大姑他们从郑州回来,下午要在一起吃饭,我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端午节吃饭,主食肯定是粽子,我讨厌吃粽子,想到这儿我心情很低落。

  到了饭店,我闻到了一股粽子的清香,可我却完全提不起食欲,到了房间我便被震撼了,震撼我的不是满桌又大又甜的粽子,而是墙上的壁画,它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话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屈原是楚国的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军事家、政治家,在楚国被攻破的时候,秦王曾请他做丞相,可他毅然决然的拒绝了,为了不波及他人,他抱石投进汨罗江。

  至此,屈原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我联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个像屈原这样的爱国人士为我们创造的呀!想到这些,我忍不住剥开一个粽子,张开嘴巴轻轻地咬了一口,又香又甜的味道在我嘴里回荡……

查看全文

端午节随想作文800字

  悠悠艾香,浓浓棕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期而至,今年的端午节,雨噼噼啪啪下了差不多一天,赛龙舟是指望不上了,粽子唱主题,成了节日最重要的仪式。

  粽子有很多种,叉烧粽,玉米粽,蛋黄粽,豆沙粽……荤的素的,咸的甜的应有尽有,我最喜欢包粽子了,提前几天,妈妈就把粽叶洗的干干净净,到端午节的那天拿出来直接用,糯米,红豆,花生等材料也是提前一天泡水里面的,这样包好的粽子熟起来快,也入味。包粽子开始了,我学妈妈先把粽叶卷成圆锥样的空,再往里面放上糯米和瘦肉,要放得不多不少,放多了包不住,放少了不好吃,放好后开始卷粽叶,把材料全部包住,然后再用一根一尺长的线把它捆起来,一圈,两圈……打个结,成功了。包粽子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记得刚开始学包粽子的时候,我手忙脚乱,折腾的额头都冒汗了,才包好一个可怜兮兮的粽子,小且难看,糯米还一个劲往外漏,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把它扔进了垃圾桶,后来,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包成功了一个,然后就越来越熟练。

  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煮沸的水中,大火煮了一会儿,需文火慢煮两个小时,不一会儿,棕香味就弥漫了整个厨房,馋的我不时揭开锅盖看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终于等到出锅了,妈妈先用筷子夹出来几个放到盘子里晾着,我往往等不及它冷却,就急不可待地开吃,真好吃,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粽子,不像衣服那么华丽,也不像豪车那么高贵,它十分平凡,毫无张扬之意,却撑起了一个隆重的节日。

查看全文

端午节随想作文400字

  你知道今天为什么吃粽子、包饺子、赛龙舟吗?因为今天是端午节。

  奶奶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有很多传统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有人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也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的。总之,类似的说法五花八门,但最具有说服力的是纪念屈原。

  爷爷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渔夫来回打捞屈原的尸体,百姓为了不让鱼虾等啃食屈原的尸体,就把蒸好的米团丢入水中,一位老医师把雄黄酒倒入汨罗江,说药晕蛟龙鱼兽,不让它们吞食屈原的尸体。

  妈妈说,端午节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了,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中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把这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查看全文

端午节随想

  ——读《我们的节日》有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今天,我就来讲一下端午节吧。

  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过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尽,被后人所纪念,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自杀后,被吴王投入江中。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宁波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们早已掂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

  《我们的节日》一书,还为我们介绍了植树节,劳动节,母亲节,建党节,建军节,七夕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节等节日的来历和活动方式,让我们在愉快的阅读气氛中领略了我们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节日,对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印象,更让我们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查看全文

端午节随想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查看全文

端午节随想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