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阳春面

2021-01-27

 请同学回忆一次自己与家人在外吃饭的经历。 学生谈论,回忆或温馨甜蜜或痛苦伤感。
 让学生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一个基点来理解文章中母子三人的吃面经历,比较容易使学生进入母子三人的情感体验中,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感知全文,了解大意,了解故事情节。 (1)请同学概述小说内容。

根据小说情节发展,找出四次吃面的场景描写。
 (1)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大量债务。为还债,母子三人大年夜也只能合吃一碗阳春面。在三人的努力奋斗互相支持下,十多年后,债务终于还清。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2)1-15自然段:第一次吃阳春面,设置悬念。
16-30自然段:第二次吃面场景,积累悬念和气势。
31-67自然段:侧面点出家庭遭遇,表现积极积极进取精神。
68自然段-结尾:十年后第四次吃面,凸显主题。 (1)文章虽然较长,但文字较浅显,对于概括故事情节难度不大,只要注意文字的简洁即可。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对全文的内容能整体感知和把握,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小说的框架是由四次吃面串成的,找出四次吃面的场景描写既是从小说的角度而设,也是为理解主题作准备。

细读品味,从人物描写感知人物性格和精神,感受整个社会环境。

 对四次吃面的描写进行比较:
(1)语言——主要是母亲的语言,四次吃面发问言词的细微变化。

(2)外貌描写——母子三人的衣着打扮的变化。

(3)老板夫妇四次接待这几位客人时的表现。

(4)店老板夫妇将母子三人坐过的二号桌定为“预约席”,并让它出了名,成为“幸福的桌子”,这说明了什么?

 (1)……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二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一碗→二碗→三碗
阳春面……一碗→一碗阳春面……→二碗阳春面……→三碗阳春面……
(2)三次,母亲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这大衣到后来都褪了色。而两个孩子开始都穿着崭新的运动服,第三次的时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旧衣服。最后一次,孩子西装笔挺,母亲身着和服。
(3)第一次:多给了半碗面;第二次,将熄灭的炉火点起来;第三次,为了少收50元钱而收起了价格板,获知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后,他们面对面蹲着掉泪;每一次,老板娘都以一句“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送走母子三人。
(4)是老板夫妇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母子三人和幸福未来的期待。
通过对二号桌的描写,表现了许许多多不相识的人们对于母子三人的遭遇的同情,对于他们的奋争的赞许。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母子三人的奋争不是孤立的。社会上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构成了小说不可忽略的社会环境。 (1)阳春面数量的增加表示境遇的好转,母亲语序的变化、停顿的减少说明她的情绪由原先的难为情逐步转向坦然。
学生学习小说,就要锻炼从语言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和处境。

(2)说明母亲爱孩子,孩子也能体谅母亲。最后一次的外貌描写,点明了他们生活境遇的彻底改变。

外貌描写也是品读小说不可忽视的地方。因为人物的外表,与他们的身份、环境、生活、习性息息相关。

(3)店老板夫妇是芸芸众生中的两个小人物,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社会,构成了生活中温暖人心的一个群体。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