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完成写景作文 篇1
自然是人类之友,我们也常常为许多作家笔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而陶醉——其景致描写之形象,之逼真,之活灵活现,令人赞不绝口。虽然各自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也许不同,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切入点迥异,甚至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和融入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来临摹大自然。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表现自然风物呢?
1、学会观察,多感官并用,感受事物特征。要走进自然,留心观察大山河川、花草虫鱼、城乡各地的风土人情等。但观察不是单纯地去看、去寻找,而要把自己融到观察对象里去,在生活中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品尝,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融进去,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从而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有了这样的观察,写作时就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加以描写。如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就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绘声绘色,描形摹状,让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具有立体感,构成了宁静、朦胧、淡雅的意境,具有令人陶醉的美感。
2、巧取主体,全方位辐射,选择描写重点。瞄准绘画框,选好主体,调好聚焦,找准切入点。如一同学描写江南:“江南的最美,便是绵绵不断的雨水之间的悠然。柔情似的雨,点开清澈的流水,一圈圈地荡开,升腾起似有似无的水雾,如烟似梦。一株株的垂柳,沐着雨水,倚着轻柔的风,斜着身儿立在河道旁,在碎了的明镜中寻找自己的倩影。长长的柳枝还时不时地抚过行船的蓬顶,似调皮,又似怨恼,只为打扰了她的梳妆。”(《小桥流水人家》)写江南的美,小作者巧妙选取“江南的雨”作为描写的主体,再辐射开去,写流水,写涟漪、写水雾,写垂柳,写柔风,还写乌篷船,于是就写出江南富有独特神韵的美来,让人很是神往。
3、展开联想,多角度描摹,构建美妙境界。好的写景状物,往往由眼前之景联想,延伸开去,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增强文章的美感,还便于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情,从而达到深化作品主题,突出作品主旨的目的。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蓝天衬着高矗着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百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幅由蓝天、雪峰、白云、溪流、浪花等构成的优美画面中,加进了作者丰富而美妙的联想。通过联想,突出了天山雪峰的雄奇壮观和天山溪流的湍急奇美,给人以色彩明朗的美感和立体的空间感,从而创造了优美的意境,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还可借助美丽的梦境和传说来增强自然风物的神奇魅力。如《鼎湖山听泉》中,作者“枕泉而眠”的梦境描写:“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当然描写中还要不断变换角度,远近高低,正面反面,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妙境界。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写眼前景,有远看,有近观,有仰视,有俯瞰,有静景,有动景,作者以短短几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集中表现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盎然生机,勃勃活力,和整首词的意境极为吻合。
4、融情入文,“着我之色彩”,产生情感共鸣。自然景物是客观的,是无生命的,一旦融进作者的情感,就“一切景语皆情语”,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近代学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成功的写景状物,都是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但是由于作者的心境不同,感触最深的地方也有不同。如《故都的秋》和《沁园春·长沙》写的都是秋景,却表现了不同的景致,但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引起作者感悟的那一面。
此外,要抓住特征写好自然风物──“画山绣水”,还必须在谴词造句上下功夫,尤其灵活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引用等,使要表达的景物更具有艺术魅力。如梁衡《夏》中的一段:“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段文字,作者紧扣景物,通过恰切的比喻,展现了由暮春到初夏、盛夏的次第变化;从不同的侧面准确表现了夏天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浅谈如何完成写景作文 篇2
周 芳
写以景为主的记叙文,也是小学生常进行的一种作文训练。它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的。
要写好写景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任何景物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和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观察时,要细致,要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例如它的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特征,就是找出观察景物与其他不同类景物及同类景物之间的区别。应从不同角度入手,写准景物,写活景物。
