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的几种类型

作为大多数身为人母的朋友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吧。现代社会,女性对孩子教育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超男性。对孩子教育成效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

  1. 母亲角色:路人甲

  子女性格:冷漠、消极

  典型案例“我和妈妈比陌生人还陌生”

  晶晶上五年级了,但几乎没和妈妈说过一句心里话,母女俩独处时,彼此都感觉很别扭,两人的关系比陌生人还陌生。“我多想妈妈高兴了就亲亲我,抱抱我。”晶晶曾经直接问妈妈“怎么做才能让你高兴”。因为和妈妈关系不好,晶晶变得自闭,缺乏自信,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难以交上朋友。

  类型分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清分析,郭女士是典型的冷漠型母亲,她忽视、不关心孩子,在孩子心中不像母亲,更像一个“路人甲”。这类母亲一般幼年时期缺乏亲情和关注,像郭女士就是年幼时一直被家人视为“赔钱货”而受到忽视,在她有了女儿后,她只能复制当年父母的做法。冷漠的母亲,会导致孩子形成冷漠、消极、孤僻的个性。

  专家意见:这类母亲首先要正视自己的心理现状,确实有心结的可以去咨询一下心理医生。把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纳入日程,利用饭桌时间、睡前时间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谈谈自己的见闻。督促自己多关心爱护孩子。

  2. 母亲角色:好朋友

  子女性格:独立、有主见、谦和、善解人意

  典型案例

  家里的决定会征求女儿意见

  姜女士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没把她当成孩子看待,遇到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出决定时,姜女士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即使女儿的意见很幼稚,很不现实,姜女士也从未有过嘲笑或发怒,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让女儿提出意见,并且允许女儿与她争论。

  姜女士说,赢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方法,最简单、最管用的就是帮他们守住秘密,孩子们会把守住秘密的人当做朋友。

  类型分析:宋微涛表示,没有绝对完美的亲子相处模式,但在有利于孩子成长方面,这种朋友式的相处模式是最健康的。

  专家意见:很多家长说自己明白要和孩子做朋友,但总是做不到,这可能与家长本身成长过程的家庭模式有关。

  宋微涛提醒家长,孩子在一定范围内的叛逆、调皮还是好的,但如果太出格,那就是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现了问题,不是真正的民主了。

  不过,家长不能将之归罪于对孩子的民主管理,因为民主不是不管,民主的本身是包含管理的,不能把民主和娇惯孩子搅和在一起。

  3. 母亲角色:仆人

  子女性格:无法担责、不抗压

  典型案例

  17岁少年还和妈睡一起

  小泽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在别人眼中,他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但在母亲孟女士眼中,他永远都需要她的呵护。虽然小泽已经17岁了,但晚上依然和妈妈睡在一个房间,并且连洗澡、穿衣、脱衣也由妈妈代劳,甚至小泽在厕所小便的时候,妈妈也不允许他关门。

  虽然已经17岁的小泽身体早已出现了一些“性”表现,但依然抵不住对妈妈的依赖,并且心理年龄只有两三岁。

  类型分析: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教授宋微涛分析,这类母亲本身没有安全感,就把自己的惊吓转移到孩子身上,并且把情感也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依赖孩子,把孩子缠住,让孩子长不大,不能离开母亲。其实,在潜意识里,这是不想和孩子分离,是自己焦虑情绪的一种反应。表面看是爱孩子,实际上是想把孩子永远圈在自己的身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