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们胜不娇,败不馁(亲子教育指导)

每个父母们都希望自家的宝宝能够过的好,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通过一些弄虚作假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未免就显得说不过去了,所以希望家长们也不要过于的看重结果,学会培养孩子们“胜不娇,败不馁”的性格!
  社会上为了让孩子“赢”,替孩子营私舞弊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的父母利用职权,盗用他人身份证和户籍信息,让孩子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有的父母给孩子的民族身份造假,骗取高考加分。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愿孩子过得好,可是,通过弄虚作假来帮助孩子,这实在是非常短视的行为。因为,你可以帮助孩子暂时的“赢”,造成的结果却可能是孩子一辈子的“输”。营私舞弊还有一个最大的害处,就是扰乱了规则,导致不公。一个无视规则的孩子成不了大器,一个践踏规则的社会令人担忧。(亲子网)
  “胜不骄、败不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决定一个人能不能走向成功。我认识一个人,他很聪明能干,但一直过得非常潦倒。造成他人生不顺的原因不是他的能力不够好,而是他的心理品质。他是典型的“胜骄败馁”,得意时,他忘形;失意时,他泄气。说白了,他是输不起。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百折不挠,知难而进,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在一次次的“输”了之后才有“赢”的?
  要让孩子输得起,家长首先要端正心态,不要怕孩子输。自从那次赛跑失利之后,我便特别留意周周是不是输得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让周周公平竞争,不让她享受特权,就算是她和我们之间的竞争,我们也不让着她。
  譬如下棋,我从来不让周周,所以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从小让孩子公平竞争,孩子在体验“赢”的成就感的同时体验“输”的挫败感,这样才能坦然地面对“输”的事实,才能输得起。
  不过,我当时有些纳闷,尽管我们平时非常注意公平竞争,为什么周周还这么怕输呢?好像有了轻微的心理阴影——特别怕输。我后来又好几次找她下棋,她都不跟我下了,说“怕输”。
  因为怕输就退缩,就逃避,这可不是好现象。那几天,我前思后想,得出一个结论:可能是我们平时喜欢说“谁想得第一名”之类的话,给了她一些暗示,让她觉得必须得到第一名才好,所以她非得第一名不可。譬如,她吃饭磨磨蹭蹭,为了让她尽快吃完,我们就说,谁想第一名吃完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也许就是我们无心的话,对她却是一个负面的暗示,觉着第一名才好,非得第一名不可。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和家里人沟通好,不要再有关于“第一名”的消极暗示。同时,我也不急于再邀请周周下棋,以免给她压力。缓了几天后,正好晓晓邀请我下棋,我欣然应允。其实我很想让周周也参加,但是如果我邀请她,她反而会拒绝,我只能“诱惑”她。我和晓晓开始下棋了,我故意大呼小叫,让周周觉得下棋好玩得不得了。果然,周周过来了,提出她也要参加。哈哈,正中下怀!不过为了引起她对下棋强烈的兴趣和急切的心情,我还是欲擒故纵,故意让她先等我们下完这一盘,吊起她的胃口。果然如我所料,周周下棋的热情被彻底挑了起来,等我和晓晓下完那一盘,她就急不可耐地和我们开始下棋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