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导游词(通用6篇)
包头导游词 篇1
石拐区的古长城石拐区是包头市所辖的一个矿区,位于市区东北,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是包头市的主要煤炭、陶瓷原料基地。石拐是蒙古语“什桂图”的音译,意思是“有森林的地方”,石拐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战国赵长城贯穿全境。清朝以前为蒙古族乌拉特部游牧草原,水草丰美,森林茂密。
石拐区的历史与大青山煤田的开发史紧密相连,石拐也伴着地下宝藏的开发而名驰塞北。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大青山煤田已经形成年产500万吨原煤的生产规模,成为包头市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煤炭税收占该区财政收入的85%以上,为包头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近两年,石拐区大力发展工业开发区,形成了以硅系合金、工业硅和粗钢生产新的产业群,年可生产硅系合金100万吨,铜10万吨,形成了世界级工业硅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
现在,我们乘坐的汽车离开市区已有20多公里,透过车窗,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路边的山坡上蜿蜒着一条土筑的长龙,这就是我们要参观的赵长城了。这段长城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是战国时期赵国君主武灵王为巩固边境、防止北方胡人入侵而筑,距今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了。它全长逾500公里,东起河北宣化境内,西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迤逦于阴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横亘于包头的中部,在包头境内约150公里。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即位后,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大家所熟悉的“胡服骑射”。并且在“北破林胡、楼烦”后“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包头导游词(精选6篇)
包头导游词 篇1
蒙古西部地区一座规模较大的宗教圣地和民族文化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是唯一一直用蒙古语吟诵全部经书的黄教喇嘛庙。
梅力更召最高大殿堂为美岱庙,因内供有泥塑的美岱佛,故名美岱庙。少贡沁庙在美岱庙前面,略小于美岱庙,门额上悬挂有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书写的“广法寺”牌匾,两殿墙体为藏式建筑,殿顶是汉式宫殿顶风格。在美岱庙外墙上镶有22个砖雕佛龛,佛龛内雕塑着佛像,上有“吉祥”、“如意”等题意。主体建筑东侧错落建筑有活佛府及各学府院落,活佛府由几个小院套在一起,还有大甲巴府和五座白塔,喇嘛住房散落在寺庙周围,建筑式样与当地民俗住房相近,为平顶南出水式。本召除传授佛经外,还收集了很多流传于民间的优美曲调,并把它融于召庙念经时吹奏的音乐中,听起来很有特色。每逢嘛呢庙会(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所属各庙都来人顶礼焚香,诵读经文,各地香客亦川流不息。另外,梅力更召曾管辖着27座庙宇(登记在册的有24座),活佛传世八代。自然景区拥有奇特的天然风物和生态景观,山石峻峭,花木丛生,禽鸟飞鸣,瀑布奔流,神奇秀美,景色迷人。寺庙北面不远,便是梅力更沟口。梅力更沟在历史上曾是沟通阴山南北的一条通道。沟内四季凉爽宜人,年平均温度5℃,七月份平均温度在22℃左右。植被覆盖率达90%左右,到处草木葱茏。树木中以侧柏为多,也有松、桦、桑、椴等;花草中有白芍、山丹、五味子、阴山荠、狼毒等。
野生动物有獾、狐、狍及鹰、鹞、燕、雀等。景区内有驻鹰观弈、醉狮听泉、说法台、骆驼峰、睡鹿石等景观,还有一块近60平方米的巨大卧石,石面光滑平整,是极好的造景书刻景点。石瀑图沟有一处60米落差的巨大瀑布从峰顶泻下,犹如从天而降。深入乌拉山十几公里还有三处瀑布,终年溪水常流,山前有赵长城遗址和西沟自然景区,对面2公里处紧靠黄河有圣水泉旅游区。如今,梅力更风景旅游区已成为大众节假日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堪称宗教旅游、生态旅游胜地。
包头导游词(精选6篇)
包头导游词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草原休闲之都——包头参观游览。我是×××旅行社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此请允许我用蒙古语向大家问好:赛白呶(náo)(你好)!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故包头有“鹿城”之称。包头是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城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及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xx年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34名、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被《福布斯》评为中国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之一。
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东西接壤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150平方公里,辖6个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白云矿区)、3个农牧业旗县(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xx年总人口(常住)245.76万,其中城镇人口逾176万,有蒙、汉、回、满等43个民族。包头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日照314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10毫米。
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妆素裹,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北国风光;夏季清爽,是较为理想的消夏避暑之地。包头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欧亚大陆草原文明和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交汇地段。包头市郊的阿拉善文化遗址,表明在6020xx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中华先民在这里耕耘渔猎、繁衍生息。包头的区位优势明显,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纽带,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带的中心,是中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优先重点发展的区域。包头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通达全国各地。包头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举世闻名的白云鄂博矿藏十分丰富,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70%以上,包头因此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包头是“一五”时期伴随国家建设包钢、一机等重大工业项目发展起来的,拥有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乳业、稀土等优势产业,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化工和军工基地。
