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全案
2021-03-09父亲是海员。那次在电话里,母亲高兴得对父亲说:“三子来信了。三子来信了。”那氛围比过节时更浓烈更馥郁。父亲偶尔回来了,依旧拿起老花镜,把那三页纸和两张相片慢慢地端详。完了,跟母亲商量,哪一张相片里的弟弟好看些,他要带走的。母亲比较来比较去,比较了半天,也没有拿定主意,最后,还是爸爸悄悄地从相册里抽了一张带走了。
每次,当我们喝着藕炖排骨汤时,母亲都要轻轻地叹一口气:“你弟弟他每餐是喝不到这么鲜的汤了。”我们仿佛也酸酸地安慰:“等他放假回来,你天天煲给他喝,不就补回来了吗?”
我母亲,她是从来不看新闻联播的,但自打我弟弟走后,她每天必看。有一次。我和妹妹轮番笑话她:“怎么关心起政治来了?”她说:“哪呀,我是在看后面的天气预报呢。”难怪呢。怎么初秋时我们还穿着裙子,她就把毛衣毛裤全寄到了北京。原来,她是从天气预报里知道,北京已经很冷了。
后来,弟弟挂电话回来,要家里把父亲从香港买回的那只随身听邮过去,说要练习英语口语。我说路太远,这么贵的机子碰坏了划不来,不如就在北京随便买一只吧!母亲一把抢过听筒,大声说:“寄,寄,明天就去寄,多包几层,保险碰不坏。”
那一只随身听。被母亲像对婴儿那样,细致地包裹起来。第一层套了带孔的防震薄膜。第二层襄了一种很柔软的布。第三层附了棉花。然后才装进一个小木盒里,然后又套了一个小布袋,认认真真地填好地址,寄出去。中秋节那天晚上,弟弟挂电话回来。我母亲慌忙跑到卧室的分机上去接,她要弟弟去街上买几块月饼吃。她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被我听见了,是哽咽着的。
弟弟大学毕业后,很有可能不再回这座小城了。我母亲注定了要从这个秋天开始为她的儿子忙碌不停。海子有一句诗这样写:“有一些花开在树上,有一些果结在地下。”而我母亲就是一株树,一株开满紫色花朵的苦楝,她的孩子是她的果实,即使真正成熟了,她都不要他们坠到地上去。她要把她的果实高高地擎在枝头,穿云渡月,沐风浴雨。
这个世上,有千种爱——异性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爱,但惟有母爱是生命里的永恒。往后,我弟弟,除了有一个姑娘喜欢他之外,我母亲将用她那棉花似的爱,牵牵绊绊的共他一生。
1.父亲要一张儿子的照片,母亲为什么“比较来比较去,比较了半天,也没有拿定主意”?
2.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
(1)我母亲就是一株树,一株开满紫色花朵的苦楝。
(2)她要把她的果实高高地擎在枝头。穿云渡月,沐风浴雨。
3.本文注意用细节描写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爱,请你举出三例。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母亲要去我的邮箱钥匙是因为她担心邮件会丢失,怕看不到弟弟写来的信。。
b.全文以“母爱,,为线索.选取了一些典型的珍贵镜头进行描写,浓彩重笔地描绘出了一种伟大的母爱。
c.母爱是一种永恒的爱,这种爱将伴随弟弟一生。
d.母爱是一种固执的爱,尽管母亲有时知道儿子并不一定需要自己的关怀,但她仍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