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标点符号篇)

2017-06-16

  一、问号

  1、选择问一般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中用逗号。

  例:是你去,还是我去?

  2、连续问要在每一个分句的后面都用问号。

  例:(1)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眼尖的女老师?

  (2)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山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二、分号与逗号

  1、并列分句的停顿,若分句较单一、简短,中间用逗号,反之用分号。

  例:(1)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2)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

  (3)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

  三、逗 号与顿号

  1、并列短语间用逗号,并列词语间用顿号

  例:(1)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

  (2)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

  2、表约数的相邻整数之间不用顿号。

  例:(1)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

  (2)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3、若所举的不是同一类,不能用顿号,只能用逗号。

  例:(1)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四、引号和引文末了的点号的搭配

  1、若是完整的引用别人的话,末了的标点放在引号之内

  例:刘勰说得好:“句有 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2、如果是部分引用或虽全部引用,但只把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则原文后面的点号删去,另在引号外应停顿的地方加上适当的点号。

  例:(1)“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2)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3)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4)这又是一个“盒子里还有盒子吗”一类的问题。

  五、 “说”字后面标点的变化

  主要原则是:“说”在语言前,用冒号;“说”在语言中,用逗号;“说”在语言后,用句号。

  例:(1)孔乙己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2 )“不多不多!”孔乙己说,“多乎哉?不多也。”

  (3)“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说。注意:要是一个人所说的语言。

  六、省略号

  a、表文中省略的部分;b、表话语的断断续续;c、表话未说完。

  省 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

  例:(1)周团长留下……这点儿炒面,他就……爬进了水塘……

  (2)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七、破折

  a、表解释说明;b、表意思的递进;c、表意思的转折;d、表语言的中断、延长。

  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例:(1)什么都不能阻止我跑步、骑车、游泳——或所有三项——每天的练习。

  (2)理智上,我知道我的头发不比使用香波前干净多少——尘土能到哪里去?——但心理上觉得干净一些。

  (3)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4)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八、括号

  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例:(1)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为花瓣)。

  (2)北区包括陵门、碑亭、石阶、祭堂、墓室等(在总图上表现为钟的主体部分)。

  (3)毛泽东同志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97页)

  九、书名号和引号

  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书名号表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等的符号。

  例:(1)他把这想法写信给电台“大众知音”,盼望能得到更多的知音。

  (2)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

  (3)突然飞来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

  (4)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

  专项练习:

  1.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此风味小吃?

  b.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

  c.戏有生、旦 、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

  d.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榆林很古,一下车就感觉到了。出站的地方就是残缺的 城墙,一条旧街上,坐落着三种不同样式的古楼,人与车在楼下穿行。

  b.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炀帝杨广的诗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

  c.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肥硕的块根和果实,都可以食用。

  d.现在的天文学,不是光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规律,还要研究星星里头的变化,研究宇宙的演化。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既加冠”中的“加冠”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b.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上面这幅对联,对仗非常 工整。

  c.生活中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相对立而斗争,相依赖而共存,我们不能因为幼稚的爱憎而一味向往、追求那美好而虚幻的世外桃源。

  d.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 ,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5.下面句 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 少。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

  d.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

  b.“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喧嚣 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年。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

  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的•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 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9.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文章介绍了该厂在困境中如何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旧的经营方式,逐步摆脱困境,最终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事迹。

  b.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c.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我们崇高教师的写照。

  d.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

  a.我们一天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b.我这位朋友平素和人甚少交往,他虽住在闹市区,倒也称得上是:“结庐在人境 ,‘耳'无车马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