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舞步》教案

2023-07-24

《旋转的舞步》教案 篇1

  第三单元 旋转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4)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

  听赏第二圆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三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四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五圆舞曲。(方法同上。)

  3.介绍曲作者。

  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5.拓展。

  6.小结。

  学生能在听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

  问:歌曲的情绪?

  2.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4.介绍圆舞曲。

  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

  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儿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

  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圆舞曲。

  9.小结。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肢体动作协调,准确,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强。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赏《小步舞曲》,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

  (1)认识莫扎特。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2.欣赏《小步舞曲》。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分段欣赏。

  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哒”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形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总结曲式结构。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介绍“小步舞”。

  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

  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赏。

  7.小结。

  学生在课前能够收集一些资料;在课上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伴奏。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

  2.学唱歌曲。

  运用视唱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

  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

  6.小结。

  学生的市场能力、音准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舞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力强。

《旋转的舞步》教案 篇2

  旋转的舞步

  单元教学内容

  1.唱歌:《儿童圆舞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2.欣赏:《蓝色多瑙河》《小步舞曲》。

  单元教学目标

  1.记忆主题旋律,熟练区分乐曲段落,了解异国音乐文化,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运用连贯气息的演唱技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感受圆舞曲、小步舞曲的风格和情绪,养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3.在老师的指导下创编简单的集体舞。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欣赏《蓝色多瑙河》《小步舞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区分音乐的速度、力度、音区、节奏、旋律特点,感受音乐风格。

  2.通过启发和模仿法,指导学生演唱歌曲《儿童圆舞曲》。运用稍有变化的力度表现各乐句的不同情绪。

  3.通过启发亲授的方法学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引导学生注意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和两个乐段的节奏变化从而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1.记忆两首乐曲主题旋律,模唱主题旋律。用课堂乐器为主题旋律伴奏。

  2.为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配舞蹈,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歌曲的情绪。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欣赏《小步舞曲》。A段主体节奏紧凑,出现了十六分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和八分音符。学生要唱出这一主题的旋律比较困难。老师可以先分析旋律的节奏类型,划拍读节奏,熟悉节奏以后再跟琴演唱,体现出由繁化简的学习过程。

  2.《儿童圆舞曲》四小节一个乐句,演唱时要用悠长的气息,中间不要换气。学生演唱时气息不易连贯,在学习歌曲之前练习发声的时候,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连音发声曲,帮助学生掌握延长呼吸的方法。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查找相关资料、欣赏、模唱、模奏、律动、拼摆图形、创编等方法。

《旋转的舞步》教案 篇3

  第三单元 旋转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4)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

  听赏第二圆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三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四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五圆舞曲。(方法同上。)

  3、介绍曲作者。

  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5、拓展。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在听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

  问:歌曲的情绪?

  2、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4、介绍圆舞曲。

  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

  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儿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

  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圆舞曲。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肢体动作协调,准确,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赏《小步舞曲》,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

  (1)认识莫扎特。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2、欣赏《小步舞曲》。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分段欣赏。

  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哒”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形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总结曲式结构。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介绍“小步舞”。

  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

  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赏。

  7、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在课前能够收集一些资料;在课上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伴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

  2、学唱歌曲。

  运用视唱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

  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的市场能力、音准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舞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