包头导游词(精选6篇)
包头导游词 篇1
石拐区的古长城石拐区是包头市所辖的一个矿区,位于市区东北,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是包头市的主要煤炭、陶瓷原料基地。石拐是蒙古语“什桂图”的音译,意思是“有森林的地方”,石拐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战国赵长城贯穿全境。清朝以前为蒙古族乌拉特部游牧草原,水草丰美,森林茂密。
石拐区的历史与大青山煤田的开发史紧密相连,石拐也伴着地下宝藏的开发而名驰塞北。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大青山煤田已经形成年产500万吨原煤的生产规模,成为包头市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煤炭税收占该区财政收入的85%以上,为包头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近两年,石拐区大力发展工业开发区,形成了以硅系合金、工业硅和粗钢生产新的产业群,年可生产硅系合金100万吨,铜10万吨,形成了世界级工业硅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
现在,我们乘坐的汽车离开市区已有20多公里,透过车窗,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路边的山坡上蜿蜒着一条土筑的长龙,这就是我们要参观的赵长城了。这段长城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是战国时期赵国君主武灵王为巩固边境、防止北方胡人入侵而筑,距今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了。它全长逾500公里,东起河北宣化境内,西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迤逦于阴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横亘于包头的中部,在包头境内约150公里。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即位后,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大家所熟悉的“胡服骑射”。并且在“北破林胡、楼烦”后“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包头导游词(精选9篇)
包头导游词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草原休闲之都——包头参观游览。我是×××旅行社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此请允许我用蒙古语向大家问好:赛白呶(náo)(你好)!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故包头有“鹿城”之称。包头是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城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及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xx年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34名、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被《福布斯》评为中国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之一。
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东西接壤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150平方公里,辖6个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白云矿区)、3个农牧业旗县(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xx年总人口(常住)245.76万,其中城镇人口逾176万,有蒙、汉、回、满等43个民族。包头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日照314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10毫米。
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妆素裹,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北国风光;夏季清爽,是较为理想的消夏避暑之地。包头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欧亚大陆草原文明和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交汇地段。包头市郊的阿拉善文化遗址,表明在6020xx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中华先民在这里耕耘渔猎、繁衍生息。包头的区位优势明显,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纽带,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带的中心,是中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优先重点发展的区域。包头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通达全国各地。包头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举世闻名的白云鄂博矿藏十分丰富,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70%以上,包头因此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包头是“一五”时期伴随国家建设包钢、一机等重大工业项目发展起来的,拥有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乳业、稀土等优势产业,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化工和军工基地。
包头导游词十篇
包头导游词 篇1
草原钢城个形象可以解剖为三个方面:一是“草原”,表示城市建设的基底背景为草原景观和马背文化景观,异域风情特点也有明显表达;二是“钢”,表示包头市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钢铁产业的突出地位;三是“城市”,内蒙古高原上主要为草原景观,草原上的城市基本上都是现代发展起来的,在规模上以包头市为最大。三者综合起来表达的理念,在全国独一无二,钢铁工业城市在全国有唐山市、邯郸市、鞍山市等二十几个城市,只有包头市能称作草原钢城。因此,“草原钢城”突出地抓住了包头市的特征,体现了现代草原地区新兴城市的快速成长和建设成就,作为城市形象用来对外交往和宣传也是非常成功的。
很简单,草原钢城就是我国的包头,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汉译"有鹿的地方"。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曾打出了“草原钢城”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解剖为三个方面:一是“草原”,表示城市建设的基底背景为草原景观和马背文化景观,异域风情特点也有明显表达;二是“钢”,表示包头市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钢铁产业的突出地位;三是“城市”,内蒙古高原上主要为草原景观,草原上的城市基本上都是现代发展起来的,在规模上以包头市为最大。
三者综合起来表达的理念,在全国独一无二,钢铁工业城市在全国有唐山市、邯郸市、鞍山市等二十几个城市,只有包头市能称作草原钢城。因此,“草原钢城”突出地抓住了包头市的特征,体现了现代草原地区新兴城市的快速成长和建设成就,作为城市形象用来对外交往和宣传也是非常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