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免费西湖”为何能增收百亿

      据1月21日《新京报》报道:“免费西湖”不仅让中外游客尽情饱览江南秀色,也成为杭州市民休闲健身的首选之地。杭州市审计局近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西湖免费开放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的消费观念在发生着变化,旅游消费越来越成为生活休闲的最佳选择,这也为具有无烟、阳光产业之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从各地唾手炙热、风云涌动旅游业的开发热潮中,我们明显感到旅游业强劲之力。

    但是一些地方往往把旅游简单认同于开发景区坐收门票。为了提高旅游业的贡献率,就千方百计在门票价格上大做经济文章。近年来,门票“涨价”之风,也使得人们对旅游业的发展颇有微辞。

    其实,旅游业是个综合产业,不能仅仅以门票收入来论“英雄”。旅游业能一业带来多业的发展,诸如餐饮、住宿、交通、文化等服务行业。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旅游业称之为“酵母产业”,能让与之相关的行业“兴奋”壮大。在各地景点门票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杭州西湖则反其道而行之,免费开放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无疑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其一、“免费门票”是最好的旅游宣传“活”广告。我们看到一些地方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把旅游业作为财政的聚宝盆,一方面提高景区的美誉度,不惜重金和手段,借助名人牌拼命吆喝,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另一方面对门票非常感“兴趣”,以“涨”来挖掘财源。但是,门票价格上去了,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却下降了。而“免费门票”则能聚集人气,不仅带来了游客流,随之而来的是消费流带动的财富流。

    其二、“免费门票”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经营理念。杭州西湖环湖公园景点实行免费开放景区,管理部门每年因此直接减收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却带动了西湖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这种提升直接推动旅游服务层次的提高。因而,发展旅游业不能仅盯着“门票经济”不放,应从旅游经营体制、服务内涵等方面下功夫,放弃局部利益方能收获全局。因为门票居高不下,人为地增加“门槛”,则难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三、“免费门票”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还湖于民、还景于民,这是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门票经济里有利益集团在左右,这些利益集团在乎是眼前的既得利益,这是一种缺乏战略眼光的行为。其实,旅游是一种载体,被依附着众多的商机,旅游的魅力就在于让游客在快乐中消费。

    可以说,“免费西湖”显示了不同凡响的勇气与胸襟,也散发着现代旅游的独特魅力。“免费西湖”的成功对于中国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和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