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全案
2021-03-09(5)诗歌《梦话》(傅天琳,《中国当代诗歌》);
(6)散文《孝心无价》(毕淑敏,《搜狐文章》)
(7)散文《妈妈,我不让你死》(艾伦•兰金,《爱的故事》);
(8)作文《母亲啊,在另一个世界,走好》(樊勇,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99届学生);
(9)散文《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2.搜集一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文。(孟母三迁、欧母教读、岳母刺字、《苦菜花》《高山下的花环》《游子吟》等)。
3.做两个小品练习。
(1)会话练习。要求走读生回家和母亲作一席谈,听听他们对自己有什么期望与叮咛,并作简要记录;要求住校生一月内坚持每周往家里打一次电话,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听听父母有什么关照,并作简要记录。上述练习完成后,要求所有学生发表随感,作课堂口头交流。
(2)观察练习。所有学生必须仔细观察母亲作一次肖像描写。然后,向父母征要他们结婚或年轻时的照片。作又一次肖像描写。把两次肖像作一个比较,以书面形式发表随感。
3.写一篇真情作文。
4.举行一次以“妈妈,您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朗诵比赛。
5.拍几部电视散文。
由学生自由分组,将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又分撰稿组、导演组、摄制组、剪辑组、配音组,以“母爱”为主题,摄制电视散文。题目和内容由各组自定,但有一个题目是“公开招标”的,那就是:《我的母亲》。各组在撰稿阶段,以中央台“地方文艺”栏目播放的电视散文录像作为学习材料,习得行文特点,在学生原稿基础上小组讨论,修改完成脚本;在学校电教组、艺术组、电视台的支持和帮助下,各组完成拍摄工作,然后集中“展评”,选出最佳制片组。
6.设一个主题网页。
利用校园网,并进一步上到国际互联网,建立校园亲情主题网页,可分为荐读区、视读区、贺卡区、讨论区、聊天室等。
三、学生本文,扣住一个欣赏点(或景、或情、或理、或语言等)写一篇赏析性读后感或赏析性文学短评
四、课外收集残疾人母亲的故事,在班内组织一次故事会
提示:1.快80岁的著名影星秦怡,有一个50多岁的残疾儿子,秦怡不仅料理他的生活,还让他学绘画。一个西方著名的电影制片人知道后大为感动,收藏了她儿子的画,并说,他收藏的不仅是一幅残疾人的画,更是一个残疾人的母亲的伟大人格。2.香港弱智儿瘐文瀚走失,下落不明,其母花费巨资四处寻找,两年多了始终没有放弃。3.武汉20岁的武警战士方超追击歹徒,被歹徒的子弹击中大脑,成了植物人。母亲每天在他耳边呼唤他的名字,讲他儿时的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唤醒了他,这是母爱的奇迹。
残疾人的母亲:她们比平常的母亲更为痛苦,更为不易,她们注定是没有回报的。她们的爱更无私,更伟大,更崇高!
五、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
爱成绕指柔
从去年秋天我弟弟去北京上学以后,我母亲就常常催促我别忘了去邮局开信箱。其实,由于自己来往的信件多,我特地去小区邮局租了一只信箱,而开信箱的频率几乎是两三天一次的。
可母亲嫌少,还是要催。我说决不会把弟弟的信给耽误的。母亲固执得很,硬要去了我的邮箱钥匙。
弟弟终于来了一封信,三页纸,顺便夹了两张相片,背景是夜色下的王府井。我母亲常常在空闲时就坐下来,戴起老花镜,把那三页纸慢慢地端详,然后再拿起相片隔着一尺远:“唉,又瘦又黑!馒头肯定吃不惯的,怎么办哪?”我们就劝:“没瘦,没瘦,晚上照相人都是显瘦的。”母亲不依:“下巴都尖成这个样子了,还不叫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