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德育活动教案

2023-09-03

高一德育活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要求:了解消费与收入、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关系;知道影响生活质量的要素;理解适度消费的重要性;明确提倡艰苦朴素的必要性。

  2.过程和方法要求: 通过与讨论,能够列举学生和家长中间常见的违反适度消费的现象。懂得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3.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要求:体验适度消费的积极意义,培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适度消费的“适度”;影响生活质量的几个因素。

  2.教学难点: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案 例分析

  四、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消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还存在不合理消费的现象,对于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也不能全面看待,因此,教学的难度不大,实用性较强。

  五、课堂准备

  教师:备、制作

  学生:调查、搜集身边的人不符合适度消费的例子

  六、课时安排

  2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都市新贵族”的现象

  (二)、讲授新课

  师:是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以随意支配的呢?

  1、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板书)

  问:如何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呢?

  下图表为李某月工资单的一部分(单位:元)

  (1)计算公式: 个人总收入—(税收+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

  (2)使用方向: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3)决定或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因素

  A、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B、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 收入的预期。预期未收入提高时,在当期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在预期未收入减少时,则在当期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C、除此之外,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诸多因素,也会对人们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发生影响。

  进一步解释“借贷消费”

  思考讨论:“两位老太太的对话”

  2、适度消费与生活质量 (板书)

  资料导入 :改革开放以随着我国经济生产发展,GDP逐年增长,人们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如,服装衣着、食品营养、住房环境、交通工具、旅游健身等方面的具体事例。组织学生举例,如每年增加劳动就业岗位、改 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收入等,从中引导学生发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B、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案例导入:去年3月,一名记者在采访上海华东政法学院部分学生时发现,有的学生背包里放着一部新款手机、数码照相机、P3、PDA、笔记本电脑等时尚高档用品。学生告诉记者,开学前父母给了1万 元,他用买了一些用品,又给同学过生日买了一些礼品,请同学吃了一餐饭,现在只剩下300元,以后自己吃饭的钱不知怎么办了。

  问: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是不是就提倡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掉呢?

  问:这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适度消费的含义

  对于整个社会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

  对个人和家庭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

  (3)适度消费的意义

  ①促进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下,消费需求量的增长,必然会推动生产量的增长;而生产的增长,自然会增加就业,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因此,适度消费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 用。

  ②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适度消费体现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 活的生产目的。适度消费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财富的创造,又必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与思考:“游客与渔夫的故事”

  (4)、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A、消费水平是提高生活质量物质基础。依靠发展经济提高消费水平,是提高生活质量根本保证。

  B、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注重精神生活有助于改善生活的质量。

  C、闲暇时间的多少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工作之余进行化、娱乐、交往有助于身心健康。

  D、良好的生活环境将给人们带更高的生活质量。

  想一想:生活水平提高了是否还需要提倡艰苦朴素?结合学生中的追求名牌现象

  3、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艰苦朴素(板书)

  提倡艰苦朴素不是反对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是提倡“禁欲主义”。而是反对脱离生产和个人收入水平的奢侈消费 。艰苦朴素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良品质。提倡艰苦朴素:

  (1)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2)有 利于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提倡艰苦朴素,在生活中要注意克服不良的消费倾向。例如: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等。我们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从日常的生活消费做 起,努力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高一德育活动教案 篇2

  课题:

  学会宽容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明确对别人宽容的重要性,了解宽容的原则。

  教学重点:

  明确宽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宽容。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想拥有朋友吗?

  你想拥有一个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吗?

  你想拥有温馨,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吗?

  你想将来学业有成吗?

  那么请你学会宽容。

  二:什么是宽容:(你是怎样理解宽容的?)

  1.几个同学发言,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略)

  2.师总结宽容的定义:宽容就是指人的度量大,心胸开阔,待人宽厚。

  3.师读:《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的解释: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观点的见解,应耐心公正地容忍。

  爱因斯坦: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有人赞美说:宽容是在荆棘中生长出来的谷粒。

  4.学生读楚庄王宽宏大量的故事。

  5.学生谈听完故事的想法,谈楚庄王此事处理得如何。

  6.学生举例:历史上宽宏大量的故事。

  7.两个同学表演:“一同学撞了对方”。

  8.同学谈上述表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9.看大屏谈如果实际生活中出现以下类似情况,将如何处理。

  三: 宽容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1.几个同学谈宽容的意义。

  2.总结宽容的意义:

  1)`宽容不仅是检验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一个尺度,而且是关系到能否搞好人际关系,能否搞好工作,能否搞好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

  2)一个人如果能体谅别人,理解别人,不苛求人,不算计人,他就会被看作与人为善,品德高尚的人。

  3)宽容是交友之桥。人们总是爱和厚道的人交朋友。人们常说:“腹中天地阔,常有渡船人.”

  4) 宽容有助于人际关系和谐。它能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化干戈为玉帛。四:宽容的原则:

  1) 两个同学表演“考试作弊”

  2) 同学谈对一同学允许另一同学抄的看法。

  3) 师总结:俗话说得好,“大度弥勒佛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但是弥勒佛也是逞恶扬善的。也就是说宽容一定要适度,宽容要有一定的原则。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宽厚,也不是姑息养奸,更不是助纣为虐。因此,我们“对君子要宽,防小人要严”,并且同损人利己者进行斗争。 五:自省自查:通过这节德育课,你有了哪些认识。(几个同学发言略)

  六:学生读《你想拥有朋友吗——请宽容》

  七:教师总结: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豁达大度,广阔胸怀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