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之本在“住”不在“建”

      某市2001年竣工的六幢264套廉租房,现在还有192套静静地空在那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目前,该市仅城六区就有无房户6186户,再加上住房面积少于7平方米的,共有住房困难户1.2万户。(1月29日《经济参考报》)

    廉租房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发达国家被称为“首席稳压器”,在我国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德政工程。在该市,建好的廉租房白白空置了六年,令人痛惜。

    廉租房是为了低收入群体“住”而建的,别无他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把建多少廉租房当成一种任务,侧重于“建”而相对忽视了“住”,导致廉租房“只闻建设响,不见人来住”。建成六年后依然闲置的廉租房,很大程度就是这个原因所致。

    俗语道,亡羊补牢未为晚。廉租房白白空置着不可怕,比这更可怕的是对问题拖而不决。据报道,为解决廉租房空置问题,当地不少人提出了良好建议。如,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安置那些困难群众住进廉租房,可以给符合申请廉租房条件的市民发放住房补贴,以取代“集中建房解决廉租房”方式等。但遗憾的是,这些建议石沉大海。

    近两年,国内各地建廉租房轰轰烈烈,根据建设部设定的工作计划,今年国内所有城市和县城镇将全部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应保尽保”。为此,笔者期待有关部门更应重视天下寒士,千万别让廉租房再闲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