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 赵忠心
(xx年4月8日)
近些年来,家庭教育的图书层出不穷,家庭教育图书市场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不少家庭教育图书的作者或出版社希望我能写个序言或书评,向读者推荐。由于身份特殊一些,我很谨慎,并不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我得先看看书稿或已出版的图书再做决定。好书,我一定推荐;书的质量不行,我不能推荐。因为书的质量问题,我婉言谢绝了不少的邀请,因此也使一些人不是很高兴。
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是家长的朋友,还有学者的良知。我不能碍于情面或见钱眼开,就昧着良心,随随便便、糊里湖涂地充当质量不高图书的“书托儿”。这种事我真的不能做,也做不出来。
当我认真阅读了天津教育科学院孟育群教授主编、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亲子携手走出成长困境》一书后,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欲望,要把这本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家长读物,推荐给广大求知若渴的年轻父母。
孟育群老师是我多年的朋友,她事业心强,做事执着、认真,兢兢业业,谦虚谨慎,是我学习的榜样。她一直十分关注家庭教育,特别是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她从事亲子关系研究多年,研究成果丰硕,坚持主流的学术观点,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我很敬重她。
她所主编的这部书,是专门写给初中生家长的科学普及读物。初中生正处青春发育期,正是确立人生观的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关头,是一个很特殊、很重要的年龄阶段。正如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所说:“我感觉到最难处置,就是中学这个关头。到了大学,人生观渐渐确定了。中学正在交叉路口,欲东便东,欲西便西,出入很大。”
小学的孩子年龄尚小,知识不多,眼界不宽,活动范围有限,社会不良风气对他们影响作用不大,一般情况不会有很大分化的现象。到高中阶段接近成年,思想情绪也比较稳定,分辨是非善恶能力提高,有了主见,分化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就是这个初中阶段,思想活跃而不稳定,感受能力强而分辨是非善恶与抵制不良诱惑的意识、能力比较薄弱,很容易分化,是最为让家长和老师操心的阶段。如果这个年龄阶段把控好了,一般情况发展方向不会出现多大的偏差。
这个年龄阶段是从幼稚到成熟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自以为是“大人”了,希望跻身成年人群,被家长和老师尊重;但他们由于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限制,在很多方面又显得很幼稚,让家长和老师不大放心。家长和老师往往又总是还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一般跟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不是很协调,迫切需要给予指导、疏导。
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二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也是实施教育的前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老师跟孩子们的关系应该随时调整。而初中阶段,正是调整关系的关键时期。
孟育群教授正是针对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家庭教育,特意组织、带领专家撰写了这部家长读物,适应了社会的需要,满足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家长的迫切需求。
我阅读过的家庭教育著作是相当多的,我发现这部书独俱特色,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第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人是环境的产物。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孩子们的身上一定会打上现实环境的烙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家长们在教育子女的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有孩子年龄心理特征方面的问题,更有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作者注意到,在给家长们传授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的时候,针对家长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诸如孩子独立自主意识、叛逆心理大为增强等,引导家长针对现实情况进行科学的思考,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思想,灵活地运用教育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