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19-12-10

2.检查背诵
二: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出示幻灯片]
(一)归纳文章的结构
(一) 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三: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1、词类活用[幻灯片出示]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完成课后练习,一词多意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四:小结本节课
五: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4/4