例如孙骋同学《神奇的雁荡山》一文中的描写:
山上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峰真神奇,有青蛙聚会、老僧拜塔、少女头像等。山中剪刀峰的变化特别多,从不同的方向看,他会变成玉柱、船帆、啄木鸟……
雁荡山白天很壮美,她的夜景更是迷人。随着夜幕的降临,双笋峰变成了一对巨大的蜡烛;从渡船岸上侧看,它又像老僧送客;向前走几步看,它却变成了一位扎着头巾的老婆婆;再走几步,转眼间,它又变成了一位老公公。真有趣!雁荡山真奇妙,白天还是一座座秀美的山峰,夜晚就变成了艺术家手下的一张张动人的剪影。
文章形象地写出了雁荡山各种石峰形状各不相同;又写出了同一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的不同形状,小作者抓住了这些景物特点,把“神奇的雁荡山”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2、条理清楚,顺序写景:
写景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才能让读者欣赏文章中的优美景致。我们常用的顺序有以时间为序和以空间为序两种。
以时间为顺序,就是以时间的先后来描写景物。主要表现在描写同一景物时,突出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发生的变化。例如一天之内的早、中、晚,一年春,夏,秋,冬四季……
例如董铃同学《小路》一文中的描写:
在宽阔的大路旁,有一条不引人注目的小路。
温暖的春天,微风吹拂着,小路边小树上才发出一点点嫩绿小芽的树枝。乌黑发亮的小燕子,“叽”的一声,像离弦的箭飞过了小路。含苞未放的小野花快要开了,小草偷偷地冒出了地面,显得非常娇嫩,给小路增添了许多生趣。
夏天,野花开了,散发出一阵阵清香。远远望去路两边的小草郁郁葱葱,配上黄色的野花,好看极了。天气闷热,有些人在路边的大树下乘凉,享受着着甜蜜的快乐。暴雨无情地打在小路上,小草小花没有屈服,毅然挺立在风雨之中。小路一片泥泞,我踏着泥泞的小路向学校走去。
凉爽的秋天,金黄的谷穗沉甸甸地低下了头,高粱红了脸,小路上的小草变黄了。野葡萄野熟了,摘一个,酸甜可口,好吃极了。小路也变成金黄的了。
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吹着树枝来回摇摆。我迎着刺骨的寒风走在小路上。天上飘下白莹莹的小雪花,小路变成了银白的路。小路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雪渐渐地盖住我的脚印。
这篇作文按照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描写了小路景色的变化。小作者观察细致,抓住了小路各季节的不同特征。这条小路是小作者非常熟悉的景物,所以小路在他的笔下充满生机,“活”了起来。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看到了萌动的春天,小草“偷偷地冒出地面”;暴风雨的夏天,“小草小花没有屈服”;凉爽的秋天,“小路一片金黄”;寒冷的冬天,“小路变成了银白的路”。
写景还可按景物的空间顺序来写,如左,右,前,后,东,西等方位。或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还可以按游览顺序来写。
例如苏雁同学《登青秀山塔》一文中的描写:
秋末冬初,天高气爽。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和哥哥来到青秀山公园参观游览。
刚一进门,我和哥哥便向那塔跑去。来到塔脚,举目仰望,才发现比在远处看见的更雄伟,更高大。塔是八角形的,共分九层,塔身直插苍天。塔的每层都有彩色的琉璃瓦檐角,角下垂挂着金色的风铃,这漂亮的小巧的风铃儿,在微风中时而发出美妙动听的铃声,吸引游人停住脚步欣赏一会儿。随后,我们便进入拱门的塔门,开始攀登了。
塔的梯子真奇特,是螺旋形的,像个巨大的螺丝钉。……从窗口往外望,每层的酱色都不一样。第二层看到的是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第五层可看到整个青秀山的面貌了,还可以望见江水由西向东奔流而去。……
越往上登,窗户越小,风声却越来越大,我的帽子差点被吹掉了。到了顶层往下看:江边的公路细得像根管子,马车、行人都小得像蚂蚁,旁边的房子成了火柴盒。
步出塔门,我们还依依不舍地瞧那风铃。……
小作者是按照从外到内、从低到高的顺序写了塔的特点,和登上塔顶向下俯视看到的情景。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表达了自己所看所想。
3、借景抒情:
写景,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祖国的山川名胜,花草树木、都能让我们生发出强烈的思想感情。或是热爱,或是惊叹,或是赞美。写景和抒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把写景和抒情交融在一起,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借景抒情,就是在具体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描写上学路上小路四季不同的景象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对小路的热爱,对自己所住环境的热爱。
由景生情,由景入情,融情入景,都应该是非常自然和谐的,不能有丝毫的牵强附会,或者是虚情假意。只有真情实意地写景,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例如毕影微同学《傍晚的玄武湖》一文中的描写:
……
玄武湖的水是那么清亮,简直像一颗巨大的光滑灿烂的绿宝石。微风拂过湖面,掀起层层涟漪,在夕阳的照耀下,湖水闪闪发光,像鱼鳞,像碎金,使人心旷神怡。微小的波浪,好像追逐嬉闹的孩子,永远都不感到厌倦。晶莹的水珠溅在手上,给人一丝凉意,使人精神振奋。站在岸边,能一眼望到水底,有时还会看到一群小鱼在游来游去,让人感到这碧绿的水中,还存在着生命,它们给湖水带来了生气,也增添了神秘感。
……
这篇文章小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傍晚玄武湖的庄重与神秘,给人印象深刻。文章中的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玄武湖的热爱,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同学们只要平时多注意观察,多留心自己身边景物的变化,多积累素材,写作时注意运用这几点来描写你熟悉的景物,老师相信美好的景物一定会在你的文章中展示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