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更出色

  5.怎样使反应强度激烈的孩子提高承受能力

  这些孩子,对微小的刺激反应也特别强烈,稍有些肚子饿就大叫大哭,稍划破点皮就吓得发抖,稍不顺心就大发雷霆,稍为有点感冒发热就哼哼呻吟,痛苦不安。这是因为他们天生很敏感,具有反应强度激烈的气质特征。面对这些孩子,父母应采取以下态度:

  (1)表示同情,不要骂他们大惊小怪,娇气,不要禁止他们哭叫。但同情要有适度,过分了会起暗示作用,反而加强反应强度;

  (2)要鼓励他们善于诉说或表达自己的苦恼,不要用哭叫来代替一切,鼓励他们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刺激及不愉快,对他们的态度则要平静,以示这些是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要强化他们的强烈反应。

  6.怎样帮助爱哭、怕受挫折、怕失败的孩子

  怕失败、怕受挫折,是怕困难的结果,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无可奈何时就以哭解决,这是婴幼儿气质中情绪本质趋向于负性的反映。对这些孩子,大人应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求得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逐步知道:人生总是充满挫折的,要用机智来战胜挫折,取得胜利。然而,这个年龄的孩子,尚不能承受挫折,遇到太多的困难,会影响孩子的信心,所以应采取些措施,以减少挫折:幼儿亲子

  (1)选择符合年龄的玩具。例如:对2岁的孩子不要买5岁孩子玩的玩具,否则,因为不会玩,受了挫折就要哭。同样,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要求超过能力范围,容易使孩子产生挫折感。

  (2)学习或做某件事时可教他一些技巧,有了技巧,挫折就会减少。大人要耐心,但不能代他做。

  (3)理解、同情孩子所遇到的挫折,如,积木倒了,不能说,“我早就知道是要倒的”,应同情地说,“你确实很努力搭得这么好,积木倒了不要紧,我也会不小心碰倒的,再来搭一次,当心些就不会倒。”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孩子玩时不要去插手,更不应代替他做,但要适当帮助。可启发说:“让我们想想,怎样可以让积木再竖起来?大块的积木放在下面,小块的放在上面,大概就不会倒了?”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后仍想再试试,就应鼓励和表扬,“你干得很努力,再做一下一定会做得更好的。”若孩子不想干了,也别勉强。亲子教育

  (4)父母要把握孩子的情绪,有挫折感时,孩子很容易生气,父母应引导他们改做其他活动,注意稳定情绪。

  7.怎样使孩子不发“人来疯”

  有些孩子的情绪特别兴奋,尤其是进入人多喧闹的环境中,或家里来了客人时更是不顾一切,嘻笑奔跑,惹是生非,好像失去控制一样,人们常称这种现象为“人来疯”,是婴幼儿气质中情绪本质偏兴奋的表现。家有这类小孩,父母得学习控制“人来疯”的方法:一是尽量避免去人多喧闹的环境;二是一见有“人来疯”时,即把孩子带离现场,到安静处帮助他冷静下来后再进去;三是提醒他在众人面前不出洋相。亲子网

  8.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到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至多也只有15分钟,那么1-2岁的孩子自然更短,最多不会超过3分钟。然而,有些孩子的情况更糟,几乎片刻不停,忙忙碌碌,被各种事物所吸引,虽然他们也有兴趣爱好,但对有兴趣之事也无法主动集中注意力。像这类孩子就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较大的气质特点,应该及早给予帮助,否则到学龄时期就会出现多动症症状,影响学习,影响纪律。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